当代艺术语境下油画笔触语言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ese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触是体现油画独特魅力与审美价值的重要视觉形式,它既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亦是油画作品中形象塑造、主题呈现、情感传递的基本载体,经过几百年来中外艺术家们的创新与锤炼,油画笔触已形成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门类的独特的语言体系,笔触语言的发展为画家们提供了高度的创作自由和巨大的艺术表达空间,也因之成为当代画家致力探索油画本位语言表现性和情感性的重要着力点。中国油画更应积极应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创造更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笔触语言。
  1、“显形”与“隐形”——笔触语言的多样性表达
  在早期古典油画时期,出于人们审美习惯及再现写实的需要,加之当时绘画工具与材料的特性,画家们通过多层罩染(间接画法)及揉、抹等方式,谨慎地处理着笔触的边际,避免单一笔触的显现而破坏画面的完整性,尽可能使色块衔接自然柔和、画面平整不显笔触。凡·艾克兄弟的《根特祭坛画》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油画开山之作,画家以透明油料调色,经多层罩染,画面色彩丰富细腻,是“隐形”笔触绘画的典范作品,对古典油画影响深远。文艺复兴后期,提香、鲁本斯、哈尔斯、委拉斯凯兹等画家认识到笔触与油画绘画性的重要联系,探索并发展了直接画法,即将用笔用色与画面塑形合一,他们研究运笔技巧及笔触的排列秩序,强化笔触对体积感、空间感、质感的表现力,笔触开始“显形”。到了19世纪,笔触已不仅被视为是依附于色彩、形体之下为塑造形象服务的造型元素,其本身的审美特性及传情达意功能开始被当时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们重视,“显形”笔触开始大行其道,已成为画面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保罗·西涅克(代表作《圣特罗佩港的出航》)和乔治·修拉(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等新印象派画家直接用点状小笔触通过严谨的秩序构建整个画面的形象,凡·高的《自画像》《星月夜》等作品则以井然有序又充满激情的线状笔触传递自己炽热的情感,为自己的画作打上鲜明的个性烙印。
  任何艺术都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从“隐形”笔触到“显形”笔触,既记录了油画表现语言的发展轨迹,也展示了画家们在面对时代变迁冲击下的智慧和努力。正如19世纪摄影技术的出现剥夺了传统古典油画的再现写实功能,却促使了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等百花齐放,也成就了笔触从幕后到台前的华丽转身,画家们以“显形”笔触来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表现出异于传统写实的新画面效果。当下大众的审美观念已呈多元化,审美水平不断提高,“显形”笔触和“隐形”笔触赋予画家更大的艺术表达语言的选择自由,也能据此满足大众多样的审美需求。王沂东擅长将古典油画的写实技法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元素汇融,其作品多以“隐形”笔触表现国人的审美趣味,笔法严谨,如《2001年瑞雪》;周春芽的桃花系列油画,“显形”笔触流畅自由,画面极具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视觉冲击力。
  油画的本质特性给予“显形”和“隐形”笔触自身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画家们应在坚守油画属性和语言风格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个性化笔触语言,使之既是画面效果的坚实支撑,也是独立的审美元素。笔触“显”与“隐”是相对的,在创作时并非单选题,应综合考虑画面形式、色层肌理、情感传达等因素,提出为何显(隐)?如何显(隐)?的自我命题,对“显形”和“隐形”笔触的形式美感与情感特性进行深入挖掘。
  2、融合与重构——笔触语言的创新性发展
  油画笔触语言的融合与重构是指多种艺术语言、观念通过接触,进而发生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原有的规则秩序被打破,传统视觉结构被冲击,再遵循一定的美的构成法则和个人创作理念,通过调配整合使内外元素融为一体,重新建构成新的笔触语言体系及视觉形式。综合材料绘画即是其一,艺术家打破传统绘画形式,将油画工具材料与纸、布料等材料相结合作画;部分艺术家则吸收了当代艺术中的影视、网络、多媒体,以及其他媒介的元素,将油画变异成另外一种新的图像形式,比如舍弃画笔颜料,将用电脑软件处理后的图画直接喷绘在油画布上,得到无笔触、“伪”笔触(非实际画笔描绘)效果。以上融合方式为大众提供了多样的审美客体,但油画自身的特性也被严重消解,有些新样式甚至超越繪画的范畴。
  油画笔触语言可以通过融合来丰富,但不能被消解甚至消除,可以融合多种艺术语言,但应按照油画创作规律和主观思维进行重构,最终的呈现应以画笔为主。图像主义已渗透到中国油画创作中,画家们在创作中融合进艺术设计、摄影、电脑图像的特有语言。张晓刚的《大家族》作品以老照片为题材,画家将笔触隐形于画面中,以平涂的“隐形”笔触体现出老照片的质感,表现出一种对特定时代的记忆与情感;同样是画照片,李松松的作品则更强调笔触语言的形式美感,在《但愿人长久》等历史资料题材作品中,笔触写意、灵动,或是恣意旋转扭曲,或是笔随形转又加以夸张变形,并通过色层的处理给予画面浮雕感,以重构的笔触展示历史图像,诠释自身对历史的认知和体验。部分画家将其他绘画艺术的笔触语言与油画笔触语言融合,丰富了油画的语汇,扩展了油画的面貌。莫奈、梵高等大师就曾将东方绘画元素结合进自己的创作,浮世绘等东方绘画讲求以线造型,而梵高画作中大量可见充满激情与生命力的线性笔触。
  多元文化与现代科技为当代油画发展带来变革的压力的同时,也带来实现新的画面样式、传播方式的可行性,油画不是孤芳自赏的艺术,需要转换创作思维,拥抱多元文化之美,开拓与其它艺术语言的融合与重构方式,不仅是表现形式上的融合,更是观念、精神的融合与升华。
  3、个性与传承——笔触语言的民族化探索
  中国油画坎坷发展至今,创作理念与技法由单一趋向多样,对绘画本位语言的研究却成为新老画家的共同追求,尤其笔触语言更显差异化、个性化,成为时代语境下彰显自我艺术风格、审美素养的重要符号。但在探索过程中,一些画家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极深,存在唯奉西方绘画观为圭臬的现象,一味跟风模仿,排斥民族文化,以致一度出现作品语言同质化现象,也从根本上丧失自己的艺术话语权。油画是外来艺术,但也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法与中国绘画传统的精神脉搏完全割断的,对中国油画家而言,继承发扬本民族艺术传统、书写民族精神是应尽的责任和自觉追求,既不盲目跟从亦不固步自封是应有的态度。传承与个性并非矛盾体,传统文化艺术中有画家们取之不尽的绘画元素,可锤炼出个性化的语言符号;笔触语言的创新贯穿油画发展史,对油画大师们创新精神的继承也有助于提升自我。在明朝万历年间,郎世宁就以其迎合当时国人审美习惯的“改良油画”开始了对中西绘画语言融合的探索。自上世纪初始,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洪凌等几代画家在不断探索着中国传统绘画理念与油画创作的结合之路,拓展了油画的表现空间,也延续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在吴冠中《点线迎春》《梦乡》等作品中,画家将中西绘画理念融汇贯通,将西方绘画表现技巧与东方审美趣味创造性地融合并注入笔触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绘画语言,飘逸的笔触逸动着中国画传统笔法韵味。周春芽的《绿狗》系列油画,在笔触的秩序结构上汲取了传统文人画的笔法特点,删繁就简,“逸笔草草”,看似随意简约,却让绿狗形象入木三分,极具神韵,营造出新奇的审美意味。
  油画笔触语言在艺术家表达艺术主张上具有独特的价值,是艺术家创造力的体现,也是与审美主体一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在当代艺术语境下,油画笔触语言的创新对于中国油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视觉形式的创新,更应是对本地域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的承继,对民族艺术品格、时代精神的张扬,对国人精神气质、生活状态的诠释和解读。艺术家们应以自觉独立的艺术精神,根植传统文化土壤,以开放的心态,吸取不同的文化精髓,融合多样的艺术语言,积极建构体现独特性、情感性、民族性的笔触语言,使笔触语言成为油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促使中国油画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都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链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修复和重建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生态修复角度出发,探讨湿地公园对于都市生态修复的重要作用,提出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回应党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为打造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和谐发展的新都市景观生态环境提供
期刊
19世纪后半期是俄罗斯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美术、文学及音乐在当时启蒙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翻开了俄罗斯民族光辉的一页。柴可夫斯基所创作的《六月-船歌》出自于他的钢琴作品套曲《四季》,该曲子是其中最优美和最出名的一首,甜美温馨的旋律深受大众喜爱。除此之外,曲子在形式上紧密结合诗歌,与音乐描绘的艺术画面形成具有艺术同感的美学特质,体现浓郁的俄罗斯气息。  1、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相关概述  船
期刊
摘要:丁达尔现象是自然界诸多现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光线通过空气中的胶体,从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有形的光路,形成人们常说的“耶稣光”。目前,在景观空间中丁达尔现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在景观空间中起到营造氛围的作用,其独特的景观艺术美学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关键词:丁达尔现象;景观美学;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
期刊
摘要:湿地具有改善环境的作用,有“地球之肾”的名号,植物是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通过综合调查和文献查阅,根据水生植物的配置原则对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的水生植物进行艺术性的分析,并阐述该景区水生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湿地景观中的水生植物配置提供相关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植物配置原则;景观艺術规划;微山湖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
期刊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开放空间,不仅具有生态和造景功能,也是市民游憩、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作为新时代城市室外绿化空间的新载体,其已不再单纯是市民休闲的场所,而应该是具有一定设计性的园林艺术创造,空间营造在其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以兰州兰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兰山公园空间景观营造的分析,阐述空间营造在现代城市公园中的设计与应用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公园的空间营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
期刊
“写意”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在审美领域中的独特见解和真情领悟,也是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直接作用于画家们,在反复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其漫长而悠久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屡次受到外来艺术观念的冲击影响,但始终以其强大的艺术生命融合吸收了外来的艺术形式,完善和确立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1、“写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明确使用“写意”一词的元代汤垕,在《画鉴》
期刊
摘要: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传统村落中的茶文化和村落传统风貌逐渐退化。本文对紫阳县营梁村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营梁村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紫阳县营梁村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策略。  关键词: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1 营梁村概况  紫阳县营梁村坐落于紫阳县西部,地处任河和渚河地交汇地带,任河下
期刊
民族歌剧《江姐》是根据长篇小说《红岩》改编而成的,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员江竹筠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历史故事。这一经典红色歌剧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新的模式,在音乐创作和形象设计上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音乐艺术特征。四川民歌、四川清音、川剧等诸多本土音乐形式巧妙融合,更精益求精的吸收了西洋歌剧的精髓,为鲜明的民族音乐融入时代特征,带给人新鲜的听觉感受。  1、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  1.1继承传统戏曲
期刊
1、在中国绘画史上,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被称为“元四家”,他们在元代的社会地位、艺术地位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他们都身手不凡,画作琳琅满目。他们的画风和元初的几位激进画家相比,已有天壤之别,这里主要的原因是社会背景变化———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及艺术风格的悄然衍变。他们不像元初宋遗画家那般“悲怆”感十足,绘画创作劲头也不像前辈激进派画家郑思肖、龚开那般决绝的“癫狂”,而有所缓和。  没有那样凄凉
期刊
关于颜色的话题,我们先从中国人的住所说起。文明世界的故宫,其琉璃瓦是黄色的,为什么故宫的琉璃瓦会选择用黄色呢?黄色,首先是土地的颜色;第二是日光的颜色。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是中央之色,代表等级、秩序和至高无上,另外也代表了正宗、正脉。黄色源于秦汉时期的五行色彩学说,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认为:黄土生万物,滋养众生,为五行之根本,位居中央,统领其他四行,所以土的代表色——黄色,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