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英语术语翻译

来源 :漫迷·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奈达(Eugune A.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它要求译文的遣词造句对目的语读者也能触发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效果。本文将重点根据该理论论述体育英语习语的翻译,并提出翻译是译者对作者所认识事物的再认识和再表达。而这种再认识和再表达往往是从不同角度按照译语民族的习惯方式进行的。所以,译作中出现译语与原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翻译中只有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才能传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根据上述观点,为体育英语术语的翻译提出建议。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体育;英语术语
  一、引言
  英语里的习语非常丰富,每个习语都有深刻地寓意,所能表达出的意向更是千变万化。Nida(1993)曾说过:文化对词语、习语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果没有认真地研究背景,就难以透彻地理解习语的深刻含义。因此,认真研究英语习语的来源和出处,了解英语习语的形成的背景,都是很重要的,对于正确理解英语习语,准确而灵活的使用英语习语有很大帮助的。本文在借鉴前人对英语习语翻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吸取其中所存在的疏漏的基础上,以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切入点,以体育英语术语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
  二、体育英语习语
  (一)习语的定义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具有鲜明的形象,常用来比喻事物,带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文化色彩。它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是语言文化财富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就广义而言,习语包括成语(idioms)、比喻性词组(metaphorical phrases)、典故(allusions),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s )、谚语(proverbs)等。
  (二)习语的特点
  英语习语有两个显著特点: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固定性。习语语义的整体性是指习语的意义是一个整体,不能分拆开来理解。即习语语义必须通过词的固定组合来体现。然而这种体现并不是组合中各词字面意义的简单总和,其语义有时要通过形象比喻,有时又背离逻辑而无可理喻,结果往往与原词义大相径庭,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要理解英语习语,切忌从表层的词义获得其语义。望文生义或逐字对译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语言理解的障碍,甚至闹出笑话。所以,我们要注意一些习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相对的寓意。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的语义变化往往受语言环境的制约,离开具体语境的语言,其语义往往是空泛的,也不能为人们所理解。习语结构的固定性指习语一般不能增减字,不能以同义成分替换,也不能改变顺序,任何一点变动都会使它不再具有原来的意义。体育英语中的习语也具有以上所述习语的一般特点。
  (三)体育英语习语
  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英语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欧美国家,由于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使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体育英语习语取材于竞技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邃的社会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或激发联想,或深化主题,或创设意境,或强化语势,文化信息异常丰富,而且大多属言外之意和话外之音。下面分类列举一些常见的体育英语习语,为接下来翻译的讨论作铺垫。
  1.赛马
  win hands down轻易获胜。
  当一个骑师遥遥领先,可以稳操胜券时,他往往就不再催马快跑,而是放松缰绳,并且把手垂下,让马轻松地跑过终点线。因此win hands down一语原表示“毫不费力地跑赢”,后转义用于其他比赛或竞选,表示“轻易获胜”。
  2.板球
  on a sticky wicket 处境不利。
  wicket指“三柱门”或“两个三柱门之间的场地”,sticky wicket是“(雨后)周围场地泥泞的三柱门”。板球比赛时如果碰到场地泥泞,球便跳不高,即使日出后迅速晒干,也是难以击球(bat)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好的击球手技术也很难发挥出来。因此,sticky wicket常用来喻指“难以应付的情况”或“不利的处境”。
  3.牌类
  keep a card up one’s sleeve 锦囊妙计;应急妙计。
  打牌时牌一般是拿在手中或摊在桌面。但若把一张牌藏起来,此牌一定是张王牌或好牌,在关键时刻打出可以出奇制胜。A card up one’s sleeve一语字面义是“某人袖子里的一张牌”,有“秘藏的王牌”之义,往往引申为“袖中妙策”、“锦囊妙计”或“秘而不宣的计划”等。
  4.拳击。
  throw up the towel(sponge)承认失败;放弃不干。
  在拳击比赛中,当一方连遭对手重击,眼看就要被击昏在地,他的经理觉得败局已定,往往就会把擦身用的海绵(sponge)或毛巾(towel)抛向空中扔进拳击台上,以此向裁判员表示这一方已经认输不想继续比赛,也使拳击手不至于受到进一步伤害。throw up the towel(sponge)意思是扔掉擦身的海绵或毛巾表示认输以后也用在其他方面,表示“承认失败,放弃不干”。
  来源于体育运动的英语习语种类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英语习语与其产生和形成的民族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否则非常容易造成读者的误解。
  三、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不同语言尤其是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往往在语言背景、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表达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绝对的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奈达在等值论方面做了精辟的论述。他的核心理论就是,找出译入语的各种有效表达手段以最接近、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原文的对等信段。首先是在思想内容方面,其次是在形式风格方面,衡量一个译品不是以译者本人的主观意志为标准,而必须以读者的客观反应来衡量。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等就是成功的翻译,即原文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达到了动态对等。
  奈达谈到,为了在翻译过程中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功能等效,一些支配着调整的种类及程度的原则便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种或多或少字面上的对应在所指意义和联想上均系功能对等,那么就不必再作形式上的调整。但如果状况并不是这样,那么在决定采取什么方法去创造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方面,译者可以参照下列的各项原则: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可能引起对所指意义的误解,就必然在译语文本中做出某些改变,或者字面翻译可以保留,但必须增加脚注说明可能引起的误解。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讲不通,即所指的意义完全模糊不清,就可以在文本中做出某些改变,除非原语文本的目的就在于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所指意义的模糊不清就可以保留。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在语义和句法上非常困难,一般水平的读者有可能放弃设法解释这种困难,那就必须对译文做出某些改变并在导言或脚注中表明那些改变的性质。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可能引起原语文本联想意义的严重误解或者在原语文本风格值的恰当欣赏上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就应当做些反映原语文本联想含义所需要的调整。
  译文将来得以运用的方式对于进行的调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种必须与伴随信码一道翻译的文本,通常需要在所有层面上进行许多调整:音韵学、词汇、语法和话语。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上各原则都基于一个前提:如果译文在形式上紧扣原文的话,这也就是说,当两种文本——译文及原文在形式上实现某种程度的对应时,两者之间的“功能对等”却受到了消极影响,迫使译文无法尽可能地传递出原文在各个层面的意义,这个时候,译者就可以适当运用上面列举的几项原则。
  四、体育英语习语翻译
  奈达一直强调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是非曲直原作的面貌。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应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习语、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义,没有形象意义;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但没有隐含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相同。英语和汉语是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而习语来自不同著作、不同作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这样一来,习语翻译就有一定困难。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习语时到底应采用何种译法,译者首先要考虑这种译法使译文读者产生的反应是否与源语读者产生的反应大致相同。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对等,或使译文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绝对相同的反应。确切地讲,主要功能要对等,读者的反应大致相同。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体育更是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体育习语因其复杂的来源,应在正确理解其文化内涵的情况下翻译,切忌生搬硬套,望文生义。而且体育习语对译者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有很高的要求。
  结合功能对等理论,笔者认为体育习语翻译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类比对等法。(analogical equivalence)
  这种译法主要是用汉语中习语或成语中的形象代替英语习语中形象,即译成汉语中的习语或成语形象不同,但功能相同,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心理感受大体相当于源语读者读原文时的心理感受。实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之所以采用这种译法,是因为相当一些英语习语中的形象具有浓厚的文化和民族及地域特色,与汉语中的文化和民族地域色彩迥然不同。若保留原文的形象,求形式对等,则势必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障碍。而译成汉语习语,虽未保留原文的具体形象,但达到了动,简洁,精辟,通俗易懂等表达效果,也传达出了内涵意义。用这种类比的方法,转换形象,以求主要功能的对等和相似的读者反应。
  1.catch as catch can。不择手段
  有一类摔跤可由运动员选择抓握动作,只要能抓住对方,把他摔倒在地并按住不动,即为胜。catch as catch can原意是“能抓到什么就抓什么”。
  2.neck and neck。不分胜负
  在赛马比赛中,两匹马并弛,难分先后,就用neck and neck来形容。
  在这类习语中,一方面,源语的形象很难为译语读者所理解。另一方面,源语中的形象或文化并不特别影响的译文读者的反应,并不是主要功能。如例(3)中,pillar与post这一形象本身没有多大意义,若强行译出来反而会增加读者理解负担。这句习语的主要功能在于表达“疲于奔命”之意,将其译为“东奔西跑”,“走投无路”达到了主要功能对等的母的。
  3.抽象化对等法。(abstract equivalence)
  对于译文读者无法接受的英语习语中的形象和文化,有些可以采用类比对等法,但由于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等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仍有大量习语难以转化成汉语成语中的形象。对此,我们就要舍弃原形象,进行抽象化处理,译出其对等的含义和寓意,以达到主要功能对等和读者反应相似。大多数英语习语都采用的是这种译法。例如:
  4.no room to swing a cat没有活动的余地;地方狭窄
  古时候人们在练习射箭时,常把猫装在布袋或皮囊(bottle)内,然后吊在树枝上作为靶子。猫在袋中挣扎使袋子摆来荡去(swinging),射箭的人则站在一定距离之外,所以这种运动非有一定的场地不可。
  5.cut no ice不起作用;没有影响
  溜冰时冰鞋的冰刀锋利才能切入冰中,溜冰者也才能在冰上快速滑进,冰刀不能切入冰中,冰鞋就没作用了。“cut no ice”大约于20世纪初从美国传入英国,用于口语中,常被引申表示“不起作用”或“没有影响”。
  由于有些习语的文化或形象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此舍弃某些习语的文化特色,或转化原文的形象,使之符合目标语的文化,形象和习惯。如例(5)中提到的bear garden,源语读者很少想到熊这个具体的形象,想到的是一个吵闹的场所。而对于译文读者而言,bear garden甚至会让人想起动物园,这显然与此习语的初衷不符。
  (二)完全对等翻译法(entire equivalence)
  有些英语习语的形象,意义与汉语中的形象,意义一致,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相同性。可以对等地译为中国读者所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形象和意义,实现相对完全意义上的功能对等,使译文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这是最理想的翻译状态,实现了矛盾的统一。遗憾的是,符合条件的习语相当稀少,体育习语那更是少之又少了。例如:
  1.break the record 打破记录
  2.show one’s card 摊牌
  类似这样的翻译,保留原文风格、形象和民族特色,当然值得提倡。然而在习语中出现这样完全对等的情况凤毛麟角,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相当的局限性。
  (三)准完全对等译法(quasi-entire equivalence)
  有些英语习语的形象,比喻或民族特色虽然是英语中所特有的,但对汉语读者不会引起误解或截然不同的联想。此时采用直译,既能保留体育英语习语中的形象,修辞,和文化特色,又能使中国读者了解和欣赏异域文化和语言特色,增加新的表达法。这种译法从内容到形式都忠实于原文,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并且在理解程度上基本等于(略小于)原文读者理解原文的程度,达到了主要功能对等。例如:
  1.hit the mark 射中靶心(完全正确)
  该习语源于射箭、打靶,后引申为完全正确之意,与汉语文化相符。
  2.three strikes law 三振出局 (事不过三)
  在棒球比赛中,接球对员,如果三次没有击中投手投过来的球,该队员就被判三振出局,推出比赛。此习语在形式和意义上都近似汉语的“事不过三”。
  (四)准完全加抽象译法。(combination of abstract equivalence & quasi-entire equivalence)
  上述的抽象译法固然通俗易懂,但美中不足是牺牲了原语的文化内涵。牺牲某些文化意义,对译文读者并无大碍,若译出,反倒弄巧成拙。但对某些习语,文化意义比较重要,若忽略,会造成一定的意义损失。这时,我们可以把准完全对应译法和抽象对等译法起来,用类似汉语的歇后语的表达方式,将意义尽可能完整的传达过去,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达到功能对等和读者反应相似。
  1.take off the gloves 脱下手套,毫不留情
  正规的拳击赛要求对手戴上特制的手套和头盔作保护。如果脱掉手套去打,就意味着毫不留情的打起来。比喻对某人不客气,在争辩中言辞激烈。
  (五)借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脚步的加快,许多体育英语习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词句,其内涵甚至不需要更多的解释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习语,完全可以直接照搬过来,这样即完美地保障了原文的信息,又使译文通畅易懂。
  1.dark horse 黑马
  原指一匹没有名气的马,但有时候却会出人意料地获胜,指意想不到的获胜者,现在还指那些出人意料地被提名或当选的候选人。
  2.marathon 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项奥运赛跑项目,其距离约为26英里。这是它的理性意义或科学义,但它还具有“any activity that tests one’s power over a long time(考验一个人长时间的能力的活动)”的联想意义,如:a dancing marathon(持久的跳舞比赛)。
  五、结语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诸多不足,也成为许多学者讨论的焦点。如湖北大学的单文波在《对奈达的动态对等论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在翻译习语和典故时应特别注意保留源语的形象性。译者应以积极介绍源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特色的艺术美为己任。他还指出,“功能对等”虽消除了源语语言和文化差异给读者造成的阅读障碍,但同时造成了文化交流的障碍。此外,随着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提出新的翻译理论,文化翻译论”, (该理论主要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人们愈来愈对奈达的“对等理论”提出质疑。
  但笔者认为,上述的这些反对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对习语翻译这个相对特殊的目标而言,既要做到既传达源语的文化和形象,又要译出其内涵,达到相同的表达效果和读者反应,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做到。这是由习语的特点决定的,而体育习语由于其更具专业性,变得更加的复杂。
  译者在对体育英语习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做到功能对等,以读者反应相似作为决定习语译文的最终标准。译者切忌只凭主观判断或只停留在形式的对等上,而应真正实现汉语读者在读译文时的心理反应与原文读者读原文时的心理反应一致或相似。同时要认真分析比较两种文化,确定哪些习语的文化特色可以舍弃,哪些可以保留,必须保留,以及如何保留,已达到反应相似之目的。在同等的条件(即实现了功能对等)下,选择形式上最对等的译文。另一方面,了解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则以及特点等多方面的知识都对体育英语习语的翻译有相当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丰富,而音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多,节奏快,音乐不但能够陶冶情操,而且它能够在人们心情烦躁的时候帮助排解压力,重获自信和愉悦心情.音乐在高中生的学习中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们展开音乐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在练习声乐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歌喉,增强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本文就是对于高中生在声乐方面的教学展开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索.
1 引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座架在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桥梁,指导和引领学生更好的、更有效地阅读。教师要架构好这座桥梁就必须把握好学生的阅读心理,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2 学生英语阅读心理分析  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阅读心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积极的阅读心理和消极的阅读心理。阅读是一种多元性多向性的一个细致缜密的心理过程,阅读心理
期刊
本文就声乐教学怎样处理“美声唱法中咬中字难”的问题,并且指出将“以腔行字”的美声唱法训练观点.
除了在文化底蕴和音乐上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外,俄罗斯浪漫曲对演唱者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协调性也有着较高的艺术要求,需要它们在深刻理解俄罗斯文化风格及语言特色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相关的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技巧,这对于声乐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俄罗斯浪漫曲与德国艺术曲之间的异同,探究俄罗斯浪漫曲在实际演唱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本文通过对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故事情节以音乐创作手法进行分析,从电影传说中的刘三姐追寻真实的刘三姐,探索广西民歌的历史传承过程,了解广西原生态山歌的文化特点,通过生动的曲例探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剪辑在影视艺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任何影视作品的完成都无法脱离剪辑技术的使用,剪辑技术能够促进影视作品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本文从剪辑概念入手,探究剪辑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剪辑技巧的正确运用做出相关表述,同时对影视作品中剪辑点的选择进行了分类,并由此来探讨剪辑节奏的把控.
世界类型化电影在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各国类型片都有其各自特点及本土特色,如今中国本土类型化电影在探索成长,新主流电影作为中国类型片新起之秀,正在不断崛起,为中国影片创作实践及“在地性”研究提供新方向.管虎导演的影片《八佰》在影像化改编、角色重塑、中国符号与民族认同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在地性原则,并为全球化大潮下中国类型化电影发展、新主流电影的前进方向提供重要导向和借鉴意义,本文立足于此,对新主流电影《八佰》审美在地性进行研究分析.
《革命者》是一部展现李大钊同志革命故事的主旋律影片.该片的编导另辟蹊径,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将整部电影的时空限定在李大钊牺牲前的38个小时内,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采用蒙太奇电影手法将不同人物视角下的回忆片段有机串联起来,立体化地再现了主人公的生平事迹,真切地塑造了李大钊“背黑暗而向光明”的革命者形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1月19日(CNNIC)在京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1]由此可见,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的媒体。网络新闻专题如今已成为网络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2006年,中国新闻奖第一次把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奖范围,并且评出了首批13件网络新闻获奖作品,由新华网制作的《网
期刊
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光影自然也是如此,有光才有影,无光则无影.在舞台空间中,当光赋予影以形表情的功能时,光造就的“影”就如同绘画中所用的黑色画笔,作为轮廓线塑造物体.在舞台灯光设计中,设计师是利用光影自身特性变化规律,建立不同的明暗对比,运用到具体的创作对象中,让物体的客观形象充分以光的语汇表达.设计师可以凭借着光的亮度、投射方向、质量等手段,改变光与影的各种比值,塑造景物的形状与人物的形态,表现气氛与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