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就是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不同学习层次和终身专业发展需要,构建横向统整、纵向统合的课程体系框架。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是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具有特殊地位。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需体现职业性、持续性、融合性及主体多元性特点,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改进评价机制及加强学法指导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高职教育 一体化课程体系 学法指导
[作者简介]王丽新(1966- ),女,吉林大安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李玉龙(1968- ),男,吉林梅河口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辽宁 朝阳 12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1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201502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6-0094-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可见,从政策层面确定了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中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伴随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日臻完善,各地在不断探索推进中、高职教育在专业标准、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共同把课程体系建设视为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一、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内涵与基本框架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实现专业衔接的最终归宿点。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就是基于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层次性、系统性来整合课程,在专业名称、学科门类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教学组织形式及实践教学编排、质量验收形式与标准等各个环节上,既讲求中高职各个教育阶段的相对独立性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还要在“3 2”或“3 3”学制体系下,注重两个职业层次教育之间的统一规划,讲求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系统设计,纵向上有递进、横向上有扩展。为此,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在各自独立的教育阶段、层次上,针对学生特点和目标要求准确定位,统一构建横向统整和纵向统合为基本框架的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素质结构和专业需求,构建横向统整的课程结构。一般来说,一体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包括综合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三个部分。其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强调对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核心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体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它的设置主要根据岗位群所对应的行业、企业现实生产生活和未来走向,在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框架下,提炼核心知识技能模块,在不同模块有机组合的架构中,确定学科门类,选择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包括参观、见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和学徒、顶岗实习等职业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以致用、学而能用、学而会用的职教思想。这类课程既要顾及多种技能模块之间的整合与融合,体现不同岗位对不同技能技巧的特殊需求,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促使学生融会贯通,获得对职业工作的确切认识;还要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岗位工作实践特色的整合与融合,帮助学生培育独特的工作风格,形成特有的职业气质。
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层次以及终身专业发展需要,构建纵向统合的一体化中高职课程体系。纵向课程体系是指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以及入职乃至于职后各个职业发展阶段和层级教育内容的一体化,重点是学生入职前接受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生职前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使之获得职业资格和初步的职业能力;学生入职教育应立足于岗位群对应的行业、企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从业人员;学生职后教育应立足于持续的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着力强化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使之逐步成为熟练的、优秀的或专家级的从业人员。
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要整合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等的课程资源,突出职业性、持续性和融合性特点,确保中高职各阶段在教育理念、人才标准、培养目标和模式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实现各层次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和内容、结构的相互衔接。
1.职业性。职业性是各形式、各层级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生命源泉。任何一个职业教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首先具有其特殊性或不可替代性,即职业性:独特的职业标准、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行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岗位群等。学生的培养和职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积淀,这就要求职教师资是兼具“学科理论”“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的多重组合体,成为综合性较强的“双师型”教师,从而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坚持职业导向、培养职业素养、体现职业属性。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内在逻辑主线,紧紧围绕学生职业素质结构设置课程,分析整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引领,又要重视对岗位工作实践的理解和训练,以完整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诠释和突出职业性。
2.持续性。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连续并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既具有阶段性特征,又更多地体现持续性特征。这就要根据学生持续性职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学科专业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以及终身教育思想,统整学生职业规划、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乃至于入职和职后教育)等各个阶段的课程定位和内容衔接,规划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从而改变过去在中、高职(以及职后教育)之间关门办学的体制下,各阶段、层次课程相互脱节和交叉重复等现象,真正为学生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课程支持。 3.融合性。学生的职业素质由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构成,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融合性特点,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层次的课程内容选择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专业基础与相关学科、专业技能与职业实践的融合;在课程设置上,围绕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素质要素进行结构统整,实现课内教学及课外实习、实训要求的全面融合;在课程内容实施上,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与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融合。
4.主体多元性。把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工作单纯交由中职或高职学校去完成,显然是不对的,这项工作需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院校会同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主管部门(协会)以及职后培训机构等多家共同参与。
三、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策略
1.更新职业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中高职教育机构在不同的地区分别隶属于省、市、县等不同部门,导致各层级职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必然加重人们观念上的误区。人们长期片面地认为,中职学校、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院校分别是培养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机构。受传统教育观、学生观的影响,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技能培养且二者分离的现象,而且教育层次越高,这个现象就越严重。职业教育追求职业素质本位的教育观,倡导把培养“和谐职业人”作为办学的最终目标,因而从多维度探寻学生自然、社会、职业素质的层次构成,谋求企业的市场化逻辑与学校的教育逻辑之间的和谐共生。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职业发展理论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甚至绵延终身的过程,职业成长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支撑。中高职课程的设置需要以学生终身职业发展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因此,要推动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就必须从更加宏观的视野,探讨理论上的合法性与实践上的必要性,彻底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观和职业素养的持续发展观。
2.建立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目前,我国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机制尚未健全,中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实际上,各个教育阶段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其中,高职院校更显理论基础深厚、学科专业平台优秀以及学科科研团队雄厚等特点,有的还处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中职学校则一般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广阔的实践平台,更“接地气”。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应由政府牵头,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地方人社局及其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建立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明确责、权、利与协作关系,从而实现优势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推进事业发展。建立这种创新机制的重要节点或突破口,是政府在协调各方力量的前提下,建立通用性、可操作性强的中高职教育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标准。这样,不仅可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产生导向和规范作用,让基层学校有抓手,还可促进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形态的相互对接与认可,也就是说有利于完善现代大学教育制度,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一体化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既要规范专业理论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学业成绩,还要规范职业能力训练和毕业设计要求,整合地方行业、企业标准,突出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创新力和终身学习力等。同时,还要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强调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构建科学实用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加快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导向杠杆。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标准轻个别差异、重内部轻外部评价,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用人单位及时广泛的参与,使得最有权威做出最终评价结果的评价主体被排除在评价体系之外。因此,改革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首先要强化用人单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话语权。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就要充分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一要站在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视野中,坚持用理解性原则去评价课程,多维度理解课程过程、评价主体和评价活动,注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纵向连贯性;二要把握现代中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坚持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注意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横向衔接性。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既看课程材料,又看课程实践和技能技巧;在评价主体的构成上,既有学校、同行的评价,又有教育主管部门、人社部门、用人单位及行业企业主管部门(协会)等共同参与;在评价形式上,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和档案袋评价等质量互补型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不拘于统一,针对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和学生实际制定多样化的专业课程标准;在评价构成上,既有课程实施机构的内部评价,又有开放性的外部评价,并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反馈,以利于及时进行课程调整。
4.突出学法指导。职业教育体系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实施过程中,更要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职业教育更强调“用”,理论学习要服从并服务于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要谙熟个体职业技能的形成发展规律,明确专业岗位群对应的核心职业能力是什么、怎样培养、如何考核等一系列关乎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因此,职教中的学法指导内容应同时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动作技能的形成方法的指导,二者缺一不可。其次,职业教育学生更需要学法指导。中职生及五年一贯制高职生一般是未能升入重点甚至是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二、三年制高职生一般是未能升入二、三本院校的高中(中职)毕业生,他们普遍学业成绩偏低,这与其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有关,这使得教师在课内外作业中提供细节丰富的复习与预习方案,就显得更为必要。最后,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大量应用,师生过多地依赖PPT课件和手机,对此如果运用不好或管理不善,也会带来一些负效应,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效果,而且使学生更加不会、不爱学习。诸如,大多数学生不记课堂笔记了,遇到教师让记录的知识点,直接用手机拍下来,课后如果不整理到笔记上,必然不了了之,不利于温故知新;单纯运用课件教学,学校难以督促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导致有的教师一个课件用好多年,平时不备课,不利于知识更新反而更易于诱发职业倦怠,不能保证质量;课件限于屏幕尺寸,不能全面展示一堂课的主干内容,如果教师懒于板书设计和书写,必然妨碍学生对课堂重点内容的掌握和知识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
总之,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构建包括综合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在内的各个教育阶段相互统合、相互衔接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职前的从业信念教育和职业实践基础训练,体现职业品质和基础特征;应基于使学生适应并胜任职业岗位要求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理想的确立和职业能力的提升,重视实践训练与理论知识的衔接、融合和更新,避免出现各教育阶段衔接中的过渡性停滞和等待。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2]杨理连.基于高职引领视角下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
[3]杨理连,邢清华.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4).
[4]石毓智.别丢了板书笔记好传统[N].北京晨报,2015-09-14.
[5]杨理连.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审视、体系构建及其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5(6).
[6]姜大源.职业教育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崔延强,吴叶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功能及其构建[J].教育研究,2015(9).
[8]李佐.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4(27).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高职教育 一体化课程体系 学法指导
[作者简介]王丽新(1966- ),女,吉林大安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李玉龙(1968- ),男,吉林梅河口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辽宁 朝阳 12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1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201502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6-0094-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可见,从政策层面确定了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中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伴随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日臻完善,各地在不断探索推进中、高职教育在专业标准、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共同把课程体系建设视为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一、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内涵与基本框架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实现专业衔接的最终归宿点。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就是基于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层次性、系统性来整合课程,在专业名称、学科门类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教学组织形式及实践教学编排、质量验收形式与标准等各个环节上,既讲求中高职各个教育阶段的相对独立性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还要在“3 2”或“3 3”学制体系下,注重两个职业层次教育之间的统一规划,讲求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系统设计,纵向上有递进、横向上有扩展。为此,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在各自独立的教育阶段、层次上,针对学生特点和目标要求准确定位,统一构建横向统整和纵向统合为基本框架的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素质结构和专业需求,构建横向统整的课程结构。一般来说,一体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包括综合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三个部分。其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强调对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核心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体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它的设置主要根据岗位群所对应的行业、企业现实生产生活和未来走向,在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框架下,提炼核心知识技能模块,在不同模块有机组合的架构中,确定学科门类,选择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包括参观、见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和学徒、顶岗实习等职业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以致用、学而能用、学而会用的职教思想。这类课程既要顾及多种技能模块之间的整合与融合,体现不同岗位对不同技能技巧的特殊需求,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促使学生融会贯通,获得对职业工作的确切认识;还要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岗位工作实践特色的整合与融合,帮助学生培育独特的工作风格,形成特有的职业气质。
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层次以及终身专业发展需要,构建纵向统合的一体化中高职课程体系。纵向课程体系是指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以及入职乃至于职后各个职业发展阶段和层级教育内容的一体化,重点是学生入职前接受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生职前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使之获得职业资格和初步的职业能力;学生入职教育应立足于岗位群对应的行业、企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从业人员;学生职后教育应立足于持续的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着力强化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使之逐步成为熟练的、优秀的或专家级的从业人员。
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要整合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等的课程资源,突出职业性、持续性和融合性特点,确保中高职各阶段在教育理念、人才标准、培养目标和模式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实现各层次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和内容、结构的相互衔接。
1.职业性。职业性是各形式、各层级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生命源泉。任何一个职业教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首先具有其特殊性或不可替代性,即职业性:独特的职业标准、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行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岗位群等。学生的培养和职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积淀,这就要求职教师资是兼具“学科理论”“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的多重组合体,成为综合性较强的“双师型”教师,从而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坚持职业导向、培养职业素养、体现职业属性。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内在逻辑主线,紧紧围绕学生职业素质结构设置课程,分析整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引领,又要重视对岗位工作实践的理解和训练,以完整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诠释和突出职业性。
2.持续性。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连续并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既具有阶段性特征,又更多地体现持续性特征。这就要根据学生持续性职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学科专业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以及终身教育思想,统整学生职业规划、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乃至于入职和职后教育)等各个阶段的课程定位和内容衔接,规划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从而改变过去在中、高职(以及职后教育)之间关门办学的体制下,各阶段、层次课程相互脱节和交叉重复等现象,真正为学生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课程支持。 3.融合性。学生的职业素质由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构成,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融合性特点,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层次的课程内容选择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专业基础与相关学科、专业技能与职业实践的融合;在课程设置上,围绕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素质要素进行结构统整,实现课内教学及课外实习、实训要求的全面融合;在课程内容实施上,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与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融合。
4.主体多元性。把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工作单纯交由中职或高职学校去完成,显然是不对的,这项工作需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院校会同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主管部门(协会)以及职后培训机构等多家共同参与。
三、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策略
1.更新职业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中高职教育机构在不同的地区分别隶属于省、市、县等不同部门,导致各层级职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必然加重人们观念上的误区。人们长期片面地认为,中职学校、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院校分别是培养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机构。受传统教育观、学生观的影响,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技能培养且二者分离的现象,而且教育层次越高,这个现象就越严重。职业教育追求职业素质本位的教育观,倡导把培养“和谐职业人”作为办学的最终目标,因而从多维度探寻学生自然、社会、职业素质的层次构成,谋求企业的市场化逻辑与学校的教育逻辑之间的和谐共生。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职业发展理论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甚至绵延终身的过程,职业成长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支撑。中高职课程的设置需要以学生终身职业发展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因此,要推动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就必须从更加宏观的视野,探讨理论上的合法性与实践上的必要性,彻底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观和职业素养的持续发展观。
2.建立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目前,我国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机制尚未健全,中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实际上,各个教育阶段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其中,高职院校更显理论基础深厚、学科专业平台优秀以及学科科研团队雄厚等特点,有的还处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中职学校则一般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广阔的实践平台,更“接地气”。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应由政府牵头,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地方人社局及其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建立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明确责、权、利与协作关系,从而实现优势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推进事业发展。建立这种创新机制的重要节点或突破口,是政府在协调各方力量的前提下,建立通用性、可操作性强的中高职教育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标准。这样,不仅可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产生导向和规范作用,让基层学校有抓手,还可促进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形态的相互对接与认可,也就是说有利于完善现代大学教育制度,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一体化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既要规范专业理论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学业成绩,还要规范职业能力训练和毕业设计要求,整合地方行业、企业标准,突出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创新力和终身学习力等。同时,还要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强调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构建科学实用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加快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导向杠杆。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标准轻个别差异、重内部轻外部评价,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用人单位及时广泛的参与,使得最有权威做出最终评价结果的评价主体被排除在评价体系之外。因此,改革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首先要强化用人单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话语权。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就要充分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一要站在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视野中,坚持用理解性原则去评价课程,多维度理解课程过程、评价主体和评价活动,注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纵向连贯性;二要把握现代中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坚持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注意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横向衔接性。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既看课程材料,又看课程实践和技能技巧;在评价主体的构成上,既有学校、同行的评价,又有教育主管部门、人社部门、用人单位及行业企业主管部门(协会)等共同参与;在评价形式上,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和档案袋评价等质量互补型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不拘于统一,针对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和学生实际制定多样化的专业课程标准;在评价构成上,既有课程实施机构的内部评价,又有开放性的外部评价,并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反馈,以利于及时进行课程调整。
4.突出学法指导。职业教育体系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实施过程中,更要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职业教育更强调“用”,理论学习要服从并服务于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要谙熟个体职业技能的形成发展规律,明确专业岗位群对应的核心职业能力是什么、怎样培养、如何考核等一系列关乎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因此,职教中的学法指导内容应同时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动作技能的形成方法的指导,二者缺一不可。其次,职业教育学生更需要学法指导。中职生及五年一贯制高职生一般是未能升入重点甚至是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二、三年制高职生一般是未能升入二、三本院校的高中(中职)毕业生,他们普遍学业成绩偏低,这与其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有关,这使得教师在课内外作业中提供细节丰富的复习与预习方案,就显得更为必要。最后,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大量应用,师生过多地依赖PPT课件和手机,对此如果运用不好或管理不善,也会带来一些负效应,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效果,而且使学生更加不会、不爱学习。诸如,大多数学生不记课堂笔记了,遇到教师让记录的知识点,直接用手机拍下来,课后如果不整理到笔记上,必然不了了之,不利于温故知新;单纯运用课件教学,学校难以督促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导致有的教师一个课件用好多年,平时不备课,不利于知识更新反而更易于诱发职业倦怠,不能保证质量;课件限于屏幕尺寸,不能全面展示一堂课的主干内容,如果教师懒于板书设计和书写,必然妨碍学生对课堂重点内容的掌握和知识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
总之,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构建包括综合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在内的各个教育阶段相互统合、相互衔接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职前的从业信念教育和职业实践基础训练,体现职业品质和基础特征;应基于使学生适应并胜任职业岗位要求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理想的确立和职业能力的提升,重视实践训练与理论知识的衔接、融合和更新,避免出现各教育阶段衔接中的过渡性停滞和等待。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2]杨理连.基于高职引领视角下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
[3]杨理连,邢清华.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4).
[4]石毓智.别丢了板书笔记好传统[N].北京晨报,2015-09-14.
[5]杨理连.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审视、体系构建及其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5(6).
[6]姜大源.职业教育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崔延强,吴叶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功能及其构建[J].教育研究,2015(9).
[8]李佐.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