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平定倭乱:百余战未尝遭一劫

来源 :今古传奇·双月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leard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戚继光,这位在冷兵器时代曾创造了奇迹的灭倭战神,有一外号叫“戚老虎”。但在普通百姓那里,他还有一外号,叫“戚我爷”,因为他替百姓剿灭了倭寇,带来了一方安宁,所以百姓们将其视作再生父母。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1528年11月12日,戚继光出生于山东济宁一个叫鲁桥的小镇上。在戚家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培养了正直的人品和远大的理想。
   戚继光18岁那年,就曾写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22岁那年参加武举会试时写的《答俺答策》曾作为内参在兵部内广为传阅而在京城小有名气。
  随着东南沿海的倭患日益严峻,戚继光被调至浙江的抗倭前线。虽说此前已在山东练过兵,但在实战中戚继光还从未与倭寇真正交过手。
  1555年8月,刚升任宁绍台参将的戚继光终于迎来了对倭寇的第一战。有八百倭寇直奔其驻地龙山所,而戚继光的手下有四千人。
   虽说有着人数上的优势,戚继光仍不敢大意,在仔细查看地形,设好迎战、埋伏和接应等人马后,拎枪拈弓,开始准备厮杀。
  果然,在前锋的诱导下,八百倭寇钻进了戚继光精心设下的埋伏圈。从常理来讲,四千对八百,又诱敌成功,这场仗的胜负已经没有悬念了。但埋伏圈居然被倭寇冲出了一道口子,戚继光急忙下令,赶快追击。可追着追着,倭寇突然调转了头杀了回来,明军反成了被追的一方。
  原来,以往明军对付倭寇,就是装装样子,见着倭寇假装比划两下就赶紧跑。不过,这次倭寇有点失算,因为他遇到的是戚继光。
  见此情景,戚继光找到一块高地,只见倭寇的那几百人正成三路形成“川”字阵型追杀明军,三队的小队长尤其凶悍,带领队伍把明军队形冲得七零八落。
   这时,只见戚继光张弓搭箭,连发三矢,倭寇的三个小队长应声倒地。贼首一倒,倭寇队伍立刻陷于混乱,开始逃跑。可没一会儿,明军又被一些倭寇倒追回来,戚继光再次射落倭首,如此这般,经历几个来回,倭寇才最终退去。
  虽然以前也有耳闻,但战场上倭寇和明军的战斗力之悬殊还是超出了戚继光的想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戚继光首先想到的是练兵。他拟定了一个练兵计划,得到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支持,胡宗宪拨给他三千绍兴籍新兵供其训练。
  经戚继光训练过的新兵确实战斗力大增,其勇猛在明军中少见的。但这支军队远不能让戚继光满意。
   在之后的带兵中,戚继光领悟到,除训练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选人。
  一场改变历史的群架
  说起戚家军,其军功勋章里至少有胡宗宪的一半。因为按照明朝的规定,部队和将领之间不是固定的,将领会调任不同的防区,而部队是不会跟着走的。戚继光到了浙江,带领什么样的兵,是由上面决定的。此时戚继光向胡宗宪请求自己选兵、自己练兵,这绝对是一个破规矩的事儿。但最了解浙江抗倭形势的胡宗宪同意了戚继光的请求。
  戚继光不信“堂堂全浙,岂无材勇”,他要选择自己理想的兵员。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在一次出差途中,这位曾经历过战场洗礼的戚大将军被一场斗殴场面惊呆了。
  这场群架准确地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械斗。是义乌人与邻县的永康人为争夺矿藏资源的械斗,参与械斗的至少有上万人,有男人、女人、老人,甚至还有未成年的孩子。大家手里操着各种武器,锄头、斧子、镰刀、菜刀、棍子,真是应有尽有。但就在这场使义乌当地官员头疼不已的群架中,戚继光却有些兴奋,因为他发现,虽然是打群架,义乌人却有着同仇敌忾的勇气,关键时刻敢往前冲,不怕牺牲。义乌人“其气敌忾,其习慓而自轻,其俗力本无他,宜可鼓舞”,于是,戚继光决定在义乌招兵,“得此一旅可当三军”。
  虽然如此,为了保证兵员质量,戚继光还制定了一套异常严格且独特的征兵标准,即“四要、四不要”:要标准的农民、要粗壮结实、目光有神、见官府要有点害怕的人;城里人,包括在市井间居住过的人不要;在官府里任过职的不要,长得白的和四十岁以上的不要,胆子小和胆子特别大的不要。
  按照这个严格而独特的征兵简章招上来的义乌兵,就是日后令倭寇噩梦连连的戚家军成员。
   当戚继光把为对付倭寇而量身打造的独门秘籍传授给他的子弟兵后,这支戚家军就开始在战场上创造奇迹。
  见证奇迹的时刻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集结了两万余人的倭寇向浙江进发,在宁海登陆。
   戚继光接到军报之后,立即带领队伍日夜兼程,赶到了宁海。
  在宁海,1000多名倭寇前锋与戚家军正面相遇。倭寇自以为熟悉明军的战斗力,他们挥舞着倭刀,向戚家军发起冲锋。但倭寇發现,对手突然自行溃散,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倭寇以为这是害怕所致,便更加疯狂地冲了过来。
  可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随着一声“列阵”的号令,原来散乱站着的士兵立刻列成了阵形。这种战阵就是戚家军的鸳鸯阵。
  鸳鸯阵由11个人组成。队长在前,后10人分为两列五行。第一行是一手拿盾牌,一手拿标枪的盾牌兵,第二行是狼筅兵,第三、四行是长矛兵,第五行是短刀兵。敌人进攻时,盾牌兵先投掷标枪,杀伤敌人。如果不怕死的继续前冲,用盾牌先保护好自己和战友,狼筅兵就用狼筅袭击。狼筅是一种特制的,形似大刀或长矛的兵器,前面布满了枝杈和倒钩,向前可以阻挡敌人,向后倒钩就会钩住敌人,如果再继续前推后拉几次,非把人搞得血肉模糊不可。如果还有人冲过来,就该是长枪出场了,四个精善戚家枪法的长枪手往往一出手,便能杀敌致命。在队伍的最后,还有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他们的作用是防止敌人迂回,从侧翼和后面保护战友。
  虽然倭寇仍旧凶悍,但始终无法靠近明军,结果死的死,伤的伤,全线崩溃。宁海之战只打了半个时辰,就消灭300名倭寇,而戚家军方面,除1人轻伤外,其他人皆毫发无损。
  虽然鸳鸯阵本身威力巨大,但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空间,为适应在狭窄地形下作战,就要有新的阵型。宁海之战后,戚继光率部前往台州,在离城两里的花街与倭寇遭遇。双方展开一场巷战,在此役中,鸳鸯阵的11人战斗小组演化出两到四组的战斗序列。在半个多时辰里,歼灭倭寇千余人,而戚家军只有3人阵亡,不仅击溃了偷袭台州的倭寇的主力,还救出被掳百姓5000余人。
  此后,戚家军便成了倭寇的噩梦。据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统计,台州大战中,戚家军以3000精兵对2万倭寇,一月之内,转战上千里,大小13战,歼灭倭寇5500多人,总共阵亡则只有20人。
  在解决了浙江的倭患之后,戚继光又进入福建、广东平定倭乱,戚家军真正成了倭寇的克星。
  “南倭北虏”是困扰明代朝廷的两大问题。在解决了“南倭”之后,戚继光又奉命北上,他修筑长城、整训三军,使明朝的北部边境出现少有的太平局面,“北虏”问题也随之解决。戚继光曾这样写到自己的战绩:“游子三十年行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遭一劫。”
  戚继光对倭寇保持的全胜记录,在抗倭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笔。虽然在当时的倭寇群体中,有所谓的“真倭”和“假倭”,但假倭所进行的杀人、劫掠等行为与真倭并无不同,而在这些倭寇的背后,大多都有国内国王和其他势力的支持。所以说,戚继光称得上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责任编辑:黄梦怡;参考资料:《百余战未尝遭一劫 战神戚继光平定倭乱》《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7期;作者:黄金生)
其他文献
除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之外,新四军在援助友军和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联络国际友人方面,都做了非常多有意义的工作。  千里秘援八路军  1942年,太行山遭遇百年难遇的旱灾,日军又加紧“扫荡”和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943年初向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发电,表示新四军可抽调一部分物资支援八路军。  因江南、华北相距遥远,敌人又设置了
期刊
谁都没有想到,在日军投降之后,高邮还经历了这样一场大仗,  仅用一周,新四军就拿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现在我只给你20分钟时间,否则,我军将发动全面总攻,彻底消灭你们!”  高邮的日伪军在蒋介石庇护下,屡屡拒绝新四军的劝降通牒  1945年12月26日凌晨,日本裕仁天皇颁布停战诏书4个多月后,高邮城东部的日军司令部“洪部”在仓促中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受降仪式。大厅中,长桌一边是日军大佐岩崎学,另
期刊
汤成功,1906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现湖北省仙桃市),1928年10月起参加革命工作,不仅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还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我党我军的优秀干部。1942年至1944年,他任新四军第5师15旅政委,参加了中原突围,以下是他的回忆。  “同志们去新地区军队工作,要像杨柳树那样,插到地下生根发芽,旺盛成长”  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百万军队全部美式装备,下
期刊
日军中国军总司令哀鸣:“国民党军乃是手下败将,  唯共产党乃是皇军之大敌,  看来要在共产党手中夺取繁昌城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用作战胜利来回答这些假抗战、真投降的先生们!”  “皖南门户,长江边上,平静的繁昌,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峨山头的搏斗,塘口坝的血战,我们用雪亮的刺刀,暴烈的手榴弹,火力猛烈的机关枪,前仆后继的冲锋,把敌人打下山岗……”1940年春天,一曲铿锵有力的《繁昌之战》传唱开
期刊
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是曾经让蒋介石头疼的“乱匪”,也是后来新四军的全部家底。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突然单方面委任叶挺为新四军军长。他想乘机把叶挺拉过去,通过叶挺把新四军抓在自己手里。叶挺怀揣蒋介石的委任状,身穿国民党的将军服,但一直怀有一颗红心,对共产党忠贞不渝,受到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闻立  让蒋介石头疼的“乱匪”,后来成为新四军的全部家底  “西安事变”结束了国共
期刊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发动的反共高潮中所犯下的最大的一次罪行。迄今为止,仍然留下许多难解、待解之谜。半个多世纪后,叶挺之子叶正大在中央档案馆找到一份“笔录”的真迹,还原了当年鲜为人知的历史一幕。项英等人突围过程中,军部副官刘厚总趁其熟睡之际,开枪将他们打死。这是“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又一历史惨剧。像这样的反革命暗害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历史上从未有过。  “皖南事变”的
期刊
早在公元纪年开始,中国的商人和帆船便已经往来于东亚沿海,而在最近的1000年中,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往来记录,殊为可观。公元7世纪时,经由中国南部沿海的广州,到苏门答腊、马来西亚的香料港,再到锡兰和印度,最后到达波斯湾的锡拉弗和阿曼,还存在着一条海上“瓷器之路”。   南宋时期则掀起了中国航海活动的第二次浪潮。由于北宋被女真人所侵扰征服,被迫放弃都城开封而迁至南方杭州的大宋政权,为弥补税收财政
期刊
整个战斗只用了短短的8分钟,就胜利结束。  日军说:“新四军是个神,  你打他时一个也没有,他打你时都出来了。”  “我们要像鹰抓兔子一样才行”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陷,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逐步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后,日军一面停止了正面战场的进攻,加紧对国民党政府的诱降;一面把重点转向华北、华中战场,专心对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蒋介石虽说表面上放弃了“攘外
期刊
如果连队埋伏不动,是有可能跳出敌人包围圈的。  可敌人在这里扑了空,必定拼命追击,淮海区机关怎么办?  为了争取时间,4连82名军人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创造一个神话  几百米长的交通沟和七八十条破旧的步枪成为4连的全部依靠  1943年春,日军为挽救失败的命运,加紧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和“清乡”,挨家挨户编户口,成立伪保甲。苏北平原上,敌人据点星罗棋布,日伪军四处骚扰。  自3月起,日军步骑兵3
期刊
对军长人选的最后确定中,是将听党指挥作为必备条件的  “当兵要当新四军,跟着胡服去东征”  民运队从老革命人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希望  代軍长陈毅:开辟茅山根据地,打开苏北抗战局面  关于选择陈毅担任新四军代军长的决定因素,可从毛泽东在1956年召开的八大预备会议上,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中看出端倪。   毛泽东说:“那时候,一个八路军,一个新四军,党的两支队伍,可是不完全是听指挥的,八路军有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