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雨湿轻愁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曾祺在《夏天的昆虫》中描述:“我们小时候则用蜘蛛网。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粘。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流露出汪老对乡村诗性恬淡生活的缅怀和眷恋。
  蝉是乡村的歌手,夏天的小提琴手。操一口老家的方言,用诗歌说话,谈论爱情和故乡。它们用泥土一般质朴的声音,为平和寂寞的乡村生活增添了一缕朴素而温馨的感动。
  酷暑时节,人们纷纷追逐着幽静和绿荫。乡下古旧的小院里,填满了麻雀和蝉们的欢喜与喧闹,暮色清凉而欢悦。小院里流淌着古意。
  嗤嗤——不知哪一只蝉儿率先亮出了歌喉,然后此起彼伏的蝉声便会淹没夏日的村庄,浸透空翠的树木。蝉声,清脆而洗练,干净而晶亮,时而流水淙淙,时而松涛阵阵,时而竹林滴露。声声蝉鸣如静女素手弄琴,拨动着心底最优雅动人的弦。
  常记起乡村孩童捕蝉的浪漫情节。孩子们通常会拿一根长芦竹,芦竹顶端系着网袋。竖起耳朵锁定目标,不顾荆棘尖刺,蹑手蹑脚地潜过去。最后,网袋成了蝉的禁锢。有时也在竹竿上绑上面筋,对准蝉儿一戳,粘住蝉了,树下一片欢腾。
  粘到不叫的雌蝉,往往随手一抛。那蝉儿在夕光中,俯冲,升腾,消遁于茂密的树林里。或用一根棉線儿系住蝉的一只腿,牵着它慢慢跑。年迈的祖母蹲在枸树下剥茭白,如同轻剥一段寂寞的时光。酷热的夏天在孩童透明的欢乐中渐渐退隐。
  只有夏天,才能让蝉儿酣畅淋漓地享受生命的快乐,才能让蝉儿如夏花般恣意绽放生命的浓烈。蝉声滴落而下,雨丝一样清灵流动,又如不慎裹挟的露珠,大珠小珠落玉盘。密集的蝉声倾盆而下,身上一片湿淋淋,内心充盈而滋润。透过蝉鸣纷纷的旋律,我们摸索到的是充满魅力和张力的乡村风情,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稻穗和栀子的幽香。
  夏夜蹲木桥睡凉席听夜蝉颇有情趣。蝉声沾上夜露更显莹润。夜气清凉,月色清远,掬一缕萤光,歌窈窕之诗,发思古幽情,“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蝉是生活在我们高处的市井之人,穿着灰色棉服,用清脆的歌喉在岁月和枝条上写诗诵爱。
其他文献
〔摘要〕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级高一新生开始全面实施,“3 1 2”的全新高考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选择能力和规划能力提出要求。如何在高中阶段开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找到自我、规划未来的生涯教育,成为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积极开展生涯教育,构建了生涯发展指导的“12345”体系,即一个核心理念、两套工作机制、三
近年,生物学对嗅觉研究的重视和香水贸易的全球化掀起了一股气味文化的现代复兴。嗅觉在过去几百年里都遭遇文化圈的贬低和无视,被狄德罗称作最为纵情声色(voluptu eux) 的感官。康德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强有力地证明了嗅觉的劣势:触觉、听觉、视觉都是客观的,而味觉和嗅觉却是主观感受。嗅觉使人对物体的感知短暂而模糊不清,无法被语言描述,并且其绝对的动物性使它不具备任何文化反思的可能性。直到二十多年前科学
摘要:语文新教材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否充分利用《语文读本》?能否充分意识到利用《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运用《语文读本》的好坏恰恰是测度一个教师是否已经转变语文教学观念的风向标。  关键词:语文新教材;语文读本;课外阅读    三百多年前,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道,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
摘要:兴趣是诱惑力,兴趣是兴奋剂,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教学中,教师注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方面可以让学生兴趣妙生的,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  关键词:疑问;多媒体;语言;巧解;故事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和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兴趣越浓厚,学
摘 要:教授新课程英语首先要领会它的理念,尽快转变教师的观念和角色,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方法要新旧结合。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培养跨学科的整合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感悟    笔者从2005年秋季开始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在此之前,还参加了本地区的英语新课标的培训,了解了新的课程目标,英语教学
关键词:东魏北齐;军队;保障;士兵来源  东魏北齐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发生,所以,国家必须要保证军队的合理设置以及使军队士兵来源有制度上的保障。因此,考察东魏北齐国家的兵制,也就不能忽视这一时期军队的设置特点以及使军队士兵获得补充的保障措施问题。应该说,前人对这些问题做了有意义的探讨。高敏先生对东魏北齐新的世袭兵户、“丁兵”制诸问题做了细致的考证。1日本学者堀敏一则结合均田制的实行,对东魏北齐的“丁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第一次参加乡村葬礼的田野考察,最大的困惑是从头到尾没有一首带点哀伤的曲调。习惯于在国葬仪式上听到铜管乐《哀乐》并听惯了贝多芬第三交响乐《葬礼进行曲》等古典音乐的人,不免生疑,为什么乡村丧礼一片喜庆热闹甚至歌舞升平?人生离别之际没有一首称得上对死者所做丰功伟绩、义行壮举表达沉思默祷的哀悼挽歌,偏偏奏起说不上喜,更谈不上悲,基本风格平淡寡素、不痛不痒的音乐,总让人觉得两种情调接不上
摘要:本文以汉语研究中的析句方法的变革为切入点,对20世纪中国汉语研究的方法革新做了一个回顾,力图揭示理论借鉴与创新、形式与意义并重的原则在汉语研究中的指导意义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汉语研究;析句方法;演变    一、 引言    我们知道,任何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变革都与一定语言理论的影响有关,考察语言学研究的变迁,就需要将它放在一定的语言发展史的背景中,以求找到变迁的深刻基础。当然,语言学研究方
说起文学史,我们可能马上会想到泰勒的《英国文学史》、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等经典著作。这类勃兴于十九世纪欧洲的文学史,通过将文学的发展与种族、环境、时代的语境状况相勾连,对于塑造民族认同或是勾勒时代心理,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十九世纪广受关注的一种知识门类,文学史的兴起,与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尤其是赫尔德、施莱格尔兄弟等人的著述密不可分。  晚清以降,文学史这一全新的著述形式,部分以日本为中介,
9岁独自赴英留学,17岁成为全校唯一考进牛津的人,18岁夺得全球著名公司麦肯锡的实习机会……赵丹阳的成长历程就是一部“学霸养成记”。从小具有“国际视野”,9岁留英孤独到哭  1998年出生的赵丹阳是一名北京女孩,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外企当白领的母亲曾有海外留学经历,对赵丹阳的成长产生了更多影响。  儿时的赵丹阳就不同寻常,当同龄人还沉溺在动画中无法自拔时,她已经学会了关心时事政治,关注国家大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