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破坏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39-01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开展十三五规划,向第一个“一百年”阔步前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改革和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1.土地改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征收制度。征地范围过大,程序不够规范,被征收农民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切实解决。二是农村宅基地制度。针对农户宅基地取得困难,利用粗放,退出不畅等问题,没有一个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关于宅基地的方面法制不健全,在宅基地的审批制度上也存在很大的缺陷。
2.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制度。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的原因,土地基本上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农民的风险承担能力弱,农民不敢放手去推行土地流转,而且没有稳定的预期的经济收益保障致使很多人宁愿粗放经营也不肯进行土地流转。
(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
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从总体上将农村农民与城市市民分离开来,因户籍制度问题而导致的身份差别,使得进城农民还仍然无法享受到当地市民的待遇,进城农民工不能得到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而且出现同工不同酬,子女不能在城市上学,农村户口不能买房等等一系列问题。二元户籍制度极大的阻碍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极大的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
2.城乡二元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的问题。
城乡二元资源配置制度是把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向城镇和城镇居民倾斜,农村得到的公共资源和农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滞后于城镇和城镇居民,农民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政府财政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的投入强度都明显低于城镇,农村低保,合作医疗补助,等都和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一直不能缩小,农村一直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农村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弱。
1.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由于远离人口密集区,而且一个区域内没有一个生态的配置系统,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一是医疗设施配套不齐全。由于农村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医疗配套设施,加上农村医疗机构欠缺,不能方便的看病成为农村急需解决的一项与村民紧密相关的难题。二是文化教育发展不足。农村的教学水平和城市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师资力量,学生业余活动等方面还是非常不完善。
2.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难以解决。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多的劳动力需要从新安置就业。首先是政府难以进行妥善安置,安排就业,农民又缺少技术和能力去适应高薪产业,而政府没有及时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不能及時将农民工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致使出现一系列阻碍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其次是劳动力资源管理问题,不能充分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造成大量劳动力浪费,而有些地方劳动力仍然非常匮乏,不能做到区域优化。
二、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1.加强土地改革制度建设,顺利完成土地转型升级。首先在土地征收制度上要做到逐步规范程序,对土地征收范围有个明确的界定,做到不乱征地,不盲目征地、健全土地纠纷调解机制,妥善处理村民之间的土地纠纷。然后应加强农村宅基地法制建设和审批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宅基地权益保障机制。从流程上确保宅基地进出转让环节顺利进行。最后是在土地产权上应明晰土地所有权主体,划清责任人和受益人,严格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保护谁受益机制推行土地产权建设。
2.推进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政府应明晰土地所有权,鼓励土地流转,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放开土地流转自由,使土地所有者可以自行转让使用权,充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然后应加大对农民的转让补偿和就业指导,提高农民的承担风险能力,使农民收入方式多元化,减小对土地的依赖。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快城镇化建设。
(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真实平等。
1.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消除城乡身份差别。户籍制度是出现目前城乡差别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打破二元户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保和医疗问题,才能解决同工不同酬和不能在城市买房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2.改善城乡二元资源配置制度,实现资源共有共享。加大制度建设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改善农村的资源配置和公共设施,从医疗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实现与城市无差别对待。
(三)加大农村服务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和谐进步。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生态配置系统。建立完善的医疗配套设施,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对农村教育设备和教师师资力量等方面支持力度,解决好适龄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2.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组织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切实保障农民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刘月喜: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思路.
作者简介:孙颖政1990年出生,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南省商丘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39-01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开展十三五规划,向第一个“一百年”阔步前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改革和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1.土地改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征收制度。征地范围过大,程序不够规范,被征收农民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切实解决。二是农村宅基地制度。针对农户宅基地取得困难,利用粗放,退出不畅等问题,没有一个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关于宅基地的方面法制不健全,在宅基地的审批制度上也存在很大的缺陷。
2.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制度。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的原因,土地基本上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农民的风险承担能力弱,农民不敢放手去推行土地流转,而且没有稳定的预期的经济收益保障致使很多人宁愿粗放经营也不肯进行土地流转。
(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
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从总体上将农村农民与城市市民分离开来,因户籍制度问题而导致的身份差别,使得进城农民还仍然无法享受到当地市民的待遇,进城农民工不能得到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而且出现同工不同酬,子女不能在城市上学,农村户口不能买房等等一系列问题。二元户籍制度极大的阻碍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极大的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
2.城乡二元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的问题。
城乡二元资源配置制度是把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向城镇和城镇居民倾斜,农村得到的公共资源和农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滞后于城镇和城镇居民,农民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政府财政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的投入强度都明显低于城镇,农村低保,合作医疗补助,等都和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一直不能缩小,农村一直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农村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弱。
1.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由于远离人口密集区,而且一个区域内没有一个生态的配置系统,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一是医疗设施配套不齐全。由于农村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医疗配套设施,加上农村医疗机构欠缺,不能方便的看病成为农村急需解决的一项与村民紧密相关的难题。二是文化教育发展不足。农村的教学水平和城市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师资力量,学生业余活动等方面还是非常不完善。
2.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难以解决。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多的劳动力需要从新安置就业。首先是政府难以进行妥善安置,安排就业,农民又缺少技术和能力去适应高薪产业,而政府没有及时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不能及時将农民工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致使出现一系列阻碍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其次是劳动力资源管理问题,不能充分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造成大量劳动力浪费,而有些地方劳动力仍然非常匮乏,不能做到区域优化。
二、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1.加强土地改革制度建设,顺利完成土地转型升级。首先在土地征收制度上要做到逐步规范程序,对土地征收范围有个明确的界定,做到不乱征地,不盲目征地、健全土地纠纷调解机制,妥善处理村民之间的土地纠纷。然后应加强农村宅基地法制建设和审批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宅基地权益保障机制。从流程上确保宅基地进出转让环节顺利进行。最后是在土地产权上应明晰土地所有权主体,划清责任人和受益人,严格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保护谁受益机制推行土地产权建设。
2.推进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政府应明晰土地所有权,鼓励土地流转,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放开土地流转自由,使土地所有者可以自行转让使用权,充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然后应加大对农民的转让补偿和就业指导,提高农民的承担风险能力,使农民收入方式多元化,减小对土地的依赖。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快城镇化建设。
(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真实平等。
1.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消除城乡身份差别。户籍制度是出现目前城乡差别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打破二元户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保和医疗问题,才能解决同工不同酬和不能在城市买房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2.改善城乡二元资源配置制度,实现资源共有共享。加大制度建设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改善农村的资源配置和公共设施,从医疗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实现与城市无差别对待。
(三)加大农村服务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和谐进步。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生态配置系统。建立完善的医疗配套设施,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对农村教育设备和教师师资力量等方面支持力度,解决好适龄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2.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组织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切实保障农民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刘月喜: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思路.
作者简介:孙颖政1990年出生,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南省商丘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