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近学生,走向“科学”。而学生所关注的,往往不是科学概念,而是好不好玩。如果我们在科学课堂上能够寓教于乐,那么科学教学也就会越来吸引学生。见过很多课堂上呆若木鸡的学生,却很少见到在玩游戏时呆呆的学生。可见玩具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在科学课上引入玩具的初衷是,让学生真正的喜欢科学课,在玩玩具的过程中,明白玩具中所蕴含的科学概念。科学课应该引入怎样的玩具呢?笔者认为,应该是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玩具,可以吸引学生观察、比较、收集、分析的玩具,从教学上看,玩具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只有在玩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那么玩具在教育学上的价值何在呢?教育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感动学生,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而玩具将师生的心灵进行了沟通,让交流更有情感。
  
  一、用玩具召唤学生儿时的“记忆”,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教师如果能够使用材料唤醒学生沉睡的幼儿时期的记忆,那么教育也就成功了大半。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隐蔽性记忆”可以被召回。那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学生婴儿时期的玩具来进行教学,或许能够打开学生记忆的宝库,让教学更加顺利。
  教师最应该做的是关注学生的生活,走近学生的世界,去了解学生喜欢玩什么玩具,这些玩具所蕴含的科学道理,细细地分析其所蕴藏的奥秘,然后用科学的眼光,用探究的方法来教学,那么教学应该是很容易取得成功的。学生的玩具,就是上课的材料;学生的玩法,加上探究的策略,就是研究的过程;思考总结出来,就是科学的概念。教师如果能关注学生的材料,走向学生的生活,那么科学课也就能成为学生的科学课了。
  例如,教科版科学《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教学引入了学生的玩具小车和气球。让学生尝试用气球来驱动小车。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改变气球大小和更换喷嘴大小对小车行驶距离的影响,寓教于乐。同时,在玩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观察小车运动方向和气球喷气方向的不同来研究反冲力这一概念。实际的教学表明,在科学课堂中引入玩具的教学策略是极其有效的。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在玩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对比实验要素和反冲力概念的理解。这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科学课。大块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主动完成对科学概念的建构,对科学方法的掌握。
  
  二、用玩具吸引学生主动地“游戏”,满足学生内心的渴求
  
  玩具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娱乐”的一种方式,而在娱乐中,学生却能明白很多科学的道理,如果教师能够稍加点拨,如果能成功激起学生“为什么”的欲望,那么教育就走向有效了。学生对于蕴含在玩具中的科学概念也就越来越清晰了。
  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游戏,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田。中国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很难想象,不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会是一个好老师。教师如果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那么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需要,让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渴求了。
  例如,教科版科学《声音的变化》一课中,喻伯军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了铝片琴,让学生敲一敲铝片琴,听听铝片琴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学生在动手玩玩具的过程中,思维始终比较活跃,因为铝片琴在幼儿科学启蒙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接触到,只是没有进行科学上的有效归纳整理。随着教学的进展,教师逐步提供了拆好的口琴等,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归纳出长的物体发声的时候声音高,短的物体发声的时候声音低。教师还用吸管制作了“排箫”,吹出了悦耳动听的“小宝宝要睡觉”的曲子,在和谐完美的教学情境中完成了学生概念的建构。
  在课上,喻伯军老师始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和学生越来越亲近,在这样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学生对概念的建构也就臻于完美了。
  
  三、用玩具丰富学生的“感知”,加深学生概念的理解
  
  当学生主动参与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概念以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玩具,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外延的理解,为概念提供丰富的例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其知识建构必然是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才能完成。或者说,建构知识的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是效果最好的。而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才是效果明显的。教师要积极创设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完成自己科学概念的建构。
  例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小鼓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感知,让学生敲一敲,观察小鼓上的绿豆的运动情况,思考小鼓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学生用眼睛看、有手指摸、用耳朵听,最后用手模拟鼓面的上下来回的运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振动概念的初步建构。教师再发给学生哨子、摇铃、铃铛、拨浪鼓等玩具,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不断地完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
  脱离了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的科学课,将是缺少生气的科学课。用学生的玩具来搭建一个全新的课堂,将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思考,理解概念。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常用的玩具,将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科学教育,需要教师用心去丰富教学的材料,而在教学中,引进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尊重。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回忆起相关的经历,积极主动地探究玩具所蕴含的科学概念,在玩中不断地丰富概念的内涵。玩具化科学课堂,是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的深刻诠释,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构高效的科学课堂。
其他文献
多元智力理论是20世纪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九种基本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在教育实践中,可折射出独特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评价是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有极强的导向作用。由于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
Balmain携手Cara Delevingne推出的三个全新包款:方形菱格纹手袋BBag、圆形迷你手袋Twist、筒状铆钉手袋Romeo。  工整排列的菱格压纹、雅致复古的小巧包型、永不过时的黑金配色……乍一看眼前的三只新款Balmain包袋,令人产生一种从上世纪流传至今的经典款的感觉,而进一步观察,镶有细密碎钻的包链、切割成不规则形状的金属手柄、打磨得光滑尖锐的锥形铆钉又无不透露着来自当下的先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灵魂工程”,是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增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也在发生深刻变革。我校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优化校园环境,创建多彩文化,调整和充实了德育内容,改进了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真正落实了以德治校、以
《硬颚.32-1》,2020恋物有声  “做一件特别当代艺术的装置作品”,2008年,刚刚毕业的何翔宇就是带着这样朴素的想法,开始实施“可乐计划”。相比较可口可乐logo本身的消费符号和艺术史上的重重出镜,何翔宇选择了可饮用的充满气体的甜味褐色液体本身作为切入点,用一周的时间确定方案,用月余的时间完成冰冻、烘干等实验,用一年半的时间消耗了127吨可乐——这也是他所生活的小城一年的可口可乐销量。从指
轻薄的弹性面料、大面积的色彩对撞、多层次的立体裁剪,这些80年代时装元素的回潮,通过混搭,组合出当下年轻女孩的街头滑板新造型。針织面料既可以满足肢体动作快速变换的需要,也能让每一寸肌肤得以自由呼吸。褶边装饰绿色织物连衣裙、绿色麂皮标志装饰白色运动鞋均来自Loewe,白色网球袜来自David Koma。
春夏漫步
期刊
此时传奇的再现  几周前,由Lady Gaga策划、世界卫生组织和公益组织“全球公民”联合举办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居家音乐会的消息一放出就让所有人翘首以待,都说属于2020年的“Live Aid”来了。  每一次,在令人感到绝望的灾难面前,音乐都会以爱的名义,将人与人碎片化的微小力量相融相连,汇集成冲击波,感受彼此的力量与相伴。这一次,音乐人们不再是站在“施与
金牛座  3月20日-4月18日  5月11日金牛座新月引发了一连串事情,而从4月到6月底这段时间,看似稳定的安排会出现变化,而且不止—次。尽管感到困惑,但你也知道变化会带来突破。虽然暂时令人不安,但最终事情会变好的。因此,保持一切计划的靈活性,把细节留到最后再做决定吧,这样你就能掌握最多的可能性,也可以去思考各种建议和新想法是否可行。  金牛座风尚:“奢华”这个词定义了金牛座女孩的感性风格,从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怎样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真谛呢?笔者认为精心设置矛盾冲突,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好方法。《观察物体》(苏教国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