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的公民社会可以做什么?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思考公民社会与政府的边界时,通常的出发假设是:政府到底有能力做到什么?从而将该领域作为它的责任边界。不过,私人和半私人机构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说明,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即:到底有哪些事情,是不需要政府也可以做到的?《志愿城市》一书基于大量的历史事实,提出了这个问题。
  英国18-19世纪城市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志愿发展的、未经政府规制的、私人主导和围绕私权契约的市场力量塑性的结果,市民的自治团体提供了各种现在看起来是政府提供的所谓公共产品。有人将之概况为非规划的、杂乱的、自由市场式的城市生长模式,它们产生了无统筹的住房和社区;不过研究表明,很多这些早期的住房和社区至今仍然完好地发挥着功能,而二战后政府主导设计的住房已经开始崩溃了。
  自由市场、私人的营利和非营利机构,到底能做些什么呢?历史的研究表明,这些机制并非像我们以为的那么微不足道,在公共服务领域只能做些添砖加瓦的小事,做政府的补充、助手工作,它们在社会上的作用可以是非常显性的,甚至曾经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城市形成的主体力量,如此过程的结果是有序而非规划的城市化。
  自由市场自发进行的城市规划。1740到1850年英国经历了一场人口大迁移和前所未有的城市生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社会。英国城市化期间,工业大发展,住房和基础设施大量建设,所有这一切的进行并不是公共权威——无论全国或地方政府——的作为,而是社会自身在没有规划没有规制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公共建筑规制,没有区划,没有土地使用法,没有政府对住房和城市服务的直接参与,城市化过程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地主通过中介人或开发商开发土地,并由建筑商承起了住房建设的责任,而最初的地主出于对地价和长远利益预期的激励,负起了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的责任。此间对城市建设起规制作用的有两个基于大量产权博弈产生的机制,一个是议会的《私法》,另一个是对建筑使用加以限制的各种合同。尽管对这种非规划性的城市发展看法不一,但1740到1850年间英国的第一次城市化实践是值得关注的,它对“没有政府可以做什么”给出了一个实例。
  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人们通常假设私人在公共物品领域会失灵,但其实可以看到私人提供的各种公共物品的实例存在。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包括教育、法律和秩序、基础设施、农业科研,乃至最典型的公共物品——海上灯塔。自19世纪中叶,圣路易斯及其周边就有着广泛的私人拥有和保养的街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圣路易斯出现私人建设公共物品的浪潮,从大小街道到住房规划、绿化带、公园、辅助设施等,最初都是由私人引入和建成的。其机制,一方面是同一区域内各产权者基于保护地价价值所设立的产权用地限制契约,另一方面是极低的地产税收——1%甚至0.4%一给私人公共物品创造了需求和供给空间。1790年代到1830年代,在新英格兰和东海岸一代,如纽约、费城、新泽西、马里兰等地,大量私人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是一个例子。
  没有政府的法和秩序。集中的法律秩序是近代的现象。在10-11世纪欧洲,农业的大发展催生了更高的商业贸易水平和城市生长,为扩大国际贸易,全球体系的商业法开始演生,它们并非政府统一行为的结果,而是一个志愿产生、志愿裁定、志愿生效的过程。它之所以能够达成,其遵循的原则是:如果一个法律产生于所有参与者认可的公平的过程,那么其产生的法律便有效。商人们并建立了自己的法庭。
  “警察”的发展过程类似。这个在当今被自然理解为国家政府组成部分的、承担维持社会秩序职责的公务角色,实际上创立于1750-1860年,期间维持治安和法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均发生了大的变化。直到18世纪后叶之前“警察”这个词含义广泛,泛指维持公共秩序、正义、法律、安全环境的责任;18世纪后叶19世纪初“警察”的含义才狭义定位在政府的责任内。19世纪前英国的法律实施都是私人和社区的事,人们通过社区和私人检举协会实现这些责任。
  福利国家以前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强大的互助协会。20世纪社会保障成为一大话题,远在福利国家体系建立之前,互助性的协会如盛行于19世纪的美国“兄弟会”就担起了社会保障的责任。兄弟会与现代国家福利体制不同,它高度依赖于互为受益的原则。在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互助社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社会保障最重要的提供者。苏格兰最早的互助社成立于1555年,1910年会员6600万,澳大利亚1913年入社人口占到46%。1793年英国出台第一部有关互助社的法律。互助协会的最大特点是互益性,它设立不同等级,自我治理,民主参与决策,在疾病、死亡、老人、儿童等方面起到家庭互助作用;互助协会的社会保障与服务功能与国家计划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个保障体系,而且是一种联络纽带、参与机制、社会网络,这是福利国家保障计划所不具备的社会功能。
  教育是另一个例子。在国家提供基础教育以前,19世纪,英格兰、威尔士、美国的文化和就学了已达到90%以上。直到今天,英国、美国、印度等,私人教育都是非常发达的。私人教育的质量通常更高,管理更加具有参与性,它们不仅包括更加良好质量的基础教育,也包括优秀的高等教育。事实说明,教育并非是政府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
  志愿与社区自治。竞争性的社区治理和共同拥有的私人产权,大量的公民协会、邻里协会、物主协会,社会企业,法治契约,等等方法,都在自治性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英、美等城市化发达的国家,大量的城市社区都是自治性的,它们如同有机体的细胞单元,是城市公共治理的基础。社区自治和自下而上的政治秩序,支持了城市的发展。
  概言之,没有政府的治理,无论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还是法律秩序,或者城市衍生、社区治理方面,都曾经真实地存在过,其传统或者模式本身,至今仍然支持着城市的发展。回溯历史,并不是为了回到过去或者复制古老的传统,而是需要认知到,在一定条件下,没有政府的治理,市场与私人所形成的公共秩序,是存在的。在那些被认为必然是“市场失灵”的地方,或许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面对“市场挑战”;并应对21世纪的志愿和自治行为予以更大的空间和信心。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的道路上而言,尤其重要。我们并不应天然假设,只要政府能够做的,唯一的发展思路就是让政府更好地尽到责任。大量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市场、私人、志愿,同样在公共治理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他文献
苏轼诗词的魅力和生命力,九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中国人。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吟诵中秋的词,已经成为两岸的流行歌曲,成为中秋联欢晚会上的必唱曲目。《渔隐丛话》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矣。”尤其是结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出了别人说不清又说不好的美满日子难得与遗憾岁月居多的甜蜜与苦涩永远矛盾交织着的况
摘 要:新教育是朱永新提出的全新理念,是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而言能够起到较为积极的影响,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颠覆,也是改进数学教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而言意义非常。为了能够真正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数学教学课堂,文章则对小学数学中的新教育如何有效实现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新教育  在新课改实施之后,新教育理念也对数学教
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线老师,更应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用好时政素材,打破思维的条条框框,将“教材是世界”变“世界是教材”;同时关注教材、各种教学资源的提炼整合,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实现学生知情意行三维目标的统一,引导学生认识、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并用以指导实践。笔者以抗击新冠疫情下的“生命教育”主题教学为例,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时政材料;生命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不仅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中需要重点思考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中考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中考试题的解析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中考题型的了解以及对历史课程中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同时通过对中考试题的详细分析,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作为一代人,红卫兵一代正在逐渐淡出社会舞台。当他们看到各行各业中一张张日益年轻的新面孔,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历史正在邀请新一代人入席,种种当代机遇都已离他们远去。学历、文凭、外语、电脑,这些新时代的入门券,他们一样也没有。从时代机遇角度,他们确实是最倒霉的一代:该发育时吃不饱饭、该读书时赶上“文革”、该恋爱时不懂爱情、该有钱时却下岗了,历史对他们太不公正了。他们是被剥夺得最彻底、嘲弄得最悲惨的一代,已
近日,河北省高院维持了王书金案的死刑判决,并支持检方提出的“石家庄西郊强奸、故意杀人案不是王书金所为”的结论。众所周知,王书金案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在于这个案件本身,而是在于他主动承认了自己就是聂树斌案的真凶。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告不断供认自己就是某案的真凶,公诉方却坚决否定是他干了这事!公訴和被告仿佛角色互换,在被告是否是一桩强奸杀人案的凶手这个重大问题上相互“谦让”起来;被
深受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后期,1975年下半年,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进行整顿。一次他在遗传研究所党委会上说:“什么行政工作、政治工作……所谓整顿,都要为一个目的服务,为科研上去扫除障碍,创造条件。”不久,他又在电子研究所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的根本目标是把科研搞上去,离开把科研搞上去整顿是要走偏向的。这个我说八级台风不行,要刮十二级台风。……假使四个现代化搞不上去,
科学精神与社会转型期文化研讨会专题  编者按:近日,本刊主办了以“科学精神与社会转型期文化——社会转型中‘大师’现象的回顾与剖析”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与会,从“大师”现象產生的社会文化土壤——历史、科学、文化、教育等诸多视角,剖析了“大师”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本刊摘编了与会学者的发言,希望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编者按】2008年5月4日,为纪念五四运动89周年,本刊邀请思想文化界在京一些专家学者,举办了“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的当代意义与问题”的专题座谈会,与会者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研讨。本刊选取部分发言整理发表,希望引发读者对“五四”精神的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王渝生(北京市科协副主席、教授)  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还要一直举下去    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反帝反封建运动,但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还是
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国智库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不仅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诸多难题条件下,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智库是干什么的  智库是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多学科并为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研究机构。智库是一个研究团队,而非自然人。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