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有为侍民生
心繫社会惠百姓
独到主张助政务
风华正茂绽光华
青年民建联主席颜汶羽先生
代表香港朝气蓬勃的一代人
既继承前辈优良的传统
也不乏鲜明成熟的观念
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
大胆又务实地改变着世界
针砭时弊、推陈出新
让理想与现实交织成振奋人心的乐章
“我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区议员,除了会关注一般的地区工作,也注重政策的建议酝酿。”
香港的牛头角区,位於观塘市中心的西北部,曾经是聚居着大量当地人的市郊村镇,後随着地区的发展以及不断有新移民迁入,已经成为今日人口众多、遍佈大型公共屋苑的住宅区及工业区。这里新旧交融,火花迸发,一个个细小的改变,累积成一次次改变的基础,裨益了民生,推动了社会,传播了正能量。颜汶羽先生,是这些变化的源动力之一。
“我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区议员,除了会关注一般的地区工作,也注重政策的建议酝酿。”2016年颜汶羽先生正值而立之年,处於人生进入成熟的阶段,所以他冲劲十足,可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幹。举手投足间,他持有一种稳重理智的魄力,令人信赖,能予託付。这种年龄优势与经验优势的统一,由他多年前就开始的锻炼累积而来:
颜汶羽先生来自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生长环境与社会工作並无关係,他与同龄人一样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业。至大学时到城市大学、岭南大学攻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他渐渐成长为一名关注民生,专注社会的工作者。
他曾到香港政策研究所实习。然後在2007年大学二年级的暑假随民建联陈鑑林立法会议员实习。当时,身为一名研究政策的青年学生,颜汶羽先生抱着“政策是从上往下开展还是从下往上开展”的疑问在工作中寻找答案。在陈鑑林的引导下,他最後找到了答案:“推行一个新的政策,不能脱离群众,要自下而上开展。”暑假结束,颜汶羽先生的方向也明确了,也学习许多至今受用的宝贵经验:“陈鑑林教会我很重要的一点是,做社会工作不需要去宣传什麽,只要平日用心付出,市民自然会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诚意。”
此後,这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成长迅速:21岁时暑期实习成为立法会议员助理以及民建联政策副发言人、25岁时以民建联最年轻的参选者成为区议员、28岁成为民建联里最年轻的中常委,並担任青年民建联主席。同期完成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位,一步步的人生晋级,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肩上要负起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九龙牛头角佐敦谷,是颜汶羽先生工作的场所。每天倾听市民诉求、处理政策文件、参加大小会议、着手诸项事宜……把他的生活填充饱满,有时甚至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他都在为处理不同的事情而奔波忙碌。但他坚定着心中的理想,踏实努力开展工作,成长速度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年轻从事政策研究,熟悉政府运作,也知道市民诉求,而且我在牛头角长大,与居民彼此相熟,开展工作也较为容易。另外我希望自己能帮助市民,落实履行口号和想法,所以我很看重社区服务。”透过工作,颜汶羽先生希望了解到,市民大众对政府推行的政策持有什麽想法,从而明确政策可行性的大小:“政策由社会运行的规律衍生,因此要放到社会之中才能看出其中的意义。市民对政策的看法能直接反映出其中的优缺点,要是得到肯定,我会反馈给政府,让政策进一步落实。”
作为政府与民众的桥樑,要保证上下沟通的顺畅。既要传达民众心声,通达民意;也要让市民对政府的情况有所了解,促使双方相互包容,合作无间。以此为宗旨的颜汶羽先生会把政府的困难告诉市民,並尝试调和不同部门间的工作,解决一些僵持许久的问题。终使相关工作交接通便,百姓受惠。
不同的时代,会给予年轻人不同的赠礼,也会让他们担任好属於自己的角色,並承担起应尽的时代责任。於地区以及香港而言,此时皆处於新旧之交的阶段,颜汶羽先生这一代青年俊彦,要针对眼下的局势,发挥出正面积极的作用,为社会排忧解难,助民生稳健。他们的努力,激昂青春;他们的奉献,热情奔放。让这一段风华正茂的岁月,增添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地区服务最大的收穫是给我带来满足感,我大学攻读政策知识,如果不能变成真实的工作,是一种浪费。我希望透过政党和社会工作可以落实设想的政策,让市民受惠。”
从牛头角出发,颜汶羽先生一步一步地开展多项社会工作,他心繫民众,面向香港,力求让自己的付出成为造福市民的义举。儘管工作繁忙,但他谨记陈鑑林议员的教导,对同事抱着绝对的信任,放心让对方去发挥自己的才幹,相互尊重,共同成长。对社区工作,他留意街坊需求,尽己所能,替民分忧。
“牛头角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变化,不少屋邨重建,增添了许多公屋,这里既有原居民,也有其他地方的移民,人口结构长者和年轻人各佔一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追求已经从解决温饱上升到提升生活质素。所以我们的工作要兼顾各个方面需求,追求多样化。”长者讲究医疗、康乐方面的设施,年轻人需要游泳池、体育馆等亲子设施,颜汶羽先生与同事会仔细区分,希望让不同年龄层的市民都能用上想要的配套设施。
另外,在上门拜访的过程中,颜汶羽先生也发现不少家庭需要帮助,尤其是新移民的女性,她们对环境不熟悉难以就业,加上孩子年幼需要照顾,所以只能留在家中当全职的家庭主妇,开销只能由家人挣得。虽然政府针对这个群体推出很多培训课程来帮助她们增长技能以便就业,卻无奈课程多是全日制,不利於这些妇女照顾孩子。还有人表示,与其参加课程,不如直接找工作更为实际。上下中缺少了调剂,导致情况没有改善。颜汶羽先生知道後,於某日邀请这群妇女到办事处,也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请来,让双方直接沟通,直接了解问题所在。最後,政府将课程改为小时制,方便妇女自由学习,收效显著。
屋村通常还会存在着设施不足的问题,需要经过多次协商才能获得通过。颜汶羽先生曾向政府反映,居民需要在社区盖起体育馆、礼堂等建筑,但有关部门认为社区並无同类需要。颜汶羽先生只好主动在居民中开展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反映民声,终於让一座服务周边居民的建筑得以施工。
近年来,香港的年轻人群体並不稳定,有时组织一些影响社会的活动,导致市民怨声载道。颜汶羽先生以同龄人的身份分析,这些问题其实由青年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看不到前景的悲观心态所致。若社会加以重视,教育部门有所调整,相信能让事态好转。他的工作也有许多与青年相关,如搭建不同的平台,给青年们提供与社会高层直接对话的机会,並组织爱国教育,让後辈们能正确地认识祖国、认识社会、正视自己,而不至於偏听偏信甚至採取违法行为。
“地区服务最大的收获是给我带来满足感,我大学攻读知识,如果不能变成真实的工作,是一种浪费。我希望透过政党和社会工作可以落实设想的政策,让市民受惠。”颜汶羽先生的身上,投射出今天香港年轻人积极向上的一面,他们思维灵活、敢於创新,又注重实幹、统观全局,正向社会传递出一种蓬勃兴盛的正能量,为香港带来了新的风潮。
心繫社会惠百姓
独到主张助政务
风华正茂绽光华
青年民建联主席颜汶羽先生
代表香港朝气蓬勃的一代人
既继承前辈优良的传统
也不乏鲜明成熟的观念
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
大胆又务实地改变着世界
针砭时弊、推陈出新
让理想与现实交织成振奋人心的乐章
“我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区议员,除了会关注一般的地区工作,也注重政策的建议酝酿。”
香港的牛头角区,位於观塘市中心的西北部,曾经是聚居着大量当地人的市郊村镇,後随着地区的发展以及不断有新移民迁入,已经成为今日人口众多、遍佈大型公共屋苑的住宅区及工业区。这里新旧交融,火花迸发,一个个细小的改变,累积成一次次改变的基础,裨益了民生,推动了社会,传播了正能量。颜汶羽先生,是这些变化的源动力之一。
“我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区议员,除了会关注一般的地区工作,也注重政策的建议酝酿。”2016年颜汶羽先生正值而立之年,处於人生进入成熟的阶段,所以他冲劲十足,可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幹。举手投足间,他持有一种稳重理智的魄力,令人信赖,能予託付。这种年龄优势与经验优势的统一,由他多年前就开始的锻炼累积而来:
颜汶羽先生来自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生长环境与社会工作並无关係,他与同龄人一样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业。至大学时到城市大学、岭南大学攻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他渐渐成长为一名关注民生,专注社会的工作者。
他曾到香港政策研究所实习。然後在2007年大学二年级的暑假随民建联陈鑑林立法会议员实习。当时,身为一名研究政策的青年学生,颜汶羽先生抱着“政策是从上往下开展还是从下往上开展”的疑问在工作中寻找答案。在陈鑑林的引导下,他最後找到了答案:“推行一个新的政策,不能脱离群众,要自下而上开展。”暑假结束,颜汶羽先生的方向也明确了,也学习许多至今受用的宝贵经验:“陈鑑林教会我很重要的一点是,做社会工作不需要去宣传什麽,只要平日用心付出,市民自然会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诚意。”
此後,这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成长迅速:21岁时暑期实习成为立法会议员助理以及民建联政策副发言人、25岁时以民建联最年轻的参选者成为区议员、28岁成为民建联里最年轻的中常委,並担任青年民建联主席。同期完成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位,一步步的人生晋级,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肩上要负起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九龙牛头角佐敦谷,是颜汶羽先生工作的场所。每天倾听市民诉求、处理政策文件、参加大小会议、着手诸项事宜……把他的生活填充饱满,有时甚至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他都在为处理不同的事情而奔波忙碌。但他坚定着心中的理想,踏实努力开展工作,成长速度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年轻从事政策研究,熟悉政府运作,也知道市民诉求,而且我在牛头角长大,与居民彼此相熟,开展工作也较为容易。另外我希望自己能帮助市民,落实履行口号和想法,所以我很看重社区服务。”透过工作,颜汶羽先生希望了解到,市民大众对政府推行的政策持有什麽想法,从而明确政策可行性的大小:“政策由社会运行的规律衍生,因此要放到社会之中才能看出其中的意义。市民对政策的看法能直接反映出其中的优缺点,要是得到肯定,我会反馈给政府,让政策进一步落实。”
作为政府与民众的桥樑,要保证上下沟通的顺畅。既要传达民众心声,通达民意;也要让市民对政府的情况有所了解,促使双方相互包容,合作无间。以此为宗旨的颜汶羽先生会把政府的困难告诉市民,並尝试调和不同部门间的工作,解决一些僵持许久的问题。终使相关工作交接通便,百姓受惠。
不同的时代,会给予年轻人不同的赠礼,也会让他们担任好属於自己的角色,並承担起应尽的时代责任。於地区以及香港而言,此时皆处於新旧之交的阶段,颜汶羽先生这一代青年俊彦,要针对眼下的局势,发挥出正面积极的作用,为社会排忧解难,助民生稳健。他们的努力,激昂青春;他们的奉献,热情奔放。让这一段风华正茂的岁月,增添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地区服务最大的收穫是给我带来满足感,我大学攻读政策知识,如果不能变成真实的工作,是一种浪费。我希望透过政党和社会工作可以落实设想的政策,让市民受惠。”
从牛头角出发,颜汶羽先生一步一步地开展多项社会工作,他心繫民众,面向香港,力求让自己的付出成为造福市民的义举。儘管工作繁忙,但他谨记陈鑑林议员的教导,对同事抱着绝对的信任,放心让对方去发挥自己的才幹,相互尊重,共同成长。对社区工作,他留意街坊需求,尽己所能,替民分忧。
“牛头角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变化,不少屋邨重建,增添了许多公屋,这里既有原居民,也有其他地方的移民,人口结构长者和年轻人各佔一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追求已经从解决温饱上升到提升生活质素。所以我们的工作要兼顾各个方面需求,追求多样化。”长者讲究医疗、康乐方面的设施,年轻人需要游泳池、体育馆等亲子设施,颜汶羽先生与同事会仔细区分,希望让不同年龄层的市民都能用上想要的配套设施。
另外,在上门拜访的过程中,颜汶羽先生也发现不少家庭需要帮助,尤其是新移民的女性,她们对环境不熟悉难以就业,加上孩子年幼需要照顾,所以只能留在家中当全职的家庭主妇,开销只能由家人挣得。虽然政府针对这个群体推出很多培训课程来帮助她们增长技能以便就业,卻无奈课程多是全日制,不利於这些妇女照顾孩子。还有人表示,与其参加课程,不如直接找工作更为实际。上下中缺少了调剂,导致情况没有改善。颜汶羽先生知道後,於某日邀请这群妇女到办事处,也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请来,让双方直接沟通,直接了解问题所在。最後,政府将课程改为小时制,方便妇女自由学习,收效显著。
屋村通常还会存在着设施不足的问题,需要经过多次协商才能获得通过。颜汶羽先生曾向政府反映,居民需要在社区盖起体育馆、礼堂等建筑,但有关部门认为社区並无同类需要。颜汶羽先生只好主动在居民中开展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反映民声,终於让一座服务周边居民的建筑得以施工。
近年来,香港的年轻人群体並不稳定,有时组织一些影响社会的活动,导致市民怨声载道。颜汶羽先生以同龄人的身份分析,这些问题其实由青年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看不到前景的悲观心态所致。若社会加以重视,教育部门有所调整,相信能让事态好转。他的工作也有许多与青年相关,如搭建不同的平台,给青年们提供与社会高层直接对话的机会,並组织爱国教育,让後辈们能正确地认识祖国、认识社会、正视自己,而不至於偏听偏信甚至採取违法行为。
“地区服务最大的收获是给我带来满足感,我大学攻读知识,如果不能变成真实的工作,是一种浪费。我希望透过政党和社会工作可以落实设想的政策,让市民受惠。”颜汶羽先生的身上,投射出今天香港年轻人积极向上的一面,他们思维灵活、敢於创新,又注重实幹、统观全局,正向社会传递出一种蓬勃兴盛的正能量,为香港带来了新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