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看,这个土鸡看起来好肥哦。”
“这个蜂蜜看起来才安逸。”
“好闹热啊,这些女娃儿唱得好,跳得也好。”
“区县的土特产能到主城来卖,物美价廉,我把这些提回去后再来买点。”
……
2020年1月2日上午10点,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爱琴海购物公园。
“对口帮扶助脱贫、两江携手奔小康”,两江新区对口帮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消费扶贫爱心购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乌骨鸡、土鸡蛋、高山土豆、腊肉……300平方米具有浓郁苗族、土家族风格的特色展位上摆满了近600个品类的优质农特产品,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女和着歌声在一旁跳起了传统的民族舞蹈,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我们想通过‘彭水赶场’微信公众号平台,结合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我们当地好的农产品介绍给更多的客户,更好地助力农产品销售,让当地村民实现增收。”彭水县商务委党支部书记、主任邵江涛说道。
为了把“电商营销”活动引向深入,彭水县商务委将“彭水赶场”平台与“网商店铺”相结合,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提高“彭水赶场”平台的黏度和知名度。截至今年1月,已开展“双11”、重庆“渝交会”、“彭水赶场”赶年节等15场次活动,培育创业就业人员超5000人,直接在“彭水赶场”平台交易近1.5亿元,通过“彭水赶场”平台带动零售4.7亿元。
“彭水赶场”,让“土货”出山
2017年12月7日,重庆“渝交会”上。
“998、999、1000,我的微店在‘彭水赶场’平台上的粉丝竟然突破1000了。”诸佛乡青灵村2组村民黄建琼激动地喊道。
黄建琼将自己养鸡场的乌骨鸡展示在“彭水赶场”的摊位上,短短几天时间,就以188-228元一只的价格在线上线下共计卖出上百只乌骨鸡,并收获了1000多名粉丝。
而这一切对于3个月前的黄建琼来说,是完全不敢想的。
2017年9月,黄建琼养鸡场的10000只乌骨鸡到了可以出售的季节,原本以为一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却想不到困难才刚刚开始。
黄建琼不停地打电话,联系亲戚朋友帮忙寻找销路,从村里到外省,几乎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人脉关系,但是销售情况依然很不理想。
“当时我从老家抓了4只乌骨鸡去重庆主城区推销,问了好几个农贸市场,人家都嫌我的鸡成本太高不愿买,后来因为天气热还死了两只,最后有个老板看我辛苦,就用200元钱把剩的两只买了。我的鸡是用中药材养殖的,成本很高,加上车费,这个价格是亏了本的。”黄建琼无奈地回忆道。
看着家里的10000只乌骨鸡找不到销路,黄建琼一家人都很沮丧。
“要不来参加商务委组织的免费电商培训,然后在‘彭水赶场’平台上开个自己的微店?”在县领导的帮助下,黄建琼加入了电商培训,考核合格后成为一名电商从业人员。
从无人问津、亏本销售到粉丝过千、小有盈利,黄建琼养的乌骨鸡终于在“彭水赶场”平台上找到了“出山”的路。
“现在我通过‘彭水赶场’微信公众号平台,结合线上加线下的方式销售乌骨鸡、鸡蛋、鸡苗等农产品,年利润能达到40万元。”黄建琼开心地说。
为助力农产品销售,用电商调整产业结构,彭水县商务委创立了集“电商产品、网商店铺、彭水旅游、电商扶贫”等于一体的“彭水赶场”微信公众号平台。
截至去年12月,该平台已聚集彭水农特产品400余种,网商店铺、电商企业100余家,重要景区及乡村旅游景点60余处,农家乐100余家,对接贫困户2000余户。
“今年我准备再养6000只鸭子、10000只鸡。”看着手机上不断涌进的新订单,黄建琼又有了新的打算。
“土鸡代养”,探索“电商 基地 农户”新模式
2019年12月25日,彭水沐晖农园电商平台负责人任东驱车两个半小时,从县城来到了桐楼乡桐木村3组村民王荣清家中。
下车后,任东从后备箱取出4个笼子,径直向王荣清家的鸡圈走去。
“昨天晚上你打电话说今天来回收鸡,我就特意没把它们放出去,现在全关在这个鸡圈里面的。”王荣清说。
任东要回收的,是2018年11月由18个客户在“彭水赶场”平台下单的23只代养鸡。
“代养鸡是顾客在网上下单,支付鸡苗成本费及物流费99元,由我们公司把鸡养到3斤重后,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喂养。在农户喂养过程中,代养鸡所下的蛋将归农户所有,我们公司以每个鸡蛋1.2元的价格保底回收,喂养一年后,代养鸡再由公司配送到客户指定地点。”任东说。
通过考察,任东发现农村的土鸡和土鸡蛋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结合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状,任东采取了“土鸡代养”等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又能增加村民收入的“电商 基地 农户”发展模式。
“2019年,我们一共发展了5万多只代养鸡,签订土鸡代养协议的农户有1000多家,最多的农户1年仅代养鸡的鸡蛋收入就有20000多元。”任东说。
不仅如此,在彭水县商务委的支持下,任东还在全县共建立了45个电商服务站,每个服务站辐射范围达5公里。
“服务站是用来集合信息的,周围农户有什么好的农产品,都可以联系服务站,然后再由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帮他销售。”任东介绍说。
“我们最终是想通过‘彭水赶场’这个电商平台来刺激农户发展生产,通过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了解受众的喜好,反过来指导我們的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邵江涛说。
如今,利用“彭水赶场”这一平台,彭水沐晖农园、春之声农业、派谷农业、载禾农业等电商企业与2000余户贫困户签订了生产、销售协议,支持帮助贫困户发展生态种养,再由企业通过电商销售,探索出一条有助于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
“你收到了一个新订单。”
2019年12月19日下午6点,大同镇大厂社区2组村民赵洪波拿起了桌上震动的手机,点开查看订单详情:南岸区四公里学府大道2栋一客户,订购了25公斤高山洋芋。
拿起手机和车钥匙,一小时后,赵洪波到达了仓库,挑选好高山洋芋后,由彭水网货中心统一打单和发货。
“现在平均一天能收到20几个订单,生活质量和以前比那是完全不同了。”赵洪波说。
由于母亲生病,两个妹妹和两个儿子需要读书,家里的重担落在了赵洪波和父亲的身上,“在接触电商之前,我在外务工,父亲在家务农,我们两个的收入加起来1年只有10000多元,完全不够开销”。
赵洪波一家也因此被列为村里的贫困户。
2017年,大同镇组织召开电商会,对有从事电商意愿的年轻人进行免费培训。
赵洪波便是其中一员。经过培训,赵洪波在“彭水赶场”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有了自己的小店,售卖高山洋芋、珍珠鸡,以及从其他村民家中收购的红薯、萝卜和白菜。
慢慢的,小店里的商品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高。2018年,赵洪波的个人年收入就增加到了近80000元。
随着收入增长,这个曾经经济拮据的家庭有了不一样的景象。
“现在两个儿子在县城读书,两个妹妹也在重庆读职校。2019年10月,我们家成功脱贫,现在日子确实好过太多了。”赵洪波感叹道。
近几年,彭水县不断加大对电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了“电商扶贫在行动,百店上行助脱贫”和“千店带万户”等培训活动,培训对象超20000人。仅2019年一年就新增电商从业人员1500人,带动近3000余户脱贫,户均增收2000余元。
对于未来,赵洪波充满了信心。
“通过分析今年的销售情况,我发现高山洋芋卖得特别好,所以我又租了100多亩地主要种高山洋芋,争取做成一个品牌。”赵洪波满怀憧憬地说道。
“这个蜂蜜看起来才安逸。”
“好闹热啊,这些女娃儿唱得好,跳得也好。”
“区县的土特产能到主城来卖,物美价廉,我把这些提回去后再来买点。”
……
2020年1月2日上午10点,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爱琴海购物公园。
“对口帮扶助脱贫、两江携手奔小康”,两江新区对口帮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消费扶贫爱心购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乌骨鸡、土鸡蛋、高山土豆、腊肉……300平方米具有浓郁苗族、土家族风格的特色展位上摆满了近600个品类的优质农特产品,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女和着歌声在一旁跳起了传统的民族舞蹈,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我们想通过‘彭水赶场’微信公众号平台,结合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我们当地好的农产品介绍给更多的客户,更好地助力农产品销售,让当地村民实现增收。”彭水县商务委党支部书记、主任邵江涛说道。
为了把“电商营销”活动引向深入,彭水县商务委将“彭水赶场”平台与“网商店铺”相结合,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提高“彭水赶场”平台的黏度和知名度。截至今年1月,已开展“双11”、重庆“渝交会”、“彭水赶场”赶年节等15场次活动,培育创业就业人员超5000人,直接在“彭水赶场”平台交易近1.5亿元,通过“彭水赶场”平台带动零售4.7亿元。
“彭水赶场”,让“土货”出山
2017年12月7日,重庆“渝交会”上。
“998、999、1000,我的微店在‘彭水赶场’平台上的粉丝竟然突破1000了。”诸佛乡青灵村2组村民黄建琼激动地喊道。
黄建琼将自己养鸡场的乌骨鸡展示在“彭水赶场”的摊位上,短短几天时间,就以188-228元一只的价格在线上线下共计卖出上百只乌骨鸡,并收获了1000多名粉丝。
而这一切对于3个月前的黄建琼来说,是完全不敢想的。
2017年9月,黄建琼养鸡场的10000只乌骨鸡到了可以出售的季节,原本以为一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却想不到困难才刚刚开始。
黄建琼不停地打电话,联系亲戚朋友帮忙寻找销路,从村里到外省,几乎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人脉关系,但是销售情况依然很不理想。
“当时我从老家抓了4只乌骨鸡去重庆主城区推销,问了好几个农贸市场,人家都嫌我的鸡成本太高不愿买,后来因为天气热还死了两只,最后有个老板看我辛苦,就用200元钱把剩的两只买了。我的鸡是用中药材养殖的,成本很高,加上车费,这个价格是亏了本的。”黄建琼无奈地回忆道。
看着家里的10000只乌骨鸡找不到销路,黄建琼一家人都很沮丧。
“要不来参加商务委组织的免费电商培训,然后在‘彭水赶场’平台上开个自己的微店?”在县领导的帮助下,黄建琼加入了电商培训,考核合格后成为一名电商从业人员。
从无人问津、亏本销售到粉丝过千、小有盈利,黄建琼养的乌骨鸡终于在“彭水赶场”平台上找到了“出山”的路。
“现在我通过‘彭水赶场’微信公众号平台,结合线上加线下的方式销售乌骨鸡、鸡蛋、鸡苗等农产品,年利润能达到40万元。”黄建琼开心地说。
为助力农产品销售,用电商调整产业结构,彭水县商务委创立了集“电商产品、网商店铺、彭水旅游、电商扶贫”等于一体的“彭水赶场”微信公众号平台。
截至去年12月,该平台已聚集彭水农特产品400余种,网商店铺、电商企业100余家,重要景区及乡村旅游景点60余处,农家乐100余家,对接贫困户2000余户。
“今年我准备再养6000只鸭子、10000只鸡。”看着手机上不断涌进的新订单,黄建琼又有了新的打算。
“土鸡代养”,探索“电商 基地 农户”新模式
2019年12月25日,彭水沐晖农园电商平台负责人任东驱车两个半小时,从县城来到了桐楼乡桐木村3组村民王荣清家中。
下车后,任东从后备箱取出4个笼子,径直向王荣清家的鸡圈走去。
“昨天晚上你打电话说今天来回收鸡,我就特意没把它们放出去,现在全关在这个鸡圈里面的。”王荣清说。
任东要回收的,是2018年11月由18个客户在“彭水赶场”平台下单的23只代养鸡。
“代养鸡是顾客在网上下单,支付鸡苗成本费及物流费99元,由我们公司把鸡养到3斤重后,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喂养。在农户喂养过程中,代养鸡所下的蛋将归农户所有,我们公司以每个鸡蛋1.2元的价格保底回收,喂养一年后,代养鸡再由公司配送到客户指定地点。”任东说。
通过考察,任东发现农村的土鸡和土鸡蛋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结合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状,任东采取了“土鸡代养”等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又能增加村民收入的“电商 基地 农户”发展模式。
“2019年,我们一共发展了5万多只代养鸡,签订土鸡代养协议的农户有1000多家,最多的农户1年仅代养鸡的鸡蛋收入就有20000多元。”任东说。
不仅如此,在彭水县商务委的支持下,任东还在全县共建立了45个电商服务站,每个服务站辐射范围达5公里。
“服务站是用来集合信息的,周围农户有什么好的农产品,都可以联系服务站,然后再由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帮他销售。”任东介绍说。
“我们最终是想通过‘彭水赶场’这个电商平台来刺激农户发展生产,通过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了解受众的喜好,反过来指导我們的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邵江涛说。
如今,利用“彭水赶场”这一平台,彭水沐晖农园、春之声农业、派谷农业、载禾农业等电商企业与2000余户贫困户签订了生产、销售协议,支持帮助贫困户发展生态种养,再由企业通过电商销售,探索出一条有助于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
“你收到了一个新订单。”
2019年12月19日下午6点,大同镇大厂社区2组村民赵洪波拿起了桌上震动的手机,点开查看订单详情:南岸区四公里学府大道2栋一客户,订购了25公斤高山洋芋。
拿起手机和车钥匙,一小时后,赵洪波到达了仓库,挑选好高山洋芋后,由彭水网货中心统一打单和发货。
“现在平均一天能收到20几个订单,生活质量和以前比那是完全不同了。”赵洪波说。
由于母亲生病,两个妹妹和两个儿子需要读书,家里的重担落在了赵洪波和父亲的身上,“在接触电商之前,我在外务工,父亲在家务农,我们两个的收入加起来1年只有10000多元,完全不够开销”。
赵洪波一家也因此被列为村里的贫困户。
2017年,大同镇组织召开电商会,对有从事电商意愿的年轻人进行免费培训。
赵洪波便是其中一员。经过培训,赵洪波在“彭水赶场”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有了自己的小店,售卖高山洋芋、珍珠鸡,以及从其他村民家中收购的红薯、萝卜和白菜。
慢慢的,小店里的商品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高。2018年,赵洪波的个人年收入就增加到了近80000元。
随着收入增长,这个曾经经济拮据的家庭有了不一样的景象。
“现在两个儿子在县城读书,两个妹妹也在重庆读职校。2019年10月,我们家成功脱贫,现在日子确实好过太多了。”赵洪波感叹道。
近几年,彭水县不断加大对电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了“电商扶贫在行动,百店上行助脱贫”和“千店带万户”等培训活动,培训对象超20000人。仅2019年一年就新增电商从业人员1500人,带动近3000余户脱贫,户均增收2000余元。
对于未来,赵洪波充满了信心。
“通过分析今年的销售情况,我发现高山洋芋卖得特别好,所以我又租了100多亩地主要种高山洋芋,争取做成一个品牌。”赵洪波满怀憧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