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傻,只有更傻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奚恺元教授有一本书叫做《别做正常的傻瓜》,是行为决策理论的经典读物,主要说正常人经常做出不理性的判断,傻。书写得真的挺好,我每看完一章,都要一拍桌子,“唉,看来我真不是—般的傻!”
  我是有证据的。
  奚教授问:你在商店A看到一个闹钟,非常不错,就是有点儿贵,100元。本来想买了,忽然你一个朋友经过商店,说,这个闹钟不远处的商店B也有,正在搞活动,只要60元。从A商店到B商店骑车10分钟,你会不会去买呢?
  我选择了:去!为什么不,100元的东西卖60元,可以便宜好多钱呢。
  奚教授又问:你在商店C看中了一只心仪已久的名表,果然很完美,无可挑剔。就是太贵,要6600元。本来一咬牙,想买了,忽然你一个朋友经过商店,说,这个表不远处的商店D也有,正在搞活动,只要6550元。从C商店到D商店骑车10分钟,你会不会去买呢?
  这也叫便宜啊!算了吧,为了这点儿钱跑一趟,不值得。
  (我想象)奚教授叹了一口气:比例偏见!接着在“聪明人名录”上惋惜地又划去一个名字。我说别啊,再给我—个机会吧!
  奚教授又问,假如交易没有成本,请回答下面问题:你一个好朋友悄悄地和你说,嗨,别说兄弟没告诉你,买股票A吧,内部消息,估计要猛涨。你欣喜若狂,立刻杀入。这只股票现在10元,你买了10万股,就等着涨停了。
  可是万万没有料到,股票A从第二天开盘就开始剧跌,几乎每天跌停。你暗骂小道消息不可信,但是始终舍不得割肉。几天后股票A跌到了5元一股,跌得你面无血色。这时你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你确认抛盘吗”,你可以选择“确认”和“取消”。你最后会怎样做?
  这次我很谨慎,选择了“取消”。等等吧,“确认”其实就是等于确认了我的损失。看看还有没有机会再涨回来,说不定明天就上升了呢?
  OK,正在此时你接到一个电话,你出去接完电话回来后,看见你太太神色慌张地坐在电脑面前,满脸愧疚地看着你。你知道大事不好,定睛一看,你的那1000股股票全部都被“确认”抛掉了!你太太解释说,她不是故意的,只是想来打游戏,习惯性地按了屏幕上的“确认”…
  你除了想吐血外,实在不知道该做什么。缓过神来,你看着账户里只剩一半的现金无语半天。太太试探性地问:“要不,你再买回来?”那么,你是买回来,还是不买呢?
  坚决不买!这只垃圾股票终于脱手了,还要买回来,就是疯了。我宁愿花点儿时间研究寻找一下其他已经在上升通道的股票。
  奚教授又叹了一口气:心理账户!然后毫不犹豫地把我的名字划掉,合上笔记本,叫道:下一个。我就要崩溃了,苦苦哀求,请奚教授无论如何最后给我一个机会。他很犹豫地看着我,想了想,终于开口说:
  要不这样吧,你结合自身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或案例以及本书所教授的内容,随便谈点儿什么,告诉我真的还有人比你更傻,我就考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我接受了挑战,苦思冥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胸有成竹地给奚教授讲了这个故事
  去年春节,我一位朋友的公司老板想给员工发88元的红包增添喜气,财务怕麻烦,直接打到了工资卡里,没包红包。
  奚教授顿了一下,说,嗯,是比你更傻,你通过了。
其他文献
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城市里最后一抹绿色的生机被悄悄掩埋。“上班族”在“催命”般的生活节奏下,压力接踵而来。真心希望生活在这个匆忙世界里的你,奔波中夹杂着悠闲,奋斗中掺和着快乐,别忘了呵护自己,别忘了放慢脚步,去品味城市里那隐藏的绿色,别忘了在繁忙中给自己一个健康、活力、完美的生活。    任重导致“腹”重    “好累呀!我这么累,却不见我的肥肉消失呢?”Jessica是一家著名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
期刊
为什么是盒子?  人是盒子,办公室也是盒子,家也是盒子,车、电梯、文件、桌子、椅子、书等一切一切都是盒子,一个盒子套着一个盒子。因为,每个人都在一个又一个盒子里生存,移动,所以,人也是盒子。我是张小盒,也是李小盒、王小盒……张小盒是你,是他,也是我。  为什么是盒子?  桌子、椅子、书等一切一切都是盒子,一个盒子套着一个盒子。因为,每个人都在一个又一个盒子里生存,移动,所以,人也是盒子。     
期刊
从表象看到内心结论。福尔摩斯曾发表过一篇叫做《生活宝鉴》的文章来指明这一点,他写道:  “从一个人瞬息之间的表情、肌肉的每一牵动以及眼睛的每一转动,都可以推测出他内心深处的想法……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如果对他所接触的事物加以精确而系统地观察,将会有多么大的收获。”    福尔摩斯无疑是此中行家。    还记得在《血字的研究》中他与华生的第一次会面吗?福尔摩斯一面握紧他的手,一面对华生说,我想你去过阿
期刊
看《集结号》那天不是周末,也不是首映礼,晚上7 点去买晚上9 点40 多的场次却只能买到第一排,而且售票员还一脸你爱要不要的神情。我很不死心地想进场后肯定能找到靠后的座位,结果偌大的影城真的座无虚席。  影片结束时已近午夜,在没有任何主创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场内响起几声掌声,先是稀稀拉拉,生怕这冲动被别人看做笑谈,后来声势越来越壮观,大家把羞于展露的小感动都泄了出来。不能说这部电影有多完美,但的确,
期刊
“2008 ”似乎是一个与生俱来便该与运动有关的数字。似乎不在这样的日子谈论一些关于运动的一二三四,便不足以表达我们跃入这个时间界线后的欢悦。  作为国人,运动这一主题将在8 月8 日那天飙到沸点,作为个体,运动这一使命应在每一天都不断重启。  暂且抛开那些大雅至极的运动内涵不谈,运动之于我们,纯粹是一场对“生命崇拜”的最高礼赞。    本期分享嘉宾  薛振添  智威汤逊/中乔广告  执行创意总监
期刊
樊剑修2005 年才开始接触高尔夫,却已经可以打出77 杆的成绩,平均成绩在80 来杆,这对于一个非职业高尔夫选手来说非常不易。而且在3 年前他的朋友Mos Burger 的创办人之一吉泽术雄劝说他打高尔夫的时候,樊剑修还一脸的不以为然,他觉得这是老年人的运动。“吉泽当时70 岁,打高尔夫已经35 年了,他一个劲劝我,说我已经过了35 岁,该打高尔夫了,而且越早打越好,因为它不仅是运动,而是在修心
期刊
在某网站的一次调查中显示,有51.3%的员工从来没有向上司提出过加薪要求,而在曾经提出过加薪要求的受访者中,仅有8.5%的职员得到了较好的效果,高达40.2%的人的要求则是“无疾而终”。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跟上司提“加薪”就好像当众接吻一样难为情,而这又是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在种种矛盾和欲念的夹缝中,如何聪明地提出加薪?这可不是大众所谓的“2446法则”或者“死乞百赖术”可以解决的事
期刊
晚上6点5分,我的专栏超过了截稿期限。我匆匆忙忙地按下发送键,却忘了先要保存文档。一下子,这篇专栏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妈的!”我说。这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反应,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我不得不如此。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遣词造句,现在却得全部从头开始。“他妈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妥协的性质,让我开始觉得舒服了一点儿。  最近,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of East Anglia)教授耶胡达
期刊
每家公司都有“胡萝卜”和“大棒”的故事。胡萝卜好看有营养,送给员工,底下欢声一片,而大棒无情,在严重不协调的地方打下去,肯定有人要受伤。所以管理者都乐意送员工胡萝卜。  可是如果胡萝卜送成一片,那么公司就疯了!  人手一根胡萝卜,等于谁也没得到胡萝卜。在一个没有大棒的工作环境里,大部分人都容易产生“大锅饭”情绪——做好做坏差不多,公司也不能拿我怎么样。当然管理者可以打哈哈,你好我好大家好,除了一个
期刊
以下是一些我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欢迎来问我。  Ask:我遇到过一些人,电邮收件箱里有上千封信。你能给他们出出主意吗?  Michael:关键的文档和重要的信息可能会被埋在邮件的海洋里。我建议他们花上半天时间,用几种方法进行检索,把邮件数量迅速减少。首先,按日期检索,把过时的和没用的信息尽量删掉。然后,按发信人检索。有时你会发现,某个发信人和你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