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起点,高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延续,表面上看后者只是对前者的承接,其实不然,两者有很大差异。因此,正确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势在必行。
关键词:物理;教学;衔接
初中物理是物理學习的起点,高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延续,表面上看后者只是对前者的承接,其实不然,两者有很大差异。因此,正确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做好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呢?
一、《高中课程标准》的特点
1、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体现多元化
《高中课程标准》是站在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高度来阐述每一具体内容的,与《初中标准》相衔接。《标准》真正体现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注重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强调在评价中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以及管理集中的现状的理念。
2、 课程目标注重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旨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其目标紧随《初中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之后。《标准》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大纲》教学目的中关于知识、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笼统、抽象、难以操作的要求相比,《标准》在这方面的要求是具体的,易于操作、评价的。
3、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发展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把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倡导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变教师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为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不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从而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评价提倡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重视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科学探究与学习过程中,应用物理学研究方法、数学工具的能力。这种评价实质上就是全面、客观、真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二、做好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1、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直观教学除了一些生活实例,实验外,还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幻灯、录像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得当,能够取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需要的课件可以从自己制作,学校也有现成的光盘,还可以从网上下载等多方面的途径获得。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使物理课上得生动活泼。降低了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台阶问题。
2、适当拓宽高、初中知识的边界,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初中学生求知欲强,他们的认知水平完全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较少,知识大多简单易懂,有些地方还不能满足部分学生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需求。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接纳新知识的方式有“同化”和“顺应”两大方式,“同化”是指如果新旧知识相联系,个体可以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是指如果新旧知识间缺乏联系等,那么就要对原来的认知结构进行改组、重建。在近年来的新课标教改中,部分省市的中考题中出现了一些新型试题,此类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虽然是要到高中课本中才出现,但它是以学生所具有的初中知识为基础,依靠学生自己的“同化”和“顺应”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如果我们将这类问题的命题思想迁移到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将会十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深化,有助于跟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从而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做好有益的铺垫工作。
3、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解答比用“隔离法”简便。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阅读物理课本时我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像、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我们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
上课时学生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的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3)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
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且容易遗忘。总结也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运用哪种方式总结,我们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物理;教学;衔接
初中物理是物理學习的起点,高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延续,表面上看后者只是对前者的承接,其实不然,两者有很大差异。因此,正确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做好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呢?
一、《高中课程标准》的特点
1、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体现多元化
《高中课程标准》是站在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高度来阐述每一具体内容的,与《初中标准》相衔接。《标准》真正体现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注重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强调在评价中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以及管理集中的现状的理念。
2、 课程目标注重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旨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其目标紧随《初中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之后。《标准》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大纲》教学目的中关于知识、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笼统、抽象、难以操作的要求相比,《标准》在这方面的要求是具体的,易于操作、评价的。
3、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发展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把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倡导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变教师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为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不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从而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评价提倡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重视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科学探究与学习过程中,应用物理学研究方法、数学工具的能力。这种评价实质上就是全面、客观、真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二、做好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1、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直观教学除了一些生活实例,实验外,还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幻灯、录像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得当,能够取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需要的课件可以从自己制作,学校也有现成的光盘,还可以从网上下载等多方面的途径获得。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使物理课上得生动活泼。降低了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台阶问题。
2、适当拓宽高、初中知识的边界,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初中学生求知欲强,他们的认知水平完全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较少,知识大多简单易懂,有些地方还不能满足部分学生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需求。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接纳新知识的方式有“同化”和“顺应”两大方式,“同化”是指如果新旧知识相联系,个体可以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是指如果新旧知识间缺乏联系等,那么就要对原来的认知结构进行改组、重建。在近年来的新课标教改中,部分省市的中考题中出现了一些新型试题,此类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虽然是要到高中课本中才出现,但它是以学生所具有的初中知识为基础,依靠学生自己的“同化”和“顺应”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如果我们将这类问题的命题思想迁移到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将会十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深化,有助于跟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从而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做好有益的铺垫工作。
3、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解答比用“隔离法”简便。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阅读物理课本时我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像、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我们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
上课时学生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的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3)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
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且容易遗忘。总结也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运用哪种方式总结,我们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