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謀全局者,不足谋一域[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会期间的讲话指出,“治理与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笔者加入到平安建设促进会10个月以来,在工作中体会到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从不是单方责任,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就平安建设、协同治理、基层社会治理三者浅显地进行谈论。
关键词:平安建设;协同治理;基层社会治理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70年来,我国社会治理从模仿到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确立,使得改革创新成为一个高频热词。在肯定70年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因为认识偏差和发力方向偏颇,带来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一系列效果不彰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实现四个转向。
(二)研究方法
一项好的研究离不开前期的研究假设和调查。所以,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协同进行调查分析。
文献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采用科学方法搜集文献资料、选取有助于研究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的调查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首先查阅将近10篇文献资料,从中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本文重复研究;其次,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协同等理论,便于顺利开展研究;最后采用文献调查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免去了研究过程中的诸多麻烦,如由于没有时间无法获取研究需要的资料等。
二、概念界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要义,即激活基层社会各要素、促进各要素整合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最优化。具体而言,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是指在基层社会这个有机体中,基层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民众等利益相关主体,通过互动、协商、合作,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2]。
三、协同治理机制
基层社会协同治理要坚持以合作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搭平台、共迎挑战、共享成果。
(一)协调、整合基层政府资源要素。信息共享是问题预防、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机制。在信息孤岛化的情况下,很多社会问题被掩盖。为协调运作,作为子系统之一的基层政府,其内部要打破信息壁垒,进而推进部门整合。在基层政府系统中存在的明显的条块分割与碎片化问题,通常表现为上级政府部门间缺乏沟通协作,基层政府治理压力大、工作重复、效率低下。因此,促进部门内部要素整合与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创新迫在眉睫。实现基层政府内部协同治理的首要路径是创新政府治理体制机制,从单一治理走向多元治理,也就是说,各部门内部要厘清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由此才能在大数据时代,促进部门之间信息整合,切实实践多部门协作、综合治理的新型理念[3]。
(二)激发、培育社会要素。地方社会作为一个子系统,要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改善民众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公共事务的困境。积极倡导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事务,因为他们不仅有享受社会财富的权利,也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义务。简言之,他们既是治理者也是被治理者。现代治理精神提倡民众的自主性、忠诚性,因此只有让民众真正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去,发挥他们的各类资源优势与社会资本效能,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整合。
(三)组织、统筹多元要素。基层政府与地方社会共同作为基层社会的主要载体,应实现有效互动、理性沟通、协同共治。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不断推进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治理机制转变,由此也涉及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关系问题。因此,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要义还在于基层政府与地方社会之间的整合,实现政府与社会共治。在多元协同治理的新逻辑下,要发挥基层政府与地方社会的协同作用,推进基层社会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建立多元治理主体体系,畅通沟通机制。
(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四、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庭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4]。笔者认为基层社会治理亦然,要下好先手棋,着眼于社会大势,多部门达成共识,联动开展工作,形成社会合力,协同治理,引领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M].清
[2]周盼.推进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DB/OL].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30
[3]佚名.城治·案例|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技术与制度:以上海市A区城市综合治理“大联动”为例[DB/OL].《公共行政评论》,2018-1-15
[4]靳诺等.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
关键词:平安建设;协同治理;基层社会治理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70年来,我国社会治理从模仿到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确立,使得改革创新成为一个高频热词。在肯定70年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因为认识偏差和发力方向偏颇,带来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一系列效果不彰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实现四个转向。
(二)研究方法
一项好的研究离不开前期的研究假设和调查。所以,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协同进行调查分析。
文献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采用科学方法搜集文献资料、选取有助于研究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的调查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首先查阅将近10篇文献资料,从中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本文重复研究;其次,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协同等理论,便于顺利开展研究;最后采用文献调查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免去了研究过程中的诸多麻烦,如由于没有时间无法获取研究需要的资料等。
二、概念界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要义,即激活基层社会各要素、促进各要素整合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最优化。具体而言,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是指在基层社会这个有机体中,基层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民众等利益相关主体,通过互动、协商、合作,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2]。
三、协同治理机制
基层社会协同治理要坚持以合作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搭平台、共迎挑战、共享成果。
(一)协调、整合基层政府资源要素。信息共享是问题预防、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机制。在信息孤岛化的情况下,很多社会问题被掩盖。为协调运作,作为子系统之一的基层政府,其内部要打破信息壁垒,进而推进部门整合。在基层政府系统中存在的明显的条块分割与碎片化问题,通常表现为上级政府部门间缺乏沟通协作,基层政府治理压力大、工作重复、效率低下。因此,促进部门内部要素整合与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创新迫在眉睫。实现基层政府内部协同治理的首要路径是创新政府治理体制机制,从单一治理走向多元治理,也就是说,各部门内部要厘清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由此才能在大数据时代,促进部门之间信息整合,切实实践多部门协作、综合治理的新型理念[3]。
(二)激发、培育社会要素。地方社会作为一个子系统,要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改善民众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公共事务的困境。积极倡导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事务,因为他们不仅有享受社会财富的权利,也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义务。简言之,他们既是治理者也是被治理者。现代治理精神提倡民众的自主性、忠诚性,因此只有让民众真正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去,发挥他们的各类资源优势与社会资本效能,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整合。
(三)组织、统筹多元要素。基层政府与地方社会共同作为基层社会的主要载体,应实现有效互动、理性沟通、协同共治。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不断推进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治理机制转变,由此也涉及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关系问题。因此,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要义还在于基层政府与地方社会之间的整合,实现政府与社会共治。在多元协同治理的新逻辑下,要发挥基层政府与地方社会的协同作用,推进基层社会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建立多元治理主体体系,畅通沟通机制。
(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四、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庭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4]。笔者认为基层社会治理亦然,要下好先手棋,着眼于社会大势,多部门达成共识,联动开展工作,形成社会合力,协同治理,引领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M].清
[2]周盼.推进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DB/OL].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30
[3]佚名.城治·案例|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技术与制度:以上海市A区城市综合治理“大联动”为例[DB/OL].《公共行政评论》,2018-1-15
[4]靳诺等.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