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行愿善女人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人在他乡的我,没有专家、教授的头衔,没有现代化的装备,没有生活保障,没有资质,没有……只有一颗探求解救自闭症儿童之心!因为几个康复中心拒收的、目前全世界医学界还查不出病因、无药可治的、专家教授已经宣告没有治疗价值的、有着“精神癌症”之称的自闭症重症孩子,我辞去了广州市残联康复中心自闭症儿童训练部副部长的职务,把他们带回了“家”。为了探求打开自闭症孩子的心灵密码,我顾不上自己的年龄、尊严,每天就像“马戏团”的小丑一样和孩子们融为一体,一起疯疯癫癫地嬉戏、唱儿歌、学习、生活。


  那时才刚刚接触佛法,什么都不懂,从师兄们那儿学到一点就去力行一点。没有钱就三十五十也要坚持供养三宝、印经、放生。孩子们不会发音、不会唱,我就抓住他们的两只小手按在我两边面颊,让他们眼睛看着我感受我怎么发音、唱诵佛号。他们不会写,我就坐在他们身后,圈着他们,握住他们的小手一边唱一边写佛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不停地唱不停地写,皇天不负有心人!三个月、五个月、半年、一年、两年……慢慢的孩子们冰封的心灵终于被融化了!学会了生活自理、能说会唱、能写会画……有的上了正常幼儿园、小学学习、生活,有的参加全国书画大赛获了奖!原本一无所有的、小小的“华强之家”因此受到了南方许多电视、报纸、杂志的关注、跟踪报道,广东卫视历时一年拍摄录制的纪录片《华强之家》还在央视半边天栏目和全国各地展播,但是因为没有公关、没有资质、没有阳光合法的身份,还是受到很多不公正、公平的待遇,借用我们孩子们的作品办画展,不经我们同意义卖了,事后孩子们一个图画本一盒水彩笔的奖励都没有,家长找我还被说成迷信。因为自己修得不好,我执很重,人家送福来还不知道感恩,只感觉很委屈、很抱怨、很愤怒、很想报复、也很绝望等等,整个灵魂就是被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让我一直在天使与魔鬼之间挣扎不能自拔!
  一天,为了摆脱烦恼、痛苦,来到广州市大佛寺图书馆,见到一本精美的《行愿》杂志,翻开里面的内容就被一篇题为做美丽善女人的美文所深深吸引!回到家,看到东莞长安的蔡树强师兄的联系电话,忍不住斗胆冒昧地发去了一则求助信息,经蔡师兄引见,我见到了外表娇小柔弱、却有着大丈夫担当的美丽善女人赵倩女士,她就像一块强大的磁铁,一下子就把我的灵魂紧紧吸引住了,让我更加坚定地认定赵社长就是我后半生学习、追随的人生榜样!这时我分明听到,从我心灵深处迸出的呐喊:我也要做美丽善女人!是赵社长和许多不曾谋面不曾认识的《行愿》家人,给我佛法开导、安慰、鼓励与支持,让我打开了心结,一边学习、提高、做好自己,一边随缘感动、感化、引领有缘的家长、小朋友接受、力行佛陀与圣贤教育,坚持供养三宝、印经、放生、断恶修善、忏悔改过、孝顺孝敬老人……于是这也让我为全国各地许许多多正在痛苦绝望中挣扎的自闭症孩子家长,探索了一条力行佛陀与圣贤教育的康复之路!从此有赵社长创办的《行愿》导航和《行愿》家人的支持,我的孝善人生也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畅!2011年获佛山市南海区感动大沥十大记忆人物提名奖,2015年被评为贵港市第五届百孝之子。送走了我们村的孤寡抗战老兵,送走了敬老院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我的孝在继续,现在每天坚持骑一小时的自行车车程,给另一个村独居的抗战老兵送饭……除此我的其他时间,我想让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祠堂再重新响起圣贤教育的朗朗书声,愿人人学圣贤个个做孝子!真是人有善愿天必佑之!我的微信才发出就有师兄捐来了课桌、椅子,出资给我们维修祠堂!师兄们的无私大爱终于唤醒了我新月村祠堂后人的凝聚力、责任感!读经班开课仪式与庆祝新月村敬老爱幼华强之家都定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听说拜孔子,全村男女老少都来了,外嫁的带着外孙的也回来了,还有邻村的也来了,大家都自动自发地三十、五十、一百的捐款表示支持。一个自己本身都需要政府照顾的孤寡老人,摸摸身上没钱回家却拿来了一张百元大钞,真是让人感动!而我除了感动,感觉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一种使命!
  我感恩《行愿》导航、护航,让我找回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我愿生命不息,行愿不止!最后愿以:孝善去感天,天必佑善愿!慈悲多喜舍,勤耕福慧田!最终归净土,典范留人间。与大家共勉!
其他文献
一年一次的 “行愿心灵之旅”是行愿传媒的核心品牌活动。是行愿心灵家园为感恩每一位家园人和行愿读者所组织的缘聚学修活动。是在所有支持《行愿》杂志的高僧大德和有缘人的关爱推动下因缘组织构建的。“行愿之旅”旨在通过参访、朝圣和聆听高僧大德的开示、授课、解惑以及大家的互动分享、交流等方式引导有缘人走进并感悟、实践传统文化的智慧,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用智慧指导生命,和谐家庭,成就事业,快乐人生!  2013
期刊
嗨!终于实现了十年来的愿望。1999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贫乏的岁月。这年因为我即将为人之母不得以离开工作多年的地方,满怀喜悦准备着未来,想象着宝宝到人间后的一切……  5 月3 号凌晨经过几个小时撕心裂肺的疼痛挣扎的宝宝终于与我顺利见面,天刚微微亮,我的身体经过一夜的折腾也有些微微亮了(有点感觉)。又渴又饿看看时间想起昨晚妈妈来看我时告诉我今天一早就送好吃的过来,还告诉我一些分娩的经验,要如何与宝
期刊
我是广东罗定市苹塘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有幸与我们伟大的《行愿》结缘。这种缘份是如何结下的呢?这要感谢我的小姨子吴丽思女士,是她在2016年春节把这本杂志从广西南宁市带回来的,从而与它结下良缘,使我在这个花花世界中寻到了另一种精神享受,获得了智慧和力量。  《行愿》杂志是一本以智慧为指导的心灵成长读物,创办于2006年,到今年刚好十周年。《行愿》是一本通俗、大众化、可读性强的杂志,它关注心灵成长,传
期刊
9年前,我和印顺法师第一次在成都相识,那时《行愿》杂志刚创刊一年。当他知道我们自己出资在民间出版和传播这本佛文化读物时,认同之下鼓励我们这条路并不容易,需要用心努力坚持。这些年虽然相见不多,但他一直关注和支持《行愿》杂志通俗化、大众化、时尚化的现代佛文化传媒探索之路。  在因为《行愿》和法师的一些沟通中,他的智慧、真诚、坦荡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大家去弘法寺,他总是非常谦和、开心地和大家聊天。信众的
期刊
一直觉得,唯有受过苦的人,有会和慈悲结缘,唯有善良的人,才能和《行愿》结缘。  为何我们有今日的聚合,那是因为我们前生的尘缘。我很庆幸,今日能和你们相聚。这种如家人般的温暖,让我每当失望、落魄时,备感力量。  我很感谢《行愿》的文字,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当捧起书,静静读着那简单而质朴的文字,让我备感清凉。我这些年也经历了很多变故:离婚,妈妈重病缠身等。这一路走来,感恩很多善良的人帮助,感恩熊文华老
期刊
来之前已经在网上细细查了南华寺的详细资料,千年古刹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南华寺之所以能够在今天依然名播四海,恐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保留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真身。惠能大师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带着对这首充满禅机的四句偈的崇敬之情,我和
期刊
欢 迎 辞  望满空云朵之来去,  想地上众生之相遇。  一期一会,不可思议,  与自己,与某些人,也与某个地方相遇。  所有初遇,恰如重逢,  所有重逢,亦是初遇。  行愿“心期四”,每周星期四,  给自己一些安静的时间、空间……  放下尘事,感悟生命。  行愿“心期四”云聚,  在这里,遇见自己。  “云聚”缘起  《行愿》的创办,以及此处心灵家园的落成,缘于创始人和所有行愿人的美好心愿。行愿
期刊
这次峨眉山金顶开光,是四川省政府办的一件大好事、善事,是宗教政策在四川峨眉山贯彻落实的充分体现,世界影响巨大。通过这次盛大的法会,我们国家再一次向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表明中国公民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和中国的文化相融合,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与时俱进的。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佛教是正教,是慈悲之教,理性之教
期刊
作为佛门弟子,一定会知道四大菩萨之一——普贤菩萨。那坐在白象上、目光坚毅、发大愿行大行的尊者。而喜欢上《普贤菩萨行愿品》,则是因一位朋友从峨眉山上带来送我的本焕老和尚的血抄本。特别是读到“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也是我每天喜欢朗
期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一家人走进一家素食餐厅,在等待上菜的期间,看见桌上有一些《行愿》杂志,便随手翻阅起来。里面的内容是我以前不曾了解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个老人往生的事,以前听别人说过人死了还有来生,但不甚清楚,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人肉体虽死亡了,灵魂还在,还能看能听,甚至在肉体上反应出来,我非常震惊。后面的文章也非常吸引我,以至于上菜时我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杂志。吃完饭,我对服务员说,把这本杂志借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