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hong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进行的阅读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语言形式而言,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侧重通过对实词词义的阐释和感悟来激活文本,唤醒相关的体验,达到对文本意义的完整解读。然而笔者根据多年从教经验的累积,以为若能充分发掘“虚”词(这里指的虚词和实词并非语法功能的分类,而是从词汇意义的角度来阐述)对阅读教学的提升意义,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地来讲,这类虚词就词汇意义而言,它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它们本身并无实际的含义与所指,它必须借助语境义的限制而起连接、指代和关联的作用。这类“虚”词对阅读教学的作用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推演情节
  
  此类作用主要体现为:利用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架构作用,巧妙地围绕虚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虚设含义来设计相互关联的课堂提问,从而引导学生打开阅读、思考与讨论的入口,生发对文章基本情节的分析,高屋建瓴地俯视全文,赢得对文章分析的整体把握和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即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在分析小说基本情节时,可以从开篇“她也是一个漂亮的姑娘”这一句作为切入点,利用“也”字在文句中的暗示意义设置以下几个相关联的问题:1.“漂亮姑娘”预示着将会有怎样的人生命运? 2.小说中还有谁是“漂亮姑娘”?其命运如何? 3.“也”字暗示了主人公玛蒂尔德怎样的现实命运?以这三个相关联的问题设置为契机来探寻追溯、整体感知发生在玛蒂尔德这样一个漂亮姑娘身上的不幸的人生际遇。通过细读和讨论,学生应该不难找到答案,首先是她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处于可上可下的社会阶层。但这还不是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上流社会的风气:“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妇女们的出生;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而路瓦栽夫人,“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一个“也”字暗中将她与佛来思节夫人相联系:她们同样美丽,但是佛来思节夫人却生活得幸福而高雅,所以她“再也不想去看她了”。处于这样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又美丽动人的她,向往和追求上流社会的生活,固然是一种“虚荣心”,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正因为“虚荣心”作祟,才有收到请贴的狂喜,才有为了漂亮衣服和首饰的烦恼,才会发生借项链、丢项链、找项链、还项链、还债十年的艰辛等一系列情节,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都受这一心理的驱使而顺理成章。玛蒂尔德一生不幸命运的肇始,真可谓“也”字惹的祸。
  
  二、发掘主题
  
  某些具有关联作用的虚词,作家往往运用繁笔的手法,使之在作品中多次呈现。我们的阅读教学只要能敏锐地把握这一信息密码,把它从文章中提取出来,通过比对并反复审读,思考作者如此反复呈现的缘由,就很容易引导我们发掘出文章的主题。比如在教授史铁生《我与地坛》时,在总结归纳第二部分“我与母亲”的主题环节,我引导学生紧扣虚词“才”字来做文章,启发他们思考和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传情达意作用。我先要学生画出这些句子:“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怎样的难题”、“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的话实际是自我安慰,是……”、“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岁呀”、“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然后我再启发学生对这几个句子作精心的揣摩、意会和解读,力图读懂作家笔下那位母亲苦难的形象与崇高的品质。这些句子多是自我反思的,作者在沉思中感悟,在内敛中喟叹,其中有的是自诉、自省、自责、自悔,流露出对母亲永远无法弥补的忏悔与遗憾。因为年轻气盛,“我”曾经是那么无理地折磨着母亲,平添了母亲无尽的悲苦与忧虑。直到许多年之后,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即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母亲的“活法”,就是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那一个个“才”字所传递出的情感,饱含着作者多少深深的愧疚与源自灵魂深处的忏悔,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怆,使得这个虚词顿增沉甸甸的分量。一个个“才”字,可谓虚中有实,顺着它,我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从而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也就更加完整和深刻。
  
  三、剖析结构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一篇作品逻辑是否严密,思维是否严谨,都可以在语言表达上得到体现。所以有些作品结构的分析,可以巧妙地利用虚词的指代、承接、关联作用来达到目的。通过对贯穿全文的指代词词义在文中具体含义的最终确立,文章的整体结构就呼之欲出了。这方面最典范的例子莫过于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了,作为教学的要点之一,要达到深刻领会作者演讲辞语言的特点与魅力,文章的结构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依托虚词的特殊作用,就能使文章结构的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利用“竖读”的方法,迅速找出文章中过渡语段及承递性的词句,并掌握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这样的句子与词语有: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2.“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3.“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4.“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5.“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6.“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其中第1句中两个“对于”的解读是理解全篇的总纲,它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方面的伟大贡献,与第5句的评价形成对应。而第4、6句中两个“这样”的指代内容的明晰对于文章结构的确立尤为关键,因为都是承上代指,所以包含的范围大,概括性很强,需要一定的归纳总括能力。经过以上的分析与处理,就不难得出文章的结构切分点,从而整体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为文章的深入解读打开突破口。
  虚词对文章段落层次结构的剖析作用,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上体现得更加实用和明显。也因为古人作文恪守规范,很讲究行文中的起、转、承、合,因此古人的文章结构相对稳定,而且在表达的转换上惯于使用语气词与关联词,所以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做有心的阅读,就很容易依据这样的规律与特点来把握它的行文脉络。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兵一节,说辞虽仅125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紧逼,层层深入。在对其进行层次分析时,若能扣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三句中“若”、“若”、“且”的假设语气与关联作用,马上就可以确认这段说辞的四个层次:第一层,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第二层,指出亡郑利晋;第三层,说明舍郑益秦;第四层,回顾往事,反间秦晋联盟。由此可见,关注并发挥好虚词的特殊作用,可以赢得对文章结构解读与层次分析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虚词的“虚”只是一种词汇意义上的归类与认同,作为语言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能充分发掘它在特殊语境或具体文本中的潜在价值,它对阅读教学所起的作用还是独到而不可替代的。
  [作者通联: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新桥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学这个领域内,“阅读”是一种学习行为,是一种语文学习行为,它的目的,就是学会阅读,而不仅仅是使我们获得知识、体验人生、认识社会、传承文化等。任何真正的阅读都包
关于3G门户3G门户网(http://wap.3g.net.cn)是手机上网免费独立模式的开创者,国内无线互联网当之无愧的最大网站。它与运营商的SP不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无线互联网门户网站,
没有形状,没有色彩,没有声息——当你蓦然回首,才发现时光已从我们中间悄然穿过。时光,积累着财富,也过滤着杂物;她描绘着成功的瑰丽,却对失意者不屑一顾。
期刊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深化教学管理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高等学校(包括大陆的高等学校和其他国家的高等学校)都在思考这个问题——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古文。在文中第一段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此说。大概缘此,编写者在课后练习第三题
写作是生命之旅.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人生史记。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教学就不仅仅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人性教育、生命教育。张丽钧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
以"宋氏三姐妹"为主的宋氏家族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家庭,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其影响力之深之大之最,鲜有望其项背者。其实,宋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BVLGARI:炫美万圆以20世纪50年代为灵感的宝格丽Assioma D推出全新系列。以"女神"命名的腕表系列激发了钻石之美,而品牌对于表壳的研究与开发也呈现了方与圆的完美组合,镶嵌
一、“生活世界”的由来及其概念    经过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处于“科学世界”之中,我们并没有多少强烈的幸福感,相反,我们的生存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通过对自然科学史尤其是数学史的考察,揭示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以伽利略为肇始者的自然科学家将自然界数学化,将原本包罗万象、多姿多彩的世界缩小为“科学世界
话题作文是在命题作文、供料作文几乎一统天下几十年之后出现的。它自1999年面世以来,以其较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较为自由的写作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