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意六合拳历代名手辈出,人才济济,经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许多流派,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杨氏心意六合拳属于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杨殿卿前辈早年从师于心意六合拳大师袁凤仪,因其天资聪慧,又肯吃苦,深得袁凤仪大师真功秘旨,技艺精妙。杨殿卿与尚学礼、卢嵩高并称为心意六合拳河南派三雄,仍虚心向同门拳师学习,并在继承先师拳法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杨氏心意六合拳法体系。
  杨氏心意六合拳第三代传人杨海明先生,儿时在父亲杨凤堂的熏陶下,逐渐对心意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杨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寄希望于儿子将来成材。杨海明8岁开始学习心意拳。父亲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一把拳一把拳地练,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赏罚分明。这种简单纯朴的教拳方法,培养了杨海明刚强坚韧、永不放弃的性格,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本功。20世纪60年代初,在生活条件非常差的情况下,杨海明仍然坚持不懈,常常是饿着肚子练拳。他幼小的心灵就能体谅父母的苦衷和艰辛,每天来回几里路挑水,帮助家里干活。
  从开始练拳至今,杨海明一天也没有停止习练。当别人信心不足,甚至半途而废时,他仍保持着一颗正直、坚定之心练功。一天傍晚,杨海明送亲友上火车,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伙地痞流氓正在欺辱一个弱小的学生,抢夺学生的军帽。他看不下去,上前阻拦,激怒了这伙人,一齐围攻上来。此时,他心不慌、脚不乱,先用“云遮日月把”挡住对方出手,又用“指东打西”击倒另一个歹徒。其余几个歹徒见势不妙,撒腿逃跑,学生得救了。
  经过多年习练心意六合拳,杨海明先生深深感受到杨氏心意六合拳的作用和优点,它不仅具备较强的技击功法和实战能力。而且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长期习练,可以锻炼出敏捷的反应能力。杨海明曾是一名安装工,在1974年的一次工作中,师傅派他和另一名工友前去检查立扒杆用的地锚是否安全。当快走到地锚旁时,杨海明听到地锚断裂的声音,他果断地用心意六合拳中的“过步践钻”一式推开了身边的工友,自己也闪身躲过,避免了一场人身伤亡事故,当时在工地上传为佳话。
  1979年,父亲临终前教诲杨海明:“这个拳来之不易,收徒一定要看准了,切不可乱传。”杨海明终身牢记父亲的嘱托,在选择徒弟时非常严格,不光注意身体条件,更重要的是看其思想品德,把“忠、孝、仁、义、德”的宗旨作为选徒的惟一标准。一次,有个家境不错的小青年前来拜师学艺,愿意出很高的学费。杨海明不看重金钱,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个青年人心浮气躁,品行不正,立即拒绝收徒。而杨海明见邻居家的一个男孩虽然家境不好,但他聪明伶俐,很懂事理,是个习武的好苗子,就主动提出收其为徒弟。经他精心调教,这个孩子打下良好的武术功底,后来参军到了武警部队,经过几年磨炼,复员回到地方后,因其有一技之长,被公安部门招收。
  杨海明先生现任河南省信阳市人民路清真寺管委会主任职务,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员十分关爱,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还主动拿出钱来资助他们的生活。
  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杨海明先生的拳技日渐成熟,为杨氏心意六合拳的传承和发扬贡献力量。他不仅技艺精湛、武德纯朴,而且思想开明,待人真诚,乐于交流。近几年,杨海明先生在各类武术赛事中多次获得殊荣,将杨氏心意六合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其他文献
赵道新说:武术的技击性是个骗局  武林向来假象满天飞,赵道新生性容忍不了假象。他是这么一种人:把一生给了武术,武术是他的情人,是他活着的理由。像武术在泥坑里越滚越脏这样的事,他看不出来便罢,发现了就不会坐视不理,他肯定要站出来大喊大叫,把武术身上的脏泥洗下去。  还武术一个清白,就要说实话,把一些蒙蔽人心日久的假象揭穿给大家看。譬如他如下的几段文字——  “中国现存的传统功法基本上是低效的。表现为
期刊
内容提要:……最出名的是解放前,一个出名的快枪手和他赌一石谷子,看他能不能在一丈之外空手夺下手枪,双方签订了生死文书。在对决时,公证人一声“开始”,对手还没有能扬起枪口,就已经被他一个镖步扑到身边,劈倒在地。    我从小就非常向往武术,在近四十年的学武生涯中,正式和非正式的师傅有十多个,但印象最深的,仍然是第一位老师程国香。  我和程老师也许是真的有缘分,在不同的地区,相隔几十公里,素不相识,却
期刊
提供/红袖添香  看到电视上转播的中国少林功夫表演,小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深感遗憾: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这已是去年的事了。最近从报纸上得知将在苏黎圆举行中国少林功大表演的消息后,就毫不犹豫地打电活定票,而且是一等票,一向崇尚中国功大的先生说:“要看就要在最好的位置。”  演山的那天终于到了。提前一个小时便来到议会人厦,原以为我们太早,到了方知我们并不是最早的-在检票口,两位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士引领我们
期刊
奉功相传源出易筋经,为十二式,后历经演变删增,定为十八式。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传人河北深县,后在民间世代相传。今分软硬两功,前段软功防疚治病,益寿延年;后段硬功专致力于发挥人体潜力,护身自卫,用于技击现把陔功的前段软功法介绍如下。    基本要求:    1.身体端正,松静自然:  调身:肌肉放松,意念吏要放松动作要柔和而不疏散,着力而不僵协调,平稳,绵绵缠连。  动作:端、推、开、合、辑、插、挑
期刊
赵堡李氏(李作智)太极拳的“两仪九功”,是太极内炼的核心功法,而其中的无极两仪功为之入门功。有了混沌初起的入门功,才能继续其它内炼功法。它不仅是太极拳内炼的基础,也是内丹修炼的筑基法。下面我们来介绍无极两仪功。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稍比肩宽,脚尖微内扣,屈膝,开裆。不要挺裆,挺裆下气受阻。下腰溜臀,肛门提起,腹微收,腰脊舒正,含胸拔背。头正颈直,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嘴微闭,牙齿轻叩,用鼻子呼吸,
期刊
家师常春先生经常向我推荐一位隐者,因为这位高人只用了几片蒲公英的叶子就治愈了常春先生亲兄弟的肝癌。2004年春天,我去拜访这位隐者,请教治疗癌症的方法,他淡淡地说:“我只是为他调了调阴阳,人患病的原因主要就是阴阳失调。”  何为阴阳?“擒住是阳,打一掌是阴,托开又是阳,三手实含有阴阳变化之机。”胡兰成先生解道。  胡兰成先生在《禅是一枝花》中句《碧岩录》中临济宗的一段公案:“定上座,问临济禅师:‘
期刊
传统武术是一种文化。有人把文化的外延扩展到无限大,什么都是文化,提出了所谓“大文化”的理念,这是对文化本体的一种反动。其实传统武术只有文化与非文化两种。首先我们要让武术的非文化现象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什么是武术的非文化现象?现在有一种人把自己练的那点玩艺当成了原子弹,瞪着眼睛胡吹:挨上死!撞上飞!明知道法律不允许民间比武,偏钻司法的空子,登广告:欢迎武林人士前来比武,死伤勿论。这种看似英雄豪迈的欺
期刊
判别一门拳术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我认为不在攻守与刚柔,而在于该拳术的创立理论指导的内涵、宗旨和目的。内家拳以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修技为要务。人之本,精、气、神也;人之技筋,骨皮也。故内家拳以藏精、蓄气、炼丹田、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伸筋、硬骨、揉皮为外务之修造。心意六合拳即属于内家拳。  练拳前,若不能对它的全貌有一个简单了解,学练起来往往很难把握要领,不得门径而入,正如心意六合拳拳谱中所说的“学拳
期刊
千载寺位于河南省博爱县城南约8公里处,在孝敬镇唐村的北邻,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原名为无极寺,北魏时更名为千载寺。千载寺是由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三所寺庙所组成的寺庙群落,千载寺尊佛,三圣门崇儒,太极宫尚道。经过了千年的积淀,千载寺孕育了三教合一文化,三教文化在此地交流共荣,三教信徒在此和平共处、修真养性。唐初年,李道子三教融易,创艺无极养生功,由唐至明,千载寺僧道历代修持无极功。
期刊
编者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用这两句话说明本文作者创作时复杂而沉重的心情我想也是合适的。但是在文中倍受指责的郭先生读罢此文的感受会如何呢?读者又会如何判断孰是孰非呢?这一切,现在皆不得而知。《精武》有个最根本的原则,即稿件的取舍一切为读者负责。所以编者竭诚希望郭先生能对此文作出有理有据的解释、答复,同时也希望鲍先生早日现身说法,展示武林中罕见的“通背门”拳艺。    前两天邮购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