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初看课题“螳螂捕蝉”,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想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八字成语,想必课文就是讲这则寓言故事的。读完全文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故事中有故事,它先由历史故事引出“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再由寓言故事又回到“吴王攻楚”这个历史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像这类型的课文学生在中年段就接触过,如《争论的故事》《天鹅的故事》。那么到了六年级了,这类型的课文第一课时应该教些什么呢?

一、教写字,获取书写技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的具体教学建议中指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低年级老师每一节课都会预留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观察分析每个生字的间架结构,指导书写,及时讲评。而到了高年级,老师们便只关注字是否正确,渐渐地就忽视了对寫字的指导。事实上,教师的书写示范是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老师在引出课题时,要求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并且边写边指导:“螳螂”和“蝉”都是形声字,它们都是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写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左窄右宽。这一环节既让学生识字,又让学生写字,并且将字写美观。此外,教师还加入了对“螳螂”二字连笔字书写的指导,这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曾经惊讶地发现学生在描红《三亚落日》一文的习字册时,会错将“洋溢”的“洋”三点水的连笔看成了“言字旁”,那恰是因为学生不了解什么是连笔,怎样写好连笔字,只会依样画葫芦,但是结果却是写成了“详溢”,可谓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二、教朗读,提升语言能力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段的学生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在制订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都会用到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朗读越来越没有感情。在教学中,老师在学生读课题时就进行了引导。有的同学声音洪亮地读课题后,老师相机引导,既然是故事,就应该读出讲故事的语气,这样一来,学生就立刻明白了要较有韵味地去读好课题。从生硬的读到有味道的读,可谓是水到渠成。再如在引导学生读准文中生字词的时候,老师逐行出示文中的词语,一开始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接着能够读出停顿,然后把词语放到文中的句子中,读出讲故事的味道,读出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可谓是层层递进。从课题到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老师在教学时一步一个脚印,层层引导学生将词语读准,将句子读慢,将段落读出高低起伏,读出节奏。就这样,我们看到了六年级的同学们在课堂上抑扬顿挫、有板有眼、认真读书的模样。

三、教概括,培养思维能力


  概括能力,是一种捕捉要点的能力。我们在教学时经常会训练学生提炼小标题,这样的能力训练有助于学生把文章从厚读到薄,从长读到短。老师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个怎样的故事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试着提炼小标题来概括地说一说。
  第一名学生站起来说:“吴王见自己的兵力很强大,想攻打楚国,大臣们都反对,可吴王很固执,下了死命令,谁劝阻就要杀掉谁。”这是故事的起因,吴王——执意攻楚。
  第二名学生说:“有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这是故事的经过,少年劝说。
  第三名学生说:“吴王由少年讲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是故事的结果—— 打消念头。
  《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段落起止明显,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分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师再在此基础上提炼小标题,帮助学生明晰课文的主要内容。
  紧接着老师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用上“乘虚而入、不堪设想、螳螂捕蝉、恍然大悟”这四个成语概括地说一下这个故事。学生立刻就有法可循:“吴王想出兵攻打楚国,但大臣们认为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会不堪设想。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概括就更有味道了。

四、教联系,掌握迁移技巧


  我国的很多教育家对学习迁移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确实,学会迁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掌握一定规律的学习方法。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故事中套着故事,是一篇学生爱读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的好文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生活经验的储备和学习的能力来看,通过自读体会到文章的主旨并不难,但是,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特定背景知之甚少,学生所能体会的只是文本的浅层含义。如何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文题“螳螂捕蝉”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眼”,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教学时,老师先从文题入手,引出课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抽丝剥茧,直奔重点,提问“这个故事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接着教师抛出第二个问题,“读一读这则故事,想一想蝉、螳螂、黄雀,它们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分别是什么”,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圈画。交流时,教师利用板书画出“蝉←螳螂←黄雀←少年”的关系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通过上面的铺垫,追问“这个故事的言外之意”,完成了两个故事的切换。学生在“蝉←螳螂←黄雀”关系链的基础上完成了“楚国←吴国←诸侯国”的关系图。故事的寓意也在学生心中悄悄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返璞归真,尤其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更要如此。真实教学,扎实训练,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加强学生的语文技能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萧红笔下那个只属于她和祖父的园子,充满了欢乐和自由。这令我陷入沉思:如果我也为学生创建一个这样的“写作后花园”,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嬉戏,交流,成长,岂不是甚好?几经思量,毅然走上探索之路。几经周折,终见成效,甚是欢喜!一、把耳朵叫醒——听、写经典故事  五(3)班这群孩子还真是一群让人不省心的“小人精”。“你不要追!”“你不要打!”……課间一片混乱。到底怎样做才能让他们静下来呢?我陷入沉思。俗话说“
期刊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对学习抱着一种乐学的态度多么重要。然而语文教学中也经常存在机械而乏味的场景,学生很难从中寻得趣味,更谈不上乐学。如能在课堂中加入灵活多变的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学善思,愉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岂不善哉?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致  语文教学注重感悟。感悟需要创设情境,进入情境,从而理解情感,体会感情。比如通过播放音乐、古诗、故事等手段导入新课或
期刊
诵读法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熟读精思”指的是我们学习时应该在反复诵读中自觉地思考,深入地思考。文言文语言非常精练,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抒情表意性,如果不反复读,就不能够真正透彻地体会到其中的意味,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反复地大量地有效地诵读。  如何才能让文言文的朗读训练精致有效呢?首先,注重教师的引领范读,在教师引领下扫除字词障碍,读准读顺,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帮助学生在悦听中体会
期刊
《紫藤萝瀑布》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语言精美、富有哲理的散文。品读这篇文章时,我们仿佛在进行一次美的旅行。一路上我们陶醉于那如画的紫藤萝,欣赏着语言之美;一路上看着那流动的瀑布,欣赏着生命之美;一路上体会着作者情绪的变化,欣赏着结构之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联系生活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美,分析美,感受美。一、通过朗读 ,品析语言之美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构件,是散文美的
期刊
第一次接触“语用”一词是在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选修了“语用学”课程,走上工作崗位,接触语文教学的时候,却又忘了“语用”的含义,其实,语用学的“语用”和语用教学中的“语用”核心词理解是不同的。我想,语用教学指向动态语言的实际“运用”,是和学生有关的,不是静态的。我们教师的固有思维总觉得“语用”更适合中高年级,其实不然,更应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也为中高年级的写作语言运用作铺垫。那么
期刊
在低年级教材中,儿童诗深受学生喜爱。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材料。部编版教材就大量选用了十分经典的童诗。笔者以为教学这一类文体,就需要绽放童诗中浓郁的“情味”,积极引发学生体验认知,促进学生感知的和谐共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儿童诗,蕴含着丰富的科普知识和浓郁的儿童情趣,诗人采用的拟人化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笔者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利用朗读强化学生认知体验,借
期刊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采集信息速度的快慢和准确率的高低。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率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就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学生年纪小,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活泼生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爱上阅读,增强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今后的
期刊
词语是表情达意的重要组成,词语教学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次《一路花香》第一课时研讨课上,在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后,我蓦地感叹道:“原来词语还可以这样教!”一、比较字形,辨析词义——教学词语“水罐”  第一次教学中,就“罐”字来说,学生注意到了這个独特的偏旁“缶”字旁,并且观察到与“灌”字的偏旁差异,但遗憾的是,我没有顺势深入引导。第二次教学中,采用偏旁释义和自主换偏旁的学习方法,学习“罐”字时
期刊
【摘 要】  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课堂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常常有潜在的问题:弱化了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淡化了“过程与方法”,缺失了学生的主体性等,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有效性、高效性。  【关键词】  教学环节 设计与运作 粗疏 低效  一般情况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需要依赖相应的教学环节来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课堂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粗看
期刊
《新课程小学语文培训资源系列》五年级下册的光盘中,有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杭州“全国小学语文‘情感型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会”的一节阅读教学课——《爱如茉莉》。薛老师以词语导入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抓住细节”,感悟文本,逐步体会父母间的真爱就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那让人回味绵长的爱。再次一睹名师风采,获益甚多。【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章,你会读课文中的哪些词语?  (生读:平淡无奇、缕缕幽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