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现状】
打造金融中心,金融业务(产品和服务)是基础。对照金融中心的要求,重庆的金融产品缺位:未能根据重庆这种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现实特点,对症下药地推出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把众多精力放在了垄断行列、优势产业等大客户身上,忽略了中低端客户的产品需求;金融服务缺力:商业性金融过度逐利,减少了在库区这类投资预期偏低地方的业务拓展和网点设置,导致二级市场偏弱,致使这些地区出现金融服务缺位。
一座城市的金融生态因一个公司而改变。
2003年,重庆上千家国企深陷数百亿元银行债务无法自拔,重庆银行(原重庆商业银行)被银监会黄牌警告面临出局,西南证券因巨额亏损濒临崩盘……重庆要发展,再造金融生态已刻不容缓。
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应运而生,让一切开始峰回路转。
■ 创平台,打折减债卸包袱
2000年8月25日,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成立。这个集团并不是一艘新型“战舰”,而是众多亏损企业集合而成的一艘“大破船”——资产负债率高达127%。
成立当年,重庆机电亏损3亿元,职工生活窘困,群体性事件时常发生。
“尽管集团千方百计减员增效,绞尽脑汁招商引资,但在几十亿元债务的压迫下,呼吸越来越艰难。”重庆机电常务副总裁余刚说。
重庆机电的四面楚歌,正是重庆这座老工业城市国企经营的写照。
上世纪90年代末,重庆国企通过债转股改革转走300多亿元包袱,但仍残留270亿元债务。这些债务都是死资产,没有任何效益,且每年还会产生20多亿元利息,连锁债务就像一个无底洞,国企即便产品旺销也扭亏无望。
重庆贷款余额16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就有500多亿元。
面对日益恶化的金融生态,银行开始紧缩放贷。没有银行资金的支持,重庆基建的日新月异、企业的蒸蒸日上,都成了无水之鱼。
“长此以往,国企改革越来越难,银行坏账越来越多,银行和企业会两败俱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
要破解这个“双输”的恶性循环,必须寻找另一个出口。
恰在此时,国有银行的重组正山雨欲来——国有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将以国家埋单的形式被剥离,剥离出的不良资产将被拍卖到资产管理公司。
“与其这样,不如由政府买下这些债务包,再按商业化程序进行处理,这不仅可解决国企的负债难题,还可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建立国有资产资本运作平台,过滤国企不良债务。
2004年3月,肩负重任的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降生——这是国内第一家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
渝富一诞生,就开创了金融业务上的一种崭新模式——打包减债。
“先由政府指令国企将银行债务分类打包,然后由渝富与银行谈判,以20%—30%的折扣,从银行手中买下这些债务包。”渝富董事长何智亚说,国企再以相同的价格,买回这些清洗干净后的净资产。
在这个流程中,渝富起了一个债务清洗的平台作用,国企的债务经渝富清洗之后,出来就变成了无债务资产,而这些无债务资产又回到了原企业。
重庆机电就在这次打包减债中涅新生——渝富以5.57亿元买回该集团的银行债务25亿元,重庆机电又以相同价格从渝富回购,一来一往,其债务就减少了19.43亿元,轻装上阵后的重庆机电,当年就扭亏为盈。
随后,渝富依葫芦画瓢,帮轻纺、化医等上千家国企减债230亿元,让它们从债务泥潭中重获新生。
打包减债,不仅让重庆的不良贷款率从36%降至8%,还破解了老工业城市国企改革的难题。
■ 做杠杆,托底周转解死结
自2004年开始,按发展规划,主城区大批企业必须进行环保搬迁或“退二进三”。
搬迁两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之难。
“在主城区扎根的这些老企业,陈旧得像百年老宅一样,设备一旦拆卸就等于报废。”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说,“而另一方面,一旦新厂在建,就必须采用新技术,采用新技术就意味着要淘汰无法胜任的员工,人员安置就成了大难题。”
搬迁资金对这些老态龙钟的企业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在2003年前,囿于上述搬迁困局,“退二进三”的企业搬一家死一家。“不搬等死,搬了找死。”企业都把搬迁名单称为“死亡通知书”。
如何破解困局?渝富再次挺身而出,开创了金融业务上的又一种崭新模式——托底周转。
“这些搬迁企业所处的位置,大多是主城区黄金地块,地价很高,而搬迁的目的地则相对偏远,地价很低。”何智亚说,“土地一置换,便可换取大笔资金作为搬迁费。”
于是好戏上演:渝富先筹措一笔钱,按市价收购搬迁企业的现用土地,企业利用这笔钱,安置职工、建设新厂、完成搬迁后,渝富再拍卖这片土地,收回先前支付的资金。
在这个流程中,渝富扮演了资金托底周转的杠杆角色。
随后,在重钢、民丰农化等30多家企业搬迁中,渝富频频施展托底周转妙手。
“以前,是政府强制企业搬迁,现在,我们主动请缨搬迁。”重庆电池总厂厂长徐星亮说,“换厂址所产生的土地级差资金,除去搬迁费用外,还有结余,正好可以利用结余资金升级换代。”
嘉陵化工厂搬到荣昌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锰酸钾生产企业。天原化工厂搬到涪陵后,成为西部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这些企业搬迁后,每年可为主城区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949吨、烟尘6029吨、废气15.2亿立方米、废水1141万吨,主城区环境质量焕然一新。
而搬迁后腾出的大量土地,将用于发展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解决都市人群就业问题。
渝富巧施托底周转妙手,唱出了“一石三鸟”的好戏。
■ 施手术,控股参股破危局
金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然而,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外地银行的激烈竞争,重庆仅有的四家地方金融企業,在2003年底,全部陷入困境。
重庆银行股本金只有2亿元,不良资产33亿元;农信社不良资产103亿元,占比36.4%;重庆国际信托在亏损的边缘挣扎;西南证券大量资本被抽逃,巨额亏损7亿元。
重庆地方金融的作用和功能基本丧失,重振地方金融已势在必行。
怎么办?黄奇帆打了一个形象比喻:一个重伤的人,要想自己动手术治疗,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必须要有执刀的第三方,动外科手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渝富再次充当了“救火队员”,开创了金融业务上的一种崭新模式——控股参股。
挪用客户保证金4.6亿元,违规国债8.7亿元,大股东抽逃资金10.4亿元,账内外代客理财2亿多元——2004年6月,西南证券接到中国证监会的黄牌警告,面临出局。
“要么倒闭关门,但影响社会稳定;要么借助外科手术,重组新生。我们选择了后者。”黄奇帆说。
渝富通过注资3亿元,成为西南证券第一大股东,为西南证券争取国家资金注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渝富协助西南证券归还挪用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解除西南证券为股东关联公司的担保等。
这一系列举措,终于使西南证券起死回生,成为全国第一家政府主导重组成功的地方券商。
利用同样的技巧,渝富公司还重组了重庆银行——一个原本处于倒闭边缘的商业银行,在渝富实施控股参股外科手术之下,强势跨入全球1000强银行之列。
随后,渝富与公交控股、机电控股共同创建了西部最大的租赁公司——银海租赁;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创建了全国最大的担保公司——三峡担保;安诚财产保险股份公司成立,渝富持股20%……
渝富一小步,重庆一大步。通过一系列大手笔控股参股运作,重庆恶劣金融生态得到全面改善和升级,一举迈入全国金融生态坏境排行榜前五名。
通过三次业务创新,渝富一跃成为集土地储备、证券、信托、银行、保险、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控股企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渝富模式”。
打造金融中心,金融业务(产品和服务)是基础。对照金融中心的要求,重庆的金融产品缺位:未能根据重庆这种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现实特点,对症下药地推出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把众多精力放在了垄断行列、优势产业等大客户身上,忽略了中低端客户的产品需求;金融服务缺力:商业性金融过度逐利,减少了在库区这类投资预期偏低地方的业务拓展和网点设置,导致二级市场偏弱,致使这些地区出现金融服务缺位。
一座城市的金融生态因一个公司而改变。
2003年,重庆上千家国企深陷数百亿元银行债务无法自拔,重庆银行(原重庆商业银行)被银监会黄牌警告面临出局,西南证券因巨额亏损濒临崩盘……重庆要发展,再造金融生态已刻不容缓。
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应运而生,让一切开始峰回路转。
■ 创平台,打折减债卸包袱
2000年8月25日,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成立。这个集团并不是一艘新型“战舰”,而是众多亏损企业集合而成的一艘“大破船”——资产负债率高达127%。
成立当年,重庆机电亏损3亿元,职工生活窘困,群体性事件时常发生。
“尽管集团千方百计减员增效,绞尽脑汁招商引资,但在几十亿元债务的压迫下,呼吸越来越艰难。”重庆机电常务副总裁余刚说。
重庆机电的四面楚歌,正是重庆这座老工业城市国企经营的写照。
上世纪90年代末,重庆国企通过债转股改革转走300多亿元包袱,但仍残留270亿元债务。这些债务都是死资产,没有任何效益,且每年还会产生20多亿元利息,连锁债务就像一个无底洞,国企即便产品旺销也扭亏无望。
重庆贷款余额16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就有500多亿元。
面对日益恶化的金融生态,银行开始紧缩放贷。没有银行资金的支持,重庆基建的日新月异、企业的蒸蒸日上,都成了无水之鱼。
“长此以往,国企改革越来越难,银行坏账越来越多,银行和企业会两败俱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
要破解这个“双输”的恶性循环,必须寻找另一个出口。
恰在此时,国有银行的重组正山雨欲来——国有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将以国家埋单的形式被剥离,剥离出的不良资产将被拍卖到资产管理公司。
“与其这样,不如由政府买下这些债务包,再按商业化程序进行处理,这不仅可解决国企的负债难题,还可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建立国有资产资本运作平台,过滤国企不良债务。
2004年3月,肩负重任的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降生——这是国内第一家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
渝富一诞生,就开创了金融业务上的一种崭新模式——打包减债。
“先由政府指令国企将银行债务分类打包,然后由渝富与银行谈判,以20%—30%的折扣,从银行手中买下这些债务包。”渝富董事长何智亚说,国企再以相同的价格,买回这些清洗干净后的净资产。
在这个流程中,渝富起了一个债务清洗的平台作用,国企的债务经渝富清洗之后,出来就变成了无债务资产,而这些无债务资产又回到了原企业。
重庆机电就在这次打包减债中涅新生——渝富以5.57亿元买回该集团的银行债务25亿元,重庆机电又以相同价格从渝富回购,一来一往,其债务就减少了19.43亿元,轻装上阵后的重庆机电,当年就扭亏为盈。
随后,渝富依葫芦画瓢,帮轻纺、化医等上千家国企减债230亿元,让它们从债务泥潭中重获新生。
打包减债,不仅让重庆的不良贷款率从36%降至8%,还破解了老工业城市国企改革的难题。
■ 做杠杆,托底周转解死结
自2004年开始,按发展规划,主城区大批企业必须进行环保搬迁或“退二进三”。
搬迁两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之难。
“在主城区扎根的这些老企业,陈旧得像百年老宅一样,设备一旦拆卸就等于报废。”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说,“而另一方面,一旦新厂在建,就必须采用新技术,采用新技术就意味着要淘汰无法胜任的员工,人员安置就成了大难题。”
搬迁资金对这些老态龙钟的企业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在2003年前,囿于上述搬迁困局,“退二进三”的企业搬一家死一家。“不搬等死,搬了找死。”企业都把搬迁名单称为“死亡通知书”。
如何破解困局?渝富再次挺身而出,开创了金融业务上的又一种崭新模式——托底周转。
“这些搬迁企业所处的位置,大多是主城区黄金地块,地价很高,而搬迁的目的地则相对偏远,地价很低。”何智亚说,“土地一置换,便可换取大笔资金作为搬迁费。”
于是好戏上演:渝富先筹措一笔钱,按市价收购搬迁企业的现用土地,企业利用这笔钱,安置职工、建设新厂、完成搬迁后,渝富再拍卖这片土地,收回先前支付的资金。
在这个流程中,渝富扮演了资金托底周转的杠杆角色。
随后,在重钢、民丰农化等30多家企业搬迁中,渝富频频施展托底周转妙手。
“以前,是政府强制企业搬迁,现在,我们主动请缨搬迁。”重庆电池总厂厂长徐星亮说,“换厂址所产生的土地级差资金,除去搬迁费用外,还有结余,正好可以利用结余资金升级换代。”
嘉陵化工厂搬到荣昌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锰酸钾生产企业。天原化工厂搬到涪陵后,成为西部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这些企业搬迁后,每年可为主城区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949吨、烟尘6029吨、废气15.2亿立方米、废水1141万吨,主城区环境质量焕然一新。
而搬迁后腾出的大量土地,将用于发展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解决都市人群就业问题。
渝富巧施托底周转妙手,唱出了“一石三鸟”的好戏。
■ 施手术,控股参股破危局
金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然而,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外地银行的激烈竞争,重庆仅有的四家地方金融企業,在2003年底,全部陷入困境。
重庆银行股本金只有2亿元,不良资产33亿元;农信社不良资产103亿元,占比36.4%;重庆国际信托在亏损的边缘挣扎;西南证券大量资本被抽逃,巨额亏损7亿元。
重庆地方金融的作用和功能基本丧失,重振地方金融已势在必行。
怎么办?黄奇帆打了一个形象比喻:一个重伤的人,要想自己动手术治疗,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必须要有执刀的第三方,动外科手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渝富再次充当了“救火队员”,开创了金融业务上的一种崭新模式——控股参股。
挪用客户保证金4.6亿元,违规国债8.7亿元,大股东抽逃资金10.4亿元,账内外代客理财2亿多元——2004年6月,西南证券接到中国证监会的黄牌警告,面临出局。
“要么倒闭关门,但影响社会稳定;要么借助外科手术,重组新生。我们选择了后者。”黄奇帆说。
渝富通过注资3亿元,成为西南证券第一大股东,为西南证券争取国家资金注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渝富协助西南证券归还挪用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解除西南证券为股东关联公司的担保等。
这一系列举措,终于使西南证券起死回生,成为全国第一家政府主导重组成功的地方券商。
利用同样的技巧,渝富公司还重组了重庆银行——一个原本处于倒闭边缘的商业银行,在渝富实施控股参股外科手术之下,强势跨入全球1000强银行之列。
随后,渝富与公交控股、机电控股共同创建了西部最大的租赁公司——银海租赁;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创建了全国最大的担保公司——三峡担保;安诚财产保险股份公司成立,渝富持股20%……
渝富一小步,重庆一大步。通过一系列大手笔控股参股运作,重庆恶劣金融生态得到全面改善和升级,一举迈入全国金融生态坏境排行榜前五名。
通过三次业务创新,渝富一跃成为集土地储备、证券、信托、银行、保险、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控股企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渝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