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成为当今影响产品意识的重要因素,
其最终影响将在全球供应链上得到体现
时至2012年岁末,玛雅文化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末日固然不会到来,然而未来依旧深陷于叵测,焦虑情绪发酵并扩散于空气。这一年,外贸之路荆棘丛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处在迈向2013年的十字路口,如何总结过去,又如何迈向未来?
不久前,全球从事安全科学事业的美国UL公司,正式发布了2012年度全球研究报告——《产品意识》,旨在反映全球范围内的制造商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制造、销售、购买和消费环节所持有的态度和认识。调查研究结果是基于对中国、印度、德国、美国的制造商及消费者进行的采访所得。结果表明,面对当下低迷的经济环境,人们的乐观情绪出现了明显下滑,同时在产品的质量、安全及环保方面持有更高的期望,这让日益复杂的供应链变得更为繁杂。因此,制造商开始使用可追溯的采购工具,生产出质量可靠且价廉物美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相信以下的调查发现能给处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各方带来一些启示。
乐观主义让位于现实主义
与上年相比,人们的心态发生明显的转变,即从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转向更为实际的现实主义。2011年的《产品意识》研究报告表明,制造商对自身表现自信,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表示乐观。而在2012年,我们发现双方的态度都朝着更为实际的方向进行转变。
87%的制造商认为政府监管越来越严;90%的制造商相信创新日益重要;75%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供应链各个层级员工所享受的人性化和公正待遇;42%的消费者坚信,制造商需要提高产品质量。
对产品安全的深入理解
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理解更加细致入微。较于高科技消费电子产品或智能电器,消费者更关注食品与家庭建筑材料的安全。
对于食品,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是食源性疾病和化学添加剂;对于家庭建筑材料,消费者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是有毒物质排放;网络安全是消费者对高科技电子产品最关注的安全问题;而对于智能电器,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则是用户入睡或者无人时的机器故障。
质量至上
制造商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具体表现为:制造商倾向于将质量、性能和可靠性紧密关联在一起。多数制造商认为,在未来的2~3年中,质量是影响自身竞争力最大的因素。而在2011年,创新被作为最大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在所有的产品类别中,质量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首要考虑因素(其他因素包括成本、功能、品牌和设计)。91%的制造商认为产品性能测试越来越重要。
安全仍然是根本
全球各地的制造商和消费者普遍认为,无论任何类别的产品,安全至关重要。2012年,全球弥漫着各种不确定以及不稳定的经济“雾霭”,强调产品安全对于市场消除担忧、焦虑以及不确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73%的制造商坚定地认为产品安全越来越重要;82%的制造商坚信产品安全会影响自身竞争力;89%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的知识以及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87%的制造商认为政府监管越来越严;87%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信心在不断增加;83%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要求获得更多产品安全信息。
相比之下,只有36%的消费者坚信,制造商会在将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前进行充分的安全测试。平均59%的消费者认为制造商重视销售额多于产品安全。
对环境的日益关注
在关注环境方面,过去的调查结果总结为“自愿程度大于必要性”,而2012年的情况有所进步。虽然环境因素并未超越产品质量和安全,成为影响产品意识首要的根本因素,但却已经跃升为考量产品的基本因素。制造商和消费者对于环境因素的思考更为全面成熟,进一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80%~90%的制造商认为可持续性因素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持这种观点的中国和印度制造商多于德国和美国制造商);53%的制造商称,在价位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喜欢购买环保产品;超过一半的印度和中国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额外成本;而在美国和德国,分别只有33%和37%的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买单。
至关重要的供应链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制造商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供应链。同时,日趋复杂的全球供应链更难控制,消费者和媒体比以往更容易获得有关供应链的信息。
76%的制造商认为全球采购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这表明,制造商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市场的瞬息万变以及经济低迷。在全球采购的看法上,存在着地域差异:87%~88%的中国和印度制造商认为全球采购有利于提高质量;而只有71%的德国制造商和57%的美国制造商认为全球采购有利于产品质量。
46%的制造商表示,在未来5年中,将增加进口原料采购的比例。其中,有79%会新增原料进口国,而不是替换现有的采购渠道。
产品成分非常重要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制造商开始意识到零部件在产品质量中的重要作。68%的制造商认为,将产品的成分及零部件信息清楚、明确地告知消费者至关重要;只有30%的消费者坚信,制造商在其产品中使用的是最好的成分、原材料或零部件。
原产地尤为关键
全球采购活跃程度持续增长,这往往成为制造商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方式。随着对全球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消费者对相关潜在风险持谨慎态度。
57%的消费者称他们在购买某一产品时,会留意它的原产地。全球的制造商和消费者一致认为,发达国家的原材料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
2012年度《产品意识》研究报告在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对确定性的追求。结果表明,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成为当今影响产品意识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对产品成分和零部件的关注表明,产品的原产地、生产方式及原料成分将会在今后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其最终影响将在全球供应链上得到体现
时至2012年岁末,玛雅文化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末日固然不会到来,然而未来依旧深陷于叵测,焦虑情绪发酵并扩散于空气。这一年,外贸之路荆棘丛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处在迈向2013年的十字路口,如何总结过去,又如何迈向未来?
不久前,全球从事安全科学事业的美国UL公司,正式发布了2012年度全球研究报告——《产品意识》,旨在反映全球范围内的制造商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制造、销售、购买和消费环节所持有的态度和认识。调查研究结果是基于对中国、印度、德国、美国的制造商及消费者进行的采访所得。结果表明,面对当下低迷的经济环境,人们的乐观情绪出现了明显下滑,同时在产品的质量、安全及环保方面持有更高的期望,这让日益复杂的供应链变得更为繁杂。因此,制造商开始使用可追溯的采购工具,生产出质量可靠且价廉物美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相信以下的调查发现能给处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各方带来一些启示。
乐观主义让位于现实主义
与上年相比,人们的心态发生明显的转变,即从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转向更为实际的现实主义。2011年的《产品意识》研究报告表明,制造商对自身表现自信,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表示乐观。而在2012年,我们发现双方的态度都朝着更为实际的方向进行转变。
87%的制造商认为政府监管越来越严;90%的制造商相信创新日益重要;75%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供应链各个层级员工所享受的人性化和公正待遇;42%的消费者坚信,制造商需要提高产品质量。
对产品安全的深入理解
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理解更加细致入微。较于高科技消费电子产品或智能电器,消费者更关注食品与家庭建筑材料的安全。
对于食品,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是食源性疾病和化学添加剂;对于家庭建筑材料,消费者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是有毒物质排放;网络安全是消费者对高科技电子产品最关注的安全问题;而对于智能电器,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则是用户入睡或者无人时的机器故障。
质量至上
制造商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具体表现为:制造商倾向于将质量、性能和可靠性紧密关联在一起。多数制造商认为,在未来的2~3年中,质量是影响自身竞争力最大的因素。而在2011年,创新被作为最大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在所有的产品类别中,质量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首要考虑因素(其他因素包括成本、功能、品牌和设计)。91%的制造商认为产品性能测试越来越重要。
安全仍然是根本
全球各地的制造商和消费者普遍认为,无论任何类别的产品,安全至关重要。2012年,全球弥漫着各种不确定以及不稳定的经济“雾霭”,强调产品安全对于市场消除担忧、焦虑以及不确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73%的制造商坚定地认为产品安全越来越重要;82%的制造商坚信产品安全会影响自身竞争力;89%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的知识以及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87%的制造商认为政府监管越来越严;87%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信心在不断增加;83%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要求获得更多产品安全信息。
相比之下,只有36%的消费者坚信,制造商会在将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前进行充分的安全测试。平均59%的消费者认为制造商重视销售额多于产品安全。
对环境的日益关注
在关注环境方面,过去的调查结果总结为“自愿程度大于必要性”,而2012年的情况有所进步。虽然环境因素并未超越产品质量和安全,成为影响产品意识首要的根本因素,但却已经跃升为考量产品的基本因素。制造商和消费者对于环境因素的思考更为全面成熟,进一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80%~90%的制造商认为可持续性因素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持这种观点的中国和印度制造商多于德国和美国制造商);53%的制造商称,在价位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喜欢购买环保产品;超过一半的印度和中国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额外成本;而在美国和德国,分别只有33%和37%的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买单。
至关重要的供应链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制造商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供应链。同时,日趋复杂的全球供应链更难控制,消费者和媒体比以往更容易获得有关供应链的信息。
76%的制造商认为全球采购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这表明,制造商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市场的瞬息万变以及经济低迷。在全球采购的看法上,存在着地域差异:87%~88%的中国和印度制造商认为全球采购有利于提高质量;而只有71%的德国制造商和57%的美国制造商认为全球采购有利于产品质量。
46%的制造商表示,在未来5年中,将增加进口原料采购的比例。其中,有79%会新增原料进口国,而不是替换现有的采购渠道。
产品成分非常重要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制造商开始意识到零部件在产品质量中的重要作。68%的制造商认为,将产品的成分及零部件信息清楚、明确地告知消费者至关重要;只有30%的消费者坚信,制造商在其产品中使用的是最好的成分、原材料或零部件。
原产地尤为关键
全球采购活跃程度持续增长,这往往成为制造商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方式。随着对全球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消费者对相关潜在风险持谨慎态度。
57%的消费者称他们在购买某一产品时,会留意它的原产地。全球的制造商和消费者一致认为,发达国家的原材料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
2012年度《产品意识》研究报告在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对确定性的追求。结果表明,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成为当今影响产品意识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对产品成分和零部件的关注表明,产品的原产地、生产方式及原料成分将会在今后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