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的新党员:人民解放军医务工作者苏鸿熙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35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鸿熙,男,汉族,1915年1月生,江苏省铜山县人。著名的心胸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1943年毕业于国立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1943年至1944年参加抗日战争。1949年赴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及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医院进修麻醉、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1957年回国后任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副教授、教授,1972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工作,先后任胸外科、心脏外科主任、教授。
  2013年7月1日这天,苏鸿熙老人热泪盈眶,梦想一生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在解放军总医院金沟河干休所内,138名老党员伫立在苏老身后见证。
  “我宣誓……”3个字刚出口,苏鸿熙已是泪流满面。在其他党员的帮助下,他艰难地抬起中风偏瘫的右臂,伸出左手紧紧托住右臂,面对党旗一字一句道出对党的心声。那双挽救了数以万计病人生命的手,如今颤颤巍巍地划出弧线,最终将思想、灵魂、身体的归宿定格在耀眼的党旗之下……
苏鸿熙夫妇

  “我尽管在苍苍暮年才实现入党的愿望,但我一生都在按共产党员的标准做事。”面对党旗,98岁的苏老动情地对身边的同志说。

祖国,我学成之后一定会回来


  1957年1月3日午夜,美国纽约机场,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道别。黑眼睛黄皮肤的丈夫把披着一头乌发的碧眼妻子送到海关检查口,俯在她耳边又一次悄悄地嘱咐:“锦,不要忘记我们的相约。如果在约定的日子我没有随‘皇后玛丽号’到达利物浦,那就说明我被扣留了……”“如果那样,我一定马上赶回来营救你。”妻子不待丈夫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她轻柔的话语显得无比坚定。丈夫的脸上露出了骄傲自豪的神情:“我们一定会成功的,为了你和我的将来,也为了我们的孩子。”他的目光落在妻子微显隆起的腹部,两个年轻的身影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是一次前程未卜的离别,等待他们的,除了重逢的喜悦外,可能还有扣留、监禁,甚至入狱的痛苦。但这对夫妇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眼前这条异常艰难的道路,因为,他们忠实于自己心中的爱。
  这对年轻人就是留美的心胸外科专家苏鸿熙和他的美国妻子杰妮——中国名字叫苏锦,此行他们是要踏上通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征途。
  20世纪40年代末期,年轻的外科医生苏鸿熙获取了赴美留学的机会,登上了通往大洋彼岸的客轮。就在他离开祖国15天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苏鸿熙在海轮上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无比激动。他是一名医生,以治病救人为自己的毕生事业;他也是一个热血男儿,祖国能摆脱水深火热的苦难日子,是包括他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此时,苏鸿熙走到轮船的甲板上,顶着海风,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心中郑重地向生他养他的故乡立下誓言:祖国,我学成之后一定会回来,用我所能拥有的一切为您和人民鞠躬尽瘁。
  在美国学习的光阴瞬息而过。苏鸿熙学成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中叶,正是中美关系最僵的阶段,朝鲜战场的烽火毫不留情地将两国难以融合的政府关系推向了顶端,中国科学家要返回自己的祖国成了一件最困难不过的事情。
  苏鸿熙回国的热切愿望没有被当时的险恶政治环境封杀。他一面在芝加哥的一所医院进修,一面积极做着回国准备。然而令他未曾想到的是,就在这里,丘比特之箭射中了他的心,他同一个叫杰妮的美国姑娘陷入了爱河。
  “我是要回中国的,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你能同我一起回去吗?”苏鸿熙在杰妮面前毫不掩饰自己对未来的设计,在潜意识里,能否一起去中国是他择妻的一个重要标准。
  杰妮是个从小受美国传统教育的文静姑娘,她几乎不了解中国,也无法想象那远在东方的古老国度是多么的贫瘠落后。她甚至不敢相信,电灯、电话、汽车、楼房,这些在美国人看来最简单最基础的生活设施,在数以亿计的中国人脑海中只是一个奇特的梦。但杰妮却无法使自己抗拒苏鸿熙,这个聪慧开朗、勤奋工作的中国人给她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生活世界。在一起工作和交往中,她深深感觉到这是一个值得自己为他抛弃一切而托付终身的男子汉,她愿意和他在一起,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但杰妮还有一个美国家庭——父母、姨妈及朝夕相处的同胞妹妹。要和心上人走,就意味着不知何年何月再能与他们相见,而这对于她和她的家庭无疑都是一种痛苦。
  一段时间里,杰妮和她的家人都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对于女儿选中的伴侣,她的父母无可挑剔,他们所顾忌的是政治风云造成的骨肉分离和女儿未来的生活能否幸福。
  一个偶然的机会,苏鸿熙在一家小书店的角落里看到了英文版的《中国画报》《中国建设》和《人民中国》三本杂志,他急不可待地抽了出来。打开封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字条:看本书者责任自负。苏鸿熙没有害怕,他毫不迟疑地买下这三本杂志,逐字逐句地看完后又拿给杰妮一家传阅起来。通过这些杂志,杰妮和她的家人开始对新中国有了印象。

与妻子一起实施重返祖国的计划


  1956年9月15日,苏鸿熙和杰妮举行了简朴的婚礼。这一天是他离开祖国7周年的日子,也是从这一天起,他和妻子苏锦开始实施重返祖国的计划。
  新中国7年来卓有成效的建设使苏鸿熙热血沸腾,他再也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祖国的怀抱。杰妮的父母理解这个中国青年的爱国赤诚,更不忍棒打鸳鸯拆散一双情深意笃的热恋爱侣。杰妮的母亲含着热泪向这对年轻人祝福,她企盼他们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为了不使自己随丈夫去中国的事受到阻挠,杰妮在婚前领取了出国护照。
  为了回国,苏鸿熙很早就做了准备。在美国,他省吃俭用,穿的衣服大都是从旧货店买的,吃的也是简单之极。他把节省下来的钱都买了医学书籍和仪器。此时,两台人工心肺机已经购齐,正摆放在他医院的办公室里,他要带着它们回国,开展自己所钟爱的胸外科事业。但是,原来苏鸿熙做的只是一人回國的打算,如今有了妻子,回国的事变得复杂起来:苏锦要同他一起回国能否得到祖国的许可,因为她是一名美国公民;如果苏锦和他一同走能够进入中国的话,以后再回到美国等待她的将是5年监禁和5000美元的罚款。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交战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据朝鲜和中国方面公布,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军109.3万余人,其中美军39.7万余人,南朝鲜军66.7万余人,英法等其他国家军队2.9万余人;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伤亡、失踪、被俘62.8万余人,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失踪、被俘3
期刊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12日,天安门城楼作为主席台,隆重庆祝北平和平解放。三个月后,天安门再次得到布置,“和平鸽”挂上天安门城楼。这次的主席台不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而是在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上。天安门城墙上的巨幅会标“北平各界人民欢迎出席世界拥护和平代表团胜利回国大会”,点明了这次大会是一次欢迎大会。这是北平和平解放后,在天安门前举行的首次欢迎大会。世界拥护和平大会的缘起  第二次世界
期刊
1957年3月,彭真、滕代远、郑天翔、张友渔等欢送苏联城市规划与地下铁道专家。前排左五为彭真;中排左二为梁思成,左三为张友渔,左七为滕代远,右一为储传亨;后排左二为本文作者张其锟,左八为郑天翔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争论问题很多,分歧也很大,目前社会上关心和议论这方面的问题仍比较多。当时主持城市规划的领导同志,以及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大多相继去世,作为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主要工作人员,
期刊
补写型连贯题之所以能在连贯题三大类型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考命题者青睐的题型之一,是因为命题立意的全面性:指向学生的阅读力、思维力和表达力的综合考查.厘清了补写型连贯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导致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1939年,在纪念
期刊
一rn2018年4月17日,在淮安恩来干部学院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而举办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征文颁奖仪式上,由我写作的《交往仅九天,友情跨世纪——周恩来与张学良的深厚
期刊
1967年11月29日,林彪为海军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12月1日,题词刊登在《解放军报》第一版。本文将向你讲述林彪题词的经过,为什么它成为林彪最后的题词,以及风靡“文革”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又是怎么一回事。  林彪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的经过  1967年7月1日,总政治部通知,中央军委决定召开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为选
期刊
出兵抗美援朝,是毛泽东一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从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到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毛泽东一直关注着抗美
期刊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著名领导人之一、“游击司令”高敬亭被错杀后,他的妻子史玉清带着两个女儿随新四军继续转战。后来,他们的二女儿高凤英被寄养在盱眙县古城集的一户农家整整8年,与盱眙人民建立起了无比深厚的鱼水之情、生死之爱。将星错陨,妻女三人到盱眙  1939年7月中旬的一个晚上,阴云密布,淫雨霏霏。安徽省舒城县西南一个名叫钝斧庵的庵堂后面,有一间很窄的小房子,里面关押着新四军4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高敬亭的
期刊
1958年3月,毛泽东在四川郫县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视察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是以全国各地竞相发射粮食高产“卫星”进入高潮的,“亩产万斤”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标志。然而,当一个接一个的“卫星田”和“万斤亩”的“喜报”传到中南海时,长期在农村生活、具有丰富农业经验的毛泽东,对这些高出实际的产量,究竟是信还是不信?对“大跃进”的纠偏工作开始后,为何唯独粮食产量指标迟迟不降?当浮夸造成的粮食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