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华 从“华尔街”到“NBA”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feng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欧莉
  我想把美国体育产业的一些经验运用到中国,中国人将在美国挣的钱投回中国,帮助中国体育产业发展。
  
  黄健华
  
  1964年9月12日生于广东省,第一位踏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华人,现在是纽约扬基队合伙人,休斯顿火箭队合伙人,纽约扬基队在大中华区的推广人,注资中国职业棒球联赛和青年棒球联赛。今年5月,黄健华入主克利夫兰骑士队,成为美国№A史上首位华人老板。
  今年5月,黄健华入主克利夫兰骑士队,成为美国NBA史上首位华人老板。消息一出,黄健华顿时被视为“民族英雄”。“NBA中国商人”的名声不胫而走。
  可能体育圈外的人对他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在体育圈里黄健华已经“路人皆知”了。黄健华,儿时在广州练习羽毛球,后来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凭借会说普通话、广东话、日语、英语的原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的中国人,这是他积累财富的开始;又因为和奥尼尔的妈妈住在同一小区,让他首次走进NBA赛场,并从此和体育产业结下不解之缘。
  
  第一位踏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华人
  
  1984年,大学毕业的黄健华怀揣着“美国梦”,放弃留校,选择了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东亚经济研究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黄健华没想到自己会进入世界闻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因为在那个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还没有一名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
  正巧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需要一位同时会讲英语、日语、普通话和粤语的亚洲硕士生。去应聘的那天,黄健华见到了无数亚洲面孔,所有人都踌躇满志。尽管黄健华对于某些竞争者来说,存在专业术语不好和金融业务不熟的劣势,但他能够在1分钟之内把普通话、日语、粤语和英语迅速地转来转去,思路很清晰。更重要的是,黄健华优秀的心理素质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都是因为当初练过体育的缘故,”黄健华回忆说,“以前去比赛的时候,很多人看着你、关注你,你要面对对手、观众和对方鼓励以及喝倒彩的人,所以我的心理素质从小就经过了历练。”最终,黄健华通过了五轮考核,成为第一位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的华人。
  刚开始,黄健华在纽约证交所的工作是做公关,代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媒体、投资者、上市公司打交道。“当时中国内地和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的大公司能进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当地一定是最好的,要不然肯定就进不来。”黄健华说。在跟这些大老板沟通的日子里,黄健华主动地延伸自己的人际圈,他形容那段日子,“就像是孙悟空经过炼狱一样,从那里出来就像完全换了个人”。
  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要有一个切入点,在美国,体育是最好的纽带。华尔街的老板休闲时最爱谈体育、买卖球队,球队如何运作才可以获得最大的商业价值,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黄健华慢慢接触,用心去记录和观察周围的东西和变化。黄健华说,他在华尔街的很多好友都是很有钱的基金经理,他们回家睡觉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当天的体育赛事报道,这已经成为习惯。“我现在也是这样,可以忙很多工作,但是在睡觉之前就是觉得像是有事没做一样,一定要看一看。否则第二天跟大家聊天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无知,很丢人。“或许,运作一支职业体育球队的想法,从这时开始在黄健华的心里扎下了根。
  而在华尔街摸爬滚打的过程中,黄健华也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991年时,黄健华已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了4年。作为第一位进入纽约证交所工作的华人,他一直在努力,4年里,他的工资一直涨,但职位却从未升过。黄健华明白,在这里挣钱不是问题,但不论自己如何努力,都只是个打工的。
  因此,已经累积了足够的人脉资源的黄健华决定抽身出来自己干。1991年底,黄健华离开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但没有离开华尔街。离开纽约证交所后,黄健华成为一名投资顾问,专门替那些超级富豪打理财务。而他的中国背景,也使他成为亚洲老板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结缘火箭队老板
  
  1995年,当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黄健华暂时离开了金融圈,他选择在气候宜人的奥兰多湖畔的富人区购买了一栋豪宅,住在他别墅旁边的是一位人高马大的黑人大妈。两人话语投机,有时相互串串门。在接触过程中黄健华了解到,这位大妈的儿子是一名著名NBA球星,但他当时没太上心。直到有一天,大妈的儿子来看母亲才让黄健华如梦初醒。原来,这位NBA球星竟然是当时还在魔术队的“大鲨鱼”奥尼尔。奥尼尔此行是给妈妈送来几张1994~95赛季NBA总决赛的贵宾席门票,当年“大鲨鱼”率领魔术队杀入总决赛,对阵的则是火箭队。奥尼尔的母亲于是送了几张门票给黄健华,让他也去现场看球,并为自己的儿子加油。
  在投资骑士队之前,黄健华却曾打过火箭队的主意,他最被公众认知的身份是火箭老板亚历山大的合伙人。两人在纽约的资本市场上相识,此后他和亚历山大成为生意上的好伙伴,在生意上有大量合作和往来。2002年,亚历山大遭遇离婚风波,需要支付高达1.5亿美元的巨额费用给前妻。黄健华动了收购火箭的念头,但最终因为亚历山大开出的价格为5亿美元,而导致谈判有始无终,不过两人间却建立起某种信任。亚历山大对黄健华说:既然我们买卖做不成,就做合作伙伴吧。
  由于华人身份和对中国的熟悉,从没有来过中国的亚历山大也将火箭在中国市场的大量生意交给黄健华处理,也包括火箭资本。2008年初,火箭资本宣布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作为进入内地投资的平台。事实上,早在5年前,火箭资本就开始投资港股。据黄健华介绍,火箭资本投资港股以来,迄今每年回报均超过50%。“中国市场无疑是全球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因此他选择以香港为平台,通过投资赴港上市的内地公司来分享中国市场的高成长性。
  黄健华不负众望,他利用自己的人脉把火箭队的金字招牌在中国市场上擦得很亮,而火箭队的中国元素和中国赞助商很多也是黄健华介绍去的。而很少被人所知的是,在黄健华的帮助下,亚历山大利用火箭和中国的亲近,也将自己的投资投放到了中国市场。中国几个大的公司,比如中铁公司,火箭是其八大股东之一:中国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中材料,火箭是他们的四大股东之一:安踏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之外中国最赚钱的体育用品,火箭是其海外最大的股东。
  
  走进棒球产业
  
  能够成为扬基队的合伙人,是件令黄健华感到无比骄傲的事情,也是让火箭老板亚历山大无比羡慕的事情。因为在亚历山大看来,扬基队是他最欣赏的品牌,是这个世界上最至高无上的品牌。在美国人心目中,扬基要比火箭牛得多,“如果我告诉美国人,我是扬基队在大中华地区的合作伙伴,大家一定 会另眼相看,因为只有你是最出色的,扬基才会选到你。”黄健华说。
  2004年,纽约扬基队找到黄健华,希望他帮助扬基队开拓大中华地区市场,选择他的理由是他精通英语、普通话、粤语、日语,同时拥有大量人脉关系,并热爱体育事业。2004年,黄健华成为纽约扬基棒球队的合伙人,同时担任扬基队在大中华地区的推广工作。
  作为美国职棒纽约扬基队在大中华地区的推广人,他已经为中国棒球职业联赛和中国青年棒球联赛注资,对中国棒球市场进行长期培养,选择年轻的棒球高手去美国职棒大联赛训练和发展。
  黄健华表示,体育产业并非立竿见影的投资,需要有耐心,压力并不小,他给了自己10年的时间,现在的重点则是棒球在青少年中的推广。今年6月,骑士联盟经过与中国棒球协会长达一年的交流,双方达成15年的合作协议,黄健华承诺每年将投入百万美元支持中国青少年棒球的发展。黄健华表示,投资中国棒球职业联赛是一个15年的计划,至少15年。中国有一些历史的原因,18岁以上球员的技术和培训都已经定型了,所以,如果投入在中国棒球成人联赛想出很好的成果,成功率小一点,主要还得看1997年左右出生的下一代。棒球也是一种文化。它能够成为美国上流社会的社交平台,是有原因的,它最为强调团队精神。在所有的体育项目里面,只有棒球需要牺牲自己,保护自己的同伴去上垒得分。棒球不需要标新立异做个人主义的英雄,而是需要培养很强烈的团队意识。
  
  骑士,黄健华的试金石
  
  黄健华一直想复制亚历山大创造的财富奇迹,也想收购一只球队。机会终于来了。2008年,骑士队的第二大股东加里·吉尔伯特希望出售手中的股份,这机会让有心的黄健华逮个正着。于是他对骑士队提出了收购的想法,斯特恩得知消息后,也举双手赞成。经过艰苦谈判,于是就有了黄健华在丹·吉尔伯特的引荐下,以准老板的身份出现在速贷球馆,并主持了骑士队与魔术队举行的东部总决赛的开球仪式。
  但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黄健华的“野心”非常大,在成为第二大股东的同时,他同时希望能控制骑士队。于是双方陷入了谈判的僵局,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来来回回,一直谈了半年多,大约在今年3月初,双方终于达成一致。而骑士队看中黄健华组建的中国财团,不仅仅是借此补充骑士队的现金,更大的希望还是想借此帮助骑士队开拓庞大的中国市场。黄健华以15%的股份成为球队的第二大股东,骑士队在中国的事务则一切由他全权代理。
  作为新老板,黄健华面临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如何帮助球队打开中国市场?虽然火箭队的成功经验已经摆在那里,但是詹姆斯毕竟不是中国人。他在中国市场的号召力难以达到姚明的高度。此外,詹姆斯的合约将在下赛季结束时到期,此前有传闻说,詹姆斯向往商业价值更大的纽约。这种消息无疑都会让刚刚掏钱的黄健华紧张一阵子。
  在成功收购骑士股份之后,黄健华很快就透露,骑士将在内部构建一个中国团队,对球队进行管理和沟通。“这个团队至少要会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黄健华表示,“现在已经开始筹备了。”
  如今黄健华的目光已经盯上了庞大的中国市场。面对国内媒体,他雄心勃勃地表态,收购骑士股份只是他投资板块中一个很小的部分,接下来他的目标是投资中国体育产业。“做骑士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我是要投资中国的体育产业,做骑士只是学一下运作最好的体育产业,做骑士也不能说是我一辈子的梦想。”黄健华还毫不讳言自己的中国情结,“我想把美国体育产业的一些经验运用到中国,中国人将在美国挣的钱投回中国,帮助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还是有中国情结在里面。”
其他文献
在本届论坛召开前夕,一份精美的《中国新闻·世博专刊》,已纳入论坛的文件袋里。有的先期到达上海的与会海外媒体领军人物提前仔细领略了这一“世博机遇”。  对包括海外华文传媒人在内的华侨华人来说,世博会意味着一个深沉的世纪强国之梦。从1910年近代中国第一次全国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到1915年美国巴拿马世博会,再到上海世博会的申办与筹建,一个世纪的征途中都活跃着华侨华人的身影。可以说,在中国世博圆梦
期刊
今年的中秋节,很不寻常。作为一个流传已久的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更多祈盼的是亲朋好友的团圆,表达的是对家人、家乡的眷恋。今年中秋人们团圆赏月,看到的月亮是20多年来最高最亮的,观赏的时间也更长,是本世纪以来观测效果最佳的一轮明月。这份不寻常,自然而然让“家”的情怀得到了新的升华。  今年的国庆节,极不一般。这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的国庆大典,有着第1 4次国庆阅兵盛典和大型群众游行,体现的是举国同庆,
期刊
据英国《伦敦时报》报道,公益组织“伦敦公民”(LondonCitizens)2009年12月8日晚在圣·马丁教堂内举办了年度大会暨颁奖庆典。大会总结了2009年“伦敦公民”在社区维护、公民维权、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并分别颁发年度最佳贡献团体奖及单项奖。英国华文媒体《伦敦时报》主编、记者员韫受邀出席,并捧得当晚颁出的“2009年度记者奖”,这是本年度惟一单项获奖华人,也是该组织第一次将此类奖项
期刊
编辑 吴 痕  在“2009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海外华文媒体与上海世博”是其重要主题。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和新中国建国六十年的重要时刻聚焦世博,正是因为世博会是新中国历时60年逐步走向强盛的具体印证,其对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领域成就的多方位展示,为处于危机中期待“浴火重生”的华文媒体。搭建了展示新闻理念、技术实力和报道方式的舞台,提供了一方打造“话语权”的广阔天地。  对于上海世博会所孕
期刊
女性的力量已经被人们高度地重视。她们不需要多么“高屋建瓴”的框架,她们看重的是最贴心的设计。谁能把工作做细。并能预测、引领她们的需求,谁就能够走得更远。    李静 从电视到电子商务    1997年从央视辞职时,李静27岁。她开公司,办防疫证、卫生许可证,把公章往双肩包一背,没有注册地址,每天自己编广告、写剧本。1999年李静用3万块钱创办《超级访问》,2D00年,这个节目在北京电视台下午3点多
期刊
具备了勇气,学识、决心和从事第一产业的勤奋,我看是可以拼的。    在香港中环维多利亚海湾旁,新华集团办公楼的会议室里,挂着这样一幅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黄河大气磅礴的描述。也是蔡冠深心路历程的写照。    自我提升和不断学习    “搞什么行业都可以,只要把它办成实业就好。”这是蔡冠深的事业座右铭,“我父亲那一代人艰苦创业,辛
期刊
194年来,海外华文媒体作为各国多元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细胞,不仅长时期地在世界传播事业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地华侨、华人自己的喉舌,更成为“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和桥梁。创造了多项“第一”的海外华文报刊  清朝嘉庆二十年(1815年)的一个夏夜,南洋马六甲岛的一座中国式庭院里,有几个人正在忙碌着。夜已经深了,海风习习,椰树摇曳,但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却感到心里正燃着一团火。他目
期刊
编辑/顾晓军  预测一个早晚会到来的经济现象不失为挽回部分颜面的妙计。所以越来越多的头面人物——尤其是经济界人物——公开宣称全球经济衰退即将过去。其中最富戏剧性的角色当推格林斯潘和伯南克。在公开唱多的大军里面,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Jim O’Neill无疑是最为积极的一位。  然而并非众口一词。据环球商业顾问服务公司FIT的调查报告显示:金融危机尚未结束。这个结论源自对15个国家153家主要机构投
期刊
田黄石,简称“田黄”,因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广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狭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中之发黄色者。因其珍稀昂贵,已成为与鸡血石并列的印章石品种。  从今年春拍开始,田黄石的价格有明显回暖迹象。2009年嘉德年中的拍卖会上,田黄石的成交率达到了47%,远远高于2008年全年的水平:其中的“松下问童寿山田黄石薄意章”更是以78.4
期刊
宁向东 经济学博士    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处于“经济周期”当中。不过,多数人们常常只会关心自己如何可以远离萧条困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反周期”之道,但却缺乏对自己为什么会陷入周期困境的深入反思。其实,不在谷底建立起一套关于经济周期的“谷底思维”,即使侥幸活过这一回,下次周期恐怕还是在劫难逃。    保持灵活性,强化控制体系    对于不少中国企业和它们的当家人来说,谷底思维至少包含三点最核心的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