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孰是孰非?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报社编辑在编审一位实习记者的新闻稿时,将该稿中的“粗具规模”改作“初具规模”。文章刊出后,该记者找到那位编辑,说他将“粗”改作“初”是错误的,可编辑回答说自己这样改是对的。记者很倔强,找来《现代汉语词典》,说“词典上就这么写的”。那位编辑当然也不甘示弱,拿来一本《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翻到“初”字头条下,递到这位记者面前,记者一下子就愣住了。原来这本新出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仅有“初具规模”,而且还是独立的词条!这位记者非常困惑,心里直犯嘀咕:这是怎么回事?这两个词语到底孰是孰非?
  笔者曾想,即使官司打到我们语言文字工作者这里,恐怕我们一时也无法给他们一个“说法”。但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我们不能回避。本文拟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提出我们的意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使用现状调查
  
  “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的区别只是“粗”和“初”的不同,由于这两个字读音相近,因此,对它们的调查应主要从书面语料入手。我们利用有关的语料库和报纸的电子版(光盘)对“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进行了搜索,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在我们调查的语料中,“粗具规模”一例未见。这是否意味着根本就不存在“粗具规模”这个词呢?
  问题应不会如此简单。我们又通过几种比较著名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对“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进行了搜索,得到了下面的数据(数据采集时间是2004年8月3日):
  


  “粗具规模”终于“浮出海面”,虽然跟“初具规模”相比,它的出现频率很低,但它的使用却不是绝无仅有,其相对数值也不算小。
  对照两个表格,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在一些有影响的大报和被称作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难觅“粗具规模”的踪影,而在互联网上却时有它活动的踪迹呢?这可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考察的报刊语料毕竟有限,其绝对数量远远不能跟互联网上的语料相比。语料量越大,“粗具规模”出现的机率也就越大。其次,报刊不同于互联网。发表于报刊上的文章、作品通常都是经过多方面加工的,共性的东西相对较多,个性的东西相对较少(就语言文字层面而言);稿件经过编辑加工处理时,编辑除了有取舍权之外,还有删改权。比如处理异形词时,如果某个词在编辑的头脑中有先入之见,那么这个词就会牢牢地占领阵地,另外一个词无论如何也休想抢夺一点地盘。发表于互联网上的文章,因为讲究时效性,作者往往即写即发,即使经编辑处理,一般也只是粗略加工。另外一个不同点就是互联网的作者队伍是无限开放的,而且绝对数量也非常庞大,有些人写作时就是要尽力张扬个性、不愿从众。第三,互联网上还有大量的台港澳及其他华语社区的中文网站或网页,这些网站或网页可能更多地是用“粗具规模”,而不是“初具规模”。
  我们通过对实际语例的考察,还发现人们是按同一个意义来使用“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的,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它们客观上成了一对“异形词”。请比较下面例句:
  (1)网络教育在我国虽说已粗具规模,但我国网络教育刚起步,仍存在着不少差距。
  (互联网:楚雄信息港)
  (2)具体地讲,到2005年,我市老工业基地的突出矛盾明显缓解,基本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农产品加工成为支柱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与医药产业粗具规模。
  (互联网:搜狐吉林站)
  (3)我国第一家大型医药专业网络系统——金药网络系统经过两年多建设已初具规模……
  (《中国青年报》1998-03-25)
  (4)旨在“为民解愁,为国分忧”的我国社区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人民日报》1995-01-02)
  很明显,上面四例中的“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无论是在句法方面还是在语义方面都相同。
  既然“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在人们的笔下已成了一对异形词,那么从规范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对它们有所取舍,不应让它们长期共存,以免增加入们的负担和语言运用上的不便。特别是辞书编纂者更应该慎重处理。
  异形词的取舍,一个重要的原则应是看语义方面有无理据。因为词语最终要通过它的语义来表情达意,为交际服务。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历时角度来考察“粗”和“初”的语义情况。
  
  二、从历时角度看语义理据
  
  “粗”和“初”在整个汉语史上都可用作副词,置于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充当修饰语。先看“粗”的用法:
  (5)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6)凡说此辈,无不如言,不能具详,故粗记数
  事。(《三国志》卷二十九)
  (7)高去后,谢追曰:“职酃故粗有才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卷上之上)
  (8)或五常粗备,渍于开情,孰忍视溺而援哉?
  (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
  (9)年齿甚妙,粗有容色。
  (唐·孙《北里志·刘泰娘》)
  (10)唐氏曰:“我家粗有田陇,衣食且丰,可能裸露而终哉?”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一)
  (11)琬少学读书,今日粗识道理,尽姨夫之赐
  也。(宋·刘斧《青琐高议后集》卷之七)
  (12)玉山郑泰者,粗有家资。
  (宋·方勺《泊宅编》卷二)
  上面诸例中“粗”在表义上是统一的,即都是“略微”、“大略”、“不完备”的意思。很明显,这一语义与时间无关,它主要着眼于程度、数量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粗”在汉语史上与“有”搭配使用比较常见,如上面八例中,“粗有……”就占了四例。
  再看“初”的用法:
  (13)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礼记·曲礼上》)
  (14)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史记·秦始皇本纪》)
  (15)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愿为先登。
  (《三国志》卷一)
  (16)陆士衡初入洛,咨张公所宜诣。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第二十四》)
  (17)二神上诉,帝初不许。固请十余年,乃许与后嗣一人,谢二废庙之主。
  (唐·袁郊《甘泽谣·韦驺》)
  (18)忆昔初嫁君,小姑才倚床。
  (李白《去妇词》)
  (19)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20)都人初亦不甚至贵,其后因温成皇后尤好食之,由是价重京师。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第二)
  (21)初不晓所以,后叩习彼风物者方知之。
  (宋·周《清波杂志》卷六)
  上面各例中,“初”主要从时间方面修饰限定其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它的语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刚(刚)”、“开始”等。正是这一语义特点使得“初”所修饰的动词(含动词短语)很少作为煞尾句,它实际上充当了时间状语的角色,整个表达的焦点内容是由后续句来承载的。这也是“初”与“粗”在句法方面宏观表现上的不同。
  综上所述,从上古历中古到近代,虽然“粗”和“初”基本的句法功能一致,即都可用作状语,但它们的语义不仅不同,而且也丝毫没有交叉乃至纠缠不清的地方。请看下面的对比:
  A:粗有容色/*初有容色
  此屋粗可居/*此屋初可居
  B:帝初不许/*帝粗不许
  忆昔初嫁君/*忆昔粗嫁君
  
  A组中的“粗”不可替换为“初”,B组与之相反,“初”不可替换为“粗”。
  虽然有少数动词或许既可受“粗”修饰,又可受“初”修饰,但语义明显不同。如“粗识世故”是指懂得一点人情世故;而“初识世故”则是指刚刚懂得人情世故。前者着眼于程度,后者着眼于时间。这说明,即使基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既可受“粗”修饰,又可受“初”修饰,但从语义来看,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根本不应该看作是异形同义结构。
  
  三、如何看待“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
  
  众所周知,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经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目前在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古语词,特别是在一些成语或习语中。“粗”和“初”用作副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就属于这种情况。下面各举几例:
  (22)他约了个时间把两人都请到了他的家中,粗粗介绍一下,他就藉口有事,躲出门去。
  (邓友梅《兰英》)
  (23)这名目,只要粗知宗元行迹,皆耳熟能
  详。(余秋雨《柳侯祠》)
  (24)许立宇的父亲……粗通文墨,作战勇敢,
  在这支游击队被八路军收编后很快升到连长。
  (王朔《许爷》)
  (25)他们来到周原后,首先开拓田畴、划分疆场……逐步使国家这一体制粗具雏形了。
  (阴法鲁 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上面例子中的“粗”就是古汉语用法的保留,它们修饰动词短语,义同“大概”、“大略”。尤其是例
  (25)的“粗具雏形”特别值得注意。
  下面再看“初”:
  (26)各位师傅,我初来乍到,多多包涵。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27)一系列科学且极具专业水准的服务,顿
  时使初为人母的妈妈们放下了忐忑的心。
  (《北京晚报》2001-12-11)
  (28)我没料到她是个女的,大概她也没料到
  我是个“初出茅庐”的小编辑。
  (梁晓声《京华闻见录》)
  (29)唯此男人,初得温饱,不免骄惰。
  (汪曾祺《拟故事两篇》)
  (30)金枝虽是初涉歌坛,却有了很好的人缘,
  奥秘也在这里。(陈建功 赵大年《皇城根》)
  以上诸例中的“初”都表示时间,义同“刚(刚)”等。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初”修饰其他动词的用法也用的是这一语义。如“初到单位”、“初露锋芒”、“病后初愈”、“情窦初开”、“月食初亏”、“如
  梦初醒”、“初进荣国府”、“宇宙初开之时”。
  这说明,在现代汉语中,“初”用作副词,无论
  修饰什么样的动词(含动词短语),它始终只表示
  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意义:刚(刚)。
  现在我们再来看“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
  综合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两
  点:(一)“粗”在古汉语中可直接修饰动词“有”字短语,而“初”则没有这样的用法;(二)“粗”、“初”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的用法是古汉语的遗留,而
  且语义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一脉相承。
  由于“具”和“有”表义基本相同,因此,以“具”代“有”,说成“粗具规模”应无不妥。实际上,从表义方面来看,当我们说一个工程具不具备规模,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工程本身某个(些)方面的指标,跟时间因素没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什么样成规模,什么样不成规模,这其间也不可能泾谓分明,也就是说,它有一个数量或程度的问题。因此,以“粗”这个副词来修饰“具规模”在语义上是非常恰当的。
  如果以“初”换“粗”,说成“初具规模”,句法上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可语义方面显然无法表达“粗具规模”所具有的特定涵义。那么是不是“初”就是以“刚(刚)”的意思来修饰“具规模”的呢?从理论上来说,似乎可以。如此则意味着“初具规模”跟“粗具规模”是两个根本不同的词语形式,它们各有自己的语义,不可混用,即“初具规模”是“刚刚具规模”的意思(与“粗具规模”的“略微具规模”义相区别)。可是我们发现实际语言表达中,很少有人是以“刚(刚)”义来使用“初具规模”的。例如:
  (31)这样,封建的官僚体制便初具规模了。
  (阴法鲁 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32)本市的拍卖市场已经初具规模,1999年的拍卖成交额为15.1亿元。
  (《北京晚报》2001-02-19)
  (33)深圳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近百次,展会经济也初具规模。(《北京日报》2001-01-05)
  (34)国家通信网已初具规模,技术层次有了
  质的变化。(《人民日报》1995-05-18)
  很明显,上面几例如果释“初”为“刚(刚)”,则各句都格难通。
  面对这样的局面,也许有人会提出,这里的“初”义为“初步”。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现编者正是这样解释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初具规模:初步具备基本的框架和内容。
  孤立地看,以“初步”释“初”,对于“初具规模”本身来说,似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即使不探究这种解释的根据,单单联系现代汉语中“初”修饰其他动词(含动词短语)的四字语用法,就会发现,在所有“初”修饰其他动词的用法(即“初VP”格式)中,没有一例可以释作“初步”。我们仍不妨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几个例子。
  初出茅庐:比喻刚刚进入社会参加工作。
  初露锋芒:比喻刚刚显露出杰出的才干。
  初来乍到:初次来到(某地);刚到或刚到不久。
  如梦初醒:好像刚刚从睡梦中醒来。
  情窦初开:刚开始懂得爱情。
  从上面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两点:(一)在“初具规模”的实际用例中,“初”无法解释为“刚(刚)”;(二)如果认为“初具规模”中的“初”义为“初步”,那么一方面无法从语源上进行论证(即找不到作这种语义解释的根据),另一方面它仅是一个孤例。尤其是,同一种句法结构“初VP”,只有“初具规模”这一例释“初”为“初步”,其他各例均无一例外地解“初”为“刚(刚)”,让人无法理解,也让人难以认同。
  即使我们暂且不论“初具规模”是否有语义方面的理据,就算它可以以“初”的“初步”义为人所使用(让大家“将错就错”),那么它至少也破坏了语言自身的系统性。语言中虽然有例外,但像这样语源相同、句法结构相同而释义完全不同的“惟一例外”是不可理喻的,也应该是毫无必要的。因此,不能不说,释“初具规模”之“初”为“初步”是为迁就错误用法而强作别解。
  我们在前面的分析曾说过,如果“初”作“刚(刚)”解,“初具规模”这一短语本身从理论上看,其表义是毫无问题的,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差不多所有的用例都不是以这个语义即“刚(刚)”来使用的。换言之,理论上可行的、“初”作“刚(刚)”解的“初具规模”在实际上并不被人认同和接受。这样一来,“初具规模”就彻底失去了作为一个词语的资格,除了判它“违规”,并“罚出场外”,别无选择。
  
  四、两点认识和意见
  
  从语义方面来看,“粗具规模”既可以溯源,又可以论证,而“初具规模”则无任何理据可言。但就是这么一个缺乏语言学理据的词语多年来广受青睐(实际上是“以讹传讹”),另一具有语义理据的词语却少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显违背语言使用规律的反常现象。本文无意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但我们想指出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搞“少数服从多数”,不能因为“初具规模”使用的人多,就赋予它合法的身份;我们也不能漠然视之,任它“积非成是”;更不能推波助澜,以“非”为“是”。我们应积极反思这种现象,并尽快予以纠正,同时也要广泛宣传“粗具规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大力加以推广,因为语言表达的第一要务是准确与合理。
  严格说来,“粗具规模”和“初具规模”还不能作为异形词语看待(“初具规模”不是一个有合理来源的词语形式),更不能跟其他一些异形词同日而语。现代汉语中严格意义上的异形词大多是随着文字的发展演变而产生的,作为异形词的两个词都有一定的语言学理据,只是表现的程度和侧重点不同。即使如此,一般的辞书对它们的处理还是相当慎重的。《现代汉语词典》收了不少异形词,但独立的词条中不见“粗具规模”(它是在“粗”的释义中作为一个语例出现的),“初具规模”无论是在词条中还是在例语中都没有。应该说这绝对不是随意之举。它至少传达了两个信息:第一,“粗具规模”不能独立出条;第二,“粗具规模”是合理、合法的词语形式。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正好相反,它有“初具规模”,但无“粗具规模”,而且将“初具规模”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看得出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这种取舍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遗憾的是,它只看到了语言的表面现象(而且是一个错误的表面现象),忽视了深层的东西。这种表面现象就是人们以讹传讹地使用“初具规模”,使它常见于报刊杂志;深层的东西就是“初具规模”缺乏语义理据。实际上,如果要以规范的眼光来审视,“初具规模”恰恰是不规范的,这一点恐怕是编写者始料不及的。
  既然“粗具规模”合乎语义理据,而“初具规模”毫无理据可言,那么取“粗具规模”并推而广之,舍“初具规模”而弃之,就是我们遵守语言使用规律、推护语言纯洁和健康的应尽之责了。让我们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吧!
  感谢张伯江、刘探宙两位先生提供的报纸光盘和语料库。
  
  参考文献
  郭良夫《词汇与词典》,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通讯地址: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其他文献
2007年3月,日本三省堂出版了一部杰出的文字学著作《国字の位相と展開》。在日本国字研究史上,该著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学术意义,可谓日本国字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该书面世不久,即荣获2007年度金田一京助博士纪念奖,得到学术界极高评价。  作者笹原宏之先生(1965—),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博士(文学)。少年时代始,酷爱汉字,初中阶段即购买了皇皇巨著《大汉和辞典》,高中时代研习网罗俗字的《异体字研究资料
期刊
2000年10月31日,第九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严正宣告:“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公民有学习和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條件。”“国爱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这就在法律上肯定了规范汉字的重要地位。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汉字是中华
期刊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对中国人来说是“开门七件事”之一,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历史上来看,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如今,茶作为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之一,已是风靡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汉语中有着大量的茶文化熟语。这些茶文化熟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与分析。    一  
期刊
《语文常谈》中说,文字“是记录口语的符号”,从一出现起“它就记录语言”,而且“这是铁的事实”和“不可动摇的天经地义”。现在,“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文字不过是语言的衍生物”,“同语言比较,文字永远处于记录语言的符号的从属地位”,甚至把它们说成是“妈妈与女儿”的关系{1}等等说法,在当前全国高校语言学的教科书中随处可见。  我们并不专攻语言学、
期刊
从“能指”的角度看,上古大部分白色词是专指性的,最初多限指某物之白色。(注意:这里的“专指性”是针对这些表白色词的本义而言的。如下文所引“皤”之本义就是指“老人白也”,具有专指性;而后才如《段注》所云“引申为凡白素之称”,其专指“老人白”之义随引申义之产生而消失了。)如据《说文·七下·白部》载:皎,月之白也。晓,日之白也。晳,人色白也。皤,老人白也。皬,鸟之白也。皑,霜雪之白也。皦,玉石之白也。等
期刊
所谓“美文”,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文辞优美,文风朴素,文意深远,文采横溢,文法中规,文句清丽,文笔甘畅,文气飞扬,表述人情事理通达妙趣、情景交融、沁人心脾,并能被广为传颂的文章。  但从观念上,仿佛只有“纯文学”领域才有“美文”。其实不然。只要正确使用语言文字,遵循基本理论,按照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一切文体皆能产生美文效果。当然,纯文学意义上的“美文”与其他文体(新闻通讯、书信、
期刊
《汉语大字典》第一卷653页:喝 hē,吸食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如:喝水;喝稀饭。清徐釚《游鼓山记》:“从石磴下数十级为灵源洞,大书‘喝水岩’三字于左。”   如果孤立地看,所引书证似乎正确无误,但只要探明鼓山“喝水岩”命名之由来,就不难发现此条书证及其相关的注音和释义都有误。据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十八《鼓山题名》记载:“鼓山去福州府治东三十里。康熙壬子六月,偕歙人郑珵,乘竹轿往游。晨曦射人面
期刊
汉字产生于殷商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汉字是中华民族先人凭着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认识,摄取自然万物和人类自身的种种现象,概括加工而成的文字。根据学者研究,它是起源于图画,经长时期演变才形成文字。因而,它的构形富于图像性。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纺织、服装大国,很早就有了纺织服装业。从现有的出土实物来看,1930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骨针长约82mm,通体磨光,针尾有钻透的针
期刊
语料是语言的载体,对语言研究者而言,它不单纯是个语言材料的取舍问题,还涉及语言研究的方方面面,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研究目标的合理性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反映着研究者对语言学科认识的深度。但有很长一段时间,语言研究者疏于语料的鉴别、选择、使用等问题而造成了研究的失误,“过去有人用《大正藏》明版的唐代禅宗语录研究唐代语言……”(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序》,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期刊
汉字,作为世界上仅存的并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素有历史文化的“化石”之称。汉字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以其独特的形式,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我们老祖宗所留下的这些珍贵遗产——方块字,把著名学者李土生的目光,紧紧地吸引了整整十个年头。十载寒暑,他披星戴月,自找苦吃,偏偏要给每一个汉字都填写一张“履历表”,说出它们的来龙去脉,也说出它们的内涵外延。  前不久,他的汉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