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扩大消费的着力点

来源 :金融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wen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湘潭消费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目前消费需求的现状
  1.收支涨幅背离,消费率走低并下降。从全国来看,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10.4%,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较上年实际增长7.9%,增幅却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没有实现同步增长,可支配收入增幅与消费性支出增幅之间的差距,已经由2005年的0.7个百分点扩大至2.5个百分点。再看农村,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较上年实际增长7.4%,加快1.2个百分点;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实际增长9.1%,增幅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同样是收入增幅上去了,消费涨势反倒弱化了。从2001年至2006年,我国消费率从61.4%一路下降至50.0%。从我市来看,情况比全国平均水平稍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且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占可支配收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7年比2001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且收入与消费支出增幅的差距已拉大到2.8个百分点。
  2.消费倾向滑坡,非消费性支出增加。消费倾向(即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是反映居民消费意愿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全国来看,“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呈逐年下降态势。到2006年底,降至73.96%,比2000年下降5.6个百分点。从我市来看,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已从2001年的80.1下降至2007年的70.4。非消费性支出增加是导致消费倾向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支出11882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非消费性支出3185元,比上年增长20.8%,增幅比消费性支出增幅高出11.3个百分点。非消费性支出增加主要是购房建房支出和交纳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等增支因素造成的。
  3.消费发展失衡,城乡消费差距明显。从消费总量来看,城市消费远远高于农村消费,且增长速度也快于农村消费。从消费结构来看,城市消费明显优于农村消费。分析这几年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可以说明:一是城市生存型消费降势快于农村。二是发展享受型消费需求趋旺。
  (二)消费现状成因分析
  1.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体现。从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低人均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消费率都高,从低人均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阶段,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明显;高收入国家的消费率高且较为稳定。目前,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达到全球第四位,但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按国际标准,仍然属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过渡时期,投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符合世界多数国家的一般发展轨迹。
  2.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从全国来看,2002-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703元上升到13786元,考虑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76元上升到4140元,年均增长5.9%;同期GDP年均增速为10.1%,比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分别快4.16和0.1个百分点。从我市来看,2002-2007年间城镇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未考虑价格因素)12.3%,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9%,均慢于同期GDP增幅(13.1%)。
  3.人口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城镇人口比重偏低造成。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因此,城镇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总量的提升。2007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3.9%,农村人口比重达到56.1%。由于农村消费市场长期低迷,农村人口比重过高影响消费扩大。从我市来看,虽然城镇人口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是农业人口大市,农村消费不足影响了全市消费总量的提升。
  4.消费品市场结构供求矛盾影响。90年代以来,消费品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成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消费品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供给不足,服务的规模、种类和质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动中物质产品需求比重下降、服务产品需求比重上升以及消费方式等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二是无效供给过剩,主要是纺织、家电等行业的相关供给未能与变化的消费需求相适应,导致了低水平的生产能力过剩。
  5.消费环境不完善。一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中国城镇交通拥挤、停车设施建设滞后、居民住宅供电线路老化与供电容量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农村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更是制约了农村居民对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的消费。二是消费品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生产者和销售商在提供商品和劳务时,利用信息不对称欺诈消费者的现象较为严重,消费者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从而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三是消费政策环境不合理。一些抑制消费的政策未能及时做出实质性调整,如高额的购车附加税、摩托车牌照税、车辆定期检测费、城市扩容费、住房中高额的土地费和各种税费等依然存在。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等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偏高。目前,在我国广大城乡居民中存在“三怕”现象,即年轻人怕买房、中年人怕子女上学、老年人怕生病。因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迫使大部分人选择增加存款,制约了居民消费率的提高。
  6.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有着节俭的传统美德,在这种文化传统的熏陶下,很多人的消费意愿相当弱。因此,尽管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而且国家采取了多种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但居民储蓄倾向仍然很高,储蓄率仍节节攀升。2001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一直高于14%。从我市来看,2001-2007年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连续保持12.5%以上的增长率,高于同期居民消费增长速度。
  
  二、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
  
  (一)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湘潭农业仍属典型的粮猪型,2007年粮食、生猪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1.4%。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比较低,2007年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1%。今后一段时期,要围绕粮食、生猪、湘莲、蔬菜、竹木五大产业,壮大一批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设五大产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无公害生产,促使更多农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面向长株潭城市群,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步伐,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星级“农家乐”,在城区中郊地带形成一条休闲农业环带。同时,加快劳务经济发展,促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现期收入。二是扩大就业,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快三产业发展,促使更多的城镇居民就业和再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举措,突出抓好大龄就业群体和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工作。建立健全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扶助政策,设立创业扶助基金。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调节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的工资待遇。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三是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一方面,要稳定现有中等收入队伍,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上保障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建立中小企业家和经营者激励机制,根据其经营业绩等考核指标,通过奖金、红利等方式给予应有的报酬,提高其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和教师、科研人员的收入,提高咨询、中介服务等高智力劳务收入,使之逐步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通过扩大就业,加快城镇发展转移农民,加快发展公共教育等手段,使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阶层。
  (二)加快服务业发展,拓展消费空间
  一方面,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抓好现代物流、金融证券、信息中介三大产业发展。围绕服务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万博港、铁牛埠、宁家湾、易家湾港、和顺石油等重点物流项目。另一方面,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突出抓好商贸流通、房地产和旅游三大产业发展。提升商贸服务业,鼓励发展所有制形式和经营业态多样化、诚信便民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合理调整城市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加快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建设。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加强对房地产一、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的调控,促进住房梯次消费。坚持保护性开发建设和互补性错位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以韶山、乌石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昭山风景名胜区、水府旅游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以齐白石故居为代表、以湘潭历史文化遗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三)稳定居民收支预期,增强消费信心
  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预期。二要增加改革透明度,减少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各级政府出台新的改革措施之前,应多方征求意见,体现民意,凝聚民智;在政策措施出台后,应及时向广大群众公开公示,增加各项改革和政策措施的透明度,稳定居民对未来各项支出的预期,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理性地在储蓄与消费中做出选择。三要激发居民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加大宣传力度,展示经济建设成就和发展蓝图,使广大居民了解发展方向,增强发展信心,从而增加即期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
  (四)加强市场监管,改善消费环境
  一是加快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大各级政府对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农村水、电、路、气、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环境,为城乡居民提高消费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产品质量、价格等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加强消费投诉纠纷的处理工作,维护消费者权益。三是适当调整消费政策。尤其是要调整与居民消费热点相关的政策,进一步启动住房、汽车、信息、旅游、教育、医疗服务等的消费。同时,要注意新的政策、法规不能与原有的鼓励消费政策有抵触,以免造成新的消费障碍。四是稳妥发展居民消费信贷。中国消费信贷刚刚起步,要坚持稳妥推进的原则,支持商业银行规范和发展住房、汽车、教育等消费信贷,进一步扩大个人消费信贷的范围,丰富信贷品种,发展租赁消费等多种形式的信用消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调统科)
其他文献
摘要: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自2007年10月1日开始运行以来已有两年的时间,然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却十分缓慢,没有充分实现系统设计目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就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应收账款;质押 融资    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明确应收账款可以作为质押物进行贷款,这不仅拓展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
期刊
摘要: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市的关系及传导机制,有助于认识外汇市场和我国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本文通过实证发现人民币汇率与股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影响。从短期来看,主要表现出股价对汇率的影响。从行业板块与汇率的关系来看,除了能源板块,其他行业板块均与汇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汇率波动与行业指数波动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已
期刊
摘要:农村融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郴州市农村融资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农村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融资发展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融资;调查分析;政策建议    近年来,郴州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健全农村融资体系,优化农村融资环境,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摘要:分析了适度宽松政策背景下民间借贷新的运作特点,论述了民间借贷存在的必然性和管理的必要性,建议从出台制度、规范发展中介机构,加大监测力度,纳入征信管理体系几个方面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管理。  关键词:民间金融管理;中介机构;征信    民间金融是一种非合规的金融,即未按照政府确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市场准入和运作,也未遵照监管部门的规定披露信息、接受监管。它是一种自发性的、分散性的金融活动,主要表现为民
期刊
一、当前中国金融形势与亚洲金融危机前亚洲国家金融形势的比较分析    1.消费价格指数(CPI)  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了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情况,通常用来观察通货膨胀的水平。我们选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和泰国这5个国家金融危机前10年的相关数据与中国近1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危机爆发前的10年间,亚洲5国的CPI指数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且CPI超过5%的增幅,
期刊
一、我国证券市场IPO存在高折价现象    IPO折价是指股票一级市场的新股发行价格低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现象,这是一个在所有  国家股票市场上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国IPO折价率水平与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存在密切关联,随着股市不断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IPO折价率也经历了一个渐次降低的过程。从IPO折价率指标看,高折价率仍然体现了“新兴+转轨”的双重市场特征。根据市场统计,亚太新兴市场的新股
期刊
一、我国政府R&D补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从我国R&D投入总量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R&D投入也呈现出了连年增长的良好态势。由表1可以看出,不论是从R&D活动经费的绝对数,还是R&D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来看,我国的R&D投入总体规模一直在不断的上升。2006年我国的R&D活动经费已经达到了3003.1亿元,占GDP的比重也达到了1.42%。另外,据可比价格和同口径计
期刊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引起了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高度关注。虽然在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消费趋于稳定,但据我们对常德市辖内7个县(市)21家房地产企业调查显示,县域房地产业投资大幅增长,销售持续火爆,房价一路上扬,隐藏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县域房地产热的主要表现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光环的照耀下,各类企业迅速崛起,作为企业核心之一的营销部门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主旋律的变化,承受巨大压力的营销部门的管理变革逐渐成为管理层议事内容之一。如何提高销售部门的积极性?如何缓解营销团队成员的压力?营销人员的激励机制如何制定?营销部门的人本管理走向何方?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营销团队?  关键词:人本管理;营销团队;激励机制;以人为本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发展
期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日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起着重要保障作用。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脚步,提高银行业总体竞争实力成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成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服务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