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所占的分值很高,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也很大,数学作为一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广受学生和家长重视的科目,在高中更是如此。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探讨更是教师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中数学分组分层次教学逐渐走进课堂,被学生所熟悉,引来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高中阶段数学课堂分组分层次教学重要意义入手,进一步分析学生分组的分层原则,最后对于分组分层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组分层;探索
  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及学生对此积极探索,转变思路。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活动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课堂分组分层教学也积极地进行实践和探索改进。
  一、分组分层教学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在课程变革中数学这门科学的一些重要变化,发现在新课改数学学科的压力减弱之后,学生和家长仍旧不敢对于数学掉以轻心。如果问班级同学“课后在哪门科目学习花费的精力最多?”那么答案一定是“数学”。如今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中央教育的基本任务——“立德树人”正在稳步推进。但是如何才能全面实现这个任务,值得我们全体教育行业的人员思考,换句话说,数学这门学科最终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改变,孩子们一旦进入社会,那么最终留给他们的就是数学核心素养。提出分组分层教学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契合学生发展方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组分层原则
  在实际教学之前,把学生分为三类: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存在一些学习困惑的中等生以及需要特殊帮助和支持的学困生。对于学生本着不抛弃、不放弃、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其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1.同组异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异组同质: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总之,是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分组分层学习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三、分组分层教学应用
  1.重视学生应用能力。
  在10年前的数学高考中,数学题目的主题很简单,一个词对应一个数学概念,一道题涉及一个知识点。现如今,一些数学问题仍然是这样的考查方式,但是由于在教育中实践应用与创新的理念不断发展,与数学试题相互融合,一些试题的背景也随之增加,对于学生而言,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种出题方式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重视,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学透、学精、学活,能够透过题目的表象看透本质,并且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对此,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顺应数学考试的改革趋势,加强对于学生数学阅读题干能力、數学分析理解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考场中面对各种情景下的数学题目迅速摸透本质,进一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面对试题开放性的增强,数学教学不能再通过让学生大量练习来不断加强记忆,解决某一类型的习题,要强调数学解题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分组分层教学中要更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
  2.打好数学基础,掌握数学技巧。
  在数学分组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知识点之间建立逻辑性的重点培养,锻炼学生掌握数学逻辑思维。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好数学基础,掌握数学技巧。只有打好数学基础,学习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技巧,才能踏实的学好每一节数学课,跟上老师的节奏,才能不容易出现大的数学知识点的漏洞。
  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学生对于错题要学会分析,如果学生一味地做数学题,而不注重总结错题,不学懂、弄透一道错题的本质,对于同一种数学题掌握的模棱两可,在知识点的理解上出现偏差,那么也很难考高分。学生解决错题的过程正是学生进步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数学题型的深度思考,注重对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数学题的计算量也在增大,尤其在数学大题圆锥曲线、导数的求解这类问题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计算才能得到题目的得分点,如果计算总是出现失误,那么数学得高分也很困难。
  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对于数学题要懂得取舍。在平时的数学练习中,应该明确自己在数学考场上主要的得分点,对于这样的题型,着重提高正确率,把该拿的分都拿到,对于考场上的易错题,要在平时练习中加强归纳、总结,对于知识点正确理解,纠正以往理解上的偏差,保证在今后类似题型中能够正确的解题,对于难题,要懂得适当放弃,给简单题中等难度的题留足时间,切不可抓小放大;另一方面,应该加强数学技巧的总结,对于某一类问题,梳理形成自己习惯的解题思路,例如:在解决数学“绝对值问题”中,通常要把含有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主要转换方法有“分类讨论法”,“零点分段讨论法”,“两边平方法”以及“几何意义法”等。在某些复杂的特定方程中,要牢固树立换元思想,换元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为一设元,二换元,三解元,四还元。以及在数学思想中,最实用的,也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代入法”,通常有“直接代入法”“化简代入法”以及“和积代入法”。
  综上所述,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分组分层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核心的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具体素养,确保学生在分组分层的教学方式下得到实效。
  参考文献:
  [1]韩俊.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02).
  [2]施元兰.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3).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山东 淄博255000)
其他文献
为了给读者提供最新、最实用的教学研讨资料和教师培训材料,让教师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名师的教学风采,我们每年随刊赠送九次优秀教育活动实录光盘。为此希望读者提供各地优秀教师(尤其是特级教师)的教育活动录像片。在拍摄教育活动时,最好请专业摄像师用两台专业摄像机拍摄,并经过后期编辑合成。要求图像和声音都很清晰。如果你们没有摄制条件,可以提供线索,我们派摄像师前来拍摄,或者邀请名师来南京拍摄。优美的幼儿园建筑
摘要:《史记》对中国文化的构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有着深刻广泛的影响。《史记》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丰富多彩,蕴涵深厚,只有通过合理的开发与整合,才能使其在当今的旅游业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使司马迁与《史记》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1875年8月4号,安徒生去世了,享年70岁。在去世前不久,他的身体就已经非常不好,有一位音乐家就说,我要给你专门谱写一首葬礼进行曲。安徒生说,我写了一辈子童话,给我送殡的人,多数会是小孩子。你写的这个进行曲,它的节拍,最好能够配合小孩子那種细小的脚步。  看到这个细节,我很震撼。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一定是因为他精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这件事,甚至包括葬礼的细节。一个人一辈子,如果真的做成了
张宗麟先生非常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提出了“明日的幼稚教育必定是普及的”“必定是‘教’与‘养’并重”“必定与家庭沟通”等九点设想。并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提出了实施社会活动的七条原则:一是要把学校生活和社会实际生活打成一片;二是个别学习而能互助合作:三是“朋友制”的师生关系:四是成功与有效;五是继续不断地练习:六是兴趣与目的;七是交替反应。  张宗麟先生非常重视幼稚园
我小时候,奶奶每天早上都会递给我一盒牛奶。牛奶里插着吸管,上面绑着用装吸管的塑料袋扎成的蝴蝶结。这个小装饰,最初是为吸引我的注意力,哄我喝牛奶。慢慢的,它變成了一种仪式,在家人之间流行开来。  本来只是一个微小到令人忽略的动作。前两年奶奶过世,我在葬礼上一脸麻木,或许是一切来得突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葬礼过后几天,我从冰箱拿出一盒牛奶,正准备拆开吸管袋,眼眶忽然红了——那个多余的蝴蝶结,从此不会
这是一部蒙古国导演宾巴苏伦·达瓦与路易吉·法洛尔尼拍摄的纪录片《哭泣的骆驼》,让我实实在在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蒙古南部的沙漠深处,满目一片苍凉的昏黄色。在一户牧民家中,一峰母骆驼正在生产。因为难产,母骆驼十分痛苦,但是它很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经过牧人的帮助,母骆驼产下一峰罕见的白骆驼。对于这个“不速之客”,世代黄种的母骆驼拒绝接纳,不给它一滴奶水和一点母爱。  为了拯救婴驼,牧人派自己的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首歌里唱道:“小时候的我/做着美的梦/梦想中那片天空/好像挂满笑容/长大后的我/坚定着美梦/因为我已慢慢懂/努力就能成功。”其实人生旅途中,偶尔停下来整理行囊,会发现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慢慢懂得了很多……  请以“慢慢地,我懂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思路导引】  一、疑问补题,明确内容。“懂得了什么”,这是文章的写作内容,也是立意点所在,我们既
最爱之事,是于阴雨绵绵的天空下,慵懒地坐在床头,随意拣出一本书,慢慢读。  环境也许有点暗,于是在案头点一盏白白的小灯,不必戴耳机,窗外细细的雨滴落在屋檐上,奏成一首轻柔的小曲,神秘的小调不断变化着音韵,抵得上很多轻音乐。捧一本书,文章或高雅,或朴实,都细细品读,享受难得的平静。  又是阴雨天,天灰蒙蒙的,走到自己的小屋中,读书。  窗外,雨轻轻地下。  屋里,我细细地品。  这雨,伴我和书多年了
我对那些按着时序在变换着姿势,或者是在时间的转移中定时开合,或者受到外力触动而立即反应的植物,总是把持着好奇和喜悦的心情。  种在园子里的向日葵或是乡间小道边的太阳花,是什么力量让它们随着太阳转动呢?难道只是对光线的一种敏感?  像平铺在水池的睡莲,白天它摆出了最优美的姿势,为何在夜晚偏偏睡成一个害羞的球状?而昙花正好和睡莲相反,它总是要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张开笑颜,放出芬芳。夜来香、桂花、七里
耳边拂过的清风,微透凉意。轻轻翻开书页,漫卷的书香迎面,指尖摩挲着页面,在龙应台细腻的文笔中,沉沉地醉去……  这本书,是对时间的审视,对生命的目送。  当一个母亲在家门口目送孩子离去时,必是面带不舍。离去的孩子是否能回头望一眼,看一看那个含辛茹苦把你养大的人?也许某一刻,当你想起回首,她依旧伫立门口,用充满不舍的目光望着你,目送你离去;也许某一天,当你厌倦了漂泊的生活归来时,她已不在。  “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