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成为了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踏入社会后,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没有继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英国哲学大师罗素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泯灭儿童期的幻想就等于把现存的一切变成束缚,使儿童变成拴在地上的生物,因此就不能创造天堂。”而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呢?另一方面,我们的课堂究竟又该如何变革才不再是禁锢学生生命发展的藩篱,而成为充溢着不息的生命活力的创新磁场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终于探寻出了一条实现历史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途径——“活动建构教学”。
活动建构教学论所倡导的“因学定教,生活重建,多维互动,活动建构,动态生成”等基本主张,就是要力图突破课堂教学传统的“三中心”的羁绊,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为本”,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为本”等方向性的转变;就是要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型。而“生命课堂” 的主要特质则在于,它是要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具体步骤如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所谓情景导入,就是教师在讲解新课之前,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一段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导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注意。精心设计导入,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情景导入彰显着教师的个性,体现着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解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许是最好的态度。我们常说,给学生一点空间,也许会有一份惊喜。同样,给教师一点空间,也许会有一份奇迹。如果将“情景导入”比作一座山,也许,山的那边,风景独好。
情景导入法要取得效果,关键在于创设情境。情境即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也就是教学氛围。历史课的教学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品德的升华,情感的陶冶,智能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将情境变为自身设计的产物,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自然伴随品。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情境,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2、目标导航,获取新知
教师出示自学题目,学生带问题分组讨论,整理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人一生所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是依靠自主学习得到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首先是确立自学目标,目标具有导向性,用目标来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自主地学习,就像在大海上航行,教师锁定了学习目标,明确了核心内容,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向、有的放矢,无疑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在五步教学模式中,设计自学目标就是将要学习的内容设置成一个个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做到重点、难点突出,形式要生动有趣,内容上覆盖面要全。
3、巧妙点拨,整合信息
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教师巧妙点拨,整合信息,合作学习。历史教学是历史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说明在强调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的主导地位仍然重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授业者、解惑者。因此,对学生自学掌握的知识,教师巧妙点拨,进一步整合,使之更加系统化,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今天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和个性化的理解,往往会超越教师的视野,学生在互动中所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有时可能让教师眼花缭乱,于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努力积淀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努力历练自己高屋建瓴地引导、点拨、纠偏、评价的能力,提高教育机智的水平。否则很难实现和闪烁着思维火花的学生的有效对话,很难解决学生眼花瞭乱的问题。
4、质疑释疑,分析探究
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怀疑,大胆猜测,从而创造性学习,不断地向自我挑战和超越自己。
探究学习的一个初衷是要消除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分科学习的弊端。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学习提供了综合学习的机会,通过围绕某个问题组织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广大中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身心发展时期,探究学习正适合他们的个性发展,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对未知的结论层层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结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发揮。
5、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对历史学科而言,新课程改革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历史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过去、理解现在、把握未来,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必须联系实际,以古鉴今,对历史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上下跨度百万年,空间跨度五大洲,涵盖了人类衣、食、住、行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因而,一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在教学中要通过把古与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的方法,使历史活起来。现在的中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因而,我们必须从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奋斗的历程、文化上光荣的成就,近代中国的忧患与挫折,以及当今应有的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世界眼光,见多识广的公民,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总之,我们的课堂必须要努力实现从只知传承因袭到勇于创新超越的转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能够实现“解放被禁锢的心智,舒展被束缚的个性,使僵化的头脑能够异想天开,使萎缩的人格大放异彩”的应然使命。这是一个美丽的梦,我期盼与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一起为之而执著跋涉……。
活动建构教学论所倡导的“因学定教,生活重建,多维互动,活动建构,动态生成”等基本主张,就是要力图突破课堂教学传统的“三中心”的羁绊,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为本”,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为本”等方向性的转变;就是要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型。而“生命课堂” 的主要特质则在于,它是要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具体步骤如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所谓情景导入,就是教师在讲解新课之前,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一段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导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注意。精心设计导入,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情景导入彰显着教师的个性,体现着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解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许是最好的态度。我们常说,给学生一点空间,也许会有一份惊喜。同样,给教师一点空间,也许会有一份奇迹。如果将“情景导入”比作一座山,也许,山的那边,风景独好。
情景导入法要取得效果,关键在于创设情境。情境即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也就是教学氛围。历史课的教学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品德的升华,情感的陶冶,智能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将情境变为自身设计的产物,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自然伴随品。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情境,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2、目标导航,获取新知
教师出示自学题目,学生带问题分组讨论,整理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人一生所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是依靠自主学习得到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首先是确立自学目标,目标具有导向性,用目标来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自主地学习,就像在大海上航行,教师锁定了学习目标,明确了核心内容,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向、有的放矢,无疑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在五步教学模式中,设计自学目标就是将要学习的内容设置成一个个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做到重点、难点突出,形式要生动有趣,内容上覆盖面要全。
3、巧妙点拨,整合信息
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教师巧妙点拨,整合信息,合作学习。历史教学是历史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说明在强调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的主导地位仍然重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授业者、解惑者。因此,对学生自学掌握的知识,教师巧妙点拨,进一步整合,使之更加系统化,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今天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和个性化的理解,往往会超越教师的视野,学生在互动中所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有时可能让教师眼花缭乱,于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努力积淀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努力历练自己高屋建瓴地引导、点拨、纠偏、评价的能力,提高教育机智的水平。否则很难实现和闪烁着思维火花的学生的有效对话,很难解决学生眼花瞭乱的问题。
4、质疑释疑,分析探究
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怀疑,大胆猜测,从而创造性学习,不断地向自我挑战和超越自己。
探究学习的一个初衷是要消除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分科学习的弊端。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学习提供了综合学习的机会,通过围绕某个问题组织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广大中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身心发展时期,探究学习正适合他们的个性发展,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对未知的结论层层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结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发揮。
5、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对历史学科而言,新课程改革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历史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过去、理解现在、把握未来,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必须联系实际,以古鉴今,对历史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上下跨度百万年,空间跨度五大洲,涵盖了人类衣、食、住、行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因而,一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在教学中要通过把古与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的方法,使历史活起来。现在的中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因而,我们必须从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奋斗的历程、文化上光荣的成就,近代中国的忧患与挫折,以及当今应有的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世界眼光,见多识广的公民,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总之,我们的课堂必须要努力实现从只知传承因袭到勇于创新超越的转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能够实现“解放被禁锢的心智,舒展被束缚的个性,使僵化的头脑能够异想天开,使萎缩的人格大放异彩”的应然使命。这是一个美丽的梦,我期盼与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一起为之而执著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