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七年级地理课程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如何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地球、地球的运动、地图等难点知识,是每个地理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利用地球仪,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可感,将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内容直观展示,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观察、做练习、玩游戏等方式,寓教于乐,效果良好。
一、利用地球仪,突破认识地球形状的难点。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千年,由片面到全面,由局部到整体,由粗略到详细,最终才有了今天的了解。要想让刚入初中的新生一下子就接受地球的空间概念、整体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等知识,是很不容易的。虽然现代科技通过航海技术、卫星照片等方式证明了地球上球体。但是学生虽有理性的认识,却缺乏感性的形象确立。
本节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对地球形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此时,我们就引入模型的概念。比如飞机模型,房屋建筑模型,再由此导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同桌两三个人必须买一个小地球仪。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来了解地球的形状,先讲述共同之处,建立直观可感。在有了整体认识之后,再循序渐进,讲述其中的差别,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将地表地理事物的分布逐一对应,讲述地球仪与真实地球的差别,使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了解进一步深刻。学生自己拥有地球仪,时常把玩、观察、探讨,就会日渐理解并熟悉相关的地理知识。
二、利用地球仪,深度学习经纬网知识。
经纬网知识在地理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不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经纬线的概念、特点等知识,在以后半球的划分、温度带的划分、位置的确定、时差的计算等很多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经纬线本身就是地球仪上人为画的线,也只有让学生对着地球仪观察,才能真正掌握。经纬网一节的难点是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坐标及两点间的位置关系。在教学中,我在定义了经线纬线的概念之后,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经线纬线的特点,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的认识逐步丰富。再通过列表比较归纳,自然而然得出下面的结论:
明确认识了经纬线之后,在确立任一点的位置坐标。任一点都是经线和纬线的交织点。先要分清东经还是西经、北纬还是南纬,在详细阅读其经纬线的度数。
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地球仪来突破这一难点。在地球仪上,赤道将南北半球分出来,南北纬就明确了。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划分出东西两个半球,东经和西经也就非常清楚毫不含糊混。我让学生用红笔将赤道和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标出来,不同片区就非常清楚了。之后再逐步对应到平面的地图上来。
两点间的位置关系,先要弄清立足点。以立足点的经纬网为坐标,画出八个方位,对应另一点,相对位置关系就确定了。教学中,我让学生拿着地球仪,进行以某一位置为基点说出另一点的相对位置的训练,学生相对方位知识就很容易掌握了。
三、利用地球仪突破地球自转公转难点。
一个人用肉眼很难看出地球是运动着的,地球的运动本来是自转和公转的完美结合。
本节教学的难点是把复杂的叠加运动方式分解成两部分,对每一部分的运动方式、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地球的运动状态及规律借助地球仪就可以得到演示。教学中,通过地球仪既能演示它复杂的组合运动状态,又能分解开来逐步研究,先研究自转,再研究公转。通过固定光源与自转地球的结合,把昼夜交替现象直观地得到展示。通过公转演示,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四季的形成,极昼极夜现象,五带的划分等等弄明白了。如果不用地球仪演示,语言叙述很难,画图也只是静态的呈现。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做游戏。
1、我把几个地球仪随意放在一起,只有一个地轴指向北极星,让学生选择哪个摆放正确。2、我随意拨转地球仪,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向。3、我正确地拨转地球仪后,让三个同学从上中下三个位置观察,得出地球自转方向的结论。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
利用地球仪,我还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由于地轴倾斜的原因而产生的太阳直射点变化、两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一切难以想象的自然现象,在模拟运动的实践观察中就变得真实而简单,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利用地球仪突破地球上海陆分布的难点。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看似杂乱的,其实又是有规律的。
这一节教学的难点是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名称。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又利用了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很清楚地展示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各大洲大洋的位置、面积大小、相对位置、经纬度、周边环境都一目了然。我让学生观察大洲的南北半球对应关系:
再观察,北极是“洋”——北冰洋,南极是“洲”——南极洲。南北美洲的西边的与太平洋,东边是大西洋。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印度洋需要记住了。地理事物不是凭空想象来的,它是真实的存在。利用地球仪,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寻找规律,多识记,最终就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
五、利用地球仪,突破地图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把立体的地球变成平面的地图。球体变为平面、转三维为二维,难度确实大。学生很难建立起二者的一一对应关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还是用了地球仪。讓地图与地球仪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地理知识是一门空间感很强的学科,从空间中来,到书本上去,再回到现实中来,即“形象——抽象——形象”的过程。刚上中学的学生,思维上很难适应,很难建立起客观现实与地图的联系。那么,地球仪就是地图与地球的中间体。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又可以转化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如地图上的经纬线,就不能表现为圆圈或半圆,也不能呈现处处垂直相交,只有地球仪上才能充分体现。地图上总给人平面的错觉,而地球仪才是客观真实的反映。
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局部并归纳:
在赤道附近形成经纬线垂直相交的网格状;在两极地区成为蜘蛛网状;在北半球的为由上到下纬度数变小;在南半球为为由上到下纬度数变大。
总之,地球仪在地理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球仪来辅助教学,用它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陕西省洋县黄安初级中学)
一、利用地球仪,突破认识地球形状的难点。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千年,由片面到全面,由局部到整体,由粗略到详细,最终才有了今天的了解。要想让刚入初中的新生一下子就接受地球的空间概念、整体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等知识,是很不容易的。虽然现代科技通过航海技术、卫星照片等方式证明了地球上球体。但是学生虽有理性的认识,却缺乏感性的形象确立。
本节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对地球形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此时,我们就引入模型的概念。比如飞机模型,房屋建筑模型,再由此导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同桌两三个人必须买一个小地球仪。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来了解地球的形状,先讲述共同之处,建立直观可感。在有了整体认识之后,再循序渐进,讲述其中的差别,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将地表地理事物的分布逐一对应,讲述地球仪与真实地球的差别,使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了解进一步深刻。学生自己拥有地球仪,时常把玩、观察、探讨,就会日渐理解并熟悉相关的地理知识。
二、利用地球仪,深度学习经纬网知识。
经纬网知识在地理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不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经纬线的概念、特点等知识,在以后半球的划分、温度带的划分、位置的确定、时差的计算等很多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经纬线本身就是地球仪上人为画的线,也只有让学生对着地球仪观察,才能真正掌握。经纬网一节的难点是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坐标及两点间的位置关系。在教学中,我在定义了经线纬线的概念之后,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经线纬线的特点,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的认识逐步丰富。再通过列表比较归纳,自然而然得出下面的结论:
明确认识了经纬线之后,在确立任一点的位置坐标。任一点都是经线和纬线的交织点。先要分清东经还是西经、北纬还是南纬,在详细阅读其经纬线的度数。
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地球仪来突破这一难点。在地球仪上,赤道将南北半球分出来,南北纬就明确了。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划分出东西两个半球,东经和西经也就非常清楚毫不含糊混。我让学生用红笔将赤道和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标出来,不同片区就非常清楚了。之后再逐步对应到平面的地图上来。
两点间的位置关系,先要弄清立足点。以立足点的经纬网为坐标,画出八个方位,对应另一点,相对位置关系就确定了。教学中,我让学生拿着地球仪,进行以某一位置为基点说出另一点的相对位置的训练,学生相对方位知识就很容易掌握了。
三、利用地球仪突破地球自转公转难点。
一个人用肉眼很难看出地球是运动着的,地球的运动本来是自转和公转的完美结合。
本节教学的难点是把复杂的叠加运动方式分解成两部分,对每一部分的运动方式、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地球的运动状态及规律借助地球仪就可以得到演示。教学中,通过地球仪既能演示它复杂的组合运动状态,又能分解开来逐步研究,先研究自转,再研究公转。通过固定光源与自转地球的结合,把昼夜交替现象直观地得到展示。通过公转演示,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四季的形成,极昼极夜现象,五带的划分等等弄明白了。如果不用地球仪演示,语言叙述很难,画图也只是静态的呈现。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做游戏。
1、我把几个地球仪随意放在一起,只有一个地轴指向北极星,让学生选择哪个摆放正确。2、我随意拨转地球仪,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向。3、我正确地拨转地球仪后,让三个同学从上中下三个位置观察,得出地球自转方向的结论。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
利用地球仪,我还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由于地轴倾斜的原因而产生的太阳直射点变化、两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一切难以想象的自然现象,在模拟运动的实践观察中就变得真实而简单,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利用地球仪突破地球上海陆分布的难点。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看似杂乱的,其实又是有规律的。
这一节教学的难点是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名称。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又利用了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很清楚地展示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各大洲大洋的位置、面积大小、相对位置、经纬度、周边环境都一目了然。我让学生观察大洲的南北半球对应关系:
再观察,北极是“洋”——北冰洋,南极是“洲”——南极洲。南北美洲的西边的与太平洋,东边是大西洋。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印度洋需要记住了。地理事物不是凭空想象来的,它是真实的存在。利用地球仪,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寻找规律,多识记,最终就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
五、利用地球仪,突破地图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把立体的地球变成平面的地图。球体变为平面、转三维为二维,难度确实大。学生很难建立起二者的一一对应关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还是用了地球仪。讓地图与地球仪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地理知识是一门空间感很强的学科,从空间中来,到书本上去,再回到现实中来,即“形象——抽象——形象”的过程。刚上中学的学生,思维上很难适应,很难建立起客观现实与地图的联系。那么,地球仪就是地图与地球的中间体。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又可以转化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如地图上的经纬线,就不能表现为圆圈或半圆,也不能呈现处处垂直相交,只有地球仪上才能充分体现。地图上总给人平面的错觉,而地球仪才是客观真实的反映。
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局部并归纳:
在赤道附近形成经纬线垂直相交的网格状;在两极地区成为蜘蛛网状;在北半球的为由上到下纬度数变小;在南半球为为由上到下纬度数变大。
总之,地球仪在地理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球仪来辅助教学,用它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陕西省洋县黄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