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pw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品——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
  人品的树立来自榜样的力量。从孩子一辈子的角度来说,你的孩子考得分数是高是低,进北大还是进普通大学,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真正能把孩子之间的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东西没有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到。比如,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我没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样没出息吗?”孩子就会想,你说你没出息,那打麻将时我看你也挺开心的,你没上大学也可以开心,为什么非要我上大学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要我女儿学习,我就拿一本书在她旁边看,这样一来,就有一个规矩感在里面,榜样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面前,别说别人的坏话。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我有没有伤害别人。比如,我们大人有的时候喜欢在背后说邻居和同事的坏话,而且说的时候不回避孩子。我跟我爱人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议论东家长西家短,哪个人人品好,哪个人人品不好,哪个人小气,哪个人不小气。结果有一次我女儿从学校回来,跟我讲她们班哪个同学好,哪个同学不好,哪个同学小气,哪个同学势利眼。我跟女儿说不能说同学的坏话,同学天天跟你在一起,她们身上如果有你认为的缺点,你放在心里,或者善意地告诉她,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习同学的优点。我女儿立刻反问一句:“你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不也议论很多叔叔阿姨吗?我为什么不能说同学的坏话?”一句话让我无言以对。
  从此以后我就跟爱人定了一个规矩,在孩子面前不议论别人的缺点,一定要说对方的好话。
  爱心——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热爱
  在一个班里,有的孩子永远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确实高。而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间,甚至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应该怎么办?
  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孩子是有区别的,但是只要你的孩子智力没有问题,只要孩子能正常地走進教室上课,就能够做出重要的大事来。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教育孩子,真正的幸福是自己争取来的。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十分娇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比如孩子看上一个玩具,家长不买他就不走,最后家长也没办法只能给买了。于是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
  鼓励——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老师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为孩子更加看重家长的一言一行。
  第一名没什么好当的。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
  家长说话不能不算数。当然这种观点不能和孩子说,你一定要学会怎么鼓励孩子。这次考倒数第一,下次鼓励他考倒数第二,这次他考20分,下次鼓励他考30分。千万不要说你的孩子,这次考了60分,你告诉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别进家门。你这么说,有的孩子当然会拼命学,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办呢?难道真的不让他进家门吗?你肯定让他进家门,你让他进家门就意味着你说话不算数,孩子就知道了,我爸爸妈妈是说话不算数的,那我以后就无所谓了,他反正不会不让我进家门,父母就这么被孩子刺中了。
  鼓励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定规矩。只要是正确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励孩子,同时要给孩子定规矩。立了规矩以后,父母一定不能随便更改,更改就会出现问题。
  最后我要谈家长会犯的另外一种毛病,叫作“才能综合征”。
  父母特别想让孩子变成小天才,其实这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好多父母会犯一个毛病,凡是自己不会的东西就希望孩子会,希望孩子在某个领域中获得成就。所以就强迫孩子从小学这个、学那个,没有任何意义。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慢慢地成长。我女儿很喜欢弹钢琴,从5岁就开始弹,弹着弹着就变味了,一级一级考上去,结果把我女儿弹钢琴的兴趣全部扼杀掉了,她不想再学钢琴了。
  我和女儿说,爸爸不强迫你学,也不让你考级。学习钢琴原则上不是为了让你考级,而是为了帮你寻找抒发心情的渠道。未来你进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时候进行钢琴伴奏,这样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学,能保持现在的水平也挺好。这以后她每个星期跟老师学一次,学习钢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所以,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励教育。最后一点,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吃苦。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不一定会幸福。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郭旺启摘自《江城日报》2017.3.14)
其他文献
古人掛印辞官、挂冠归隐,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又是那么为人所津津乐道,人们慨叹他们“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觉今是而昨非”,羡慕他们的“如今便可抽身去”,也不解他们的“鸿鹄大志为何逝”。  从都市回归乡野,从官场墨海返归斗米仓黍,从谈笑鸿儒到举杯三人,从车水马龙到空山幽鸣……场景变,心性换,从十年苦读九载遨游一举成名恢复到一屋静坐两耳清净百事不扰,这需要勇气,更要智慧。做出这种选择不
期刊
我喜欢周梦蝶的那首《我选择》:“我选择紫色。/我选择早睡早起早出早归。/我选择冷粥,破砚,晴窗;/忙人之所闲而闲人之所忙……”几十行诗从头到尾全是“我选择”。  人各有选择。观其所选择,可以知其人。我也有选择,我选择在外面——在潮流的外面,在时好的外面,在圈子的外面,在种种潜规则明规则的外面。  既然格格不入,索性呆在外面,反而舒服,反而体面。里面外面,各有得失,选择在外面,寂寂寞寞的,优哉游哉的
期刊
磨难让她更优雅  黄炎贞永远良好的状态,常常被人“误解”。很多人看到她,总会说:“这样的外表和状态,应该是从小养尊处优才有的吧?”但事实并非如此。黄炎贞从小经受了很多磨难,也正是这些磨难,让她的内心变得更坚强优雅。  黄炎贞是福建罗源人,家中兄弟姐妹四个,幼年时吃苦无数。为减轻家里负担,15岁时,她忍着眼泪,坐火车到福建三明钢铁厂“闯”生活。  “我的青春都献给了三钢。”黄炎贞说。刚到三钢时,她在
期刊
春季更易肝火旺  春是个欣欣向荣的季节,阳气生发,万物生长,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季的树木在这个季节开枝散叶,恢复活力。而这和肝气似乎有某种默契——在中医里肝属于风木之脏,肝气具有升发条达、生机不息的特性,就像树木生长那样条达舒畅。因此,春季与人体的肝脏相对应,肝气在春季最旺盛、反应最强。然而,肝气升发太过,肝气亢逆,人体就会出现种种肝火旺的症状。  这些人要小心肝火上身  ☆饮食上偏爱辛辣油腻的人  
期刊
我以前的公司,是允许员工带着孩子来上班的。所以每到下课或是放假时间,孩子们在走廊上蹦蹦跳跳成为常事。  记得有一次,有个小孩跑着跳着突然跌了一跤,被身边的一个老同事扶起来。老同事摸着他的脑袋,数落道:“这劲头还真是和你爸爸当年一个样啊!”那小孩正追着前面的孩子跑,一骨碌爬起来,连膝盖上的土都没来得及拍,舌头一吐,就跑远了。  小孩的爸爸也是我们同科室的同事,一个极其老实持重的三十多岁壮汉。在我的印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2年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需要提醒的是,散步只有因人而异,才能更好地起到防治病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病的中老年朋友来说。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活动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但心率不要超过130次/分钟。也就是说,高血压患者可采用室外体育锻炼,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等,让运动之后的血压更趋于平稳;运动时间可以较多地安排在每天下午的4~6时,这个时间
期刊
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美食,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它大大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  发酵食品魅力何在  在日常饮食中,人们摄入的动植物细胞内有些成分是人体难以消化和利用的,而发酵时微生物分泌的酶能裂解细胞壁,提高了营养素的利用程度;發酵过程中,微生物保留了多糖、膳食纤维、生物类黄酮等对肌体有保健作用的物质,还能分解某些对人体不利的因子,如豆类中的胀气因子、豆腥味物质等。  谷物
期刊
早晨,儿子刚起床就闹着要去买玩具。我真犯愁,他好像跟玩具较上劲了,天天想买,可一件玩具买回来,他玩不了三天,准会失去兴趣扔到一边,闹着再买新的。这不,家里的玩具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旧玩具早已堆成了小山。可不给他买,又觉得于心不忍。孩子嘛,哪个不要玩具?买吧,又实在太浪费!于是我下定了决心,再满足一次儿子的要求,之后他再喊着买玩具我就坚决拒绝。  领着儿子刚出门,在楼道里遇见了同事大刘带着他儿子也要
期刊
辨别发脾气的警讯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小征兆,可以得知自己就快发脾气了。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征兆,避免自己因孩子发脾气而生气。  举例来说,这些警讯可能是讲话的声音越来越大、面红耳赤、拳头紧握、心跳加快、口干舌燥或是呼吸急促。一旦孩子知道了这些状况,当他遇到挫折但还没发脾气之前,你就要指出这些征兆。“看起来你要开始失控了。”“你的手已经握成拳头了。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快发脾气了?”父母越能帮助孩子认清
期刊
独自待在家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现代家庭中,孩子总免不了偶尔被单独留在家里。比起小小年纪就胸前挂一把钥匙的我们的那个年代,现在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家里的设施都要复杂得多。在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之前,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或心存侥幸,应确保他们了解本文将讨论的十大事项。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需要,或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锻炼,却拿不准是否能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他是有责任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