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学习技能。教师不应该仅把学生当成嗷嗷待哺的小鸟看待,而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笔者专门对“学生自主学习”课题进行了探究,系统学习了数学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同行们实践探索的文献,对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本文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和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知识不能只限于上学阶段,而应该终身都在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我们上学的时间是较短的,那么我们走出校门之后如何进行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果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就可以扔掉老师这根拐棍,独自完成学习任务。
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很好,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也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是有一个月的时间他生病了,就这样落了一个月的课。等他病愈重新回到课堂听数学时,什么都听不懂。他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习惯了老师讲授的方式。就这样一个好学生变成了学困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例子。我们不能只把学生当成嗷嗷待哺的小鸟,而应该把学生变成一只只雄鹰。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是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一、创设情景,因材施教,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愿学
根据教材创设情境很关键,以境激情,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才能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中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相信学生,以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成绩为主,培养信心使之愿学。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参与的开始。
二、开拓学习视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乐学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教与学必须是一个和谐的互动过程,促使“师”(教)与“生”(学)、“情”与“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场景来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上应不断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亲切的教态和委婉的语言是亲和力突出的表现。教学语言多用“你能……吗?”“你的解题思路很好,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解法吗?”等等这类比较婉转又有鼓励性的话。另外课堂中的练习多采用同学之间互相点评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相互点评中共同进步。还有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参与、多发言、多讨论、、多竞争、多评价。自主学习氛围的形成要受到师生间人际关系的影响,要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和合作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教学民主,逐步形成“人人都是学生,个个都是先生”的新局面,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辟较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数学网络活动室,作为学生活动的专用场所。形成学习数学浓厚而良好氛围,就能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发展。
三、加强参与指导,让学生学有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怎样学习的人。”良好的学习兴趣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动力,要使这种持久,关键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1、加强直观操作,学会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又具有直观性较强,抽象性较弱的特点。要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先把要学的数学知识“物化”,进行具体形象思维,然后逐步使 “物化”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里的智力活动,使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萌芽与基础 。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当然也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持有不完全相同乃至相反的意见。教师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与做法,应该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能够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地讨论,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以保持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数学问题,既不轻易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也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学会对自己的解题策略与学习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除了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还需要教师耐心的启发与诱导,要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以便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教育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想要比不想好,想得不对没关系,这是求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随着错误想法的修正,新的知识由此产生,新的知识也就获得了。经验是财富,教训同样也是宝贵的财富。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独立探索的,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机会。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乐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骞.关于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0(3).
[2]张雪梅.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 2010(26).
[3]庄丰.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0(6).
【关键词】数学;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知识不能只限于上学阶段,而应该终身都在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我们上学的时间是较短的,那么我们走出校门之后如何进行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果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就可以扔掉老师这根拐棍,独自完成学习任务。
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很好,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也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是有一个月的时间他生病了,就这样落了一个月的课。等他病愈重新回到课堂听数学时,什么都听不懂。他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习惯了老师讲授的方式。就这样一个好学生变成了学困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例子。我们不能只把学生当成嗷嗷待哺的小鸟,而应该把学生变成一只只雄鹰。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是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一、创设情景,因材施教,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愿学
根据教材创设情境很关键,以境激情,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才能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中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相信学生,以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成绩为主,培养信心使之愿学。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参与的开始。
二、开拓学习视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乐学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教与学必须是一个和谐的互动过程,促使“师”(教)与“生”(学)、“情”与“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场景来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上应不断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亲切的教态和委婉的语言是亲和力突出的表现。教学语言多用“你能……吗?”“你的解题思路很好,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解法吗?”等等这类比较婉转又有鼓励性的话。另外课堂中的练习多采用同学之间互相点评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相互点评中共同进步。还有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参与、多发言、多讨论、、多竞争、多评价。自主学习氛围的形成要受到师生间人际关系的影响,要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和合作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教学民主,逐步形成“人人都是学生,个个都是先生”的新局面,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辟较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数学网络活动室,作为学生活动的专用场所。形成学习数学浓厚而良好氛围,就能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发展。
三、加强参与指导,让学生学有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怎样学习的人。”良好的学习兴趣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动力,要使这种持久,关键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1、加强直观操作,学会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又具有直观性较强,抽象性较弱的特点。要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先把要学的数学知识“物化”,进行具体形象思维,然后逐步使 “物化”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里的智力活动,使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萌芽与基础 。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当然也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持有不完全相同乃至相反的意见。教师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与做法,应该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能够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地讨论,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以保持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数学问题,既不轻易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也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学会对自己的解题策略与学习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除了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还需要教师耐心的启发与诱导,要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以便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教育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想要比不想好,想得不对没关系,这是求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随着错误想法的修正,新的知识由此产生,新的知识也就获得了。经验是财富,教训同样也是宝贵的财富。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独立探索的,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机会。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乐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骞.关于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0(3).
[2]张雪梅.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 2010(26).
[3]庄丰.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