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区域地理学习模型,优化区域地理教学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地理范围广、内容多,若学习不得法,就会事倍功半。为切实提高区域地理的学习效率,我们提出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模式(见图1)。本文结合这一模式提出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空间定位,准确识别区域
  识别区域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即“是哪里”。只有准确定位区域,才能运用自然、人文地理的相关原理来分析和理解区域特征、解决区域问题。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首先,将经纬网和重要的地理事物相结合进行综合定位。单一依靠经纬网定位,记忆难度大且遗忘率高。若将经纬网与河流、湖泊、山脉、大陆轮廓、岛屿、海峡、特殊城市等联合起来进行记忆,通过点、线、面结合进行综合定位,会大大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减少机械记忆的负担。如可借助地中海定位纬度(30°N~40°N),借助艾丁湖(89°E,42°N)定位中国南疆,借助秦岭一淮河(34°N)定位中国的南北方,借助安第斯山(70°W)和大陆轮廓定位南美洲等。
  其次,关注重点区域。一是教材中提到的重点国家,如日本、美国、印度、德国等。二是热点区域,高考中多以热点区域作为命题载体。如叙利亚战争问题提醒我们要关注北非,伊朗核问题提醒我们要关注西亚等。
  二、把握核心特征,建构思维导图
  识别区域后需要运用图文材料说明区域特征,即“有什么”。高考试题通常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区域内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特征。区域地理从自然到人文要素繁多,这就要求地理学习要围绕核心特征,纲举目张,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首先,要抓住区域典型特征建构区域各要素的思维导图。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借助“干”建构如图2的思维导图。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分别借助“暖湿”和“高寒”人手理解。对西亚地区可围绕“石油”、“水”、“民族宗教”、“战略位置”展开分析。总之,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围绕核心特征,抓住要害,以点带面,提高区域地理学习的实效性。
  其次,要强化区域差异比较,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常用于比较的区域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地区,如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二是地形、气候等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地区,如我国南方、北方。三是经济地理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地区,如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比较时要理清比较的对象和思路,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与迁移运用能力,进而为区域间的资源调配、产业转移、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三、联系自然、人文地理,探究特征成因
  高考试题考查的不是区域地理的具体知识,而是需要用自然、人文地理的原理来分析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中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即“为什么”。因此在分析区域特征时,需调用自然、人文地理的原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运行灵活变通。
  常见的区域特征成因的分析思路有:从地理位置入手,结合大气环流和区域地形、洋流等分析气候成因;结合地壳运动原理、板块学说和地质作用理论分析地貌成因;结合气候和地形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气候类型和地形、地势、洋流等因素分析自然带;结合区位因素理论分析区域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交通和商业布局等。
  四、结合区域特征,评价发展现状
  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事实判断,对区域发展现状作出“怎么样”的客观评价,这是地理学的社会使命和实践价值所在。要结合区域特征,分析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与地的协调程度,为下一步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对区域发展现状评价,通常需要结合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去衡量。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可根据区域发展的阶段或特征进行归类,以达到“学一例会一类”的效果。
  五、基于人地关系,提出发展方向
  区域地理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要求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区域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即“怎么办”。区域发展方向建议从两大主线来考虑。一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着眼于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如西北的荒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主要从现象、成因、危害、措施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具体可从三大产业入手,遵循区域优势、经济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这一分析思路。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大主线是有机结合的,不能截然分开,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谋求可持续发展。通常的分析思路是首先从区域优势出发确定三大产业的发展方向,着眼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从区域问题出发,分析成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着眼于区域发展的综合效益。
  总之,区域地理学习模型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学生学会了区域分析的方法,将使区域地理学习变得有章可循,切实提高区域地理学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意象作为诗人内心情感的凝聚形式,客观物象经过诗人情感的深层次升华,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物象的特征。在高中诗词教学中,通过意象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创作和赏析,在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一直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对该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中PLC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讨论,对PLC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进行了探索,给出了“基于职业能力目标”的课程规划设计,并加以实施,取得一定收效。该设计符合当前职业
从2009年以来的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来看,历史学科的高考试题由第1卷的第13~24小题的选择题、第Ⅱ卷的第38题历史学科综合题的必做题以及第41题的A、B、C三个部分的选做题共同构成。笔者认为,欲使学生答好历史试题并提高历史考试成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试题的题型结构。历史试题题型由选择题与材料型学科综合题两个部分组成。选择题由题干、提问句和备选项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审
一、阻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原因  1.思想不够重视。现行的考试制度虽将《历史与社会》列入了考试范围,但因其分值少,又是开卷考试,所以学生普遍不重视这门学科,认为到时只要打开课本抄一下即可。因此在课堂上也不那么认真听了,讨论分析问题时也不积极开动脑筋了,导致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表面而不够深入。  2.过于相信教材。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把书本知识和教师的分析当作教条,过于相信课本和教师的权威,不敢越雷池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国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  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
《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中关于低年级学生写话的具体建议:“学生要有写话的好奇心,善于通过读书与课堂中学到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看图写话是提升小学生写话能力的有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本知识能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情意结构,不仅靠学习态度,还需要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行动指南,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团结奋斗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近几年来,电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