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已知世界的“邻居”解识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ke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坦的最新项目“社会植物学”的线索是从1995至1996年的作品《问题-1》展开并延伸而来的。17年前的这件作品是他在语词、视觉和行动方面对事物的某种二律背反的逻辑性演练,通过对国际法和罗马法史的研究,并摘录了“有土地者土地的上面及下面亦属其有”(“Cujus est solum ejus est usque ed coelim et ad in-feros”)作为一种终极“问题”提出,从如何/无法证明普遍的土地占有法令合理,推演到法律的悖论来自于生存——生存需要悖论——如生存不能失去法律,艺术不能失去逻辑。他从法律论证推理出法律作为“以严密逻辑语言描述的非逻辑系统”的方式,到在此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对艺术和逻辑的关系的定断。在汉语言使用中,我们通常将逻辑释义为某种思维或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规则,而这种规律性和规则却是通过心智的共识状态达成的。也就是说,逻辑存在,但本质上它不是事物合法的根据和途径,它可以理解成最为需要智力的虚无“学问”。事物之所以合法,仅仅是因为它找到了认为其合法的人们。
  对于“艺术不能失去逻辑”这句话的理解,要从艺术(当代艺术)于他而言是什么说起。他曾在2009年《“科云”的词》项目中关于对“知识”合法性的讨论里提到:当一些“正确的”思想以概念的方式被接受时,就变成了一种“知识”,但我们不一定按照它去做,知识常常只是呆在我们意识中“知识”的位置上,只是被意识认可的知识。从这个角度,他认为艺术既不是观念的,也不是感性的,艺术是“意识”的。探讨知识合法化的问题,实质上是认识论中一直悬而未决的最基本问题,哲学家们对知识所应有的特征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分歧。在西方,知识的合法化问题不再被看成是科学语言游戏中实证主义判决的“缺陷”,而是更接近支持广义上的自然主义立场,强调一种“内在感觉”和(外部)可通达性,它包含我们对自我和世界两者跟认识论的关系。从另外一方面讲,知识本身作为问题,而问题又可以作为“启发性动力”,在这个意义上,它已经将自身合法化了。


  徐坦认为“中文‘意识’体现了‘统摄’人类意识活动的概念性活动和感性的知觉活动的协同功能”,这成为意识能够认可知识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艺术固然可以理解为意识的。如此说来,人的意识活动必然有其逻辑性,艺术也必然不能失去逻辑。更准确地说,艺术不可能没有逻辑。可是,在艺术和逻辑的关系的逻辑性推断这个问题上,总会让人觉得无法摆脱逻辑之逻辑的恶性循环,认知本身也已经显得无力提供一个完整版本的合法化了。但这种逻辑和知识关系的断裂却恰恰可以成为“社会植物学”的方法。
  也就是说,作为启发性动力的知识或作为问题的知识可以成为废除和重制作为事物产生的合法条件的逻辑之方法,并在认知的思维习性和结构中针对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有所作为。在这一点上,徐坦曾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中这样写道:“观察的‘结构’(我猜想是作为有意识作用的观察)——认知的‘结构’——方式,对于后面的事情是关键性的,那么我是以何种结构面对世界的……对于我,理想的认知结构是:不知道。”
  《“科云”的词》作为他的“关键词”项目的一部分,工作方式类似于社科领域的调查研究。相比社科研究,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以获得知识性的论证为结果,而是注重对社会状况“做出提问的新起点”。在这一点上,这跟当前正在展开的项目“社会植物学”是基本一致的。他后来在网络上公开声明“当代艺术对我来说,是一种社会实践”。值得注意的是,“艺术是意识的”和“艺术是一种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和演变。为何会有这样的演变?或许这也不能称之为演变。因为就其工作的方式而言,不管是“关键词”项目还是更早的创作,或是如今的“社会植物学”,它们无疑都被这个具有统治性的概念“社会实践”所涵括。这样来看,似乎只是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差别。如果这样的变化是一种针对不同时期的主流认知的个人表态,而这表态又是基于个人创作的自省。那么,这是否代表着他的工作有所延伸?
  徐坦曾对具有强烈的政治主张的柏林双年展“忘掉恐惧”进行褒扬,他甚至认为这是去年最令他感动,最好的大型展览。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徐坦的“社会实践”固然不是政治行动主义,虽然他坚信自由意志可以指涉现实政治甚至进行批判社会的活动,但他仍认为柏林双年展这“一景”比较难得,并表示这“也许”也是艺术。作为艺术家,也作为社会实践者,他似乎更想针对以上两方面的价值体系在当前社会情境中达成“权衡”——既让艺术担负某种社会政治功能,又坚持它的美学价值和贡献。与此同时,还要警惕政治行动主义的盲目性。可是,这样被动的想法正好迎合了全球资本主义社会所着重欺骗的作为不可扭转的现实,放在徐坦的项目框架中看,极权-资本主义社会将土地与植物关系分配与重组跟资本主义社会导致的艺术家身份的分化和职能分配是具有同质性的。




  这个同质性问题在他做“关键词”项目的期间似乎并未解决,关于“权衡”关系的推进在“社会植物学”项目中是有迹可循的。前者是通过采集词语尝试对当下中国总体社会意识状态进行研究的可能性,后者是通过对当今土地和植物的诸多状况的调查和研究,试图提供一种能够意识到“未知性”的方式去揭示“已知世界”中“未知”的部分,这种“未知”,徐坦称为已知世界的“邻居”。虽然两个项目可以理解为徐坦将艺术作为认知世界的方式,但“社会植物学”明显在议题指向上更为明确了。它涉及:土地占有合理性的根本质疑和极权-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使用情况的追问,当今社会与人对自然的态度和人对自身尊严与意义的认知之间的关系,共同理想的生活和共同的底线等。   徐坦认为认知(作为“不知道”的理想状态?)和艺术/美学表达是雌雄同体。在这里,艺术作为认知世界与表达相结合的行动方式和路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描述:他参与社会政治的方式是以调查性行动展开的。目前,“研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重合感”,成为他想要解决的问题。


  土地和植物是“实在”与之相关联的概念,更是一个个不同属性的土地和植物及其关系互相牵制而组成的网络。也就是说,“社会植物学”仅能成为组织出来的问题和认知方式而出现,这样的出场带有资料自明性的色彩。这种自明性已经构成对已知世界“未知性”的意见表达,此时,资料自明性成为表达方式。基于项目本身和他对工作方法跟社科研究的区分而言,徐坦收集回来的资料必须经过重新组织并找到“新问题的起点”,这个意向导致并决定了研究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同时建立的,确有重合感,但我想这也可以不成为问题。
  重要的是,对于土地、植物及其关系的社会学层面的研究,最终是否还以人的立场和利益为中心?立场和利益是生存层面的概念,如果按徐坦之前定断的“生存需要悖论”,那么这个“立场和利益的悖论之恶”就会贯穿于“社会植物学”项目始终,并成为一种现实妥协与项目主体的诉求之间的冲突。反之,如果这个项目陷入宏大的自然主义图景——既要针对人们对自我的认识论关系,也要同时针对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论关系。那么,关于刚才的“研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重合感”的存在就更不能成为问题了。可是,这样的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命题显然远远超出“社会植物学”的项目框架了。


  徐坦在维他命艺术空间的个展作品《问题-1》的倒数第二张幻灯片中,引用了18世纪浪漫派英诗作家约翰·济慈(John Keats)的诗作:“天上曾有彩虹动人心魄,如今我们只知它是什么色线织成,把天使的翅膀也要剪掉,用条理和公式征服一切神秘。”这两句诗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徐坦支持认识论虚无主义,只不过吻合了他对人类意识活动造就的关乎自身存在的自然失序和认知结构重构的必要性的见解,以及与之而来的悲观情绪。或许,这正是呼应了文章开头谈及弗洛伊德对未婚妻说的话。
  其实,徐坦像当今很多文化政治实践者一样,他所展现的已知世界的“邻居”的意涵和力量,最终的宿命,似乎都是针对全球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上演的一场力所不及的悲剧。但,或许谁都知道,“还是要做点什么”。
其他文献
无休止的覆盖
期刊
ARTTIME:我注意到你将作品的归类建立在社会科学的基础上,比如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为什么你要选择这种学术化的方法?  LP:研究是我做作品最重要的工作方法。我主要的兴趣点在于人种学/人类学,历史学和政治学,也包括了后殖民命题。  ARTTIME:你的作品可以看出奥地利实验前卫电影的源流,而奥地利实验电影又明显区别于北美独立电影——反对大型电影工业机制。那么你对于这种传统的态度是如何
期刊
传统上来说,任何一种教育,尤其是人文主义教育的目标都是双重的。首先,学生应该获得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并在他们所受教育的领域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其次,学生应该在为人上得到改变,通过接受教育而被重新塑造——变得与众不同,更有修养,甚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类的榜样。同样,传统的艺术教育也有一个目标:培养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但是在当代艺术的教育中,教育的两个传统目标似乎都不再合理。现代主义艺术的
期刊
与“’85新潮”和“八十年代”有关的一切人和物都被赋予某种不容置疑的神圣光环,以至于“’85”已经从一种现象变成一块蛋糕,从一个运动变成一杯羹,也正因此,在其研讨会上有的学者会问“’85的央美在做什么?”显然,他是想为央美分得点什么。展览在试图“还原”和“呈现”历史上下了很大工夫,包括教学画室的还原,影像资料的回放,文献资料的展示等,但这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历史的原貌(如果有的话)是个疑问。该展览的
期刊
因为阿瑟·丹托的离去,哲学这扇大门在最近几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再一次敞开。我并不惊异于人们对于哲学的兴趣,甚至一直觉得,保持这一点80年代留下的遗产不仅可爱,而且对于艺术中欲望的再生产来说是必要的。哲学成为我们这里思想生产中真正的陪伴者,是进入90年代后的事情。在学院内,愈加专业化和学科化的科研结构,越来越多的在美国、其次是欧洲深造过、或者是至少深受欧美哲学影响的学者聚集在一起,这使得哲学研究不断深
期刊
摘要:现如今,英语翻译者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人们被他们的工资和地位所吸引,纷至沓来。那么真正的翻译者真如人们所想的那样自在吗,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自由翻译工作的随意性使得这种工作充满了艺术气息,本文主要以自由翻译者为核心,对翻译行业的工作方式及其他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由翻译;支付宝;翻译前景;笔译;口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
期刊
现成品营造出类似史料学派的伪考据学仓库的“腐朽”现场,显形了近代到文革以来唯物史观比附史学主导的历史虚无主义的不散阴魂。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档案化地汇聚存留于斯。档案大概是毛同强反反复复体认了的宿命命题。这里有几代中国人对出处对历史的追问、对未来对去处的质疑、更有对现实对此在的焦虑。  展览时间  2013年11月23日—11月28日  展览地点  宁夏 银川
期刊
就像“艺术的终结”是“艺术死了”的委婉说辞一样,“哲人丹托的终结”是“丹托死了”的委婉说辞。丹托之死并不是丹东之死,不是政治事件;就目前的回声来看,或许也不是思想史事件。相较之下,曾是德国哲学执牛耳者的黑格尔死后,很快被当成一条哲学市场上的死狗,有人鞭尸,有人遗忘,也有人悼念,最为高明的则祭神如神在,将这条老狗的幽灵颠倒过来,从学理上得到一个新神的幽灵。曾是美国哲学界执牛耳者的丹托死后会不会也有人
期刊
在食品问题上发挥幽默感比拼智商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是不明智的。借食品问题展销艺术品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是不明智的。“反转基音”是一百多位艺术工作者自觉放弃各自对艺术本体语言的独立探索,主动弱化自己的学术素养表现,在切身的人类基础生存问题上的集体有意识发声。艺术在这里,只是一个签名方式。面对悬而未决愈演愈烈的残酷生活现实,还是近三十年前那句老话:重要的不是艺术。  展览时间  2013年11月30日—1
期刊
虽然声称不是一个类型化的展览,但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基本上都抖落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遗蜕,通过做,把“为什么做”这个问题展示了出来。艺术劳作,是艺术家具体的琐碎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行成于思,形而下的日常劳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透漏出被形而上的义理思考主导的痕迹。展览的重点不在现实也不在主义,而在于“或者”刻画出的类似思想者的不完全群体形象。  展览时间  2013年11月30日—2014年1月15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