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小说要素,回到经典世界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王爱华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评析:褚嘉耘 (江苏省南通市天元小学)
  倪莉 (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经典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有哪些困惑和障碍?如何站在学生视角设计教学过程?我们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冊《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教学实录如下:
  一、了解故事要素,知晓故事背景,梳理人物关系
  师:这篇课文是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八同“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来写的。这是一个非常精彩、非常经典的武打故事。下面请大家先来“找一找”,了解故事中几个重要信息。
  1.了解故事地点
  师出示地名图:“开封府”“沧州”这两地,你们了解吗?
  师生交流。明确: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开封府就是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属,谓为天下首府。沧州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处。古往今来,沧州战争频繁,生灵涂炭。此地既是犯军发配之地,又是叛将蔽身良所。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沧州。
  2.了解人物身份
  师: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你们了解他们的身份吗?
  生:柴进是一个大官,是皇亲国戚,喜欢结交江湖好汉。
  师:沧州是个武术之乡,柴进喜欢结交好汉,招贤纳士。他有个特殊的身份,就是皇亲国戚。林冲、宋江都曾得到过柴进的帮助。
  生:洪教头是柴进的师傅,是教柴进习武的。
  师:洪教头叫什么名字?(学生面面相觑)他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虚构的故事。所以,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因文生事,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生:林冲曾经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禁军”指北宋时的正规军。“教头”指教八十万禁军习武的领头人,林冲主要教枪棒。
  3.理清人物关系
  师:在柴进的眼中,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柴进会怎样介绍林冲呢?
  生:柴进介绍的时候非常兴奋、激动、大喜、骄傲。
  师:柴进对林冲无比崇拜,他是林冲的粉丝。再来读读这一句。(范读、齐读)
  师:林冲在被发配途中遇到柴进。柴进一见到林冲——“那官人滚鞍下马,飞近前来说道:柴进有失迎迓,小可久闻教头大名,不期今日来踏贱地,足称平生渴仰之愿。”小说的原文这样写出了柴进初见林冲时的神情。课文中写道: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
  生:杀鸡宰羊,厚礼款待。
  师:可就是这么个八十万禁军教头,他在洪教头的眼里是什么样的人呢?这又是为什么?
  生1:流配的犯人……依草附木……冒称武师……骗吃骗喝。
  生2:林冲遭受了高太尉的陷害,变成了犯人。
  生3:洪教头看到他戴着木枷,是个犯人。
  生4:因为当时有很多犯人,都来到柴进的庄上,其实他们都不会武艺,都是来骗吃骗喝的,洪教头认为林冲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个。
  二、研读被迫棒打,感受人物特点,复述情节段落
  1.理清故事起因
  师:林冲和洪教头前世无冤,近世无仇,作者是怎么让他们两个人比起武来的呢?
  (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指三生分角色读)请三位同学分别读林冲、洪教头和柴进的话,其他同学读叙述语言。
  师:初次见面,林冲站了这么长时间,说了几句话?
  生:一句,“不敢,不敢。”
  师:(小声读)这样小声说,你觉得怎样?
  生:有点胆小。
  师:究竟怎样说?(指读)
  生:因为他是犯人,所以语气很谦卑。
  师:老师觉得你好像也不胆小。
  生:林冲知道他的武艺高强,所以不胆小。
  师:谦卑一些,声音不高,也不胆小,而是不卑不亢。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冲这句话。知道他们怎么比起武来的?
  生1:洪教头以为林冲是犯人,林冲谦卑,他认为林冲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正好炫耀炫耀武功。
  生2:再加上柴进的一句话:“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这样,两人就要打起来了。
  师:这段话一会儿写林冲,一会儿写洪教头,一会儿写柴进,正如金圣叹所评:把人物夹夹杂杂,错错落落,真是五花八门,看得人是眼花缭乱。
  2.感受人物性格
  师: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人物的言行表现,圈画出关键词语,体会他们的性格品质。
  (生自读自画,在作业纸上完成练习。)
  师:刚才有的同学摘录得很有顺序,有条理,写出了性格特点。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展示学生学习单:摘录行为表现的词,分析性格品质。)
  林冲 洪教头
  挺着胸脯(粗俗狂妄)
  躬身施礼 全不理睬(目中无人)
  起身让座 也不相让(傲慢无礼)
  连说不敢 跳起来(飞扬跋扈)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人物不同的表现,体现不同的性格特点。洪教头冷嘲热讽,一次次挑战,林冲什么话也没说,什么事也没做,他一直在干什么?
  生:一直在“让”,在洪教头的咄咄逼人中,林冲是一再的“谦让、礼让、退让、忍让”。
  师:林冲是怎样地棒打洪教头?(师在课题“棒打”前加括号。)
  生1:被逼。
  生2:被迫。
  生3:无奈。
  3.复述情节段落
  师:此时此刻,林冲毕竟是个犯人,即便洪教头如此粗俗、傲慢、不可一世,他也不可能和洪教头打起来,他们能够比武,这里有什么重要原因?(再次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看,柴进在这里一共说了4次话,从开始介绍林冲“非比他人”“可别小瞧了他”,再到想看看他二人的本事,最后到让林冲不要推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说柴进的语言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林冲 洪教头 柴进
  躬身施礼 挺着胸脯(粗俗狂妄) 非比他人
  全不理睬(目中无人) 可别小瞧
  也不相让(傲慢无礼) 看看本事
  连说不敢 跳起交手(飞扬跋扈) 不要推辞
  师:对照图表,现在能把事情的经过,把它讲出来吗?(生讲故事略)
  三、研读棒打经过,理解人物品格,了解曲折情节
  1.理解人物品格
  师:这一场不可避免的比武就在明月地上发生了,他们比得怎么样?默读课文,分别用“____”和“﹏﹏”圈画出描写林冲和洪教头的关键语句,边读边批注,并写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师:先来看看洪教头打得怎样?
  生1:卖力。
  生2:气势汹汹。
  生3:盛气凌人。
  生4:使出了浑身的力气。
  生5:狠、重。
  生6:后来乱了阵法。
  生7:最后被林冲打得措手不及。
  生8:落花流水。
  生9:毫无还手余地。
  生10:狼狽不堪。
  师:这段话写洪教头,语句较多,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细致。洪教头出手狠毒、色厉内荏、武艺一般,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滑稽可笑,被打得狼狈不堪。
  师:林冲打得如何?(生读句子。出示:一横一还,一退一看,一抡一扫)
  师:你觉得林冲打得怎么样?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学生争先恐后在黑板上写下了:放松、淡定、沉着、机智、气势非凡、不慌不忙、不骄不躁、观察仔细、有勇有谋、武艺高强……)
  师:你们怎么看出林冲武艺高强?
  生1:从“一退”看出来,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在退让之间,仔细观察对手的情况,便于反击。
  师:看清局势,不使蛮劲。打得——
  生2:轻松。
  师:看准时机,打得轻松、灵活,应付白如。还从哪里看出了林冲武艺高强?
  生3:从“扫”字体会到他武艺高强,很有智慧。得饶人处且饶人,只是想教训教训他而已。
  师:起初,洪教头对林冲恶语相逼,此刻,林冲只“一扫”。林冲不看重“赢”字,有智慧。
  生4:这个“扫”字还说明了林冲并不想伤害到洪教头。
  生5:只是想教训下。
  生6:并不是真的致命。
  生7:林冲手下留情。
  生8:林冲打得有仁有义。
  生9:林冲武艺高强,他打得轻松,沉着冷静,气势非凡,看准时机,善于变通。
  师:这段话写林冲.三句话43个字,只用了“横”“还”“退”“看”“抡”“扫”等六个动词,就将林冲的被迫还击、武艺高强,表现得淋漓尽致。八十万禁军教头名不虚传。“一横一还”,都是讲林冲被动防守,动作干脆利落,目的明确,反应敏捷,功力深厚。“一退一看”,知己知彼,有的放矢,看得准打得巧。“一抡一扫”是主动进攻还击,轻松取胜,智勇双全。一个“扫”字,表现出林冲打得沉着、打得轻松、打得巧妙、打得智慧、打得宽让,林冲大丈夫真英雄!(板书:智、仁)(师生合作朗读精彩武打场面)
  2.了解曲折情节
  师:从林冲被迫同意与洪教头交手,他们一下子就比完了吗?快速浏览课文第4-6自然段,读到哪些地方叫你感到“咯噔”一下停了?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有这样两个地方,第一是“林冲认输”,这符合林冲忍让的性格;第二是“柴进扔彩头”,这也符合柴进的性格,柴大人喜欢结交豪杰。
  师:林冲与洪教头的武功实在不是势均力敌,作家施耐庵确实是构造情节的高手,他不让他们一下子打完,把实力悬殊的对手之间的打斗故事刻画得精彩、曲折,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师:请同学们分角色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补充金圣叹的批评语句:一折:交手四五个同合,林冲说“输了”,令读者出于意外,此一同书,每每用忽然一闪法,闪落读者眼光,真是奇绝。二折:前林冲叫歇。奇绝矣,却只为开枷之故。今开得枷了,方才举手,柴进又叫住。奇哉!真所谓极忙极热之文,偏要一段一续而写,令我读之叹绝。看他又用一闪。)
  师:谁来讲讲正式比武的过程?(学生复述)
  师: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文法”进行了高度评价。
  (出示:“夫固以为《水浒》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又说:“若其文章,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金圣叹)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读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感受到了作家施耐庵构造情节的绝妙,更感受到了英雄林冲的高强武艺,和他智勇双全、谦让仁义的品格。
  出示:1.名著概览——《水浒传》;2.金圣叹评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课后作业:
  1.完善学习单,做到有序、完整并且准确。
  2.阅读《水浒传》。
  【评析一】
  王爱华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心,真正作为主体,实实在在地学习。
  1.教什么,是一种创造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王老师不是停留在解读教材的层面,她带着课程开发的意识,站在文化的高度,创造性地为学生准备了学习的“饕餮大餐”。首先,她摒弃了按部就班的阅读途径,没有顺着课文的自然小节去展开教学,而是根据小说文体选择了“小说式”的阅读途径,从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到认识故事的相关人物,以及梳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再到细细品读故事最主要的情节,由此加深对主要人物林冲的认识。其次,她从原著以及文学赏析的宝库中选择了合适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可谓匠心独运,反复引用金圣叹的批注,以文学家的眼光来与学生的眼光对接,既为学生点燃文学欣赏的火种,又增强了他们的阅读自信。   2.怎么学,是一种艺术
  在王老师的课堂里,你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感受到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教者艺术地轻轻一点拨,学生原先对人物的零碎认识就交织在一起,成为一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关系“网”,这就是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提取以及意义建构。在“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的重点学习环节,任务非常明确,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读、议、讲、品,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先读,在读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接着议,议出思维导图(以词为序);然后讲,讲清人物比武的主要经过;最后品,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尤其是对林冲的动作“一横一还,一退一看,一抡一扫”的细品,更是品出了人物内在的非凡品质。学生的能力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在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中,思维的深度得到提升。
  3.学到什么,是一种智慧
  王老师的教学充满智慧,她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白我价值与潜能的实现。她重视学生的预学,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评价和修改学生的预学单。在学生相互补充,完善课前摘抄的基础上,她又做了进一步指导,让学生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来摘抄关键词语,学习单上的摘抄要完整、有序、准确,引导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课堂上,学生学到的是如何严谨地做事。最精彩的课堂片段,莫过于引导学生抓住林冲棒打洪教头的一系列动作来品悟人物品质。孩子们自由地感悟.并把自己的发现写到黑板上,近二十个孩子争先恐后地挤到黑板前,自信地写下自己的发现,这是多么热闹的教学景观。王老师乐呵呵地看著学有所获的孩子们,耐心地纠正着哪怕一个不起眼的错别字,并且敏锐地抓住教学契机,品读“扫”字”,不断追问,读出了语言文字里蕴含的情意,学科育人悄然无声,学生从中感受了君子之道。
  王老师一直主张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的“三味”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语文味”使她在逐渐热闹起来的课堂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儿童味”使她在传统不变的课堂面前倍增改革的勇气,“家常味”使她的课堂更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王老师的课,可观、可学,美观、乐学!
  【评析二】
  王爱华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带领学生走入章同经典小说的奇崛森林,通过一系列扎实的言语实践,让学生把握了小说的文体特点和“这一篇”的表达方式,在感悟华章之美的同时,深得阅读思考之趣。
  1.教学内容遵从文体
  《林冲棒打洪教头》并不是学生初识《水浒传》。从课前谈话中感受到学生对《水浒传》还是比较熟悉的,学生能滔滔不绝说出不少故事。作为课堂教学,显然不同于班级读书会,那么这篇小说应该教什么?
  “了解人物身份,理清人物关系”,是王老师亮出的第一张学习导图。故事是小说最基本的层面,人物是故事中最有活力的细胞。对于林冲、洪教头、柴进三位主要人物的身份,学生并不陌生。《水浒传》的特点是人物众多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了解人物内在关系,在阅读时就会陷入混乱或理解得浮于表面。王老师戏称柴进为林冲的“粉丝”,还引用原文补充说明了柴进对林冲敬仰之程度,巧妙地引导学生充分理清了高太尉、差人、柴进、洪教头与林冲之间的关系。而正是这复杂的关系构成了小说的内在张力,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关注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是读小说的重头戏。王老师充分运用学习单,学生自主摘抄人物言行关键词语,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有效先学,课上共学,在读、议、品之中,学生渐渐对人物形象,尤其对林冲“被迫棒打”的智仁之心有了深入地理解。如果仅凭阅读的好奇心,小读者难免浮皮潦草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节课就是教会学生透过人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感受其内在品质,体悟小说的表达方法,走向深度阅读。
  “捕捉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的教学内容也是王老师“以篇达类”的匠心所在。小说精彩华章在于一个“打”,打得酣畅淋漓,打得让人震服。欣赏了林冲的气势非凡、沉着冷静、武艺高超后,王老师问:“这个故事是一下子就打完了吗?浏览课文,还写了什么?”学生关注到情节安排的一波三折,这也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2.阅读策略顺应学理
  上课伊始,王老师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武打故事要精彩地讲。”“讲”无疑是学生从文本里走个来同的重要途径。“讲”不仅启发学生体验阅读价值,感受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丰富表象,积累语言,提升语感。学生自发地讲林冲被高太尉陷害的经历,讲得头头是道。在分角色朗读后,师生在共同评价中加深了对人物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的认识。借助情节发展图,学生再次把比武之前的一部分讲了出来。“讲”一直贯穿始终,有时讲的是故事情节,有时讲的是读者心理,有时讲的是阅读评价。不论是较长段落的叙述,还是一两句的精妙点评,课堂上听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声音。
  让小说教学充溢生长性,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让学生不仅明白“写了什么”,更聚焦于“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王老师没有在学生读得懂的地方着力,而教给了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浅到深的方法。比如在阅读第一部分“比武之前”,学生分角色朗读了林冲、洪教头、柴进三人的对话,感受出洪教头步步紧逼,林冲步步被逼的局势,但柴进的语言在这个情节中的作用是怎样的?一般小读者不会关注。“看似平常最奇崛”,王老师带领学生品味了柴进语言中包含的三个意思,学生悟到:没有柴进的这三句话,这场精彩比武根本就打不起来啊。王老师告诉学生:小说人物的语言无形中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又相机出示金圣叹对此段的评述,也许学生对此写法的感悟还不太清晰,但关注小说情节如何串联的意识会在心里生根发芽,再读小说时也就不再是看热闹的“门外汉”了。此外,这节课多次引入金圣叹的评述来丰富学生视野,打开另一种思路,带领学生步入了“文学评论”殿堂。
  3.学习方式符合学情
  三次完成读书卡片给了阅读主体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学习真的发生了。这节课让每个学生白主地参与学习活动,体现了“学习是每个人的学”的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摘抄人物言行关键词语,归纳性格品质时,王老师一再强调要“有序、完整、准确”,她带领学生做同伴互学评价,纠正了学习单中无序、不太准确的现象,在学生学的起点上教会学生如何规范地提炼信息,形成评价。王老师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教小说,教会学生读小说。
  最后,学生自由上黑板,分别板书描述“林冲打得怎么样?”的词语,这个过程使课堂达到高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世界,是成长中的“这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所有学生表达自我的愿望,课堂成为有情感有温度的生命场。当学生写出“气势汹汹”“穷追猛打”这几个词时,王老师笑而不语,只是问学生:“哪个字特别能看出林冲打得轻松?”学生找出了“扫”字。通过给“扫”字换次比较,学生自然就把“气势汹汹”“穷追猛打”这些词擦除了。容错、化错,尊重但不敷衍,这不仅是王老师的教学风格,也是她一贯的做人风格。
其他文献
提到冷玉斌,熟悉的人会把他比作“儿童阅读的点灯人”“水乡的阅读之树”等等,这些赞誉源白于对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一线岗位耕耘,为乡村教育阅读推广工作尽心尽力的认可与肯定。而用冷玉斌白己的话来说,他不过是“带领孩子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的一个引路人,是以阅读作为自己教育生命锚点的一位乡村教师。2020年盛夏,记者有幸近距离倾听这位杰出的阅读推广人回顾自己读书生活和教育生涯的心得体会。  为什么会走上推广
期刊
儿童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期,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阅读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让儿童增长知识,提高认知水平,而且能滋养儿童的生命,为其未来美好的人生奠基。作为成人,我们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出发,进行合理的引导,构建阅读共同体,助力儿童阅读,让儿童在阅读中白由地呼吸,从而提升儿童生命的质量。  一、阅读儿童,寻找阅读的初始点。  开展儿童阅读,要关注阅读的主体。儿童的天性决定了他们
期刊
冷玉斌:播下一顆阅读的种子  人物介绍:  冷玉斌,江苏省兴化市第二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泰州市劳动模范,泰州市学科带头人,泰州市311人才培养对象,泰州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泰州市“十佳青年教师”,泰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小学语文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全国“百班千人”公益读写行动导师团队成员。著有《教书·读书》(中国人民大学出
期刊
《再见,小恩》  作者:徐鲁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童年时代的离别与重逢,少年时代的失去与得到,成长之路上所感知的冷冽与温暖,艰辛年代里的少年们的友谊、梦想与奋斗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作家献给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浪漫组曲,也是他用不同的文体写出的成长自传。所有的诗篇都是旅程,每一部作品里都能找到作家自己真实的成长脚印。  作者  徐鲁,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是近年来
期刊
体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可以无时无刻地学习体育。如人类的祖先们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摸索出安全有效的射击捕猎方法来获得食物,锻炼出快速奔跑的能力来逃脱天敌的捕杀等,都体现了生活与体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从生活中的某些细节有感而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身心作出一点影响与贡献。  一、设置生活情景,体验游戏乐趣  “生活即教育、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必须基于学生实际,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只有创新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打造诱人的阅读宝库,拓展广阔的阅读田野,构建诗意的阅读森林,躬耕科学的阅读航道,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外阅读 策略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必要延伸和补充,能够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
期刊
江苏省盐城市崇礼路小学创办于2014年8月,现有46个班级,2300余名学生。依托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崇礼路小学坚持德育为先,在这里,每一个孩子在“礼智”文化的熏陶下,争做具有“恭、信、博、敏、善”特质的达雅少年,学校也凭借着“崇德明礼”的德育名片,在教育的园地里崭露头角。  童年,是一幅画,一幅皴擦点染、气韵生动的水墨画;童年,是一首诗,一首起承转合、酣畅淋漓的抒情诗。江苏省盐城市
期刊
“咚咚咚、咚咚咚!”听到节奏特别强烈的乐曲时,你会忍不住扭一扭身子吗?那么大画家又会是什么反应呢?当然是画出来啦!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他的作品就充满了轻快、和谐的节奏感,欣赏他的作品你就能充分理解“艺术是相通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百老汇爵士乐》是蒙德里安在纽约时期的重要作品,在明黄色的线条上散布着大小不一的红、黄、蓝色块,营造出节奏变换和频率震动的效果,既表现出了爵士乐特有的
期刊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意思是说,都城洛阳的四周郊区,山水都很美丽,其中尤以龙门最为美丽。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了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洛阳龙门石窟的景点很多,我们就挑选几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来观赏吧。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
期刊
小书虫的话  金铃把蚕宝宝带回家的过程虽然一波三折。但是她最终如愿以偿地留下了这些蚕宝宝。你有没有养过宠物。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无论是亲人之间,还是朋友之间,都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我们的心灵才会越靠越近。生活才会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