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相比成人而言,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若要儿童自行培养这一能力,所需过程会十分漫长。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成长。
【关键词】自信心 影响因素 信心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29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承担着教育和引导的责任。怎么教育,如何引导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当然每个孩子的性格、生长环境、经历等因素各不相同,在表现上一定会有不同,但是我们也关注到,经历儿童发展的必经阶段,还是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了解、认识、分析,进而更好地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
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一类学生给老师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他们被称为“学困生”。这些学生除了学习方面存在困难,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自信心缺失。
一、自信心名词解释
自信心(confidence),在心理学中,与其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自信与否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但我们必须清楚,信心只是成功后的良性情绪。那么,不自信就可以理解为失败后的不良情绪。
此时,我们需要了解学生,找到学生不自信的原因,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利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坐到前面的座位、指导学生练习正视别人、把走路的速度加快25%、练习当众发言等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二、影响自信的几个因素分析
第一,已往的成功经验或已取得的绩效。这是产生自信心的最有力的因素。在已往的成功经验中,那些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深刻经验对自信心的形成起着特别巨大的作用,而那些轻易获得成功的经验对自信心的形成作用不大,它不可能形成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自信心。
第二,他人的成功经验或榜样作用。看到跟自己相似的人通过持续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人们会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成功;相反,看到跟自己相似的人失败,人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如在年龄、性别、身体特征和受教育水平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地位、经历等方面的相似),要完成的工作越相似,对观察者自信心的影响就越大。
第三,社会说服。我们在完成某项工作缺乏自信时,受人尊敬且有能力者的鼓励(“你能做得好”)会使人的信心倍增。相反,不友善的、负面的话语(如“你不行,做不好”)会严重损害自信心。负面评价,甚至只是非言语的手势和眼神,都可能会损害自信心。开始工作感到举步维艰或怀疑自己时,真诚的社会说服对自信心的形成特别有帮助。
第四,生理和心理唤醒。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时,我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生理和情绪上的感受。这一因素的作用可能比其他信息源的影响力要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感到很疲倦,或身体不好,或焦虑沮丧,或感到很大压力,往往会极大地损害自信心;如果生理、心理状态良好,往往会增强自信心。
三、如何培养自信心
第一,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总想自己的缺点和失败,会越来越没信心。每个人都有许多优点和成就,把它们列出来,写在纸上。至少写出五个优点和五项成就。对着这张纸条,经常看看、想想。在从事各种活动时,想想自己的优点,并告诉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成就。这叫作“自信的蔓延效应”。这一效应对提升自己的自信效果很好,有利于提高从事这项活动的成功率。
第二,与自信的人接触和来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和悲观失望的人在一起,你也将会萎靡不振。经常与胸怀宽广、自信心强的人接触,一定也会成为同样的人。
第三,自我心理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避免对自己进行负面强化。碰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要坚持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等等。重复对自己念叨有信心的词语,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正面心理暗示,有利于不断提升自信心。这已为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
第四,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一个人,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有利于增强自信心。举止洒脱,行为端方,助人为乐,目不斜视,就会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同时,加强锻炼,保持健美的体形,对增强自信也很有帮助。
第五,学会微笑。微笑会增加幸福感,进而也能增强自信心。
第六,学会扬长避短。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要经常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优势、特长,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求得进步。
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孩子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補偿。家长和教师要了解和认识这种心理现象,通过采取某种适合于个体的措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从而实现自我重建的过程。
高中学生刚刚摆脱了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幼稚时期,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刚刚建立和逐步巩固。他们处在像孩子又不是孩子,像成人又不是成人的发展阶段。因此,高中生的心理活动也处于某种矛盾状态,于是形成了“闭锁性”的心理特征,如沉思、内心的自我对白、日记的实现交流,使他们不愿暴露自己内心的一些真实心态,但这并不等于他们真的不愿别人了解自己,恰恰相反,在封闭自己的同时又如饥似渴地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特别是父母和老师这些生活中最接近的人们的理解。因此,只要给他们深切的关怀,深入体察、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更多合理的独立权利,他们会打开心中的锁,慢慢地走到你的身边来。
【关键词】自信心 影响因素 信心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29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承担着教育和引导的责任。怎么教育,如何引导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当然每个孩子的性格、生长环境、经历等因素各不相同,在表现上一定会有不同,但是我们也关注到,经历儿童发展的必经阶段,还是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了解、认识、分析,进而更好地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
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一类学生给老师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他们被称为“学困生”。这些学生除了学习方面存在困难,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自信心缺失。
一、自信心名词解释
自信心(confidence),在心理学中,与其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自信与否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但我们必须清楚,信心只是成功后的良性情绪。那么,不自信就可以理解为失败后的不良情绪。
此时,我们需要了解学生,找到学生不自信的原因,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利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坐到前面的座位、指导学生练习正视别人、把走路的速度加快25%、练习当众发言等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二、影响自信的几个因素分析
第一,已往的成功经验或已取得的绩效。这是产生自信心的最有力的因素。在已往的成功经验中,那些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深刻经验对自信心的形成起着特别巨大的作用,而那些轻易获得成功的经验对自信心的形成作用不大,它不可能形成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自信心。
第二,他人的成功经验或榜样作用。看到跟自己相似的人通过持续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人们会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成功;相反,看到跟自己相似的人失败,人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如在年龄、性别、身体特征和受教育水平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地位、经历等方面的相似),要完成的工作越相似,对观察者自信心的影响就越大。
第三,社会说服。我们在完成某项工作缺乏自信时,受人尊敬且有能力者的鼓励(“你能做得好”)会使人的信心倍增。相反,不友善的、负面的话语(如“你不行,做不好”)会严重损害自信心。负面评价,甚至只是非言语的手势和眼神,都可能会损害自信心。开始工作感到举步维艰或怀疑自己时,真诚的社会说服对自信心的形成特别有帮助。
第四,生理和心理唤醒。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时,我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生理和情绪上的感受。这一因素的作用可能比其他信息源的影响力要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感到很疲倦,或身体不好,或焦虑沮丧,或感到很大压力,往往会极大地损害自信心;如果生理、心理状态良好,往往会增强自信心。
三、如何培养自信心
第一,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总想自己的缺点和失败,会越来越没信心。每个人都有许多优点和成就,把它们列出来,写在纸上。至少写出五个优点和五项成就。对着这张纸条,经常看看、想想。在从事各种活动时,想想自己的优点,并告诉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成就。这叫作“自信的蔓延效应”。这一效应对提升自己的自信效果很好,有利于提高从事这项活动的成功率。
第二,与自信的人接触和来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和悲观失望的人在一起,你也将会萎靡不振。经常与胸怀宽广、自信心强的人接触,一定也会成为同样的人。
第三,自我心理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避免对自己进行负面强化。碰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要坚持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等等。重复对自己念叨有信心的词语,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正面心理暗示,有利于不断提升自信心。这已为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
第四,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一个人,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有利于增强自信心。举止洒脱,行为端方,助人为乐,目不斜视,就会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同时,加强锻炼,保持健美的体形,对增强自信也很有帮助。
第五,学会微笑。微笑会增加幸福感,进而也能增强自信心。
第六,学会扬长避短。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要经常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优势、特长,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求得进步。
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孩子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補偿。家长和教师要了解和认识这种心理现象,通过采取某种适合于个体的措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从而实现自我重建的过程。
高中学生刚刚摆脱了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幼稚时期,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刚刚建立和逐步巩固。他们处在像孩子又不是孩子,像成人又不是成人的发展阶段。因此,高中生的心理活动也处于某种矛盾状态,于是形成了“闭锁性”的心理特征,如沉思、内心的自我对白、日记的实现交流,使他们不愿暴露自己内心的一些真实心态,但这并不等于他们真的不愿别人了解自己,恰恰相反,在封闭自己的同时又如饥似渴地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特别是父母和老师这些生活中最接近的人们的理解。因此,只要给他们深切的关怀,深入体察、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更多合理的独立权利,他们会打开心中的锁,慢慢地走到你的身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