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老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课堂上时常是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应当反思一个问题:在这45分钟里,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也就是说:教师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课改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既热闹还实效?下面,我想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实施有效的教学准备
  1.钻研、拓展教材
  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在深入理解了编者的意图上挖掘教材,才知道学生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才能做到教和学的完善,教师才能灵活自如地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适当地调整教学的环节,达到优化教学。要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教师还必须对教材进行加工和设计,力求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2.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确立科学的、明确的三维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思考,可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充分的预测学情。把能帮助学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难点。整合问题,引导学生有重点的体会、感受、积累、运用,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
  3.了解每一位学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转为主体地位,必然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语文口味等,设计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堂上练习。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是课堂实效性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端正心态,尊重工作,敬业乐业,由衷感到教书育人是一种幸福。当然,其幸福感存在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是高效愉快教学的坚实基础,因此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是一项终身学习的课程。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
  教学是教师主导的教和学生主体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表现在满堂讲,而是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让学生这个主体活跃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思维动起来。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智力、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具体帮助。如果一堂课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就不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的实施。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就无法承担新课程政策下的使命,也就无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作教具、课件,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全力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家汪广仁曾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
  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教师用富有激情的教態、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成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展开多种形式的比赛也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联系生活实际,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等等。激起学生的兴趣,就如同在战斗中选择正确了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的美与丑、荣与耻,这样就把课堂教学引向了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外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使语文学习变得有活力。
  五、有效教学行为评价
  教学行为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以往的教学评价着重于教学后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后,评价趋向多元化,都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课堂。
  还有一些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如学生的情绪因素对课堂实效性的影响,学生的智力因素对课堂实效性的影响,教室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对课堂实施的作用,教材的趣味性对课堂实效性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实践,需要教师们不断摸索探究。
其他文献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进行识字教学,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还应该注意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一、有目的地观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期刊
期刊
如今,走在位于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窦庄村王圩自然村的王圩桥上,当地村民高兴地说:“今后再也不为走危桥而提心吊胆了!这座桥的重修,多亏了岳宝侠代表提出的建议!”
期刊
期刊
孔子在路上遇到阳货,被他一顿追问。阳货问孔子:“身怀经纬天地之才,而任国家走入迷途,称得上仁义吗?梦想做出一番事业,但是屡屡放弃机会,称得上睿智吗?要知道日月易逝,岁不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儿童自我约束力较弱,很容易走神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对儿童手风琴教学过程中,吸引他们对手风琴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小朋友兴趣的指引下教师才能更好地提升儿童的音乐感知、思考和联想能力。而引起儿童兴趣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开展游戏,游戏往往能较长时间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方便老师展开手风琴知识教学。本文就儿童手风琴教学中一些具体游戏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游戏法;儿童;手风琴教学  
为强化相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联合监管,2016年12月21日下午,山东省编办牵头组织召开了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省
期刊
文章将语际交际中语用充实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商务翻译,首先,译者在理解原商务文本时需进行以逻辑知识、商务专业知识及其它百科知识等语境条件为基础的推理、意义选择与调整,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