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情感因素,再现语言美感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使语文教学形式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发掘重视文章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再现语言美感,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让学生留心生活,长期实践,达到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轻负高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重情感因素 再现语言美感 个性 轻负高效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审美对象的语文教材,大都是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但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知识的传授,轻情感因素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削弱了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感受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掘文章的情感因素,在轻负高效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美的感受能力和教学质量。
  一 、认识重视文章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讲,教师出于责任心在教每篇课文时,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内容全部讲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是否能接受。阅读教学是语文课教学的重要部分,进行字、词、句、段的基础知识训练固然重要,但文章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以及语言文字所创造的优美境界,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教师应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和优美句子的精讲,让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及表现力。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声情并茂,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文章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与作者同忧同喜,从而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浓厚兴趣。学生也会作为主体自觉的介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地理解、感受语言文字,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人的情感(如喜、怒、哀、乐……)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会推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充分重视文章的情感因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美的感受能力,而且可以丰富感情,启迪心灵,健全人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他们的自身素质。
  二、如何重视文章的情感因素
  1、转变观念,精讲多读,以情感人
  语文阅读教学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轻情感因素和能力的培养,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由于应试教育及评价方法的误导,使教师教学从应试的目的出发,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进行单调重复的强化训练,使本来趣味性、情感性极强的语文课显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尤其在分析课文时,教师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对文章的分析停留在表层意义上。或者把文章分析的肢离破碎,缺少了整体美感,那么使学生就无法感受到文章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采用精讲多读的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使学生充分认识,加深理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例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用投影仪打出了“普鲁士——占领——阿尔萨斯”几个关键词语交代时代背景,提问“亡了国的人应该怎么办?”以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有感情地范读了这篇文章,以真情来打动学生,最后指导学生用语调轻缓、情绪低沉的语气来朗读几个重要情节,如:当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个“最后”心情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最后”是沉痛而愤慨的,我指导他们用沉重的语气来朗读;第二个“最后”是沉痛而又充满希望的,我指导他们朗读时语调稍高,在沉痛中吐出一点希望,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体会主要人物的优秀品质,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另外,这篇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而是通过他们动作、语言充分体现亡国之后人物的爱国情操,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在这一部分的讲解中,我采用了指导朗读、设疑、讨论的方法,同时,自己的情绪也随着小弗朗士的感情变化而变化,由“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祖国语言”,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尊敬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具有强烈的爱国信念”,把学生带到故事情节中,明白小弗朗士感情的变化是因为他把自己与“祖国”联系在一起,强烈的爱国激情促成了他的变化。这样,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以及法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坚定爱国信念在头脑中也就更清晰了。
  并且我又联系实际,使他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无论在什么时候,没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被侵略,被欺侮,……在感情上震撼学生的心灵,不仅使爱国主义教育升华为学习的动力,而且领略了语言文字的内在美。
   2、钻研教材,紧扣中心,设计情感教育的氛围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情感因素极强的范文。如:《春》、《背影》、《慈母情深》等等,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在掌握、吸收、深化达到内化的基础上,创造情感教育的氛围,在教学中入情入理地剖析,使学生的主观意识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进入文章描绘的氛围,深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知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奇妙效果,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及文章的整体美感。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进入教学活动的主体角色。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上。我首先播放了自己精心编排的录音带,在柔和的轻音乐中让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尽情地感受春草吐緑展新姿,春花争艳绽笑靥,蜜蜂蝴蝶飞舞忙的热闹场面;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抚摸;感受江南绵绵春雨中,撑一把油纸伞于古老石板路上的宁静与诗意……。然后,当他们背诵完“……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最后三个比喻句时,我又播放了流行歌曲《走进新时代》,让他们感受今天走进新时代的人们所焕发的朝气蓬勃的景象……。最后让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口头表达出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能力,也使教学目标达到了一个较高层次。
   3、遣词造句仿写,以练推动情感的深入,再现语言美
   俗话说“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手练。遇到优美的词语、能以情感人的名言佳句,我总是鼓励学生抄写下来,尽量熟读、背诵。除了向他们讲清楚意思,还督促他们及时运用,体会词语的准确性,加强遣词、造句、仿写训练。模仿绝不是呆板的复制,是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联想,如果学生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那么他们的思维就已达到了新的高度。例如:在《白杨礼赞》中,我讲解四个反问句时,先让学生把它们改成陈述句,找出层层递进关系的几个关键词“树——农民——哨兵——精神和意志”,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然后用青松、腊梅、秋菊……名词代替白杨树,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外形、环境与所赞精神的内在联系,找出它们与所赞颂人物等的内在联系。经过讨论,学生便饶有兴趣地仿写起来。
  王国维曾说“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因此,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内容,细心领会作者的艺术匠心,认真学习作者的锤炼功夫,紧扣住精彩词句遣词造句仿写,无疑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既能推动情感的深入,又再现了语言美。
  总之,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而作。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教学中发掘文章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再现语言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轻负高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这种趋势对于各国来说,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民族精神的竞争。现代教育观点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切实贯彻《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逐步养成自
期刊
摘要:生动的语文课堂教学展现的是学生学得轻松和灵活,它要求教师心中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好教案、学案,最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语文 教学 生动性    生动的教学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学,要发掘语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就语文而言,这“剩下的东西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认识到基础学科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数学又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所以如何发挥数学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    一、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
期刊
摘要:学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造就一批“知识性”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千百万具有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也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创造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功能,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造思维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使其在中学教育乃至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副课”意识使得政治教学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搞好政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政治教学 观念 方法    本人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经历,感受颇深。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有自豪成功之处,亦有遗憾失败之笔。幸好酸甜苦辣都有营养,使我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形成
期刊
依照新课程标准,要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我们的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知识是来自丰富多彩的世界,知识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知识系统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认知建立起来的。所以,知识对于我们来讲也是可以去感觉、知觉、认知的;知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是可以感受的,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枯燥无味、单调的,而是确实地存在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其
期刊
覃塘区作为市的课改区,自2002年秋季开始就全部进入了新课程的实验之中,这些年我们围绕新课程的实施做了大量实验,现把课改实验的基本情况及有关建议作简单的介绍。  一、课改的工作  1.通识培训:主要以学校的形式组织老师学习新课程理念。  2.教材培训:新课程的教材教法培训活动。  3.学术沙龙:及时发现和收集课改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困惑。  二、成功的经验  1.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感悟
期刊
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创新,美术作品更是如此,要想保证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实,早在数年前,教育战线唱响的素质教育已为现代美术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美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未来美术的教学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然而,怎样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学生沿着这一方向开拓创新,健康发展呢?回顾二十余年美术教学实践的经历,颇有感触,我认为从
期刊
摘要:新课程倡导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21世纪教育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要有灵气,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教育,让学生敢于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挖掘创造潜能,为未来社会服务。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试作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能力 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
期刊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创新和教学创新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师应改革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  一、更新教学观念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但在教学活动中应明确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认识活动和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