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金融客户经理和他的事业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weixi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烂15双胶鞋,用完十几公斤电池……3年来,农民吴玉安奔走于村民与信用社之间,累计介绍贷款86万元,组织存款268万元,催收贷款本息235.4万元。
  今年1月,吴玉安成为云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十大名牌农民客户经理之一。
  泥溪信用社地处云阳江南七耀山麓的一个偏远乡镇,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前些年,由于信用社人手少,加上农民信用意识差,导致信用社放贷收贷难,农民增收致富也遥遥无期。
  2002年3月,云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决定大胆改革,通过发展农民客户经理,解决信用社人手少、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信用联社确定的农民客户经理的标准是:50岁以下,有文化,在当地有威望,愿意为群众办事,对村民的信用情况比较了解。标准确定后,各乡镇信用社充分依靠镇村干部,以村为单位,通过村民投票,每村选举产生一名农民客户经理,并由信用联社颁发聘书。
  农民客户经理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存款、介绍贷款、组织股金、催收贷款和股金分红等。报酬是每年100元基本工资,外加工作业绩奖励,其中组织存款和介绍贷款的奖励标准为0.3‰,催收贷款、组织股金和股金分红的奖励标准为0.5‰,上不封顶。
  为防范风险,信用联社对农民客户经理实行“三不”原则:不给有价凭证,不刻印章,不允许收管现金。在贷款过程中,各乡镇信用社将派专人调查核实情况,一旦发现违规贷款等,立即取消客户经理的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高中文化的吴玉安成为泥溪信用社第一批农民客户经理。
  从当客户经理开始,吴玉安就忙开了。他深入田间地头、村落院坝,准确掌握农户基本情况,宣传国家小额信贷政策。3个月后,他协助信用社对3442户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建档面达81%,评定信用等级面达到79%。吴玉安没有乱评一个级、乱发一个证。
  同村的张小六,是吴玉安的亲戚,欠了一屁股债。张小六得知,如果自己被评为特级信用户,就可以贷款上万元。于是,张小六三番五次找吴玉安,可他就是铁板一块,不给面子。
  2002年5月的一天,张小六拉上曾有恩于吴玉安的长辈赶到吴玉安家。饭桌上,长辈发话了:“玉安啊,小六不是外人,你就帮忙办一个特级信用证吧,反正信用社也不是你家开的!”
  吴玉安站起来,先把长辈和张小六的小酒杯斟满,然后自己找来一个大茶杯斟满酒,说:“您老的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但您要我干违反原则的事,就等于逼我往崖下跳啊!”说完,从不喝酒的吴玉安一口把一大杯酒喝了下去。望着脸红脖子粗的吴玉安,长辈二话没说,喝完酒,就离开了吴玉安的家……
  杨丙奎的妻子长期卧病在床,两个孩子又太小,自己不能脱身外出打工。邻居、亲戚打工回来后盖起了小楼房,买回了大彩电,而自家穷得叮当响,想干事却没钱。杨丙奎很苦闷。
  吴玉安得知情况后,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前去了解杨丙奎的信用和人品。“丙奎这娃儿不错哟,不但有文化、脑子灵,而且为人诚恳,特重义气,可惜只是家底子太薄了。”听到乡亲们的介绍,吴玉安心里有了底。
  一天中午,吴玉安提着一瓶酒和八两猪脑壳肉,去了杨丙奎家。“老杨,听说你想搞点啥名堂,是啥子?说来我听听,看我能不能帮帮你。”
  “前几年,我到外面学了点烤酒手艺,一直想办一个小酒厂,顺便养点猪,可手头没钱。三亲六戚家我都跑遍了,就是借不到钱;信用社又没有熟人,贷不到款。你说啷个整嘛?”说到难处,杨丙奎两眼红了。
  “老杨,今天我就是为这件事来的哟。听说你要搞点事业,信用社肯定支持噻,你啷个不来找我哟?”杨丙奎把自己先烤酒,再利用酒渣喂猪、猪粪搞种植的打算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吴玉安。
  回到信用社,吴玉安汇报了杨丙奎的情况,得到了信用社领导的支持,马上给杨丙奎授信办了贷款证,并很快给他发放了3万元小额贷款。
  有了启动资金,杨丙奎很快就办起了酒厂,而今厂房已扩大到500多平方米,养猪100余头,年收入达10万元,还买了一辆车跑起了运输。
  吴玉安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有关农户小额信贷的发放、收回情况。
  2004年8月11日,是吴玉安39岁生日,家里来了不少亲戚朋友。吃晚饭时,吴玉安无意间听说鱼鳞村5组吴代平已变卖全部家产,第二天就要去山东落户。
  听到这个消息,吴玉安丢下碗筷,打着手电筒,拔腿就往吴代平家跑。因为吴代平还欠信用社4900元贷款,他这一走,不就成了死账!
  赶到吴代平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敲门进屋,吴玉安还没开口,就遭到了吴代平一家大小的臭骂。这种场面吴玉安见多了,也习惯了,他一点儿都不生气,还迎上笑脸。
  等吴代平一家人平静后,吴玉安从吴代平当初借款治病说起:“小吴啊,人不要昧着良心,当时你赊欠无门、走投无路,不是信用社给你贷款治病,你能活到今天吗?没有信用社的支持,你能外出务工挣钱、娶上媳妇、过上好日子吗?……”一席话,令吴代平泪流满面。第二天一大早,吴代平到信用社还清了贷款。
  客户经理为农民致富架起了一座“金桥”。短短几年间,当地不少农民在信用社的支持下,找准自身优势,结合山区特点,走上了山乡富裕路。“岐阳名茶”、“飘香牛肉干”、“泥溪黑木耳”,已成为七耀山农民致富的代名词。
  目前,云阳已有820名农民担任了信用联社的农民客户经理,去年共协助各乡镇信用社组织存款2950万元,介绍贷款1.7亿元,协助收回贷款9800万元,其业绩占云阳农村信用联社小额信贷业务的三成左右。推行农民客户经理制以来,该县已累计发放小额农贷近5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0倍,不良贷款率也从2000年的57%下降到5.9%。
  今年3月,一个收破烂的人去吴玉安家,收走了他这几年穿烂的破胶鞋和用过的废电池。收破烂的人对吴玉安说:“吴经理,以后你要把破胶鞋和废电池给我留着哟!”吴玉安笑了笑,说:“放心吧,今后的破胶鞋和废电池还多着呢……”
  
  短评
  
  农民的事情农民办
  ○ 王志勇
  农民要发展,缺钱;信用社有钱,又怕贷给农民后收不回来。农民客户经理的出现,不仅化解了这对矛盾,而且取得了“一石三鸟”的功效:农民有了发展资金,信用社得到了发展壮大,给二者牵线搭桥的农民客户经理不但发了财,还增长了本事。云阳县农村信用联社的这一做法,值得金融、扶贫等涉农部门大力推广。同时,这一经验还启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还是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农民自己!
  解决“三农”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开出了不少灵丹妙药,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然而让人尴尬的是,这些药方和措施,农民并不一定买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充分相信和依靠农民!
  在当今中国,谁最了解农民?谁最亲近农民?谁最能发动农民?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农民朝夕相处的农民!农民群众中不乏像吴玉安这样的能人,只要充分相信他们,依靠他们,就能激发他们的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农民的事情农民办。云阳县农村信用联社的这一做法,为正在苦苦探求破解“三农”难题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好思路。
其他文献
3300多户农民建大棚养鸡,年创产值2亿多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7元,这就是让人惊奇的——    谭朝荣的养鸡账    3月的孙河村春意正浓,绿荫中掩映着一排排整齐的房舍。49岁的农民谭朝荣说,这些砖房都是他修的“鸡别墅”。  2002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落户璧山,采取“公司+农户”形式,发展规模养鸡。  很快,一些养鸡户的腰杆上就别上了手机,还流传开了一句顺口溜:“左手一只鸡
期刊
南川的生态农业大观园,合川的洋三元PIC生猪基地,江津的花椒基地,璧山的丁家苗木基地,潼南的1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永川的水果批发市场,铜梁的茂田禽蛋市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渝西地区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积极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和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一批现代农业展示区正崭露头角!
期刊
小镇上的步行街    “这条步行街搞旺了我的生意。”4月7日,铜梁县石鱼镇的逢场天,石心村5组高代远一边张罗饭馆里的生意,一边和我们说着心里话。  去年4月,镇里开会征求建步行街的意见,高代远当场就给干部一个“猫洗脸”:“从来没听说哪个乡镇建步行街,现在有车子过路,我们的门面都关起‘养蚊子’,要是把车子拦在外头,‘鬼大爷’才来光顾这个场!”  这也难怪。2002年场镇搞开发时,高代远等数十户被征地
期刊
在渝黔高速公路綦江出口处,一块大型广告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们的眼球:“中国西部齿轮城”。  这块广告牌不是某个企业制作的,出钱的是綦江县政府。  对市属企业不歧视,对县属企业不忽视,綦江县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走出了一条市属和县属工业企业“两翼共振”、和谐共进的新路。  市属企业在綦江县丝毫没有“外人”的感觉,从土地到其他所有优惠政策,綦江县对县域内所有市属企业进行全方位扶持。重庆綦江齿轮传动有限
期刊
今年春节前夕,在外打工的父母来电话说要回来,15岁的杨名玉和8岁的杨玉璇姐妹兴奋得睡不着觉。她们已有5年没见到父母了。  那几天,姐妹俩常常在村口去等,看见有人来,心里就“砰砰”跳,终于,年根前,她们盼回了日思夜想的父母。然而,当父母把她们揽在怀里的那一刻,姐妹俩竟怯生生的,眼里噙满了泪水,“爸爸”、“妈妈”却怎么也叫不出口。  杨名玉的家在万盛区石林镇星台村。贫瘠的小山村里,人们贫穷了很久,为了
期刊
郁郁葱葱的笋竹重重叠叠,绵延成林,“重庆菜篮子”潼南县又增添了一道迷人的绿色风景——    黄化吉的大生意    黄化吉原是潼南县太安镇个体户,长期经营副食和杂货生意,收入不低。2003年,太安镇开始种笋竹,镇领导有心培植几个大户,他们相中了黄化吉,主动登门拜访,动员他做栽笋竹这桩大买卖。  “咋个栽法?”黄不知道这个玩意儿,镇领导便详细讲解,并送给他一叠厚厚的资料。  他没有当场表态。在接下来的
期刊
2003年,大足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大足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验收——    唐轩夫妇回家    今年春节期间,离家10余载的唐轩和苏小华夫妇把他们在云南经营了10年的建筑装饰公司转手他人,卖掉了住房,举家回到大足,打算在故乡重新创业、安家。  亲戚朋友搞不懂:“放弃自己苦心经营了10年的公司回来重新创业,太可惜了!再说昆明号称“春城”,在那里安家不是更
期刊
春雨绵绵。院子里静得出奇,除了偶尔一两声鸡鸣,就是屋檐上“滴嗒”的雨声。一个老人在屋门前做着针线活,不时抬头朝院外张望。她希望听到有人喊她接电话的声音。  她叫李国琼,丰都县社坛镇永兴村一位60多岁的农民。她的儿女们跟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去了,已3年没回家,连电话都少。为此,李国琼没少流泪。现在,她仍止不住盼着电话,但她发现自己已不像以前那么伤心了。  以前下雨的日子,不能上坡干活,老头子
期刊
“上朝峨眉,下拜宝顶。”这句多少年来在巴蜀大地上广为流传的民谣,表明了大足宝顶石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是,“繁华的解放碑,寂寞的大足石刻”,凤凰卫视首席时事评论员阮次山看到的却是大足石刻的“B面”,他既惊叹又惋惜,这样好的资源一定要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来提升。  处在宝顶大佛湾的大足石刻,一群群大型雕像紧密相连,蔚为壮观。  从石刻特有的文化氛围里走出来,大足县委书记辛世杰领记者来到他办公室一幅大足
期刊
灯笼、茉莉花、太极拳……2004年8月30日,燃烧了17天的第28届奥运会圣火,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渐渐熄灭,由张艺谋导演的8分钟节目,点燃了全世界对北京奥运的憧憬。现场气氛在中国魅力的冲击下,又一次达到高潮。在展现中国魅力的舞者中间,有一个25岁的重庆女孩王琳。  对王琳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但对于北京奥运宣传片开篇那段红绸舞,也许很多人都印象深刻。那位舞红绸的姑娘,就是中国歌舞团舞蹈队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