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震撼:人犯成了“人英雄”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z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老板酒后负命案,逃亡路上幸遇恩人相助
  
  1979年,汪新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99年,汪新开了一家小型超市。
  2001年初秋的一个夜晚,正为一个同行向他借钱不还而心烦意乱的汪新与几个朋友在一家餐馆聚餐,一喝就是几个小时。邻桌的客人也喝多了,汪新的朋友陈某起身去卫生间时,头重脚轻地碰到了邻桌一个人的身上,双方就为这点小事争吵起来。
  陈某欲返回自己座位的时候,那伙人中的一个扑了过来,对着他举拳就打。在双方争吵时,汪新心里便憋着一股火,此时见对方欺人太甚,那股火直冲脑门,加上酒精的作用,他想都没想就抄起身旁的凳子,瞅准对方的脑袋铆足劲儿砸了过去。只听哗啦一声,凳子碎了,对方哼了一声倒在地上,脑浆当时便流了出来。汪新马上醒了酒,趁着众人惊魂未定,慌忙跑回家,连夜收拾好行李,登上了一辆往哪儿开都来不及问的火车。
  汪新乘坐的火车终点站是哈尔滨市。为安全起见,汪新在哈尔滨市与宾县交界的一个村子里租了间民房住了下来。为了生存,汪新托房东给他找点活儿干,房东帮他联系了割晚稻的活儿。
  汪新从没干过农活儿,但此时他已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房东陪同汪新去见工头——一位来自辽宁省黑山县名叫陈忠的老汉。陈忠老汉领着四个同乡在这里割稻子,看着汪新细嫩的双手和城里人的装束,他一个劲儿摇头。汪新可怜巴巴地对陈忠老汉说:“我做生意赔了,为了躲债逃了出来,求您一定收下我,我已经一天没吃饭了。”听汪新这么说,老汉的心软了:“那好吧,能干多少干多少,怎么也不能让你饿着。”
  第一天走进稻田,汪新手里的镰刀怎么也不听使唤,不一会儿便被同伴远远地抛在后面。他累得满头大汗,手也割出了口子,但由于担心失去这份工作,他一直咬牙硬挺着。后来,汪新实在支撑不住了。他望着似乎永远也到达不了尽头的稻田,颓然坐在地上。
  陈忠老汉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他身边,叹了口气,然后手把手地教汪新割稻子的要领,耐心地安慰他。
  在日常生活中,陈忠老汉对汪新格外关心,他为汪新挤手上的血泡、磨镰刀。有时天晚了,汪新还没有割到地头儿,老汉便帮他割完,见他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还陪他唠家常。汪新越来越觉得与善良的陈忠老汉有缘,不知不觉间,他已与老汉叔侄相称了。汪新甚至常常暗想:如果自己有幸还有重返阳光下生活的机会,一定记住这段患难之交,报答老汉。
  半个月以后,割稻的活儿干完了。陈忠老汉的四个老乡提前返乡,留下老汉一个人结账。那天晚上,结完账后,陈忠老汉将汪新的800元工钱递到他手里,又将5000多元塞到自己事先缝在短裤上的口袋里。两人一同走出雇主家门,老汉热情地对汪新说:“大侄子,我就要回家了,什么时候有空闲,到我家里去玩。”说到这里,老汉像个孩子似的不好意思起来:“只是我们那里穷,没什么好招待你的,不过酒是有的,还有你婶、你哥、你妹他们人都很好。”汪新听了非常感动。
  
  该出手时没出手,灵魂溺水却难泯灭人性光辉
  
  与陈忠老汉在村头分手,汪新在往自己租住的民房走的路上,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老汉声嘶力竭的呼救声。他回头一看,只见从荒地里蹿出五六个人,把老汉围在中间,一把刀架在了老汉的脖子上。老汉转身想跑,但被他们按倒在地上,紧接着,他们动手解老汉的裤子。
  汪新顿时血往头上涌,他飞快地扫视了一下四周,见路边有根木棒,拾在手里便要往上冲。可他的脚刚抬起来,却又硬生生收住了。他想:如今我负案在身,把陈叔救了,几个歹徒以后肯定会来找我的麻烦,万一惊动了警察,我不等于自投罗网吗?在汪新犹豫不决的时候,陈忠老汉以为他离得远没有听到自己的呼叫声,就又大喊起来:“汪新,快来救我……”这喊声如同一根长绳,拉着汪新,但他竟站在原地一动没动。后来在老汉的声声呼救声中,汪新狠着心跑回了村子。
  深感良心不安的汪新想打电话报警,可他不知道村里谁家有电话,转来转去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待他急匆匆返回,出事现场已经一个人影也没有了,地上只有一摊血和一张被撕烂了的百元大钞。想都来不及想,汪新回到租住的民房,简单收拾一下行李,仓皇离开了。
  直到来到县城,坐上了通往内蒙古自治区的火车,汪新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回到了肚子里。他的气还没有喘匀,那摊血又浮现在了他的眼前。他想:天亮以后,也许村里人看到那摊血后会去报案。可由于自己不敢现身,很有可能被公安人员列为重点怀疑对象,从而使那几个恶人逍遥法外。汪新越想越觉得自己活得窝囊,一个劲儿捶自己的大腿。
  汪新辗转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林左旗,在旷野上找了一间无人居住的草房,一打听是外地采蘑菇的人废弃的,便住了下来。半个多月后汪新才找到谋生之路,给牧民割牧草。白天,汪新发狠地干活儿,看他那挥汗如雨的样子,别人还以为他是财迷,其实他是在自虐。
  尽管如此,晚上躺在床上,陈忠老汉的身影还是会出现在汪新的梦境里。有时,陈忠老汉说:“叔现在已经知道你杀了人,你这孩子怎么能干出这样的事来呢?叔知道你有苦衷,一点不怪你当时没有救叔。”有时,陈忠老汉又说:“孩子,叔求求你了,你还是回宾县一趟吧。公安局的人怀疑是你杀了我,你不怕受冤枉也要替叔想一想,不然叔可能一辈子都报不了仇了。”从梦中惊醒的汪新往往要抱头痛哭一阵。
  牧民所在的游牧区很荒凉,开始汪新对这一点极为满意。他曾经想过:这辈子就生活在这里了,直到病死老死,化作牧草。但时间久了,汪新才体会到寂寞绝不亚于酷刑。不用说有人陪他说话,就连人也很难见到。渐渐地,汪新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
  这天傍晚,汪新正在梦中与陈忠老汉交谈着,突然一个女人惊恐、嘶哑的呼救声把他惊醒了。汪新侧耳静听了一会儿,猜出是歹徒胁迫一个女人来到这偏僻的地方,欲行强暴之事。汪新在房间里不停地转圈,他想:附近只有我一个人长期居住,如果不出手相救,那个女人必然毁在歹徒的手里。可如果冲上去,自己的身份又很可能暴露。这种事怎么都让我赶上了﹖汪新前思后想的当儿,那个女人仍在呼叫着,只是声音越来越微弱,且时断时续。就在这时,陈忠老汉的身影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汪新终于下定决心,操起一个采蘑菇人留下的大铁钩子,义无反顾地冲了出去。
  汪新赶到的时候,两个歹徒已经扒光了女人的衣服。汪新抡起铁钩子,向他们狂挥猛打。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把两个歹徒吓蒙了,他们捂住脑袋就跑。直到他们被无边的夜色吞没了,汪新才回过头来。汪新看到眼前这个惊魂未定的女人,其实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面容姣好,尤其她那青春的胴体,哪个男人见了周身的血液都会热得发烫。见汪新注视自己,那女孩子醒悟过来,她羞红了脸,慌忙穿衣服。汪新的心神也回到了现实,他转身就走……
  汪新走出不远,女孩子穿好衣服追了上来,紧紧拉住他的胳膊不放,说:“大哥,你是我的恩人,我要感谢你。”汪新说:“你就当从没发生过这件事,也从没见过我。”那女孩子说:“不,如果让你走了,我的良心会不安的。”汪新想了想说:“我先送你回家吧。”汪新陪女孩子走了十多里路,女孩子一路上反复说,汪新是她这一生中见过的最好的人。
  眼前出现一个小型工厂的时候,女孩子突然站住脚,指着灯火通明的地方说:“那个工厂是我家的。大哥,你现在没有工作的话,就到厂里来干活吧。”汪新心里一动,想对女孩子提出一个条件:不要将她遇到歹徒的事向警方报案。但汪新马上想到,这样一来女孩子难免会对他产生怀疑,而如果不提这个要求的话,一旦女孩子报案,警方肯定会核实他的身份。想到这里,汪新立刻产生了走的想法。他用了个缓兵之计,说:“我先回去了,明天我再来找你。”女孩说:“你说话要算数,不然明天我去找你。”
  回到住处,汪新收拾好行囊来到屋外,向着女孩子家的方向伫立了许久。他想:如果去女孩子家的工厂,说不定会有所发展,或许还会得到爱情。但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不得不放弃一切值得追求的东西。
  
  那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救人英雄”投案自首撼动多少好人心
  
  2002年,汪新一直在辽宁省抚顺市郊一个钢窗厂打工。到这年初冬,他便积攒了4000余元。但汪新活得一点也不轻松,他不但眼前仍不时浮现出陈忠老汉的身影、那摊血、那张撕烂了的钞票,而且常常梦到自己手上戴着明晃晃的手铐。
  2002年12月初的一天早晨,汪新正在钢窗厂的院子里清扫积雪,忽然听到不远处的集市附近传来一阵叫喊声。他循声望去,见两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握着砖块,向被他们压在身下的一个中年男子不停地猛砸着。两个人欺负一个人,哪儿有这样的道理!更可气的是,旁边围了十几个人,竟无一人施以援手。一见这场面,汪新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把自己的身份忘得一干二净。他提着铁锹跑了过去,向那两个施暴的人没头没脑地抡了起来。
  被压在下面的人见有人相助,向汪新高喊:“我是警察,抓住他们,他们是逃犯”汪新低头一看,这个已满头是血的人确实穿着警服。他本想一走了之,但怕被那个警察看出他心里有鬼。而对那两个逃犯,汪新又生出一种同病相怜之感。正义和邪恶在他的心中激烈地斗争着,令他左右为难,但最终还是正义的力量占了上风。这时,两个逃犯从腰间抽出刀,恶狠狠地说:“哥们儿,我们摊了人命案子,请你让开一条路,不然可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一听这话,汪新手中的铁锹舞得更猛了,边舞边说:“老子也杀过人,谁怕谁呀!”两个逃犯近不了汪新的身,慌忙逃之夭夭。汪新追了十几米远,猛然见前面出现了五六个警察,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立即转身便跑,连钢窗厂也没敢回。
  汪新逃到黑龙江省鹤岗市,仍找了一家位于市郊的钢窗厂打工。长年东躲西藏,使他渐渐厌倦了惊弓之鸟般的逃亡生涯,自首的冲动时常会在不经意间涌入他的脑海。与此同时,对自由的渴望又促使他极力扼制着这个念头。正当汪新举棋不定饱受折磨的时候,又有与前几次类似的事情被他遇到了。
  2003年2月28日,汪新去一家市场,走在他身边的一位老人突然倒地,人事不省。一时间,汪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他等着有好心人将老人送往医院,或老人的家属闻讯赶来。然而,汪新等了将近5分钟,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人把老人扶起来,甚至有人说:“千万别管,小心讹上你。”汪新心里这个气呀:“你们可都活得比我体面,难道这事非要我这个逃犯来管?”又过了1分钟,汪新终于忍不住了,他想:也许这是老天在考验我呢。这事和警察沾不上边,自己把老人送到医院就走,总不会出事吧。想到这里,汪新将老人背上出租车,送到了鹤岗市人民医院。
  令汪新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围观者并非全是“冷血动物”,然而正因为那个“热血”的人,才“坏”了汪新的事。这天晚上9时许,鹤岗市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马上指派团结路派出所处理此事。当警察来到出事现场,得知老人的去向后,立即赶往市人民医院。这时,汪新看着老人被送进急救室,正准备离开。见到警察,汪新加快了脚步,但被一位随车赶来的群众拉住了。他对警察说:“就是这个小伙子将老人送到医院,从一楼一直背到六楼,而且车费、医疗费都是他垫付的。”医务人员也说:“他一进来就让我们赶快抢救病人,我们都以为他是老人的儿子呢。”在众人赞许的目光中,警察向汪新伸出手,表示感谢,随后询问他的身份。让汪新感到十分奇怪的是,这次他竟然没有丝毫的惊恐,而是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慨:做个好人多好啊就在这一瞬间,汪新突然有了如释重负之感,他平静地将双手并拢到一起,伸到警察面前,说:“我杀过人,过够了逃亡的生活,你们把我带走吧。”
  在鹤岗市工农区团结路派出所,吉林市、宾县、内蒙古自治区鄂林左旗以及抚顺市各地警方闻讯前来。见到汪新时,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林左旗的警察百感交集:“可找到你了。那个蒙古族女孩子的父母,在你走后不久,就给警方送来1万元办案经费,请求警方帮助他们寻找女儿的救命恩人。听他们的语气,那个女孩子十有八九爱上你了。唉……”警察的话还没有说完,汪新的眼睛便蒙上了一层雾,以致后来警察又说了些什么,他一句也没听清楚。
  抚顺市那位得到汪新救助的警察也特意赶来了。那次他因英勇缉拿逃犯荣获了二等功,事后他一直在苦苦寻找汪新,想同他一起喝杯庆功酒。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种场合,以这种方式见面。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对汪新说:“虽然你曾经杀过人,但你对我的相救之恩,我会永远铭记在心。”那位被救老人的家属前来向汪新致谢时,也对他说:“老人一醒过来,就说想见见救了他命的年轻人。我们不管你以前如何,就从你三次救人的举动,我们什么时候都会认为你是个好人。”人们对他大加褒扬:“岂止是好人,应该是英雄。”
  面对这些溢美之词,汪新长叹一声说:“英雄这两个字怎么能用在我身上?其实逃亡这两年,我一直在想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后来我明白了,有些时候我还算得上是个热血的人,只是以前不懂得讲原则,结果酿成大错,成了一个逃犯,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在鹤岗羁押期间,汪新提出的惟一请求是,就地办案,不要将他押回老家。汪新说他宁肯让家人认为他失踪了,也不愿让他们看到他以一个杀人犯的身份站在被告席上。但因汪新的案子是在吉林市发生的,警方无法满足他这个要求,最终他还是被押解回了原籍。
  2003年10月20日,汪新被吉林省吉林市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来汪新从司法人员口中了解到,他在逃亡期间虽屡有人性的闪光点,但不能抹去杀人、潜逃的事实,也不足以成为法定减刑的依据,只能作为司法机关在量刑时酌情考虑的一个因素。对此,汪新表现得十分平静。他说:“当初救人的时候我就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我虽然失去了身体的自由,却得到了心灵的解脱,终于不必躲躲闪闪了,法院怎么判我都服从。”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返回家乡创业,吸纳了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截至2017年5月底,该县返乡创业农民工达到1200多人,创办电子商務83家,成立专业合作社90个,预计带动约200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该县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机构建设,积极开展走访慰问。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并印发了关于春节期间走访农村返乡人员助
期刊
近期,桂林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厦门市集美大学顺利开班,来自桂林市市直有关机关、各县(区)负责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相关负责人85人参加培训。  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实地现场教学、小组学习、讨论、交流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安排了6个理论专题和3个现场教学专题,內容涉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人才评价机制的先进经验,管理人员执行力、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置和舆
期刊
洋节是越来越多了,现在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2月14日是送鲜花和巧克力的日子。有次在超市听见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说话:“我要芝麻糖。”“不,今天情人节,我请你吃巧克力——你长大了嫁给我好不好﹖”可见这节日有多深入人心。但是世上真正喜欢情人节的恐怕只有两种人:花店的老板和有钱的情人。他们巴不得每天都是情人节,爱你爱我说来说去,红玫瑰紫百合送来送去,绿钞票递来递去,于是柔情蜜意也传达了,经济也繁荣了,个
期刊
第一次见到先生是在一个培训班里,他的自我介绍是“桥牌第一,老婆第二”!当时这句话引来一阵哄笑,我也在哄笑的队伍里。我当时根本没想到,后来我却成了那个人的“老婆”!而且,一如他所预言的那样,排在了“第二”!  结婚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桥牌第一,老婆第二”——先生的眼里除了桥牌再也看不见其他任何东西。我感觉桥牌才是他的正室夫人,而我是如夫人!  新婚蜜月,我们准备回父母家看看,却正逢春运高峰期,
期刊
一、贫困农村女孩顶住压力进农大    韩梅梅1978年出生在湖北省竹山县一个小山村。家里还有一个比她小3岁的弟弟。韩梅梅的父母懂点文化,认为读书是跳出农门、摆脱土地束缚的最好出路。因此,他们拼命地干活,节衣缩食,想方设法赚钱供两个孩子上学。  那年,韩梅梅马上要上高三,弟弟初中毕业。家里没有能力供两个孩子读书了,父母流着泪和孩子商量看让谁继续读书。没想到弟弟主动提出退学,他的理由是姐姐成绩好,考大
期刊
2003年10月26日,一位名叫谢素芳的女子拿着一份夫妻合同,来到四川省某市妇联维权部,大喊她被丈夫谭向东骗了,并请妇联的同志帮她看看这份合同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妇联的工作人员看后被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对夫妻竟为“第三者”订立了合同并且得到了公证!那么,这份所谓的“家庭责任分工合同”有没有违反《婚姻法》的相关条例呢?它的公证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这就成了谢素芳所说的是否被丈夫骗了的焦点。    
期刊
一对恋爱中的男女青年,由于女友在经济上不独立,她先是以借用或私拿的名义,多次从男友处借走上万元钱养活多病的父母和家人。当男友对此提出强烈的异议时,女友竟以他无情无义为由,干脆拿走了他的手机和所有的现金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万般无奈,男友到当地派出所去报了案,并请律师起诉女友非法侵占他人财产。  因未婚同居中经济纠纷而导致分手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由此对簿公堂,在全国却实属罕见。那么,
期刊
黎枫是一个高中生,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打着响指,声音清脆悦耳。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空荡荡,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右手仅有两根指头,他竟用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了响指!  当我们成为朋友后,我渐渐地了解到了他的一些情况。9岁那年,他因顽皮触碰到高压线,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开始的时候,他感到万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后来在父母及老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平复如初。   有一
期刊
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我和女友两个人口袋里只有一百元。  她很突然地来到了我的城市,两手空空,她说,我们就这样在一起吧。我抱着她,紧紧地。  我的一个朋友因为打官司借了我的积蓄,所以我的钱所剩无几。  我们在一个很安静的小区里租了一套房子,买了生活必需品后,打开钱包,数了一下,只有一百块。  我说,没关系的,可以去朋友那里借一点,等发了工资就好了。  她趴在床上,开始分配钱。  这三十块是给你早上坐
期刊
2003年岁末,这座南方小城,忽然流行起在眉边文一只蝶。她是这起流行事件的中心。先是她的同事效仿,接着是同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  在她的左眉侧边,有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长发的若隐若现里,翩翩起舞。  有一天,她不经意地撩开长发,坐在身旁的一个同事立刻尖叫了起来,追着问她是在哪里文的。她看着同事的眼,那是满目的羡慕与渴望。  单位里爱打扮的小女人们一下子都拥了上来,将她团团围住。她举目看着她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