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与日本人,越是认为自己和对方相似,越是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误区。
写于40年前的《日本人与中国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定价28元)一书,如同一面双面镜,从照在“邻人”日本身上,也折射出作为“国人”的中国,焕发出跨文化的新魅力。因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相似但不同之处,如稍不注意就可能产生误解。正如该书作者陈舜臣所指出的:“不了解对方要比觉得自己了解对方,而实际上导致误解强得多。”
我们这对邻居
“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就失去保护,暴露在寒风中;“辅车相依”——“辅”是颊骨,“车”是齿床,双方相辅相成,缺一个都不行。也有人说“辅”是固定在车辆一侧的木头,仍然是说“辅”和“车”是不可分离的搭档。“唇齿辅车”连在一起,形容利害关系十分密切。该词出自《春秋·左传》,自古以来常被引用。用这个词来形容日本和中国的关系,绝不少见。但是,两国真的是唇齿辅车的关系吗?
19世纪中叶以前,两国关系如此密切,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元寇”的时候。蒙古灭了宋,又要进攻日本。失去了宋这个嘴唇,日本这个牙齿就得暴露在风中哀鸣。这种状态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所以明显应该视作“例外”。在近代以前的日中关系里,“唇齿辅车”仅仅是传说。
近代以前,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势力,经常从塞外(万里长城以北)南下。位于中国背后的日本,对中国来说并非是抵抗敌方的防护壁,也起不了什么用。而且,席卷中国的势力,光是在这片广阔国土的治安维持和经营上,就已经耗尽精力,因此不会再兴起渡海进攻日本的念头。蒙古人是个例外,那是非凡能量的异常泛滥,更应该说是天灾。在以人力为主要能量的时代,从中国进攻日本,在常识上来说不可能发生。有这个工夫,还不如去开发海南岛或云南(位于印度支那半岛北部的高原地带),更为现实和聪明。
日本位于中国以东,日本的东边是广阔无垠的太平洋,越过太平洋和日本来进攻中国,长久以来更是没人想过。也就是说,日本也不会成为中国的“唇”。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5世纪末,麦哲伦的世界航行是在16世纪20年代。但是,在帆船时代,新发现的航路还不能立即成为强势势力的通道,最多只是为海盗和商业冒险家提供了活跃的通道。这些航道成为强势的军事侵略势力扩展版图的通道,要等到产业革命以后。产业革命产生了新的能量,地球变小了,企图吞并中国的势力,能一下子轻易跨到玄海滩了。太平洋也不再太平,浮动着形迹可疑的黑船。从对岸的大陆跨过这片大洋,也不再是件难事。
从此,日中两国才形成“唇齿辅车”的关系,至今不过百数十年。但讽刺的是,自从成为唇齿辅车的邻国,两国的关系开始恶化。虽然遗憾,但认识到这个事实,是思考两国问题的出发点。
直到一百多年前,对日本来说,中国只是先进技术、文化的供给源,在政治上并未感受到中国带来的影响;对中国来说,日本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东海岛国。双方当然希望互相友好,但就算不友好,实际上也没什么关系。也许说得有点过分,至少双方很少强烈地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幕府明治期以后,这种互不相干的情形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次亲密接触
上梳髻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有敏锐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敏锐的一面是,没有被现实遮住眼睛,抓住了“理念”。错误的一面是,没有看到“理念”背后隐藏的“现实”。明治开国后,中国的“现实”也对日本开放了。在明治以后的日本人眼里,这种残酷的“现实”只映照出一个“理念”被污染殆尽的中国。实在可悲。
过去中国人了解日本,主要是从旅行者、九州古代政权的使者等那里听来的。不论是关于理论,还是关于现实,都很遥远,是朴素的传闻。众所周知的《魏志·倭人传》,是中国最早记录日本的史书。
魏存在了四十多年,为西晋所篡朝。《日本书纪》、《古事记》在五百年后才成书,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历史记录,还处于被称为“古坟文化”的时代。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倭女王卑弥呼派遣大夫难升米赴魏请求朝贡。关于卑弥呼统治的邪马台国,一说在九州,一说在近畿。众所周知,战后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中国人的日本人观,以《魏志·倭人传》为原本,此后的史书,多以此为根据。日本人的性格被普遍描述为:
——聚会时无父子男女之别
——性嗜酒
——妇人贞节,不善嫉妒
——少纷争
——少盗贼
史书上记载的都是突出的特征,太普通的特征都被舍弃了。特别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又是以文章简练著名。因此,《三国志》中的日本人观,是选取了日本人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与中国相比,显得怪异,或是作为蛮夷之国来说不可思议。作者把自己感到吃惊的东西写了下来。这种惊奇感,是记录的原动力。
不论如何,明治以前,两国只通过文书和传闻来交流。皮肤与皮肤相互接触,感受对方的体温,这样近距离的接触还很少。“元寇”时,双方刚一打照面就兵刃相见,擦肩而过,杀气倒是传达到了,却没工夫互相感受对方的体温。明治以前,仅有的一次,日中两国各派数万人,长期血肉相搏——那是丰臣秀吉对朝鲜出兵,即所谓的文禄、庆长之役。日本将士第一次遭遇中国人——不是书上的,而是活生生喘着粗气的中国人。从辽东的军营被派到这个战场的明军将士,大部分也是第一次听到“日本”这个词。
城与旗
节日升国旗,这一规矩在战前等同于强制执行。每家都竖着国旗,如果哪一家没有国旗,就特别刺眼。就连神户的外国人住宅,红日旗和自国的国旗也在门口一左一右或是交叉插着。
昭和初年,在家附近的华侨商馆的仓库,见一个打杂的老头和年轻的店员发生口角。两人都是中国人,口角的原因,是节日挂出的中国国旗。
那时正值北伐成功后不久,国旗也变成了青天自日旗。但是,打杂的老头小心收藏着军阀时代的五色旗。年轻店员是革命党的粉丝,一看就生气了,说北洋军阀已经灭亡了,五色旗可以扔了。老头也生气了,说:“现在的小年轻真不知天高地厚,什么时候也许又能用了。”这并不好笑。中日战争初期,日本在华北建立的傀儡政权,曾经一度使用古色苍然的五色旗。
战后,日本节日挂国旗的人家少了,除了因为红日旗与不愉快的战争记忆联系在一起外,还因为在日本人的气质中,对挂旗持有消极态度吧。日本人不喜欢旗。源平合战的白旗、红旗,是为了区别敌我双方而不得不使用,仅仅在竿子上挂了块连图案都没有的布而已,一点也不讨人喜欢。Hatal这个词也是。织纤维的工具叫做Hata,织出的布也叫做Hata。挂在竿子上的旗,好像是嫌麻烦,也取了同样的名字。取名字的时候,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仔细斟酌,对自己不喜欢的就马马虎虎。 游牧民族为了通知先头在哪里、往哪边走,不得不常用旗。所以,在被城墙围住的城市,也就是城郭城市里,也大量使用旗子。城墙上翩然飘扬的旗,对伺机想前来掠夺的蛮族有威吓的作用——这里有准备,大将军守着呢。
日本从中国吸收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最终未采用的,有科举、宦官等。此外,用城墙围起来的城郭城市的形式,也是其中之一。日本的城,是领主和他手下的武士踞守的地方。但是,汉语中的“街”就是城。北京、上海这些主要城市的城墙都没有了,但在汉语中,从郊外去街上,就意味着“进城”。中国的城,如果是首都,就包含政府的皇城、皇帝居住的宫殿。这时,广义的城应称为“罗城”。“罗生门”就是罗城的门的意思。相对于罗城,皇城地区就是“子城”,皇帝、太守所在的城——相当于日本的本丸,叫做“牙城”。
在营造奈良的平安京时,中央修了南北向的大路,城市修造得像左右对称的棋盘,这完全模仿了当时唐朝都城长安。这也许是遣唐使的策划。奈良的规模只有长安的五分之一,连中央大道朱雀路,也是原样学长安。奈良和京都没有模仿的就是用城墙把城市围起来。在罗生门附近,造了些土墙一样的东西,但还称不上城墙。长安的城墙高五米多,东西逶迤十公里,南北长九公里半,围着大城市。
因为被海包围,日本不用像中国一样担心异族的侵略。因此,也没有建造城郭城市的必要。如果要把平城京和平安京用五米多高的城墙围起来,那就成为一个大工程了,日本人民一定会累得筋疲力尽。如果要是有了城墙,上面整整齐齐地插着带穗的鲜艳旗子,日本人也许会比现在更喜欢旗子吧。
从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
比较是一种容易理解的说明方法,但危险的陷阱就隐藏在周边。特别是在比较集团时,陷阱密布,不可疏忽大意。集团也和个人一样,各有各的性格。但是,也有例外。只是有时例外是千分之一、百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有程度之差,处理时所费精力自然有所不同。无论如何,如果夸大一个例外,把它当作集团的性格,就会落入陷阱。
从历史上来看,日中两国的相互理解意外地有限,让人不禁大吃一惊。这也是事出有因。因为两个互不相干的邻居,犯不着用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对方。而且,对“外来的东西”不感兴趣,是中国的传统。
在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中,被迫“开眼”之前,原则上中国并不承认外国的存在。中华即世界。因此,“外国”这个观念无法进入当时中国人的脑海。离文明的中心越远,文明的内容越是掺了水,人越是粗鄙野蛮。属邦、朝贡国、没有接受文明洗礼的蛮夷之国,虽然知道这些,但如果称他们为“外国”,过去的中国人会一时反应不过来。在这些土地上,即使有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稀薄阶段,中国做梦也没想过还有“其他的文明”。如果是其他的文明,还会有兴趣,但如果是我们的文明“掺水”后的东西,还有研究的必要吗?只有少数的好事之人,用掠过古董店门面的眼神稍微瞥了一下邻居日本。
明治之初,作为清国公使馆书记官来日的诗人黄遵宪,在其著作《日本杂事诗》的后记中大叹:日本研究中国之书数量甚丰,中国写日本之书数量与质量都无法相提并论。
确实,日本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的文化。但那只是文化,写下的东西、创作的东西,都只是“理念”。日本直到明治开国,关于中国的“理念”是接受了,但中国的“现实”一点也没有接触到。
日中两国这对邻居,与其寻求相似点,不如尽量寻找相互的差别,并将差别扩大化,认识到:对对方真是一无所知,这样才比较好。
因为使用相同的文字,就认为对方大致会明白。这个“大致”真是不可靠,有时简直是谬以千里。
譬如语言语感的差别,在同一个国家内也存在。例如,“马鹿”和“阿呆”,虽然都是骂人的话,但理解的方式在关东和关西各不相同。在关东话中,“马鹿野郎”简直像说话时的伴奏,随便使用,被骂的一方也习惯了,并不觉得受到辱骂。反倒是被骂作“阿呆”,则会觉得被当作白痴,感到伤心。相反,在关西话中,“阿呆”出现在极平常的对话中,也不会造成大风波。因为原本的辱骂色彩变淡了,于是要恢复原意,就必须在前面加上一个“多”字,如“多阿呆!”如果不加就没有力度。被叫做“阿呆”没有什么感觉,而被骂作“马鹿野郎”,简直像被骂作畜生一样,有人会勃然大怒。不过,现在两地都了解各自的习惯,“马鹿”和“阿呆”的语感都差不多相同了。这可以说是相互理解的成果。关东人被叫做“阿呆”,就会想起电视上的关西场景。“啊,不过是一句话而已”,这么一想就没事了。关西人被骂作“马鹿野郎”,也不会有什么反应了。能有这样的结果,功劳都应该归于电视、收音机、漫画、小说等媒介。另外,出于调动工作等原因,人们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休闲热让旅行者越来越多,这对增进相互理解也是一种帮助。
所以,了解对方,请从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当然,这是对两国国民的共同希望。日中两国的交流很有必要,因为需要以此加深相互理解,消除误解。再重复前面已经说过的话:对中国一无所知,对日本也一无所知。日中两国应该回到这个起跑线,重新出发吧。
写于40年前的《日本人与中国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定价28元)一书,如同一面双面镜,从照在“邻人”日本身上,也折射出作为“国人”的中国,焕发出跨文化的新魅力。因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相似但不同之处,如稍不注意就可能产生误解。正如该书作者陈舜臣所指出的:“不了解对方要比觉得自己了解对方,而实际上导致误解强得多。”
我们这对邻居
“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就失去保护,暴露在寒风中;“辅车相依”——“辅”是颊骨,“车”是齿床,双方相辅相成,缺一个都不行。也有人说“辅”是固定在车辆一侧的木头,仍然是说“辅”和“车”是不可分离的搭档。“唇齿辅车”连在一起,形容利害关系十分密切。该词出自《春秋·左传》,自古以来常被引用。用这个词来形容日本和中国的关系,绝不少见。但是,两国真的是唇齿辅车的关系吗?
19世纪中叶以前,两国关系如此密切,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元寇”的时候。蒙古灭了宋,又要进攻日本。失去了宋这个嘴唇,日本这个牙齿就得暴露在风中哀鸣。这种状态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所以明显应该视作“例外”。在近代以前的日中关系里,“唇齿辅车”仅仅是传说。
近代以前,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势力,经常从塞外(万里长城以北)南下。位于中国背后的日本,对中国来说并非是抵抗敌方的防护壁,也起不了什么用。而且,席卷中国的势力,光是在这片广阔国土的治安维持和经营上,就已经耗尽精力,因此不会再兴起渡海进攻日本的念头。蒙古人是个例外,那是非凡能量的异常泛滥,更应该说是天灾。在以人力为主要能量的时代,从中国进攻日本,在常识上来说不可能发生。有这个工夫,还不如去开发海南岛或云南(位于印度支那半岛北部的高原地带),更为现实和聪明。
日本位于中国以东,日本的东边是广阔无垠的太平洋,越过太平洋和日本来进攻中国,长久以来更是没人想过。也就是说,日本也不会成为中国的“唇”。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5世纪末,麦哲伦的世界航行是在16世纪20年代。但是,在帆船时代,新发现的航路还不能立即成为强势势力的通道,最多只是为海盗和商业冒险家提供了活跃的通道。这些航道成为强势的军事侵略势力扩展版图的通道,要等到产业革命以后。产业革命产生了新的能量,地球变小了,企图吞并中国的势力,能一下子轻易跨到玄海滩了。太平洋也不再太平,浮动着形迹可疑的黑船。从对岸的大陆跨过这片大洋,也不再是件难事。
从此,日中两国才形成“唇齿辅车”的关系,至今不过百数十年。但讽刺的是,自从成为唇齿辅车的邻国,两国的关系开始恶化。虽然遗憾,但认识到这个事实,是思考两国问题的出发点。
直到一百多年前,对日本来说,中国只是先进技术、文化的供给源,在政治上并未感受到中国带来的影响;对中国来说,日本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东海岛国。双方当然希望互相友好,但就算不友好,实际上也没什么关系。也许说得有点过分,至少双方很少强烈地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幕府明治期以后,这种互不相干的情形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次亲密接触
上梳髻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有敏锐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敏锐的一面是,没有被现实遮住眼睛,抓住了“理念”。错误的一面是,没有看到“理念”背后隐藏的“现实”。明治开国后,中国的“现实”也对日本开放了。在明治以后的日本人眼里,这种残酷的“现实”只映照出一个“理念”被污染殆尽的中国。实在可悲。
过去中国人了解日本,主要是从旅行者、九州古代政权的使者等那里听来的。不论是关于理论,还是关于现实,都很遥远,是朴素的传闻。众所周知的《魏志·倭人传》,是中国最早记录日本的史书。
魏存在了四十多年,为西晋所篡朝。《日本书纪》、《古事记》在五百年后才成书,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历史记录,还处于被称为“古坟文化”的时代。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倭女王卑弥呼派遣大夫难升米赴魏请求朝贡。关于卑弥呼统治的邪马台国,一说在九州,一说在近畿。众所周知,战后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中国人的日本人观,以《魏志·倭人传》为原本,此后的史书,多以此为根据。日本人的性格被普遍描述为:
——聚会时无父子男女之别
——性嗜酒
——妇人贞节,不善嫉妒
——少纷争
——少盗贼
史书上记载的都是突出的特征,太普通的特征都被舍弃了。特别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又是以文章简练著名。因此,《三国志》中的日本人观,是选取了日本人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与中国相比,显得怪异,或是作为蛮夷之国来说不可思议。作者把自己感到吃惊的东西写了下来。这种惊奇感,是记录的原动力。
不论如何,明治以前,两国只通过文书和传闻来交流。皮肤与皮肤相互接触,感受对方的体温,这样近距离的接触还很少。“元寇”时,双方刚一打照面就兵刃相见,擦肩而过,杀气倒是传达到了,却没工夫互相感受对方的体温。明治以前,仅有的一次,日中两国各派数万人,长期血肉相搏——那是丰臣秀吉对朝鲜出兵,即所谓的文禄、庆长之役。日本将士第一次遭遇中国人——不是书上的,而是活生生喘着粗气的中国人。从辽东的军营被派到这个战场的明军将士,大部分也是第一次听到“日本”这个词。
城与旗
节日升国旗,这一规矩在战前等同于强制执行。每家都竖着国旗,如果哪一家没有国旗,就特别刺眼。就连神户的外国人住宅,红日旗和自国的国旗也在门口一左一右或是交叉插着。
昭和初年,在家附近的华侨商馆的仓库,见一个打杂的老头和年轻的店员发生口角。两人都是中国人,口角的原因,是节日挂出的中国国旗。
那时正值北伐成功后不久,国旗也变成了青天自日旗。但是,打杂的老头小心收藏着军阀时代的五色旗。年轻店员是革命党的粉丝,一看就生气了,说北洋军阀已经灭亡了,五色旗可以扔了。老头也生气了,说:“现在的小年轻真不知天高地厚,什么时候也许又能用了。”这并不好笑。中日战争初期,日本在华北建立的傀儡政权,曾经一度使用古色苍然的五色旗。
战后,日本节日挂国旗的人家少了,除了因为红日旗与不愉快的战争记忆联系在一起外,还因为在日本人的气质中,对挂旗持有消极态度吧。日本人不喜欢旗。源平合战的白旗、红旗,是为了区别敌我双方而不得不使用,仅仅在竿子上挂了块连图案都没有的布而已,一点也不讨人喜欢。Hatal这个词也是。织纤维的工具叫做Hata,织出的布也叫做Hata。挂在竿子上的旗,好像是嫌麻烦,也取了同样的名字。取名字的时候,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仔细斟酌,对自己不喜欢的就马马虎虎。 游牧民族为了通知先头在哪里、往哪边走,不得不常用旗。所以,在被城墙围住的城市,也就是城郭城市里,也大量使用旗子。城墙上翩然飘扬的旗,对伺机想前来掠夺的蛮族有威吓的作用——这里有准备,大将军守着呢。
日本从中国吸收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最终未采用的,有科举、宦官等。此外,用城墙围起来的城郭城市的形式,也是其中之一。日本的城,是领主和他手下的武士踞守的地方。但是,汉语中的“街”就是城。北京、上海这些主要城市的城墙都没有了,但在汉语中,从郊外去街上,就意味着“进城”。中国的城,如果是首都,就包含政府的皇城、皇帝居住的宫殿。这时,广义的城应称为“罗城”。“罗生门”就是罗城的门的意思。相对于罗城,皇城地区就是“子城”,皇帝、太守所在的城——相当于日本的本丸,叫做“牙城”。
在营造奈良的平安京时,中央修了南北向的大路,城市修造得像左右对称的棋盘,这完全模仿了当时唐朝都城长安。这也许是遣唐使的策划。奈良的规模只有长安的五分之一,连中央大道朱雀路,也是原样学长安。奈良和京都没有模仿的就是用城墙把城市围起来。在罗生门附近,造了些土墙一样的东西,但还称不上城墙。长安的城墙高五米多,东西逶迤十公里,南北长九公里半,围着大城市。
因为被海包围,日本不用像中国一样担心异族的侵略。因此,也没有建造城郭城市的必要。如果要把平城京和平安京用五米多高的城墙围起来,那就成为一个大工程了,日本人民一定会累得筋疲力尽。如果要是有了城墙,上面整整齐齐地插着带穗的鲜艳旗子,日本人也许会比现在更喜欢旗子吧。
从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
比较是一种容易理解的说明方法,但危险的陷阱就隐藏在周边。特别是在比较集团时,陷阱密布,不可疏忽大意。集团也和个人一样,各有各的性格。但是,也有例外。只是有时例外是千分之一、百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有程度之差,处理时所费精力自然有所不同。无论如何,如果夸大一个例外,把它当作集团的性格,就会落入陷阱。
从历史上来看,日中两国的相互理解意外地有限,让人不禁大吃一惊。这也是事出有因。因为两个互不相干的邻居,犯不着用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对方。而且,对“外来的东西”不感兴趣,是中国的传统。
在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中,被迫“开眼”之前,原则上中国并不承认外国的存在。中华即世界。因此,“外国”这个观念无法进入当时中国人的脑海。离文明的中心越远,文明的内容越是掺了水,人越是粗鄙野蛮。属邦、朝贡国、没有接受文明洗礼的蛮夷之国,虽然知道这些,但如果称他们为“外国”,过去的中国人会一时反应不过来。在这些土地上,即使有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稀薄阶段,中国做梦也没想过还有“其他的文明”。如果是其他的文明,还会有兴趣,但如果是我们的文明“掺水”后的东西,还有研究的必要吗?只有少数的好事之人,用掠过古董店门面的眼神稍微瞥了一下邻居日本。
明治之初,作为清国公使馆书记官来日的诗人黄遵宪,在其著作《日本杂事诗》的后记中大叹:日本研究中国之书数量甚丰,中国写日本之书数量与质量都无法相提并论。
确实,日本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的文化。但那只是文化,写下的东西、创作的东西,都只是“理念”。日本直到明治开国,关于中国的“理念”是接受了,但中国的“现实”一点也没有接触到。
日中两国这对邻居,与其寻求相似点,不如尽量寻找相互的差别,并将差别扩大化,认识到:对对方真是一无所知,这样才比较好。
因为使用相同的文字,就认为对方大致会明白。这个“大致”真是不可靠,有时简直是谬以千里。
譬如语言语感的差别,在同一个国家内也存在。例如,“马鹿”和“阿呆”,虽然都是骂人的话,但理解的方式在关东和关西各不相同。在关东话中,“马鹿野郎”简直像说话时的伴奏,随便使用,被骂的一方也习惯了,并不觉得受到辱骂。反倒是被骂作“阿呆”,则会觉得被当作白痴,感到伤心。相反,在关西话中,“阿呆”出现在极平常的对话中,也不会造成大风波。因为原本的辱骂色彩变淡了,于是要恢复原意,就必须在前面加上一个“多”字,如“多阿呆!”如果不加就没有力度。被叫做“阿呆”没有什么感觉,而被骂作“马鹿野郎”,简直像被骂作畜生一样,有人会勃然大怒。不过,现在两地都了解各自的习惯,“马鹿”和“阿呆”的语感都差不多相同了。这可以说是相互理解的成果。关东人被叫做“阿呆”,就会想起电视上的关西场景。“啊,不过是一句话而已”,这么一想就没事了。关西人被骂作“马鹿野郎”,也不会有什么反应了。能有这样的结果,功劳都应该归于电视、收音机、漫画、小说等媒介。另外,出于调动工作等原因,人们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休闲热让旅行者越来越多,这对增进相互理解也是一种帮助。
所以,了解对方,请从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当然,这是对两国国民的共同希望。日中两国的交流很有必要,因为需要以此加深相互理解,消除误解。再重复前面已经说过的话:对中国一无所知,对日本也一无所知。日中两国应该回到这个起跑线,重新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