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以读促写中的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unicom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写作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支架式 教学能有效解决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不断为学生提供或搭建适当的支架,形成“确定最近发展区、选择教学任务、提供支架、进入情境、合作探究、效果评价”的教学程序。
  【关键词】写作教学;支架
  【作者简介】杨莉,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万溪冲小学。
  背景
  昆明5月热烈的天气也迎来了5月裴昌义工作室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本次活动是由李俊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小学五年级的以读促写的研究课,课后工作室的老师们节展开了热烈的评课,其中信息中心的教研员钟老师和呈贡一中的孙朝华老师在评课中提到了支架式教学的搭建,这激起了我想要了解什么是支架式教学,因此我查了一些资料,现在我想把我了解到的支架式教学分享给大家。
  一、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理论发展而来的。维果茨基(Vygotsky 1978)提出 了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实际发展水平,指已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此形成的 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指儿童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儿童在这一阶段尚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成人和其他学习同伴的帮助下能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与儿童原有能力之间的差异,而成人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则称为支架。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搭建合理的“支架”。支架式教学主要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确定最近发展区、选择教学任务、提供支架、进入情境、合作探究、效果评价。
  二、支架式教学在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运用
  接下来我将按照支架式教学的六要素对李俊老师的本节研究课做一些分析。
  1.确定最近发展区。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从授课对象的实际水平来看,就像李俊老师在教学分析中写到的:“第五单元的read and write 部分是对第五单元B部分的学习内容的复习与提升。”此单元的B部分首次涉及到一个新的语法点:一般现在进行时。经过B部分let’s learn and let’s talk 的学习,学生对一般现在进行时有了初步的感知,但要达到运用还有一点的距离。从学习需求来看,大部分学生在一般现在进行时的学习上还处于似懂非懂,还未能够灵活运用。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运用上再有一些突破,那学生就会对此部分的知识的掌握非常牢固。
  2.选择教学任务。确立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李俊老师将教学任务,也就是目标定在了以读促写上,通过阅读课本上的read and write.配图小故事,巩固之之前学习到的新的表达方式——一般现在进行时,想通过学生就一般现在进行时进一步熟练的基础上,达到写作的目的,写学生身边课间活动的场景。
  3.提供支架。
  (1)语言支架。李老师通过对read and write 的详细分解,通过提问: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What are they doing?分解Robin 在动物园遇到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后Robin的各种模仿行为:I’m looking at a bear. I’m walking like a bear….. I’m looking at a ______. I’m ________like a ________. 小学生本来就对这些小动物非常感兴趣,再加上Robin作为一个机器人和小动物们的互动,就好像同学们也亲自陪伴Robin去到了动物园,这也就激发了学生想和Robin对话,或想成为Robin的热情。因此这篇富有情趣的小阅读就为学生打开了话匣子。学生说的欲望被点燃。在对此篇对话式文本的阅读教学中,李俊老师对两个词excited, like 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1)What’s the meaning of excited? A. very happy. B. nice. 2)How many words of like are there in this passage? 3)What’s the meaning of like? I’m dancing like a bear. I like flying.李老师就这两个like做了列举式的解释,让学生对他们的用法有了很好的感知。
  (2)思维支架。李老师在整个的教学中思路都比较清晰,每个步骤层次很清晰,提问也较有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特别是文中Sarah 问Robin, “Robin, do you want to be a fish?” Robin answers “No, no, I don’t want to be a fish. ”里老师马上追问,“Why Robin can’t to be a fish?”就有一位学生回答道“Because Robin is a robot.”这些小问题恰如其分地提出,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另外纵观整节课的设计就是由Robin walking through the zoo. 最终落脚学生身边随时进行的活动,大课间,让学生没有陌生感,更能激发学生思维。
  (3)情感支架。整节课李老师和蔼的教态,让学生们如沐春风,也很好地减弱了借班上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也削弱了学生对新老师的胆怯。加之李老师一些body language 的使用極大的降低了沟通的障碍,也配合着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另外李老师在对文中excited这个词的进一步发掘,让学生感悟excited, that means, very happy.   4.进入情境。就像李老师在教材分析中写道“我总想让自己的课堂会讲故事,因此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到forest park游玩,将读前活动、阅读材料、用这个情境串联起来。”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情境状态,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李老师的课由walking through the forest, having a good time at the zoo, having a good time in the forest. having a good time in the break. 几个情境环环相扣,大故事里面套着小故事。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或李老师的取舍,将having a good time in the forest.舍了。个人认为having a good time in the forest.和整个的故事更具有关联性,如果教师将书上Robin and their friends’ having a good time in the forest. 完成。再由此引发到学生刚结束的春游,孩子们having a good time in the forest.孩子们以此为题,再来写自己的小故事将会更具相关性、连贯性。比写having a good time in the break.要更贴近本次主题。
  5.合作探究。本次课堂从教学过程来看,整节课的合作探究相当少,整节课的模式基本上是师问生答,从教学效果上来看,整节课大多停留在M记憶和U理解,App应用、An分析、As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回答对问题的一个Yes,good)、C创造 涉及很少,因此感觉引发学生思考及学习的动力值就稍显薄弱,也许我们可以在评价上做文章。让积极的评价推动和促进App应用、An分析、C创造 。只是要让评价来点燃、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还有待探究。
  6.效果评价。整节课虽然老师设计思路不错,但由于借班上课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整节课学生的动力值明显是不足的,究其主要原因,专家仲丽娟教授在评课中可谓是一语中的。仲老师对李老师的课在设计上的生活化及情境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指出了此节课的问题关键所在,那就是课型不清,到底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以读促写最后要落脚到写上,明显本节课到底是读还是写上界限不是很清晰。
  (1)目标确立不清晰。好的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具备三要素:具体、可操作、可检测。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李老师的目标确立:1)学生能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按正确的语音语调、意群阅读故事,80%的学生能正确朗读。2)70%的学生能够在课文情境中理解excited的意思,能识别不同情境中like 的不同意思,60%的学生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3)60%的学生能运用现在进行时描述一个场景,并在单线上正确、规范地书写短文。总观此教学目标指向不是很具体清晰。另外第一个目标,阅读训练无需强调按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文章,而更应该强调的是理解阅读材料中I’m looking at a ___. I’m ___ing like a ____. 这一现在进行时句型的意思及用法。而李老师第二个教学目标中提到的“60%的学生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指向不正确,不是60%的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运用excited, like. 而应该是60%的学生能运用be doing 的句型进行写作。因此我想把李老师设立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下修改。90%的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进一步理解以现在进行时I’m looking at a ___. I’m ___ing like a ____. 所写的小短文。80%的学生能理解excited在文章中的意思,识别不同情境中like 的不同意思。60%的学生在教师所给的框架下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小伙伴们正在做的事情。30%的优秀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写出一些自己的小创新。
  (2)时间分配需考量。那么在时间分配上,明显就是不科学的,还需更多的考量。我个人认为那么如何在读和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还真是不容易,读不到位,引导不到位,学生就无从下手,读上花的时间多了,学生就一定能写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写作关键性的指导,最起码在孩子初学写作时要给孩子一个写作的基本框架,孩子在大框架下才会有目标性,知道自己该如何着手。写作起来才会更有话说。最后我想感谢这个团队,在评课中让我了解到了支架式教学,因此才有了我这篇关于《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以读促写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唐宗.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English Teachers Vol.18,4:141-145.
  [2]程晓堂.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互动性交流视角[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39-41.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电信息化时代,以微信为媒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微信平台的功能和特点,参考ADDIE教学设计模型,探索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语音“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混合式教学模式贯穿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师生研讨、课后知识内化和考核评价的环节中,有效地提高了大学英语语音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信;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语音  【Abstract】In th
【摘要】自主学习是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随着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E时代为教育事业提供了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而言更为广泛的自主学习平台。互联网学习资源的海量、便捷、共享的特点使得自主学习受到了师生的青睐。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题。本文从大学英语的网络自主学习的角度,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自主学习;互联网学习  【作者简介】赵曼铃,四川工商学院。  前言
一、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丰富语篇文体体验,理解并赏析如小说之类的英语文学作品。小说自主阅读英语课内阅读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延伸形式,是高中英語阅读教学重要组成环节之一。小说作为英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提供了鲜活、有趣并富有深意的语言输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更能丰富对英美文学的认知,促进人文素养的形成。教师应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小说
【摘要】英语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在高中阶段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而英语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内容多种多样,对于我们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价值。本文以笔者平时的学习积累为出发点,分析了歌曲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价值,并探讨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英语学习;英语歌曲;积极价值  【作者简介】童佳娜,长沙市雅礼中学。  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歌曲,其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维模式、情感元素
英雄解析:  风暴英雄希尔瓦娜斯是一名优秀的专业型英雄,特质非常bug,带线简直无情,千万不要放任希女王拆自己塔,无伤带兵拆塔分分钟拆哭你。希女王打团也是非常厉害,伤害非常不错,沉默箭能够主导整个战局。  优点:清线能力强,能眩晕塔和小兵,远程群体沉默。  缺点:爆发能力不足,位移技能弹道较慢。  技能解析:  黑蚀箭:战斗特质 攻击和技能会使小兵、雇佣兵和防御塔昏迷 1 秒。  极强的特质,不仅
【摘要】新闻作为一种传递社会信息,反应社会现实的重要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得出了决定新闻用语的关键性因素在于顺应社会世界,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  【关键词】新闻;语言;关联理论  【作者简介】周芬,湖北商贸学院。  威尔逊的关联理论(1995)认为,人们的认知是以最大关联为导向,新闻作为一种典型的文本变体是新闻工作者与读者之间言语交际行为的结果。关联
【摘要】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手法,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语言与文化联系的纽带。本文基于平行语料库,根据纽马克七种隐喻翻译方法,对老舍小说《二马》四个英译本进行翻译方法研究,旨在探讨源语言采取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效果及文化影响。  【关键词】隐喻;《二马》;中译英;翻译方法;语料库  【作者简介】赵丽杰,李林岚,李思慧,北京外国语大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初中英语readingII,语言点讲解课上语言处理的的常见问题进行理性地分析,结合案例阐述了如何帮助学生在不脱离文本的基础上,在语境中灵活地运用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何发挥英语语言文学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语言点教学;目标;语境;情感教育  【作者简介】徐佩琳,江苏省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  一、英语语言处理存在的问题  
【Abstract】In the Bible, the word “contract” is the core concept, which refers to the covenant between God and man to regulate people’s behavior, to give people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ld, and to form
【摘要】高职院校作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综合型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也应为学生开设文化课程,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英语作为高职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积极地进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完善,以此实现高职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