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入大江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w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当前小学语文预习现状
  尽管小学语文教师都尽心尽力地去教学生,尽管反复强调了语文预习的重要性,但是学生的预习效果仍不理想,语文能力的提升也不明显。冷静思考,分析得出,学生没有真正把预习作为自身学习的需要,作为自觉学习的行为是主要原因,其中又包括了以下几种因素。
  1.教师引导不当。教师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不真正清楚,使得教师对“课前预习”的深度、难度的把握大打折扣,觉得预习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在繁忙的教学中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学生执行不力。小学生对预习缺乏全面的认识,受生活中养成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习惯影响,不爱阅读,不善思考,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预习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
  3.家长重视不够。不少家长只知道孩子有作业,但作业内容却不清楚,只要孩子在桌前看书,别的就不过问了。家长疏于监督检查,使孩子的预习“浮光掠影”,更有甚者完全“抛弃”了预习这一环节。
  4.客观环境不利。受当今社会不读书的浮躁氛围影响以及网络、游戏、电视和小学生爱玩的天性,都挤占了学生预习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便把有一定弹性要求的课前预习当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软”任务。
  二、预习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从教学实践来看,语文的课前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从形式上看,预习是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是预习活动的独立主体。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初步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2.从功能上看,预习是学生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教材、理解教材,感悟作品的思想情感,能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从程序上看,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前预习了的学生,他们会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有侧重地听讲,从而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三、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
  根据“让孩子主动学习,自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原则,我做了探索研究,从明确要求,树立预习的意识;教给方法,进行有效的预习;注重检查,达到预习的优化三大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一)明确要求,树立预习的意识
  1.变观念。教师要转变观念。想要学生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预习,帮助学生树立语文预习的意识。
  2.指方向。教师在研究了教材之后,要根据教材的需要按时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听得明白,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求支持。教师可召开班级家长会,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我会给每位学生家长宣读一封信,告诉家长预习的重要性,每天如何去指导孩子完成预习。
  (二)教给方法,进行有效的预习
  1.上预习指导课,让学生学会预习
  学生开始不会预习,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课上,教师可拿一篇课文为例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等到学生基本掌握预习的方法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预习。另外,还要根据文本,适时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因为“学贵有疑”,这一点从低年级开始就应有意识地去培养。
  例如,执教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我选我》,我先检查了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再按步骤预习课文。这样,通过引领,二年级学生知道了预习课文一般该怎么做。比如,有的课文题目就像一个谜,能吸引着我们往下读,这就增加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会让他们不断质疑,深入思考,自己学会预习。
  2.整理预习要求,对照要求预习
  为了给学生一个基本的预习框架,我对每个学年的预习要求进行了整理,把它提供给学生。低年段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预习,中高段以学生自主预习为主。具体从每个年级的拼音、生字新词、段落、篇章(含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的要求有梯度、有层次,有助于学生提高预习能力。
  3.坚持循序渐进,轻松掌握预习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①低年段重兴趣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是重点,要指导学生在预习时有意识地把要学的字和以前学过的字进行比较,找找它的“好朋友”(与哪些字相似),建议采用游戏的方式,运用各种办法把生字记住。这样,学生会感到原来汉字也这么有趣,就会专心地预习。而在预习课文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或者启发学生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
  如《雪孩子》这样的童话故事,预习时可提醒学生注意故事的情节:故事中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阅读中就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低年段还要特别重视学生预习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喜欢预习,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为学生持续预习和提高自学能力提供内因条件。
  ②中年段重积累
  中年段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中年段的教学重点以及向高年级语文学习过渡的需要,在低年段预习要求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要让学生在读通、读正确课文的基础上,能预习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能有选择地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尝试画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能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等。
  如《恐龙》一课,我是这样布置学生去预习的:把课文读熟、读正确,标好小节;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掌握音与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尝试口头概括。摘抄文中描写恐龙的好词佳句;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因为有了之前的有效预习,使得这一课的学习较为轻松,学生学得也很扎实。
  ③高年段重运用
  高年段除了要求学生课前把课文读熟,熟练掌握生字词,能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在文章的主要内容、布局谋篇和写作顺序上做一些思考。同时,预习中还要让学生关注课后思考题,读后想一想,口头说一说。预习课文时,要学会多动脑、勤思考、会评价。
  为了方便教师指导学生预习,便于学生记忆,我编了以下顺口溜进行预习指导。
  学语文 得预习 方法好 分步行
  第一步 读课文 标小节 内容明
  第二步 画字词 读准音 记住形
  第三步 勤思考 多质疑 会点评
  第四步 查资料 广积累 头脑灵
  儿歌中,第一、第二步侧重于指导低年段学生预习,第三、第四步难度加大,可逐步向中、高年段学生提出预习要求。
  4.查找有用资料,提高预习情趣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在教学相关课文前,要有意识地布置预习,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世界名著;三是科普读物,以引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我们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预习习惯,要引导学生学会大量阅读,提前阅读,主动走进书的世界,筛选信息,更要去那里挖掘语文的资源,享受语文的魅力,增加语言积淀,提高阅读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总之,一句话,查找有用资料,提高预习的情趣。
  (三)注重检查,达到预习的优化
  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也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及情感上的喜悦,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激情,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所以,学生的每次预习,我会逐一翻阅预习本,然后对预习质量较高,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奖励。
  1.作业设计
  如我们工作室内林老师设计的预习作业纸,合理又有实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整理预习内容。
  预习作业记录纸(中年级使用)
   班级( )姓名( )
  寄语:不动笔墨不读书,让这小小的作业纸记录我预习的收获吧!
  ①今天我预习了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 》,第一眼看到这个课题我想到了 。
  ②我要把课文读通顺,读课文时,我发现下列词语容易读错,我记录下来,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提醒同学们: 。
  ③读完课文后我又观察了生字的字形,下面这些词语容易写错,我把它抄下来,并扩词: 。
  ④不理解的词语我查阅了词典,并将词语解释记录下来: 。
  ⑤读了这篇课文,我心中还有疑惑,弄不明白的问题我记录在下面: 。
  ⑥读了课文,我有一些感受: 。
  低段、中段、高段的作业纸内容前后既有延续,又有逐年的递增,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2.批改预习
  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一来可以及早发现问题,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能减少教学中盲目的无意义消耗,达到低时高效。二来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反馈预习作业的同时,也是对下一次预习做了有效的指导,学生在倾听教师的反馈时吸收其他同学的好的预习方法,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预习效果。
  四、成效与展望
  1.学习兴趣与习惯得以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起了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思维,拓宽了学习空间。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逐渐产生了兴趣,对课前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也能够积极地、认真地去完成。
  2.学习效果与能力得以体现
  做好课前预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因此,如何让学生的预习高质量,让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预习,真心喜欢预习,踏踏实实预习而不是应付,从而真正达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作,我们应该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让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总之,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如同开启了一扇扇临江的窗户,涌动的将是创造的春潮!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总是感觉课堂缺少些什么。冷眼审视,我们的课堂不是缺少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不是缺少现代的设备与手段,不是缺少先进的思想与理念,缺少的是与生活的联系;缺少的是师生情感的互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从儿童发展的本质思考,诱发儿童的积极情感。  一、平等对话,互相尊重,营造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  于漪老师告诉我们:生活的课堂中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平等的,而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这平等的课堂中,
[摘 要]情趣作文教学法是激发农村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而多媒体与其的结合是保证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在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处理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方面多下工夫。  [关键词]多媒体 作文教学 情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81  农村孩子因生活环境及条件所限,在写作中存在思路狭窄、视野不够
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计算机已普及到千家万户,无纸化办公也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瑰宝的汉字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很多年轻人不再重视汉字的书写,认为机器打印将会取代汉字的书写,所以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了,这种思想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儿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对学生在写字时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深有体会,在学生写字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写字教学至关重要。  一、认清中年级写字教学的现状  目
[摘 要]“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强调创新,鼓励教师在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以及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有所创新。本课堂教学课前交流环节彰显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其过程至真至简,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目标,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本质。  [关键词]观摩活动 实录 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11  课前交流
[摘 要]上好一堂诗意的课,首先要教师精心备课,挖掘每篇课文的价值,找到诗意点。《陈毅探母》最有诗意的地方是字字含情,因此体会主人公的情感是教学的关键点。  [关键词]诗意课堂 情感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0  案例背景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几篇课文,说教的氛围较浓厚,课上得干瘪没有生机,学生也没
[摘 要]在阅读课堂中,让学生能够说清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说清楚了,才是真正理解了,与此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逐步提升。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练说。以练说促思维;以练说促练读;以练说促练写。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练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1-053  在如今的阅读课堂中,偶见有说,但这种“说”常常是弱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将教学难点巧妙化解,让学生乐于接受,喜于创新呢?  一、置换主角,化难为易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借物喻人,在作者的笔下樟树呈出蓬勃的生机,弥漫着独特的香气,尤其是文中这一语段: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读来,顿时觉得这不就是宋庆龄伟大精神的写照吗?
【背景】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雾凇》第二小节的最后两句话。句中一个“镀”字用得精妙准确,把雾凇形成之慢、之美、之奇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因为这个词专业性太强,学生即使查了字典也很难理解它与雾凇的形成有什么联系,更不要说体会它在表现雾凇奇观形成过程中的表达作用了。于是,
语言习得是语文教学的本义所在,是通过学习一篇篇课文来实现的。巧妙地进行语言转换,能使学生的语言习得更富成效。在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通过转换句式、转换角度、转换文体等,让学生习得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堂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遣词
何谓“意脉”?“意”指文本所确定的主旨、情感,“脉”指内在的联系、条理。“意脉”就是文本意旨的脉络。  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就整体看,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的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生动表达了季老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但在写作形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明当时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时,作者借助日记和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