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一直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堤坝的防渗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源头抓起,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包括工程立项、设计、施工、监理一直到工程运行全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每个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一些常用的防渗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61-1
堤坝是堤和坝的总称,也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坝,是指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防洪工程:为防御河水向两岸漫溢而沿岸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堤坝是水利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堤坝的防渗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因为,如果平常有小的渗漏现象,一旦发生洪水,小的渗漏就会发展成为大的渗漏,而大的渗漏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管涌,而管涌则很有可能会造成溃堤、溃坝,发生溃堤溃坝的后果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堤坝的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1 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1.1 工程立项的原则
工程立项的原則是:“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因为,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是需要具有牢不可破的质量的,不能有任何的失误和疏忽,因此一定要具有最小的风险;效益则应该最大化,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高会为工程的发展带来益处,社会效益则体现出这项工程要能够服务于社会,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效益。堤坝的立项与堤坝的防渗效果息息相关,因为堤坝的防渗技术直接影响堤坝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因此立项时要将堤坝的防渗能力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1.2 设计要点和原则
设计要求应该严格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来进行。要主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1.“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的原则。2.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建议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优选。3.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但在经济效益没有明显差距时应优先采用本地区或本单位过去使用成熟的设计方案。4.设计时要将堤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5.慎重选用新技术或新材料。
1.3 防渗施工的要求
防渗施工应当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规范》(下面简称施工规范)5.3~5.6及6.6条款相关规定进行。主要要注意以下几项问题:1.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核论证;2.要使施工工艺合理;3.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4.对施工设备、机具和工具进行检查,要符合施工要求;5.选择技术合格的施工人员; 6.整个施工过程要衔接流畅;7.重要的关键节点或结合部的施工是否到位;8.整个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方案进行。
1.4 监理环节的注意事项
要在施工招标之前成立监理部门,以使监理作用在源头即得到实现,包括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把关,同时也能够对正式施工以前的工作做好监督,避免在施工前出现问题影响后期工程;成立一个合格的监理团队是做好监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理顺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关系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
1.5 工程验收和运行管理环节依据原则
防渗加固施工验收要严格依照《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执行,严格进行验收。工程运行之后的管理应该按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执行。
2 防渗技术概述
我国防渗一般采用灌浆或防渗墙措施来处理渗透或降低浸润线,采用防滑桩或压重等措施来提高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滑坡的处理比较复杂,要从滑坡的起因上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是降低坝体浸润线或提高土体强度指标。近些年来,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用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防渗和用加筋材料提高土体稳定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坝基渗漏的处理一般依据上游“铺、截、堵”,下游“导、减、排”的原则,所谓”铺、截、堵”就是修建铺盖、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等以减小渗漏量;“导、减、排”是修建导渗反滤体、减压井、排水沟等以降低扬压力。
堤坝灌浆防渗主要包括:劈裂式帷幕灌浆法、低压速凝式灌浆法、高压填充式灌浆法等。其中劈裂式帷幕灌浆法,主要用于加固堤身,防止堤身渗漏。低压速凝式灌浆法,一般用于高危水位下抢险堵塞管涌,它可根据管涌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即粘土层或砂砾层)分别采用30型钻机或50型钻机钻孔,然后先向孔内注入浸水后即膨胀的物质(如黄豆、大米),再以小于49kPa的压力徐徐向孔内灌入加进速凝剂水玻璃的水泥浆。高压填充式灌浆主要用于堤基基础灌浆,亦用于堤身蚁穴、溶洞的填充。
混凝土防渗墙是覆盖层地基和土石坝(围堰)工程的主要防渗措施。自1998年长江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混凝土防渗墙取得成功以后,我国的防渗墙技术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发展。其主要技术包括:高压喷射防渗墙、自凝灰浆防渗墙、垂直铺塑、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帷幕灌浆。
参考文献
[1] 华静,杨华舒,念红芬.病险土石坝防渗治理措施探析[J].云南水力发电,2005年04期.
[2] 黄元高.水利防渗处理与大坝加固的方法论述[J].经营管理者,2010年12期.
[3] 欧孔培.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防渗加固措施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18期.
[4] 肖红.关于堤坝加固技术的分析[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6(1).
作者简介:凌仕强(1973-),男,汉族,海南琼海人,海南省琼海市九曲江河系水电工程管理处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环境施工。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61-1
堤坝是堤和坝的总称,也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坝,是指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防洪工程:为防御河水向两岸漫溢而沿岸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堤坝是水利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堤坝的防渗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因为,如果平常有小的渗漏现象,一旦发生洪水,小的渗漏就会发展成为大的渗漏,而大的渗漏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管涌,而管涌则很有可能会造成溃堤、溃坝,发生溃堤溃坝的后果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堤坝的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1 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1.1 工程立项的原则
工程立项的原則是:“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因为,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是需要具有牢不可破的质量的,不能有任何的失误和疏忽,因此一定要具有最小的风险;效益则应该最大化,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高会为工程的发展带来益处,社会效益则体现出这项工程要能够服务于社会,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效益。堤坝的立项与堤坝的防渗效果息息相关,因为堤坝的防渗技术直接影响堤坝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因此立项时要将堤坝的防渗能力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1.2 设计要点和原则
设计要求应该严格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来进行。要主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1.“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的原则。2.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建议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优选。3.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但在经济效益没有明显差距时应优先采用本地区或本单位过去使用成熟的设计方案。4.设计时要将堤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5.慎重选用新技术或新材料。
1.3 防渗施工的要求
防渗施工应当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规范》(下面简称施工规范)5.3~5.6及6.6条款相关规定进行。主要要注意以下几项问题:1.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核论证;2.要使施工工艺合理;3.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4.对施工设备、机具和工具进行检查,要符合施工要求;5.选择技术合格的施工人员; 6.整个施工过程要衔接流畅;7.重要的关键节点或结合部的施工是否到位;8.整个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方案进行。
1.4 监理环节的注意事项
要在施工招标之前成立监理部门,以使监理作用在源头即得到实现,包括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把关,同时也能够对正式施工以前的工作做好监督,避免在施工前出现问题影响后期工程;成立一个合格的监理团队是做好监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理顺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关系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
1.5 工程验收和运行管理环节依据原则
防渗加固施工验收要严格依照《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执行,严格进行验收。工程运行之后的管理应该按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执行。
2 防渗技术概述
我国防渗一般采用灌浆或防渗墙措施来处理渗透或降低浸润线,采用防滑桩或压重等措施来提高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滑坡的处理比较复杂,要从滑坡的起因上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是降低坝体浸润线或提高土体强度指标。近些年来,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用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防渗和用加筋材料提高土体稳定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坝基渗漏的处理一般依据上游“铺、截、堵”,下游“导、减、排”的原则,所谓”铺、截、堵”就是修建铺盖、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等以减小渗漏量;“导、减、排”是修建导渗反滤体、减压井、排水沟等以降低扬压力。
堤坝灌浆防渗主要包括:劈裂式帷幕灌浆法、低压速凝式灌浆法、高压填充式灌浆法等。其中劈裂式帷幕灌浆法,主要用于加固堤身,防止堤身渗漏。低压速凝式灌浆法,一般用于高危水位下抢险堵塞管涌,它可根据管涌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即粘土层或砂砾层)分别采用30型钻机或50型钻机钻孔,然后先向孔内注入浸水后即膨胀的物质(如黄豆、大米),再以小于49kPa的压力徐徐向孔内灌入加进速凝剂水玻璃的水泥浆。高压填充式灌浆主要用于堤基基础灌浆,亦用于堤身蚁穴、溶洞的填充。
混凝土防渗墙是覆盖层地基和土石坝(围堰)工程的主要防渗措施。自1998年长江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混凝土防渗墙取得成功以后,我国的防渗墙技术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发展。其主要技术包括:高压喷射防渗墙、自凝灰浆防渗墙、垂直铺塑、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帷幕灌浆。
参考文献
[1] 华静,杨华舒,念红芬.病险土石坝防渗治理措施探析[J].云南水力发电,2005年04期.
[2] 黄元高.水利防渗处理与大坝加固的方法论述[J].经营管理者,2010年12期.
[3] 欧孔培.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防渗加固措施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18期.
[4] 肖红.关于堤坝加固技术的分析[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6(1).
作者简介:凌仕强(1973-),男,汉族,海南琼海人,海南省琼海市九曲江河系水电工程管理处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环境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