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与“同”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522年的一个冬天,晏子侍奉齐景公打猎回到遄台。
  此时,梁丘据骑马赶来进见。
  景公高兴地对晏子说:“只有梁丘据是个跟我相和的人啊。”
  晏子眉头微皱,说:“梁丘据不过是跟您相同罢了,哪里说得上是相和呀?”
  景公颇感迷惑,反问晏子:“难道和与同不是一回事吗?”
  在晏子心中,“和”与“同”显然是不一样的。
  他先用做羹汤来开导景公。“和”就如厨师做羹汤,用水、火及各种佐料来烹调鱼肉,待熟后,再加以调和,使其味道适中。太淡,就加点盐巴;太浓,就加水冲淡。这样的羹汤,让人喝起来,才会觉得熨帖舒畅。君臣相处也是如此呀。国君认为可行,可其中有不可行的,臣下就要指出其不可行之处,并把可行之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行,可其中又有可行的,臣下就应指出可行之处,删掉不可行之处。“和”可不是和稀泥呀!
  景公又问晏子:“那你凭什么说梁丘据就不是一个跟我相和的人呢?”
  晏子说:“梁丘据是一个竭力跟您相同的人啊,国君认为可行的,他赶紧就说可行,国君认为不可行的,他赶紧就说不可行。他这样做事,如同用清水去调剂清水,味道毫无变更,谁愿意喝它呢?就像琴瑟总弹一个声音,如此单调枯燥,谁愿意听它呢?”
  晏子认为,“和”中有“同”有“不同”,它是为众人的,为国家的,为天下的;而一味的“同”则是狭隘的,自私的,乃至是卑鄙的。梁丘据一味求“同”,不是君子,是小人。
  孔子十分推重时贤晏子,晏子的思想使他深受启发。孔子进一步总结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申广军摘自《作者博客》)
其他文献
灾难是和喜讯一起到来的。  关欣在收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却因为做支架手术而导致大面积感染,陷入昏迷,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噩耗令她没有来得及品尝金榜题名的喜悦,便陷入了悲痛之中。  关欣小心翼翼地收好那份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世界一流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擦干眼泪,把照顾父 亲的重担扛在了肩上。因为姥姥重病,妈妈还要照看。关欣只能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  由于承受不起400元一袋的营养液
期刊
得知梁从诫先生去世的消息,央视著名主持人杨澜深情地回忆起十年前采访梁从诫先生的情景。对于采访过无数风云人物的杨澜来说,尽管时间已过十余年了,但那一次采访梁从诫先生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难以忘怀。  梁从诫先生是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的主要发起人。作为名门之后,在生活中,梁从诫始终是低调的,他不喜欢被当作名门之后追捧。有学校和单位请他去演讲,打出“梁启超之孙,梁思成、林徽因之子” 的宣传
期刊
台湾小清新格调电影《第三十六个故事》里,朵儿、蔷儿两姐妹开了一家清静雅致的咖啡馆,但经过开业之初的喧嚣后,咖啡馆却渐渐归于平寂。于是姐姐想出了在咖啡馆里用以物换物的方式吸引顾客,能交换的不仅仅是旧物,还可以是一个故事,唱一首歌,弹一首曲子,妹妹还想出在晚上把咖啡馆让给各国旅行的背包客居住,以此也给咖啡馆带来了小小的名气。   拥有一间小小的咖啡屋,起一个独特的名字,咖啡与泡芙的香气熏得人腻柔而又带
期刊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而卑微的家庭,小时候,大多时间和爷爷在一起。  父母去田间劳作,爷爷和他在家中,打扫院子,分猪草,喂鸡仔,烧菜做饭洗衣服。很多时候,看着爷爷那么熟练地在简陋院子里自如地穿行,他会不相信,爷爷是个盲人。  但是,爷爷确实是看不见的。那天,他跟随父母去了附近的集镇,再回来时,竟发现爷爷满身的污秽。不知是谁,将牛的粪便泼到了他的身上。  爸爸含泪给爷爷清洗身体,他则愤怒地在院子里转来转去
期刊
有一个词,念了千遍还觉不够。有一段时光,总在逝去后才懂得珍惜。它的稚拙之美被人们歌之咏之,落于文字,诉诸影像。那,就是青春。青春是电影中永不过时的题材,无数导演都希图用每秒24帧的胶片,留住记忆中那片潋滟时光。  电影《亲爱的伽利略》,就是一部糅合了亲情、友情、人性的青春电影。小樱和小棉是两个普通的泰国女孩,却都经历了迄今为止最重大的挫折。小樱因顶替老师签名而落榜,小棉刚刚经历分手之痛。为了摆脱令
期刊
昨天我在机场候机厅,班机延误,我旁边的中青年男子开始低声发牢骚,好半天我才明白他在跟我说话,我胡乱回应了几句,那人忽然大受鼓舞,砰然撂倒他的大行李箱,翻箱倒柜撒了一地衣服裤子,找到个埋藏在最底下的公文包,再打开取出一个小包,翻出一个相机。他满头大汗,亢奋欣喜地潮红着一张脸,开始给我看他的照片:他在郊区的房子前举V字,他在亲戚的邻居的车前举V字,他在东方明珠前举V字,他在阿联酋某油田前举V字,他在机
期刊
在我们目睹了那样多的灾难、不幸之后,谈论了那样多的不公、不义之后,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寻找力量?——正是我们自己。我们正是需要自我引导,而非永远期待他人。  歌德在那本《少年维特的烦恼》中,描写过这样一种心灵的生成和生长:“……它们向我揭示了大自然内在的、炽烈而神圣的生命之谜。这一切的一切,我全包括在自己温暖的心里,看到自己像变成了神似的充实,辽阔无边的世界的种种美姿也活跃在我的心灵中,赋予一切以生机
期刊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一个偏僻的穷山村里,水资源极其短缺,一农户想办法在自家门前开掘了一口井,基本上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突然有一天,井里发现了一条大鲤鱼,请问,如果是你,将怎样去处理?  教室里气氛非常活跃,讨论热烈,众说纷纭。最后,答案基本集中于两点:一、把鱼钓上来,烧了吃,改善一下伙食,如果这户人家有小孩,一定特兴奋;二、把鱼钓上来不吃,去卖了,这样可以买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
期刊
大学时我们那个班的女孩子,以宿舍为界,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我所住的301,基本都是属于那种底气不足,长相也灰暗的女孩;而隔壁303宿舍里,则栖居着一群热爱物质热爱八卦热爱出风头的小女子。大一的时候,大家都是待字闺中,所以每日梳洗完毕,结伴出入教室上课,并没有多少的恩怨。等到后来我们宿舍的人,相继用魅惑的文字,俘获了一些男生们的心,开始在爱情里眉飞色舞的时候,两个阵营,便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期刊
不存在的公园中,生活着看不见的生物。你能看见哪种幻想生物?呵呵,小心哦,它可是你心灵的折射……  1.夜晚看到天上的光点,你会想到什么?  a.外星人的飞船转到2 b.陨石流星雨转到3  2.如果能瞬间移动,你希望是:  a.随心所欲穿越太空转到4 b. “嗖”的一声就能到学校转到3  3.如果能抛弃现在的生活变成神仙,你愿意吗?  a.当然愿意转到4 b.肯定不转到6  4.你认为人类的起源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