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素质要求的分析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紧跟形势,面向市场,明确企业的要求。目前,高职教育要着重抓好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使学生拥有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发现创新能力,应用交际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关键词】用人单位;高职学生;素质要求;分析
  
  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真正培养市场需要、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同企业的内涵虽然不同,但对于应聘学生素质的要求大致一样:良好的道德品质,很强的学习能力,积极地实践操作,努力地发现创新,灵活的应用交际,及时的情绪调整等。
  
  一、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用人单位择才的首要
  
  企业界很流行的一句经典:有才有德的破格重用,有德无才的培养运用,有才无德的限制使用,无德无才的绝不录用。一调研机构曾对上千家用人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调研,结果发现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有的单位甚至超过了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可见企业是多么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许多企业反映当前一部分学生文明程度不高,不懂得基本礼仪礼貌;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缺乏自律;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公德意识;不讲诚信,缺乏反思精神等。不少用人单位还指出,当代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表现在求职中主要就是缺乏诚信、惧怕吃苦和善于合作;表现在工作中主要就是贪图虚荣、心存享受和希冀安逸。很多大学生在求职中关注的仅仅是找到工作,但找到工作后对工作本身缺乏热爱和投入,这是职业道德感不强的表现。由此看出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不仅要有知识,会做事,而且还要会做人。其实,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大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大学生必须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
  无论是哪一个级别的,人品是第一,高级人才尤为如此,知识技能尚能不断学习与提高,但是道德品质往往难以改变,品德不行能力再好也是枉然,所以企业招聘人才首先考查的是应聘者的道德品质。责任心、忠诚度以及良好的规范意识属于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的一个考量范围,而这一点往往学生难以做好。大学生在校期间是比较自由的,投入工作后,面对企业的条条框框常常感到不适应,而长期的散漫又会诱使其试图去打破这些条条框框。学生觉得企业如何如何,而企业感觉现在的学生是怎样怎样。当然,出现这样的偏激行为,企业以及学生的家长也有责任,但是,作为担负培养学生的高校来说,在强调知识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校学习时只重视求职中的专业因素,热衷于学各种本领和技能,热衷于考级考证,却忽视了自我道德修养的培养提高。对高职生的教育切忌重技能培养轻道德教育。
  
  二、个人能力是用人单位择才的关键
  
  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这里所说的个人能力强调的是学习能力强,会实践操作,有创新意识,交际灵活,适应性强等,这几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1.学习能力强成为第一需要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对于个人来说,学习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因为他善于学习,其专业一定是过硬的,再者,有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员工,就能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财富。因此,任何一个企业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加重视学习能力的高低,新员工到企业后就是接受上岗培训,这是一次学习,是适应岗位的需要,也是企业再次发现哪些是学习能力强的人,便于对这些人再进行深造,以服务于企业更高的需要。高职生不像那些名牌大学的,自觉性一般都不太高,既然企业有这样的需要,学生就得利用现在的学习机会加强学习,重视提高学习能力。相关研究表明,一般的,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创造年龄”不超过4年,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只有3年。要想让自己的“创造生命”得以延续,只有不断的更新知识接受再教育,不断的充实,不断的更新,不断的提高,就能不断的创新。
  学习的方法和机会是很多的,在学校期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本知识,开展自主探究性地学习;到企业后,向师傅学,向工友学。每个人要有“空杯”意识,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有过一些成功的经历,就好比水杯中已经蓄了很多水,而当你接受新的工作挑战时,能否成功,取决于你是否能倒空杯中的水,无论是“蓄水”还是“倒水”都要学习,潜下心来从头学习、从头做起。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你可能就一只空空的杯子,一无所知,一无所有那你就必须从零开始,从头学起。一学做人,要倾毕生之力;二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三学技能,要成为行家里手。师傅可能是小学、初中学历,但你得承认实践经验你自愧不如;一定要放下架子,自觉的把自己当成企业的普通一员,甘当小学生,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不仅向企业管理干部学,向专业技术人员学,还要向普通工人学,学习他们踏实的工作作风,他们已是单位的精英份子,他们已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别以为你理论多多,要知道理论来自实践。丰富的实践经验,互帮互助的团结协作精神,取众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用最短的时间,尽快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职工。利用一切机会向自己杯中装水,保证杯中的水时时得到更新,不学无术,你就淘汰出局。
  2.积极地实践操作是就业竞争的法宝
  现在很多高职生是“技不压身”,这是他们的致命缺点。高职生去向大都是中小型的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一线和基层技术岗位的人员需求最高学历层次也就为大专,大专学历层次已经足以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毕业生定位于生产经营第一线或基层岗位,实践操作能力尤为重要。用人单位往往会根据工作的性质和专业需要选择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必须考察和看重的,但是用人单位并不是只追求知识水平越高越好,如果知识转化率低,不能将自己所学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那么你的知识就成了一种摆设或是用来炫耀的资本,企业可不要这种“装潢”。
  一个企业员工不管多么有能力,专业知识是多么的扎实,但必须而且愿意去做一些基础的技术性的工作,高职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专业知识应该是比较丰富的,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到一个企业,你首先需要去了解这个公司实际的业务流程,特别是基层的工作,多动手,下车间,在实践中提高技术。只有对下面的工作了解得很清楚,你的本职岗位才会做得得心应手,也才能牢牢的站稳脚跟。
  3.努力的创造发现是提升自己的阶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什么叫“知识爆炸”?“知识爆炸”本质上就是说知识的作用大,知识更新的速度快。人才竞争的本质就是创新程度高低的竞争。企业要想生存,想做大做强,创造发现是唯一的办法。企业的创新还不是靠员工的聪明才智?所以,有创新的思维,有创新的激情,有创新的行动,都是企业的急需,都是企业的命根子。我们的大学生有丰富的文化专业知识,具备了创新的文化基础,如果在工作岗位上将文化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就获得了实践技能,这是一种能力,有了知识与技能,不断的尝试,大胆的探索,实际上你已经是在为创造而努力了,有付出就有回报。当你有了新的发现哪怕是微不足道都值得人们尊敬,因为,这是创造是发现,你已经与众不同。
  4.灵活的应用交际是维系团队的坚强纽带
  刚进单位工作的员工普遍反应人际关系不好处理,有被孤立和被排挤的感觉。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他们自己不愿主动与人沟通,遇到问题,总希望别人能主动发现并提供帮助,当同事有困难时,也不主动关心,不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人际交往相处能力特别差,所以经常听到他们抱怨领导不关心下属,不给他们新人以空间和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天地;抱怨同事之间难沟通,有种孤芳自赏的感觉。一方面他们不善于与别人沟通,另一方面没学会包容他人,包容他人不是去同质化,而是需要从他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在工作当中,如果希望有职位上的晋升,带领团队去成长,沟通协调能力非常重要,包容他人必不可少。一个人是否成功,百分之二十是靠他的专业知识,而百分之八十取决于他的情商,人际交往能力是情商的重要部分。现在任何一项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周边人的支持和合作,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强调团队的协作,即团队精神。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既能从工作任务的角度高瞻远瞩,还需要从工作人员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发掘每个人的优势,激励团队。用人之长,就必须容人之短,这是一个有战斗力团体的必备要素。不仅要把本职工作做好,还要和同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5.有效地情绪调整是融入企业的润滑剂
  大学生的心智相对比较单纯,由于经验的匮乏,对事物的认知半径较短,那么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中人的转变就需要一个磨合期。刚从学校毕业,进入新单位工作,有些大学生会因为环境变化而出现排斥或者气馁的不良情绪,这种负面的情绪将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只有勇于从旧的环境中解脱出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同样的工作环境,同样的基础,但每个人的适应力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以与企业文化相符的价值观,去适应他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从组成上来说,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制度、企业行为的组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文化是很软的东西,对企业来说,往往跟企业价值观联系到一起。如果你的价值观能够跟企业价值观相吻合,在企业里面会有很好的发展。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不要想方设法去改变你的主管或者你的老板,你是改变不了的,也不能以自己的“理想模式”来看待你的领导,只能够用自己的努力去适应你的主管或者你的老板,你才能在公司发展下去。如果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没有融入集体的意识,就等于把自己打造成“机器人”。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企业文化的相容性,着重是体现在对企业的忠诚上。企业希望员工能认同企业文化,与企业休戚与共。企业招聘人员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只有志同道合,以后的路才会走得更远。
  由于目前高校更多的是进行精英教育,对于跨过“独木桥”的学子更多的是赞美与鼓励,而对于学生本人而言,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更多的是自信与理想,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因此,一旦工作中遇到领导的批评或者同事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就会出现争吵、流泪或者消极怠工等负面情绪。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将压力化解为动力,随之出现的负面情绪将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出现极大的影响,甚至是一蹶不振。在大学的时候,你可以光彩照人,而到了工作当中,你会发现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自己有太多方面需要改变,感觉压力太大,心情沮丧,不能平静的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勇气去认识真正的自我,接受真正的自我,这是大学生参加工作之后遇到的第一道坎儿。这时候首先需要的是包容自己,让自己做一个自谦之人;要能够包容他人,给自己寻求容身之地;还要能够包容社会,在逆境中找到成长的更能体现出我们年轻人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的乐土。学会去包容,是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
  “海纳百川,有容之大”。宽广的胸襟同样是成功的前提,她可以让人目光高远,不再拘泥于细枝末节;可以让人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更加健全的人,也可以让人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
  分析企业对求职人员的要求,意在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模式,构建适应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解决高职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显得相当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实践、沟通、发现和调控等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学校除了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外,还要聘请一批校外企业、公司管理人才作为学生的“德育督导”,定期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方面的辅导,以适应企业需要。
  
  参考文献
  [1]罗振华.企业录用高职毕业生十大因素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
  [2]李薇薇.毕业生哪些素质最被企业看重[B].北京:中国教育报,2008-1-2(8).
  [3]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人民出版社,2005.
  [4]施宏开.从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看大学生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6-11-8(5).
  
  作者简介:房丽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辅导员工作,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指导。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近年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日益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缓解就业压力途径之一。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首先,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更新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实行全方位养成教育。其次,就业指导本质上应体现一种服务,以服务为宗旨,树立服务意识,搞好就业指导服务载体。再次,重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改革就业指导课程,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开展就业指导
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属于极为重要的部分,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还能从侧面展现中职学校的软实力,提高中职学校的社会地位,增加中职学生的就业率.因此,现阶段中职
期刊
期刊
期刊
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说,英语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而对于英语语法知识更是掌握很少.通过积累多年的高三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语法,进而提高
“觇其监狱之实况,可测其国度之文野。”清末西方列强即挟此作为久不弃领事裁判权之借口,故中国有识之士走出国门探求西政伊始,便于万般端绪中关注狱制。在此大时代背景下,20
在2011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生的阅读量不能低于145万字.可见,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综合素养的培育基础.在倡导核心素养教育的今天,
7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已经出台了五项贸易便利化的措施,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   一是进一步减少自
论述法律的经济方法发展基础上,比较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式,并基于当前的法律与经济实际发展现状,提出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存在问题、局限等,以期能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