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私德教育:德育创新的突破口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私德教育是道德教育创新的突破口。私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整个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薄弱环节。加强私德教育,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公与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私德教育与公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加强私德教育,必须对私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创新。
  关 键 词 私德教育;德育创新;突破口
  作者简介 秦虹,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武升,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素质教育,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坚持德育为先,推进德育创新。怎样推进德育创新?突破口在哪里?对此的回答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加强私德教育,是德育创新的突破口。
  一、加强私德教育,必须更新观念
  加强私德教育,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因为观念是创新的先导,是改革的思想基础。那么要更新哪些观念呢?
  (一)更新关于公与私的观念
  什么是公?什么是私?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为公,“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为私。[1]这两个定义基本反映了公与私的本质内涵。从已有的思想观念的研究文献和实践经验来看,对于公与私的观念往往存在着一种偏差,这就是视公为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和提倡的,视私为消极的、负面的、否定的和限制的,对于二者的关系,则把它们截然对立起来,视为水火不相容,认为公怎么肯定和提倡都不为过,私怎么否定和限制都不为过,于是提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些提倡在道理和理念上是可以理解的,在典型个人和事例上是可以体现和反映出来的,但是在道德现实上则是难以在整体公民及行为上体现和反映出来的,原因在于观念的偏差。
  我们认为,对于公与私的观念,其合理性和正确性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关于公,并非绝对是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和应该提倡的,以否定、剥夺和限制私为条件的公就不具有上述性质,例如过去“人民公社”提倡的“一大二公”中的“公”就是一个典型。事实证明,这种在剥夺、限制了私基础上建立的“公”,不仅不合乎人性,而且不合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没有值得肯定的积极、正面、提倡的性质。关于私,也并非绝对是消极的、负面的、否定的和限制的,以合理方式能够实现公、促进公、壮大公的私就不具有上述性质,例如,农村改革中实行的“包产到户”、公有企业改革中实行的“股份制”,事实证明,这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改革不仅合乎生产力发展规律,而且合乎人性。二者不仅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统一的一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当传统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二者的这种统一性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对于公来说,当它有利于私、服务于私时,公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壮大,因此,公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私的目的,也是私的手段。现在提出和实行的公共资源均衡服务体系,就是使公更好地服务于私(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因此,公包含有私,能够转化为私。对于私来说,当它有利于公、促进公发展时,私才能有生命力、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现在民营企业提倡和践行的依法纳税、回报社会等,就是对公的转化和促进。因此,私包含有公,在某种条件下,私能够转化为公。
  对于公与私的发展的理念,也存在着偏差,甚至错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传统社会阶段,社会发展以牺牲个人发展为前提和条件,到了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的现代社会,二者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个人发展成了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过去把公与私二者的发展关系曾比作“大河”和“小河”,强调“小河”先把水注入“大河”,大河满了之后,再使小河有水,就是使“大河”满而溢入“小河”,这种看法和做法,不仅损害了小河,而且也损害了“大河”,因为“小河”没有了积极性,造成无水流入“大河”,这就是“一大二公”的公有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因此,发展“大河”需要先调动“小河”的积极性,先使“小河”满,合理地使“小河”的水流入“大河”,当千万条“小河”满了后,要使“大河”满就不需要以“小河”干为条件,千万条“小河”只需要贡献一部分就可以了。由此,我们得出,在当今现代社会,通过发展私作为一种手段去发展公,是合乎人性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二)更新私德教育的观念
  由于对私持有的观念有偏差,所以,关于私德教育的观念也存在一定偏差。因此,要加强私德教育,就必须先更新关于私德教育的观念。
  首先,要充分认识私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过去讲私德及其教育意义,大都限于对个人如何正心、修身、加强人格、品德修养,局限于对个人发展的需要,也即局限于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私德及其教育就不局限于个人发展的需要,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德及其教育不仅具有伦理学、教育学的意义,更具有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意义。私德及其教育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对于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更新过去那种狭隘的、局限的私德教育地位观和作用观,树立全面的、整体的私德教育地位观和作用观。
  第二,要更新关于私德教育目标、内容的观念。过去讲私德教育目标大都限于做人的目标,例如率先提倡私德及其教育的梁启超就指出:“人人独善其身为之私德”,“能善其身”就是私德教育的目标。而私德教育的内容大都限于:克己、正心、修身、寡欲、诚信等,这些在今天虽然有传承意义,但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克己,就应限定条件,因为它的原义与现代个性发展和表现就不一定相吻合。关于私德教育内容的观念应该更新,应该增加更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内容,例如,在合法和不损害公条件下,鼓励、支持和保护发展私的欲望、动机和行为的内容。
  二、私德教育是德育创新的突破口
  为什么说加强私德教育是德育创新的突破口呢?原因有三。
  第一,私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2]依此而论,只有立身为本,才能服务社会国家之本,私德是公德的根本。鲁迅也认为,私德好是公德好的基础,指出:“中国文人的私德,实在是好的多,所以,公德也是好的多。”[3]从本质上说,人无私德则无独立自主之人格以立于社会,人无公德则不能和群融入社会。因此,私德对于个人来说更具有基础性、外延性和迁移性,为公德的确立和发展提供基础。由于私德是公德的基础,因而私德教育也是公德教育乃至整个道德教育的基础。而德育要增强主体性,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就必须从基础、从根本抓起,从这里突破,才能取得创新的成功。   第二,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前提条件。而在人的现代化中最为基础性、根本性的素质内容就是现代私德。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呼唤加强人的私德教育,提升人的私德水平。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为人的私德教育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把民营经济、个体经济成分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私德及其教育提供了经济基础。承认和保护合法合理的私有财产,为私德及其教育提供了政治、法律基础。所以,私德教育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客观现实性和实践可行性。因此,加强私德教育,有助于推进德育的与时俱进、实现德育学科自身的现代化,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三,私德教育是德育的薄弱环节。在现行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中,公德教育是一直受到重视和强调的,研究得多,积累的文献也多,探索和发现的规律也多,相比而言,私德教育从理论与实践上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视了。自从梁启超1902年在《新民论》中最早区分公德、私德以来,关于私德的研究文献较少,探索和发现的规律更少。这可能与现实中对于私的偏见和误解有关,甚至在一个阶段谈私色变,如临“大敌”,人们主张的是“无私”“忘私”“狠斗私字一闪念”,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不可能有关于私德教育的研究了。正因为这一问题被长期忽视,所以,才造成现实的人中私德素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也造成德育的主体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严重不足。现在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进德育创新,就必须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这样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又容易获得突破,取得成效。
  三、私德教育的创新发展方向
  关于道德教育内容的研究文献虽然不多,但也有一定的积累,具有基础性和启发性。从传统的经典文献中,关于私德教育的内容有:正心、克己、修身等,这些内容在今天自然有一定的基础作用。我们认为,现代私德教育应该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积极鼓励、支持和保护合法合理发展私的内容。应该教育学生树立在合法合理条件下积极、主动地发展私,表现私的欲望,实现私的需要,把个人需要的满足作为价值追求之一,使这种价值成为积极的、正面的价值,使追求和实现者能够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在这其中包括对人的潜能的承认和开发,对个人的需要和发展要求的尊重和支持,对于人的合理的物质、精神的享受权的承认与支持等。从社会历史发展来看,这种价值追求与实现不仅是个人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二是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的内容。在公与私的关系上,树立公与私的辩证观念,引导学生既要看到二者的对立和矛盾,又要看到二者的统一性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公、私关系观。同时,使学生懂得并善于做二者的转化工作,要善于把私转化为公,为公服务,促进公的发展和壮大,更要善于把公转化为私发展的条件,让个人享受到公的发展成果。对于公与私的关系的教育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和境界,在一般层次和境界上,应以“公私兼顾”“公不占私”“私不占公”“公私分明”为主要要求,在更高的先进层次和境界上,应以“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为主要要求。这种辩证的公、私关系教育观应该成为私德教育的内容。
  三是个人私德修养的内容。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传统的经典的内容可以继承和使用,例如言忠信、行笃敬、好学、力行、知耻等。对此,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之礼节与公约中提出了十二要:要诚实无欺、要谦和知礼、要求进步、要负责做事、要自助助人、要坚韧沉着、要有始有终等。这些个人品德修养的内容自然具有实用价值。但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应该增加积极发展和表现个性、表现竞争性与合作性、讲求效率、对新生事物具有敏感性、开放性,对于竞争对手和不同于自己的人和事具有宽容性、包容性等,也就是要增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个人私德修养内容。
  另外,传统的私德教育途径、方法涉及读书、修养、榜样示范、笃行实践等。这些途径和方法仍然有使用价值。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创新,开辟新的合乎时代要求的途径方法。例如,通过国内外比较鉴别的方法,来认识和把握优良的具有生命力的私德及其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引进国外科学有效的私德教育途径和方法,不断完善现行的私德教育。再如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教育方法,选择历史上和现实中私德修养成功的典型,他们具有先进的私德品质,在历史和现实中以私促公,公私双赢,对社会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用他们做榜样,教育学生具有先进的私德。在这个过程中,应改变过去那种“越穷越光荣”“越无私越革命”的观念,坚持承认私、引导私,才有私德,才能推进私德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37,1075.
  [2]袁自衡.不可忽视的私德教育[J].江南论坛,2002(2):37-38.
  [3]鲁迅.致章廷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09.
  [4]叶延滨.九不可为[J].群言,2000(11):45.
  [5]林强.续九不可为[J].群言,2001(2):43.
  责任编辑/齐 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和睡眠诱发试验脑磁图(MEG)对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确诊的癫病人剥夺睡眠之后进行睡眠诱发的MEG检查,比较在清醒期和睡眠期样放电的出现率
《轻兵器》杂志近期出了几处数据错误,很难堪,本刊在此向广大读者深深致歉!今年第10期下半月版第15页右栏第14行中“使用者所施力约为980N”应为“98N”;今年第11期上半月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进入2月的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校园依然春寒料峭,但一口气读完中文网站上的《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作者公方彬,《党建》第2期),心底暖融融的。 Into the February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周军同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鞍山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多年以来,周军同志始终坚持中国移动“正德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期主题:爱心包裹为积极搭建小额、透明、便捷、互动的全民公益平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决定将爱心包裹项目长期开展下去。为了让爱心包
这本刚刚出版的约20万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札记)》,除部分附录外,都是于光远同志在邓小平同志今年年初南巡重要谈话传达后,于今年3月初到7月初写的关于市场经济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