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彦:解密1989年“艺术第一枪”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244942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彦,艺术批评家,现为美国俄亥俄州肯尼恩文理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教授现当代中国美术史
  “艺术是什么?哲学是什么?思想又是什么? 80年代那个时候很有意思,接受和創造之间有这么种东西,既不漂亮又没有故事,有的只是一种宣泄。”
  在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圈里,说到周彦这个名字,艺术家们都如雷贯耳。
  他参与策展了曾经发生“艺术第一枪”的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并参与编写了代表着80年代最为权威的艺术书籍《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那时候,张晓刚、方力钧都还是新人。
  说起80年代艺术,用周彦的话说,他不光是研究这一段80年代艺术历史的学人,也是亲身的参与者,因此在某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他在讲这一段历史,不完全是站在局外人、研究人的角度,更多的还是从亲身参与的角度。
  周彦看起来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一旦谈到艺术,他就可以滔滔不绝说很久。那天我们的采访持续了两个小时,两个小时里,周彦不停地跟我们说起艺术,“8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文化大讨论,主要是开放以后大家看到外面的世界,发现了自己还很不够。80年代开始有大量的翻译。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先锋艺术出现。”
  “艺术要表现美,要反映真实、反映基本的良知、道德。80年代提出“真善美”。到了1985年,全国各地突然就出现了100多个青年艺术家的群体,它们与官方美协没什么关系,类似地下组织,现在有种说法叫体制外。他们自己做宣言、画作品,主要在东南沿海、东北、湖南,出现了很多完全不一样的艺术。这些人突然变成一种叫学者型的艺术家。他们更多是思想家,通过画画来表现。
  “80年代还有个特点是很注重理论,图像反而是比较次要的了。他们会出书,他们会开讨论会跟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会在展览时放大量的观众交流本。但很多人都看不懂,看不懂这个东西怎么进入到艺术馆里去的。既不漂亮又没有故事,有的只是一种宣泄。至于那些形而上的东西能够理解的人就更少了。艺术是什么?哲学是什么?思想又是什么?”回想起80年代,周彦止不住的兴奋:“那个时候很有意思,接受和创造之间有这么种东西。”
  1989年2月份,周彦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了很大的一个现代艺术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
  那个展览最具新闻性、轰动性的插曲是当时有画家朝着自己的画作开了两枪,造成了全世界的一个轰动。当时,那个展览是在中国美术馆做的,他们的要求就是不能做行为艺术。“那时它是50年代的老建筑,琉璃屋顶,很漂亮的,是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跟现在不一样,只要掏钱就可以进,以前很难的,进去展览是非常难得的。中国美术馆不许做行为艺术,我们答应了,行为艺术这一块就用之前的照片、录像来展示,不现场做。”
  当时那个展览,艺术家是很有机会进去做展览的。而现代的艺术大师们,都曾在那个展览里崭露头角。有人说当时那个展览捧红了很多当代艺术家,周彦却认为:“画家红不红不是一个展览能看出来的。谷文达那个时候已经很红了,徐斌是在这个展览后变得很有名气,方力钧有几张素描,也还不错,但还不至于让人觉得这个人非常杰出。那时张扬的都是这些先锋派的人。那个时候的大腕,王广义、叶永清、毛旭辉也算。张晓刚更多是自己画画,不是组织者。”
  “我们组委会或者叫筹委会,当时没有策展人这样的概念,一些青年教师、批评家、美术杂志的编辑去组织这个展览。”
  “其实当时现场挺火爆的,人特别多,中外的记者都在。当时很敏感,中外媒体都认为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展览,也都隐隐约约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等到我们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听到砰砰两声,完全没有想到是打枪,以为是放鞭炮。当时那个艺术家是个女孩子,浙江美院毕业的,叫肖鲁。她之前毕业作品是个装置艺术,叫《对话》,用玻璃、铝合金做了两个电话亭。她自己借了枪,开了枪以后她就把枪扔了跑了。然后有个男的,当时的公安局长就在办公室里,把我们组织展览的这几个人叫过去,一通骂了。说:‘这个展览不能办了!要关!’我们当然不愿意,这个展览筹划了好几年。最后的妥协是,关两天重新清理好;门口要严格查包;所有的钱要筹委会自己出;每个展厅我们派艺术家去守。展览是除夕,第二天是过年。我们就以这个为借口说关两天,大家回去过年,初三初四再开。所以说表面上还是做得挺好。”
  这个展览如此让人兴奋,又让人觉得忐忑。周彦说道:“这个展览就是想把1985年到1989年这个五年期间的先锋艺术做一次总结,或者往前再开拓。经过很多的努力,很多挫折,最终办了这个展览。但是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是总结,有人认为是终结,有人认为是开始。”
其他文献
从小,我奶妈一直不相信我在外边吃得饱,一大早一定先炒一晚饭喂我。  后来,因工作关系,多是要劳动体力。在现场督促,早饭不吃到丰富,到十点多钟饿得发昏,所以很注重这一餐早饭。  到一个人在海外,没有人烧给我吃时,只好根据回忆来重现以前尝过的滋味。  我们家的炒饭是:用前夜吃剩的暹罗香米,隔日干硬,才能为主。  烧菜我主张不准用花生油或粟米油,这些油类不够分量,也没有香味,每次看电视,烹调大师介绍的粟
期刊
“江木兰搀扶着年迈的父亲回到老家安徽桐城,站在曾经熟悉的城市里,满头白发的父亲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家乡的一切,抑制不住对那里的爱,江木兰深深地觉得应该放弃北京的生活,陪父亲回老家。”  这是《老有所依》里最简单的一个剧情,但是同时也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很多人读大学就离开了父母和家乡,留在了当地发展。父母一方面希望子女有出息,另一方面又希望子女能留在自己身边……对于尽孝还是敬业的权衡,是我们这个时代
期刊
人类之足以引以为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一座科普馆拉近社会民众与人间仙草彼此距离,邻里相依,品鉴健康。仙草不只是存在于传说中,铁皮石斛,从绝壁上走近现实生活,养阴生津,厚肠胃,给我们增添了一次更健康的机会。  6月18日《芒果画报》名人品赏团走进长沙侯家塘北——龙石山铁皮石斛科普馆。“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因为细小的仙草在天地交接处存活,看到的是生命的神奇。”湖南
期刊
韦庄是五代花间词人之首。花间词,男欢女爱,可做得好。都说唐诗宋词,词在宋代才成气候,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其实五代词,一点不让两宋,只是,赶上一个乱世,长枪大戟的天下,武人们杀来打去。以前为官做宦的文人,陡然降价,最大的功用,是在征粮征税时记账。再不就是在武人登基时,做点仪式性的文章,或者给歌儿舞儿弹唱的小曲填个词什么的。修齐治平这种大事,基本上想都不用想了。文人掉价,文人的作品,也没人当回事。那年
期刊
我写这部剧,都是在真实生活中受到了触动,有感而发。我的父母因为在老家也是空巢老人,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同龄人当中大部分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很多都是空巢老人。想通过我的故事来讲述如何给父母养老。  这部剧中所谓生活原型很多时候更多的是片段、细节、感悟。生活中,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孝顺的人,一直都很在乎父母,希望能够使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但是现实是,确实还有工作压力,时间也不可能全部都拿来给父母
期刊
馨文 供图 闵耀安  闵氏后人,以孝传家  长沙城南路天心阁脚下,有一个并不起眼的茶馆,名“俱和老茶馆”。茶馆主人闵耀安,今年四十有余,为闵子骞的第74代传人。闵氏以孝道流传后世,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有芦花留母故事传为二十四孝佳话。闵氏后人以孝持家,代代传承至今。祖上五代起即有制茶传统,及至明清时,有闵逸公者,始开茶馆,名“俱和”。后经战乱,茶馆停业。2008年闵耀安传承祖业,在长沙重开老
期刊
《芒果画报》:这个剧本最初打动您的地方是什么?  赵宝刚:虽然这部剧的名字是叫《老有所依》,但它是年轻人的视点,来说我们该如何对待、思考我们的老去。我认为一老一小互相依靠扶持,才能组成一个稳定的‘孝’字,所以‘孝’字在当代社会应该被赋予新的含义,我不赞赏用承受苦难的方式来实现孝道。从感知到父母走向苍老的那一刻起,“养老”两个字就成为了悬在头顶的利剑,那么对于刚刚步入成熟的这一代而言,尤其在独生子女
期刊
中国人相信名字里有乾坤,一横一竖都是命。就像很多人打趣说,娱乐圈里名字“ABB”形式的女艺人大都红了,前者:范冰冰、李冰冰,后来者:袁姗姗。当然,这都是些戏谑的话。唯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是硬道理。这个一年前,名字却还常被人们记错为“袁珊珊”,长相被人们非议为“杨幂翻版”的女孩,在经过2012年一整年的“广播撒,勤耕种”之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收获年。  2012,笑傲江湖  这是袁姗姗与《芒果
期刊
父亲的态度,决定了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历史系出身的杨照,对自己父辈、以及祖父辈的生活经历却几乎不知。疏于沟通,让他一度和父亲隔阂甚深。在杨照《迷路的诗》一书中,他记下自己年少时期的叛逆经历。在这些字句间,可以窥见一个父亲的包容和耐心,给了儿子自我承担的空间和自由。如今儿子已为人父,才理解到父亲的不易。父亲过世后,他多方追寻,试图去拼凑年少时错过的父亲。  成长中,我和父亲的沟通不是很多,父亲对我的
期刊
《芒果画报》美学生活运动品赏现代养生之道  人类之足以引以为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一座科普馆拉近社会民众与人间仙草之间的距离,邻里相对,领略尘世生活赋予人们健康的乐趣,想这是在长沙侯家塘北,龙石山铁皮石斛科普馆的一个感觉,似乎拥有仙草就如拥有太阳,每个人都可以骄傲的活着,而且是那么地有滋有味。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因为细小的仙草能水天交接处,看到的是生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