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章程为引领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8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指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现代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指明了方向。现代学校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大背景下的行业建设、行业治理,同样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目的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学校治理是学校领导的管理使命,现代学校建设需从简单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向现代学校治理迈进。
  现代学校治理是我长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怎样进行学校治理,从哪方面入手进行学校治理?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是现代学校治理管理的四大要素,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制度体系是现代学校治理的关键。现在,我所工作的晋城市凤鸣中学已制定了凤鸣中学章程,为进一步完善章程,我认为需从“让改变发生”入手,来满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我有一个观念:只有校长转身,学校才能转型。那么,现代学校治理又该如何改变呢?

一、改变组织结构,实现由“集权组织”向“联邦分权化组织”转变


  走上学校管理岗位以后,我一度认为管理很“简单”,不外乎就是通过学校的五大科室(教导、教研、政教、办公、总务),把人管住、把事管好、把钱管明确。那时候对学校管理的理解的还是一种传统的“直线———职能制”式组织结构,学校除正副校长外,还相应设立了教导处、教研室、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年级组、学科组、音体美卫和心理咨询等职能机构。这种结构要求校长把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交给相对应的职能处室,各职能处室就有权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向年级组、学科组和教师发号施令。因此,各组长除了接受上级行政主管指挥外,还必须接受上级各职能科室的领导。依靠这样严格的管理制度、结构和流程,完成了很多学校日常工作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直线———职能制”式组织结构。但是,在“直线———职能制”式组织结构当中,有一个群体非常尴尬,就是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他们“处境艰难”,有职无权,很难做到高效工作。而“直线———职能制”式结构背后,通常强调的是工作效率。
  我在逐渐改变认识。管理除了需要管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改变学校的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有三个特点:校长什么都管,中层领导想管又管不了,任何任务都是由教师来完成。尤其在如今的完全中学、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形势下,校长总是分身乏术,怎么办?
  组织再造,实施扁平化分权管理、项目管理,让工作更流畅、更有效。管理目标锁定在“激发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学校组织构造形式,由“直线———职能制”的结构变为扁平式“联邦分权化组织”结构,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减少管理人员,从而建立一种“两层管理、多层服务”的组织结构形式,形成多个集体决策、管理、执行于一体的低重心的组织系统。从管理学上说,就是扁平化的管理机制。
  凤鸣中学是2002年建校的一所完全中学,沿用传统的“直线———职能制”多层管理模式。为适应新高考改革,学校于2019年进行了组织重构,建立了初、高中一体的扁平式“联邦分权化组织”管理机制,实行由校务委员会(协调平台)领导下的包含“两学部”“两中心”“一院”“六个年级”的管理组织模式。
  校委会担负着和家长、学生、教师、社会沟通的重要任务,是学校的协调平台,是学校的重要决策机构,由正副校长、工会主席、各处室正副主任等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进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同时负责各处室的正常运行。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两个服务中心,主要是做好学校教师、学生的生涯规划发展工作。课程研究院,是确定学校开设多样性课程的一个机构,由校长直接负责,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用学术引领学校的发展。课程研究院不是一个管理层级,只是一个学术的、民间的组织。把课程变成学校的产品,课程研发便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和各学科课程的顶层设计任务,校长、教师便成为“产品设计师”和“产品工程师”。当学校的课程体系完全建立起来后,还会增加“销售部门”,让更多人分享我们的产品,包括课程、管理、评价等。

图1:扁平式“联邦分权化组织”管理


  初、高中部和各年级,要做好教育教学实施、管理和教师优化组合工作。现学校实现了六个年级的扁平化管理。年级扁平化分权管理结构精简为校长—年级组—教师(学生),学校教导处、教研室、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等五大科室为校长、年级组、教师、学生服务。变革的重点和难点放在改造中层管理结构上,形成学校“主体共同参与、决策沟通协商、方式多措并举、职能服务导向”的治理特点。(见图1)
  事实证明,扁平式“联邦分权化组织”管理模式有利于学校管理,使师生的各种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解决;有利于构建各部、各年级与各学科共同对教育教学质量负责、协同作战的机制;有利于促进初、高中部资源的整合,提高管理效益。改革实现了学校管理从“集权”到“分权”的转变。

二、改变管理思维,实现由“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


  人治思维是贤人思维,就是把学校管理的好坏与否寄托于个别贤人身上,遇贤则良、遇庸則废,不可能持续发展。人治思维也是拍脑袋思维,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决策不受规则约束,有好人不能充分做好事,甚至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况发生,不利于调动大多数教师积极性。法治思维不同于人治思维,是规则思维,是以良好的规则、制度来保证教职工都必须尽职尽责,失职要追究责任,从而使全校领导、教师不敢懈怠,更不能违法。为了保证学校制度合理科学,要求制度制定必须是民主的,按程序起草、讨论和颁布。所以,法治思维实质就是民主思维,是一切权力属于师生的思维。   首先要完善制度,建立以协商为基础的学校决策机制、学校治理监督体系,让工作更规范、更有序。毋庸置疑,“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把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信上”,本质上还是人治的思想。学校要持续发展还是要把好校长的管理和治校方略变成好的制度,实现依法治校。

  管理上水平,制度要先行。通過制定《凤鸣中学章程》,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了行为方式、工作流程。学校治理体现“公平、正义”,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凤鸣中学“一目录三册九簿管理制度”。九簿即《校本管理办法》《教育教学制度》《研训管理制度》《党务工作制度》《团委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凤鸣中学内控工作制度》。这九本制度汇编是学校在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不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和智慧结晶。
  制度是基础,落实是保障。学校牢固树立“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的工作理念,构建有参谋、决策、执行、反馈“四大系统”和“定位分析—确立目标—落实责任—设计方案—实施工作—反馈绩效—奖惩激励—管理反思”八环节治理模式,有效杜绝了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善、互相推诿,“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把详实的制度化作具体的行动,把工作的热情化作前进的动力,营造了各谋其事、各尽所长、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良性工作局面。学校领导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显著增强,循规办事、照章行事、依制完事,形成学校决策民主化、制度办事规范化、日常管理精细化、办学行为法制化的管理格局,推进了学校管理特色化进程。
  无论谁当校长,都必须执行学校章程,必须按规划推进学校发展,确保学校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稳步发展,真正实现学校由“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

三、改变管理模式,实现由“自治模式”向“共治模式”的转变


  好的管理,要以校长为代表,在学校党组织指导监督下,让校委会、教代会、学生会、家委会、所在社区等更好地发挥作用。校长必须领导但不可越俎代庖,必须谦逊亲和、善于引导,处理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同时让他们广泛、有序、高频参与管理,这样师生的各种权利才能得到保障。通过进一步扩大教师、学生、家长等治理主体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学校从“自治”迈向“共同治理”。
  一是队伍重构。将组织发展和个人专业发展的决策权还给教师,让教师更有激情、更有梦想,突出人的“内在激情”作用。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指导中心”,让教师自我设计并实施专业规划,成为最好的自己。秉承“人是唯一起主导作用”的准则,创设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的氛围,充分发挥环境造就人的功能,使自我激励成为可能。
  二是学生培养。注重全人教育,学生成长由学生自己做主,让学生更有自信、更有创造力。学校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校内制度和校外制度。以教育教学活动为核心,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成长目标,解放人、发展人、成就人。
  三是家校合作。各方平等、合作、互动地处理学校的公共事务,让学校更透明、更公平。学校已实行《家长委员会驻校制度》和《12345家长驻校办公制》。“123 45”即每班每天一名家长进校园,写一条对学校发展有益的建议;开班前班后两个会议;听好三节课;和四名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管五人次学生不文明行为。让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参与并监督学校发展。家长依法参与学校决策,参与学校过程管理,参与学生成长,共谋学校发展,家长进校园已成为凤鸣中学的新常态。
  通过队伍重构、学生培养、家校合作,真正实现学校由“自治”向“共治”的转变。
  改变组织结构、改变管理思维、改变管理模式,既是对校长权力的约束,也是对校长管理工作的解放。它让校长不再奔波于各个处室,不再疲于应付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研究、探讨,对学校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的、全面的思考,全力以赴地带领学校真正步入“从管理到引领、从制度到文化、从自治到开放”的转型发展之路。
  (作者系晋城市凤鸣中学校长)
其他文献
春天,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孕育着希望,放飞着梦想;春天,温暖而惬意,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扑面而来的温暖中经常会有一幅如诗的画面浮于脑海———春风十里不如你。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和满眼爱意的教师在校园春风中的相互告白,在生命最美的时光里,感谢遇见。  2020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晚了一些,拂面春风中似乎残留着严冬的寒意,我们相约的校园相见日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不得不延期。  班级微信群里——— 
期刊
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步开始在各行各业落地,并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晋中市为主动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率先在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实践。2018年8月,晋中市教育局将全市16所优质高中学校列入首期人工智能教学实验校名单。2019年9月,在全市35所高中学校同步开设人工智能选修课程,学科开设学校覆盖整个市域范围,逐步普及到
期刊
“三晋行”三组成员一行5人(王林保、张妤、何欢、刘虹娟、吕俊峰)在吕梁、临汾、运城和太原等四地的13个县(市、区)开展工作。在这段时间,我们共走访了40余所学校,看到许多一线的教育人在努力寻找着让学生既能拥有好成绩,又能拥有好视力的方法,浓浓的教育情怀让我们倍感温暖。———吕梁行  2019年11月25日,《山西教育》“近视综合防控三晋行”工作人员走进吕梁市。这里是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期刊
让每个孩子不辍学,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主要任务。近年来,平顺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以满足适龄儿童“有学上、好上学、上好学、不辍学”为目标,紧盯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精准施策,控辍保学,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构建起“大教育”推进“大扶
期刊
2019年11月16日至12月20日,正值寒冬時节,“三晋行”二组成员一行9人(王刚、栗树林、白瑞、田薇、牛丽真、牛丹、刘毅、许世君、李佳新)穿梭于晋东及晋东南的四个地级市,走访了长治、晋城、阳泉、晋中的大小学校四十余所。在近一个月的采访行程中,我们了解了各地学校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状况,不时地被那些有情怀的教育人那种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所感染。———长治行  11月26日—2
期刊
据全球教育联盟官网消息,移动电话运营商联盟成员已加大努力,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世界所有地区学校的学生免费提供在线教育内容。全球教育联盟已聚集了100多个合作伙伴,以汇集广泛的公共和个人资源,并根据国家需求部署具备包容性的远程学习方案。  全球教育联盟估计,尽管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提供替代性远程学习机会,但目前世界上至少有5亿儿童和青少年被排除在公共教育之外。在西欧和北美国家,无法在家上网学习的学
期刊
读书,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学校,常听人感叹“学生不愿读书”,对此,我有一些话想说。  先举个例子吧。  2018年,长治市潞城区举行小学毕业统考,我所在的枣臻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荣获全区三类校第一。这源于我们在枣臻小学开展的“师生共读”工程。虽然此时我已不在该校工作,但我常自豪地说:“考第一,不能充分证明一定是读书的功劳,但读书肯定功不可没呀!”  接下来就谈谈“师生共读”的问题。师生共读,顾名
期刊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积极健全的心智,使之拥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存技能,并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庭和学校携手努力,更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同向助力。然而,在现实中,很多父母存在重智轻德、重分轻人的偏颇教育理念。虽然家校共育的目标一致、情感一致,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侧重应该不同。如果说学校教育重在培智的话,家庭教育则重在养心。  一要养敬畏心。这种“敬”是对事物发自内心的尊重;“畏
期刊
侯马市紫金山街小学位于侯马市中心,创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7976.3平方米,建筑面积6482.3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生1695名,教职工97人。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逐渐形成了以“本真教育”为特色的办学路径。“求真求实,放眼世界”既是我校的校训,也是全体师生的共同信念。我们以“真”为开始,以“善”为历程,以“美”为目标,将“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校风、“敬业、乐业、勤业
期刊
学校为了学生出行安全,每天上学、放学时间都会安排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在校门口及附近执勤。前几天我在执勤时听到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一位家长志愿者在执勤时发现有一位家长来送学生上学,天气寒冷,学生穿的衣服较多,手里还拿着水杯,从电动车下来时不太方便。这位执勤的家长便去帮助这位学生。这时小小的意外发生了:执勤家长抱学生下车时,学生的水杯掉在了地上,杯盖摔坏了。家长志愿者急忙道歉,学生愣在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