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研究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rwz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3-6岁的幼儿或学龄前儿童,社会和家长一般比较关注他们的智力发展与物质供给,导致体能有所下降、身体素质不佳,肥胖、近视问题比较严重。因此,通过对设计有趣、有效的体能训练课程的探讨,提出游戏化的体能训练模式,以达到吸引学龄前儿童有效参与体能训练的目的。
  关键词:学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体质健康却受到影响。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对他们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打好各项基础,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而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的强大吸引力造成了儿童近视、惰性及不良体态,严重影响儿童身心正常发展。学龄前儿童(3-6岁)体能是其完成日常学习生活和一般运动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的研究,探讨适合儿童身体机能发展、改善身体形态以及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模式。
  1.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质现状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学龄前儿童约有两亿,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学龄前儿童七次体质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现阶段儿童体质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重上涨,耐力、力量、速度等体适能指标明显下降。(2)心肺功能持续降低。(3)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4)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显著增加。(5)许多慢性病开始趋于儿童化。研究表明“久坐”和“电子产品泛滥”是造成我国学前儿童体质状况的主要原因。而在《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中明确指出,要确保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每天应尽量减少久坐行为,增加体育锻炼;其中,每天看屏幕时间累计不超过60分钟,且越少越好。任何久坐行为每次持续时间均应限制在60分钟以内[1]。
  2.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根据相关数据并结合现阶段学龄前儿童体质状况来看,体能训练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合理的体能训练可以完善大脑功能,优化神经网络;强健骨骼肌肉,提升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提高免疫力;促进儿童的健康茁壮成长。
  (2)提升环境适应力,增强抗压能力。
  适当的体能训练可以加快儿童身体产热、散热过程,有助于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同时,在训练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增强角色责任感[2]。
  (3)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培养终生体育意识。
  利用学龄前儿童对各方面的认知学习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通过体能训练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动作技能,培养体育意识,使学龄前儿童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以后进一步的提升运动技能及运动员的选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龄前儿童运动行为能力及身心特点分析
  3-6岁的学龄前儿童有其各阶段的运动行为能力及身体、心理特点,在体能训练的课程设计上需要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
  (1)3-4岁锻炼精细动作,逐步告别分离焦虑。
  3-4岁儿童开始变得灵敏,所以主要锻炼初级运动技巧、精细动作;同时巩固熟练大动作,学会操作性技巧。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逐渐脱离家长的互动,转而寻求与教师的沟通,需逐步减少儿童的分离焦虑,帮助儿童养成独立的品格。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更喜欢被当作“大儿童”一样对待,也是竞争敏感期,教师需要在教授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技巧的过程中,加以积极正面的鼓励和引导,使其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在体能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培养社交能力。
  (2)4-5岁进行挑战性活动,增强独立性。
  4-5岁儿童的空间能力、逻辑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参加组合型的游戏锻炼体能。这个阶段儿童可以独立完成体能训练课程,脱离家长参与,是培养独立性的最佳时机。
  (3)5-6岁大动作技能飞速发展,开始形成团队意识。
  5-6岁幼儿其机体组织发育不够成熟,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目的性以及自控能力都有了提升。此阶儿童的大动作,如跑、跳、踢、蹦、双脚跳、投掷及抓接能力在这一阶段迅速发展。此阶段儿童自控能力开始提升,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为儿童之后参加团体运动做准备。
  4.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原则
  蒙台梭利曾指出,在适宜环境中进行学习等活动,可以把儿童内在的生命力充分展现出来,使儿童获得知识、运动技能、自我纠错等能力,让儿童在实际环境中成为具有一定特质的人[3]。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明确的体能训练目标。
  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应以该阶段的跑、跳、钻、投、爬、平衡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兼顾该阶段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核心目标,在培养日常生活能力的同时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每次训练课程设计要彰显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适宜的训练时间及强度。
  《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中指出:健康的3-6岁学龄前儿童,全天内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同时研究表明,3-6岁儿童活动靶心率适宜范围为126.3-165.8次/分钟,在此区间内可以安全有效的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4岁儿童易疲劳,注意力易转移,所以在保证运动强度的前提下应分散体能训练时间[4]。
  (3)合理的訓练形式。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注意运动类型应多样化,以愉快的游戏为主要组合形式,兼顾趣味性与科学性。3-4岁儿童体能训练可以选择更加有序和结构化的游戏、有趣的探险活动以及准体操练习,比如,绕障碍物跑、单脚平衡等。同时这一阶段儿童对滑梯、球等器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4-5岁儿童逐渐建立了运动的自信,他们可以向前连续跳跃、倒走,攀爬能力大大增强。体能训练可以通过接力比赛等更加复杂的游戏以及初级运动技巧等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帮助儿童在力量、柔韧性、敏捷性、操作性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5-6岁儿童的身体逐渐结实、体力充沛、动作灵活,可掌握动作,如变速跑、立定跳、原地摸高、跑走交替等较成熟的运动技能。体能训练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和熟练掌握大动作能力,发展力量、平衡性、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5.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模式
  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的每堂课程都应包括热身、技能基础运动和整理放松,每个部分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实施。
  (1)热身环节
  以简单集体游戏开场,调动儿童的兴奋性与参与度。比如,“老鹰捉小鸡”“贴膏药”等游戏,以此来锻炼速度和灵敏度并拉伸肌肉关节,锻炼儿童心肺功能。
  (2)基础运动
  根据每个年龄段的特点以及个体差异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比如, 3-4岁儿童训练平衡能力,可以采用单腿支撑、平衡板等活动;4-5岁儿童训练空间控制能力,可以选用穿越障碍跑等游戏;5-6岁儿童训练协调性,可以选用袋鼠前后左右快跳接力等游戏。以竞赛的方式进行体能训练,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愉快的参与到其中。在整个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竞赛的形式, 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把工作坚持到底去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幼儿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在竞赛中培养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品质。
  (3)整理放松
  这一环节以静态和放松为主的运动,在引导儿童放松身体和心情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同时强调培养情感及习惯,训练重点在放松的基础上总结本次训练课,传达乐观的运动态度。整个训练过程中,保持儿童的情绪开心愉悦。在课程设计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模式迎合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主题,加上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利用外形美观、色彩艳丽、防磕碰、可无限组合的软式体育器材,刺激儿童感官发育,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比如软绳可以跳,可以摆放成绳梯,可以拔河等。设计组合游戏,创造主题情节,引导刺激儿童,保持其训练兴趣和激发儿童的自主探索能力。
  6.结语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学龄前儿童的体能训练课程,是让儿童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直接或间接参加体育活动,满足其身心发展需求,促进学龄前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威,杨俊东,崔焰,等.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7(85):39.
  [2]王建基.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12):61.
  [3]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运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M].任代文,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5-101.
  [4]王兴,司虎克.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的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2):4-5,48.
  作者简介:王森(1998.9-),男,汉,湖北襄阳,本科,运动康复专业,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核心素养理念就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能力和品格,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秉着全面发展的原则让学生提高品德和其他重要的综合能力从而保障在日后踏入社会时如鱼得水。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数学课堂也不能只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了。学生的
期刊
摘要:在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从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情况调查出发,以培养学生结构化预习习惯和改变学生单一、线性的预习方法为目标,从问题的提出、思维习惯的转变以及学生结构化预习的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通过结构化预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积极主动展开学习提供有效的、具体的预习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结构化预习;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现在的学生要想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不能完全承受各方面的压力,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养才能激励学生坚持不懈的提升和强大自己。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和行为意识都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对身体素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教学客观现状,教师要灵活变换原有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让初中生内心更强大,身体素质完美达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
期刊
摘要:探索大学生的生命责任感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责任感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的总体情况良好。开展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的培育要从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生命责任感;培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2016年
期刊
摘要:当今中国的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学取得了巨大成果,我国的外语人才数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这表明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我们的教师素质和学生的整体素质都这稳步提升。抛去教师的个人素质,近年来整个个国内社会对于学生群体的整体认知也在发生改变。当下的学生群体整体素质稳步提升,他们的认知和语言理论都已经处于了一个较高的阶段。整个学术界,尤其是外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大都把关注点和精力都放在了水平较高的普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将会影响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将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就势在必行,因此我将从教师自身方面和学校层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
期刊
摘要:规范的口语表达是当代初中生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良好的口语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融入校园生活,也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做好了准备。语文作为传授学生基础语言知识的课程,在训练学生口语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教学意义。本文则通过探讨如何训练口语交际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更好的促
期刊
摘要:本文从辅导学生利用开源的Arduino平台进行创客活动提出了创客的含义,结合Arduino可以满足对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编程不是太懂的人很容易上手的特点对Arduino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进一步分析了Arduino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在利用Arduino进行创客的过程中对于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的意义,以及我校学生利用Arduino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一些经验介绍。  关键词:创客;开源软
期刊
摘要:行动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它重视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行动者和研究者合作参与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实践性研究。本综述主要就行动研究的定义、特征、一般操作程序作了综合介绍。  关键词:行动研究;行动者;研究者;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  在关于行动研究的文献中,不同的研究者对行动研究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方式。例如斯登豪斯
期刊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務,道德与法治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体验式教学法符合课改的需求,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基本要求和需要,更是完成该学科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对小学中段道德与法冶中体验式教学应用进行研究,给道德与法治老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过去的教学活动当中,通常均是由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