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必须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规律。若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双向交流是师生双方心与心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径。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 师生关系
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生活其中的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的物质环境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但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往往影响更大。《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中学生心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大多数老师都在有意无意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甚至把学生看作是容器、工具,造成了学生“敢思不敢言”、“有话不愿说”的局面,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熟悉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
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生隔着课桌的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工作中,我运用了看、聊、访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看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聊就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访就是访问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励兴趣、提高能力,并且到学生中去。
二、将尊重学生的理念融入班级管理。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师生间进行角色换位,以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了解,努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导”的教育艺术。
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应经常引导学生思考:若你是班主任,你应怎样看待和处理班上的人和事?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师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这很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戒备。如在布置工作任务或总结情况时说“我们、我们班”,学生会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同一阵线的;在说明活动的原因、目的时说“根据、考虑”,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安全,不像听到“针对”那样紧张、充满火药味;教师叫学生时,只叫其名,他会觉得班主任与自己是平起平坐的;在请学生帮忙前说“请、能否”,干完活后说“谢谢、辛苦了”,学生会倍感亲切。班主任若能做到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严格遵守班规班纪,班主任自身的榜样示范对学生有着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2.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与教育技巧,改变批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合理引导,区别对待。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理解、信任、尊重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就是用教师的语言唤起学生的爱,用教师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谈话前要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或引典设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做到忠言顺耳,使学生心悦诚服。比如对于脾气急躁、易冲动的学生,宜采用商讨式批评;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易采用渐进式批评;对于依赖性强、试探性心理较突出的学生,易采用能动式批评。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及态度,一时不能接受的,可以转换话题,缓和气氛,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总而言之,渴望认同、渴望赏识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真正有尊严的班主任,是那些懂得自尊与尊重学生的人,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
总之,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交往主体,研究其交往需要、个性差异,用微笑与真诚、鼓励和信任与学生进行交往,形成师生间心理的共鸣与互动,在师生间建立起心灵的彩桥,班主任正确处理好上述几种重要关系,班级管理工作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 师生关系
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生活其中的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的物质环境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但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往往影响更大。《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中学生心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大多数老师都在有意无意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甚至把学生看作是容器、工具,造成了学生“敢思不敢言”、“有话不愿说”的局面,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熟悉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
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生隔着课桌的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工作中,我运用了看、聊、访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看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聊就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访就是访问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励兴趣、提高能力,并且到学生中去。
二、将尊重学生的理念融入班级管理。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师生间进行角色换位,以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了解,努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导”的教育艺术。
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应经常引导学生思考:若你是班主任,你应怎样看待和处理班上的人和事?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师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这很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戒备。如在布置工作任务或总结情况时说“我们、我们班”,学生会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同一阵线的;在说明活动的原因、目的时说“根据、考虑”,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安全,不像听到“针对”那样紧张、充满火药味;教师叫学生时,只叫其名,他会觉得班主任与自己是平起平坐的;在请学生帮忙前说“请、能否”,干完活后说“谢谢、辛苦了”,学生会倍感亲切。班主任若能做到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严格遵守班规班纪,班主任自身的榜样示范对学生有着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2.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与教育技巧,改变批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合理引导,区别对待。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理解、信任、尊重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就是用教师的语言唤起学生的爱,用教师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谈话前要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或引典设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做到忠言顺耳,使学生心悦诚服。比如对于脾气急躁、易冲动的学生,宜采用商讨式批评;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易采用渐进式批评;对于依赖性强、试探性心理较突出的学生,易采用能动式批评。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及态度,一时不能接受的,可以转换话题,缓和气氛,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总而言之,渴望认同、渴望赏识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真正有尊严的班主任,是那些懂得自尊与尊重学生的人,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
总之,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交往主体,研究其交往需要、个性差异,用微笑与真诚、鼓励和信任与学生进行交往,形成师生间心理的共鸣与互动,在师生间建立起心灵的彩桥,班主任正确处理好上述几种重要关系,班级管理工作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