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治疗后的瘤型麻风患者不能诱导对麻风菌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eng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瘤型(LL)麻风患者的特征是缺乏对麻风菌的细胞免疫反应(CMR),甚至经过长期治疗、皮肤查菌阴性后,其麻素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仍然阴性。LL患者治疗前也可有非特异性CMR的部分缺陷,但治疗后可有所恢复。LL患者经长期砜类药物治疗后仍能检出少量活菌。估计这种“持久菌”的存在至少部分是由于宿主针对麻风菌的特异性CMR缺陷。因此欲清除这些“持久菌”,除化疗外尚需重建宿主对麻风菌的CMR能力。

其他文献
今年五月间加拿大及意大利两国皮肤病学家代表团应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家驷院长邀请来华访问,并在京作了一系列学术报告,现分期摘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期刊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SLE(诊断)标准小组结合免疫学新技术,对1971年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初步分类标准进行了研究,研究病例包括177例SLE病人和163例关节炎病人(作为对照),分析了30项(包括1971年标准的14项在内)可能的标准,提出了1982年的修订标准,共11项如下.
作者报告一4岁男孩,因右臂出现浅色斑半年于1979年12月由其母陪同就诊.患儿之双亲均为麻风病人.其母可能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麻风,20年前开始不规则治疗.其父为瘤型麻风已治疗25年.据其母述患儿约于半年前在作卡介苗接种后2周于上臂部出现第一个浅色斑损,开始时见于接种部位的上面,以后向下扩展至接种部位的两侧,2个月后于颏部出现第二个损害.检查:右上臂仍有色素沉着的接种疤痕,其周围见有浅色斑损
结节病是侵犯多系统的肉芽肿性疾病,约25%的病人有皮损.其病因尚不明,但已有不少材料表明本病有免疫学的异常.病理学结节病的肉芽肿其中央为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集聚,周围为淋巴细胞、中性多形核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期刊
Prabhakaran等发现麻风菌含有特异性能氧化多巴的邻-二酚氧化酶,因此有可能从多巴氧化过程中取得能量.他们用二酚氧化酶的强抑制剂二乙硫代胺甲酸钠(diethyl dithio carbamate, DDC),进行小鼠麻风菌接种抑制试验,获得成功.由于这种酶的特异性,认为多巴氧化试验可用于鉴定人麻风菌.本文为上述一系列研究工作的综述.
期刊
巨噬细胞清除机体内免疫复合物(IC)的方式有二:①直接通过Fc受体与IC结合,②间接通过补体受体与IC结合.有些IC有特殊的致病性,可在循环中长久存在并导致人及实验动物的血管炎.循环IC(CIC)的清除速率与单一核细胞吞噬系统(MPS)的活性有关.近来Frank等测定脾MPS细胞膜上的IgG-Fc受体功能.表明SLE和Sjogren综合征患者的Fc受体功能显著低下,与疾病的活动性和CIC的水平相关
应用新近合成的维生素A酸etretinate(tigason)治疗光化性角化病的患者50例(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1.4岁(50~85岁),平均病期28个月(6~60月),其中28名有皮肤癌病史,8名曾进行过皮肤角化病治疗,2名患者有其他肿瘤(乳腺、腮腺),7名伴有高血压.
皮肤隐球菌病在临床上是少见的,多发生于糖尿病、结核病、淋巴网状肉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肉样瘤病、慢性活动性肝炎、银屑病、类风湿性脊柱关节炎等患者中,亦可能认为是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一种并发症.
1974年Shulman报告2例具有硬皮病样皮肤损害,同时伴有血沉增快、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例,认为不属于一般的硬皮病,命名为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嗜酸细胞增多性弥漫性筋膜炎(diffuse fasciitis with hypergammag-lobulinemia and eosinophilia)。之后陆续有所报告,至今已近50例,其中包括我国最近报告的2例。
期刊
本文介绍二种治疗各种甲病的新疗法,效果虽不能说很满意,但有可取之处.微量金属疗法:1978年作者报告一例多年来指甲软、短而易剥离的患者在接受微量金属治疗数月后指甲变得比过去结实,长度亦增加.此后对另外9例症状相似的甲病患者试用一种微量金属合剂治疗.合剂为每5ml含硫酸镁100~200mg,硫酸锌75~150mg之水溶液.每日晚餐后服1次.这9例病人均测定血浆锌、镁含量,结果锌含量低于正常者1例,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