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之逻辑路径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m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工作的核心之一,也是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所在。在众多的职业学校中,一所职业学校能否卓然特立,在于它有无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专业。一所职业学校只有建设有适应社会需求和富有特色的专业,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专门人才,才能有效的吸引生源,得到学生家长与企业的关注,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办学声誉,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专业的建设工作必须引起职业学校的高度关注。
  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包含有诸多子项目的建设,如专业定向、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等,这些子项目建设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关系,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若想抓实抓好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需要梳理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逻辑路径,按照专业建设的规律,循序渐进,有序推进。
  精准的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招生工作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这是职教系统耳熟能详的工作口号,因为对于职业学校而言,“生源即财源”,一所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决定着它的办学规模与效益,其在校生源数是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对其办学质量和办学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反过来又影响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与招生质量。
  但在现今的中国,因传统观念的影响,“上普高,考大学”仍是大多数家庭的第一选择,所以如何在有限的生源中吸引足够多的学生报考职业学校,便成了每所职业学校所要关注的头等大事,而吸引生源报考的首要因素则是这所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否引起考生的兴趣。这个兴趣有纯粹的,即学生确实喜欢,更主要的是带有功利的,即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能否好找工作,能否找到好工作,因此,有效的专业设置便成了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基础。没有生源,便没有专业设置;没有专业设置,也便没有专业建设,所以,有效的专业设置必须有着贴近市场需求的专业定位,要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确保学生毕业能顺利就业,以“出口畅”来保证“进口旺”,才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和家长报考入学的兴趣。
  而专业设置要贴近市场需求,必须进行社会调研。学校既要调研社会的总体用工形势和某专门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调研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调研当前社会用工的热点,也要调研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的特点,还要调研区域内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构成与优劣,从而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明确有效地确立学校专业设置的定位,合理适当地确定学校专业建设的办学规模,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
  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科学实际的专业调研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前提,职业学校在进行充分地社会调研与科学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就业岗位去向后,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企业对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分析研究用人单位对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在结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学校专业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制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确保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思想。
  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既要重视基础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重视灵活的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形成“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板块,并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增强学校办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依据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立足于专业的长远发展与规划,学校可进一步研究确定专业的师资培养计划、教材建设计划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充足优质的师资、教材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保障
  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宗旨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学校充足、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必要的专业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除了要满足年龄、学历和职称等合理的梯度与结构要求之外,还要求专业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操能力,即必须具备“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首先,职校的专业教师还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其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而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加上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及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需要大力加强继续教育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职业学校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要求,统筹安排专业教师的学历后进修提高,而不能放任专业教师自生自灭,更不能不闻窗外,闭门办学。其次,职业学校因专业建设需贴近市场而经常呈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动态变化调整,甚而出现专业开设方向的拓展、更新,这使专业教师的需求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但在现有的人事制度下,教师聘用尚不能自由进出,且从师资队伍稳定的角度看也不可取,因此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合理地规划与配置师资力量,并在现有师资力量的条件下,科学规划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便成了唯一的途径。
  在教材建设上,虽然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有国家和省规划或指导教材,但由于教材出版相对于专业技术发展的滞后性,这就要求相关专业教师能适时灵活地处理专业教材内容,以确保学生能及时有效地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与能力,从而做到与时代要求同步发展,增强学生毕业就业的适应性。因此,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准确把握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研究自身所教授课程的内容与发展趋势,精心选择并推荐专业教材,在教学中须及时吸纳补充最新的生产技术,必要时可根据课改的教研成果推行校本教材。
  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充足先进的实习实训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这要求职业学校须有充足的经费投入作保障。学校可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但要确保将钱用在“刀刃”上,实习实训硬件设施的建设必须立足学校专业的发展规划和课程建设的需求,确保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够用、实用、耐用,既能充分满足本专业教学与学习的需求,又能做到多专业的资源共享,并在保证设施本身质量的要求外,前瞻性的为专业的拓展需求预留一定的空间。   稳定优质的实习与就业渠道是专业建设的归宿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学习是为了就业;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办学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因此稳定而优质的实习与就业渠道建设便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归宿。
  如前所述,诸多家长和学生报考某校某专业,往往是看中其就业的前景,所以,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中应将实习与就业工作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这既是对学生与家长的未来负责,也是对学校的发展负责。因此,我们将实习与就业放在一起陈述,是因为学生如能在一家满意的企业实习并得到实习单位的认可,其就业面向也往往会因此而确定下来。
  在实习与就业指导工作上,我们不仅要看学生实习率和就业率的高低,还要看学生实习与就业单位的优劣。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一家待遇优厚、工作环境优越、岗位与专业对口、个人与企业都有着发展成长空间的单位工作,是每一个毕业生走上社会的共同愿景,所以,职业学校对专业建设路径的终端——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渠道建设上,要以让毕业学生在踏入社会后能够体面而有尊严的工作为最高奋斗目标,也与学校专业建设中各个阶段的目标是一致的。
  毕业生能够在一家好的企业工作,它本身就说明专业定位能适应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说明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有效,说明学校的教学质量高,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并且在这样的单位就业,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稳定性也得到了保证,学生和家长对专业的建设认可度也必然增高,这又会促进学校专业品牌和办学品牌的建设,对于学校下一轮的招生工作又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职业学校的实习与就业工作管理部门要以宏观整体的视角去认识自己的工作和使命,必须要不断遴选积累优秀的用工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维护学校的实习与就业推荐渠道,主动与之加强联系,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将信息反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使学校在专业建设能始终紧贴企业发展的脉搏,切不可使学校沦落为单纯地向企业提供廉价学生劳动力的中介机构。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
  逻辑路径与维护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逻辑路径为:开展专业调研确定专业定位与开设相关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合理选用与开发教材,开辟维护实习与就业渠道,开展专业调研、修订教学计划、拓展专业方向、创建办学品牌、促进招生宣传。这一逻辑路径的层次推进,呈现一个螺旋上升的结构,各层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不断推进。
  如有的学校在新设专业时,不注重专业调研,想当然的追逐社会的热点,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区域内其它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盲目新设专业和制定教学计划,开设后因缺乏必要的师资和专业硬件设施,结果造成专业课程开设不足或随便选聘教师应付,进而无法保证应有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不能满足社会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又未能与区域内其它职业学校错位竞争,最终造成该专业不能长远发展,并进而影响学校整体的办学声誉。
  再如有些学校在专业设置后,不能立足学校专业建设的长远发展,专业建设缺乏实在有效的规划,对学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果造成师资队伍结构的老龄化或师资队伍的流失,削弱了学校专业建设的力量,结果酿成学校专业建设“有善始”却“无善终”的悲剧。
  又如某些学校在实习与就业渠道建设上,不注重优化调整,只满足于“学生毕业能找到工作即可”管理模式,甚至在校坐等企业用工单位上门,忽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其长远结果也将会直接影响专业的招生与学校品牌建设,最终造成专业建设的退化或弱化。
  因此,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既要理清专业建设的逻辑路径,逐层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也要以整体的发展观高度重视专业建设路径中各个环节的维护,将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和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贯穿始终,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努力形成学校的专业办学品牌。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
  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专业建设中,应遵循“先做特,再做强,后做大”的总体建设思路。
  因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普通高中的学制、课程乃至教材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和计划,办学水平高低的依据,主要看一所学校的升学率。而有着很强的办学灵活性的职业学校则不然,它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首先要独树一帜,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切准社会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或专业方向的地位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与其他职业学校错位竞争,取得优势发展。但好的成果总是会吸引他人的效仿,因此专业建设在“立足特色”之后,要大力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强化专业的建设力量,大力推行内行管理,努力形成专业的办学品牌,始终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地位。
  在取得区域内专业建设的品牌优势后,要努力将专业建设的规模扩大,并要高度重视专业群(链)的建设,以取得办学的规模效益,促进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不能迷信“船小好调头”的专业建设理念,盲目追逐市场的热点,随意开设和关停专业。
  职业教育在适应市场变化过程中,专业设置的兴废是经常的事,但一个专业品牌的建立与维护却不是件简单的事。保住学校已有的专业品牌并促使其不断成长,就是保护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维护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学校专业的萎缩、关停,实际上是在消蚀自身的办学资源,造成学校对既有人力与财力的浪费,学校在专业建设中累积培养出来的大批专业教师还会因专业的没落和废弃,给学校带来重新安置的困难和个人专业转行的痛苦,学校新设专业则又会带来新的师资需求和新的设备建设,这又需要重新积累,需要新的时间、财力、人力的投入和专业文化的积淀,且还有现时情形下,旧的专业教师占据新增专业师资编制这个一时难以调和的矛盾。
  所以,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中必须致力专业群(链)的建设,形成“大专业,多方向”的专业建设格局,以便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让专业师资在专业内部流动,在节约资源建设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专业的力量,确保专业“做特、做强、做大”。
  (责任编辑:解芳)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腰椎活动性炎症的MR表现及其与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 SIJ)CT分级的关系,从而对AS腰椎MR表现有更好的认识,并有助
目的 研究南平市延平区新发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19年南平市延平区1 7例新发麻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患者以男性居多
目的:检查42例于1997年9月至1999年1月期间在该室遗传咨询和检查的性分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以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进一步了解SRY基因与一些性分化异常疾病的关系.结论:1.
期刊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资治通鉴》中分析司马光的历史观。
目的 调查贵州省黔东南州某县2018年发生一起伤寒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及传播方式,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用个案调查、病例对照调查及环境卫生学调查等方法对该疫情进行分析.结
目的 分析福建省漳浦县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流行特点,为评价推广疫苗接种对妇女的保护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2017年漳浦县6个乡镇≥35周岁农村妇女,采用PCR-反向斑点杂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po)E基因六种常见基因型在胆固醇结石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是否相同,以及不同基因型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是否有差异,探讨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
目的:明确辽宁地区汉族人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基因的多态性,探讨该基因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在基因水平上研究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辽宁地区正常汉族人80外,1型糖尿
目的 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新旧体外受精(IVF)实验室的胚胎结局和临床结局进行对比,验证新建1VF实验室投入使用的质量控制方法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