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约束下的ESG审计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碳”目标的制定使中国社会产生系统性变革,对经济增长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环境风险,而ESG理念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审计是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应逐步加大上市公司ESG审计力度,建立健全ESG审计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ESG审计评估指标体系,广泛推进ESG大数据审计,建立ESG协同审计机制,从而更好贯彻执行中国“双碳”目标,持续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编译满文《大藏经》的整体组织督率工作由总裁、副总裁负责完成.从满文《大藏经》序后所列编者职名表看,有金简、德勒克、彭苏克拉锡三位副总裁,其中金简为朝鲜人后裔,另外两位均来自内扎萨克蒙古额驸.三位均以精通多种语言文字的优势,破格升任副总裁,协助总裁、译经总裁等,共同完成满文翻译《大藏经》工程,为清代宗教政策的实施做出贡献.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诗韵”范畴将古典诗歌的形态建构与生命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揭示出古典诗歌复杂而立体的内部肌理.“诗韵”范畴作为古典诗歌“辞”与“意”辩证统一的审美状态,由外及里地呈现出丰赡的创作思想与设计理念,对当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式与关注焦点有着重要启示.可以基于设计美学的视角,契合声韵美与意韵美展开考察,剖析中国古典诗歌内部的设计理念与构思原理,总结其对于当下美学建设的意义.古典“诗韵”不仅在设计技巧上具有强大的自洽性,亦拥有着凝萃民族文化心理和生命意识的力量.
满文《大藏经》之4种《阿含经》,刊印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及五十七年(1792年),其中《中阿含经》较早告竣交付供奉.通过汉、满、藏文目录的简要比对得知,满译本《阿含经》系以汉文本为底本,但专有名词翻译另参其他语种.故宫博物院藏单独两函《阿含经》是另一部满文《大藏经》之零种,原供于热河行宫.
嘉庆朝知府裘增寿由举人入仕,官至从四品知府.因与叔父裘行简同省为官,裘增寿连续两次回避之事,见载于清宫内阁吏科题本、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朱批奏折等档案,反映出清代官制之下血缘及其家族对官员任免升迁的限制或制约.两次亲族回避,以致裘增寿三年间于三地四易其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任官轨迹,也对地方治理的连续性和整体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但以长远的观点来看,裘增寿两次任官回避,是清代官制中回避制度的正常体现和执行,有益于保障清代国家和政权的根本利益.
当下中国社会处于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凸现期.凸现的基本原因是:社会转型与利益的分化、多元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资源占有的结构性不平等;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的多元性;社会活力的不断迸发与制度供给的不足;风险社会来临与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增多等.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制度机制是多元的,其中包括产权治理、收入分配治理、就业和社会保障治理、权力控制和政治参与治理、“劳”“资”“政”合作治理.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是长期的,治理社会矛盾的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
康熙初年,盛京内务府为满足买卖物资和增殖库银的需要,设置府内商人.《黑图档》康熙朝盛京内务府往来档案对府内商人设置的背景、过程以及征收利钱标准和经商人员等内容有所记载,可补充现有研究.与京师内务府相比,此处商人只是从盛京内务府内选择,并且都是规模很小的商贩,但其商业活动促进了盛京地区的经济发展.
花山岩画作为左江流域文化的见证者,在对骆越先民生活的集体性记忆进行纪念保留和再现的同时,又为文化的传承提供精神支撑,具有典型的“纪念碑性”.这种“纪念碑性”一方面体现于它的纪念功能,无论是祖先崇拜还是独特的青铜文化,均保存着古骆越的集体性记忆,凸显着骆越人的精神寄托和生活愿景,也正是对民族文化的再现与记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花山岩画构造的历史,在演变发展的历程中既含有对早期社会记忆的书写和持续,又促进了独特民族文化记忆的传承与传播,使其永葆生机与活力.
中国史书零星记载着几十个用汉字音译的鲜卑语词.通过鲜卑语词语和蒙古语、满语的历史比较研究发现,鲜卑语词大都与蒙古语相关,而与满语无涉,故鲜卑语不当归入满通古斯语族语言.
清朝时期,新疆地区重视满语文的运用和教习.收藏于柏林国家博物馆的IB4174a号文献是维吾尔族学习满语的资料.该文献作为历史上满语和维吾尔语接触的证据,体现出边疆各民族语言之间的教习活动.
资本逻辑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之所在.马克思将生态环境问题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联系起来进行思考,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实质上是从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源问题上进行追溯和批判,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之所在正是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然.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增殖原则、效用原则和生产原则进行剖析、批判,蕴含着重要的生态危机化解旨趣,对于克服和化解世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恶化、避免中国现代化重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的覆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